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7 20:48

财务报表

发表时间:2003-11-7

财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上市公司董事会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开披露或列报的全面反映报告期财务事项的规范化文件。

  除了在证券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之外,上市公司应当按年度定期披露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上半年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和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内   容


一份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

1. 独立审计报告;

2. 会计报表;

3. 会计报表附注。

  除非上市公司拟进行中期分配,或再融资,或证监会要求,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无须提供审计报告。季度报告无须接受独立审计,也无须提供全面的会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

  会计报表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构性财务表述,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广大投资者及其他使用者进行投资及相关经济决策的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内   容


  根据国内企业会计制度,完整的会计报表内容包括:



  对于投资者来说,需重点关注的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资产减值明细表。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公司在一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信息的会计报表。它表明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经济义务和公司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资产负债表就象给公司拍摄的一张“照片”,基本反应了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产分布景象,但对于这一日期之前和之后的财产状况无法揭示。投资者从这张“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公司拥有的各种资产、负债以及公司所有者能够拥有的权益。



格    式

  资产负债表是公司最主要的综合财务报表之一。它是一张平衡表,分为“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两部分。

  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反映企业的各类财产、物资、债权和权利,一般按变现先后顺序表示。

  负债部分包括负债和股东权益两项。其中,负债表示公司所应支付的所有债务;

  股东权益表示公司的净值,即在偿清各种债务之后,公司股东所拥有的资产价值。

  三者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表列报的数据全部为时点数,即截止报告期末的数据。其标准格式如下:

W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

  时间:2001年12月31日




资产

注释

2001—12—31


合并

公司


货币资金
6
805,381,417.19
444,206,679.69

短期投资
7



应收帐款
8
355,887,200.87


其他应收款
9
121,613,174.63
2,637,942,004.19

预付帐款
10
70,017,428.20
1,223,601.84

存货
11
4,708,616,789.08


待摊费用
12
2,415,273.49


流动资产合计

6,063,931,283.46
3,083,372,285.72

长期股权投资
13
82,295,701.74
1,600,966,591.42

长期投资合计

82,295,701.74
1,600,966,591.42

其中:股权投资差额

3,597,018.39
3,597,018.39

固定资产原价

421,857,019.55
90,462,191.52

减累计折旧

121,390,988.09
29,561,868.60

固定资产净值

300,466,031.46
60,900,322.92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154,639.40
5,207,000.00

固定资产净额
14
288,311,392.06
55,693,322.92

在建工程
15
21,622,101.18


固定资产合计

309,933,493.24
55,693,322.92

长期待摊费用
16
26,751,152.38
4,738,408.65

无形及其它资产合计

26,751,152.38
4,738,408.65

资产总计

6,482,911,630.82
4,744,770,608.71

负债及股东权益


短期借款
17
1,353,000,000.00
1,333,000,000.00

应付帐款
18
489,986,266.81


预收帐款
19
179,250,980.77


应付福利费

14,770,962.33
7,291,873.56

应付股利
20
126,194,388.20
126,194,388.20

应交税金
21
97,536,691.06
25,158,436.37

其他应交款
22
2,101,963.37


其他应付款
23
221,808,408.52
112,017,641.39

预提费用
24
560,838,732.29
16,210,000.00

流动负债合计

3,045,488,393.35
1,619,872,339.52

长期借款
25
261,000,000.00


其他长期负债
26
50,340,947.36


长期负债合计

311,340,947.36


负债合计

3,356,829,340.71
1,619,872,339.52

少数股东权益
27
1,992,329.96


股本
28
630,971,941.00
630,971,941.00

资本公积
29
1,435,412,604.36
1,435,412,604.36

盈余公积
30
1,053,896,585.83
1,053,896,585.83

其中:法定公益金

150,110,950.76
150,110,950.76

未分配利润
31
4,617,138.00
4,617,138.00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808,309.04)


股东权益合计

3,124,089,960.15
3,124,898,269.19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6,482,911,630.82
4,744,770,608.71


主要项目

资    产

  指由企业支配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它包括财产、债权、其他权力等。

  资产表现的形式有多种: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资产是一种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凡不能用货币量化的经济资源,就不能列入公司的资产,如人力资源等。

  资产又是一种公司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拥有”的经济资源,是指公司对资产具有产权,而“控制”的经济资源,主要是指融资租赁取得的资产。

  如果一项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其成本和价值也能够可靠地计量,就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为资产。如果支出在本期已经发生,但不会在下期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就不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为资产,而应当在利润表内确认为费用。




  比如说,如果期初确认的一项固定资产到期末显示已不会为上市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或失去了继续使用的价值,就应当从资产负债表中核销掉,并将核销金额在利润表内确认为费用,减计利润。

  短期资产与长期资产

  资产的基本分类大致是按照流动性进行的,分为短期资产与长期资产。




短期资产


  又称流动资产,是指现金及预期能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全部转变为现金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其他流动资产。

  如上资产负债表W公司的报表显示,公司流动资产价值60亿元,约占公司资产的90%以上,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看起来相当不错。




长期资产


  长期资产是不可能在一年内全部转变为现金的资产,包括:


长期投资

指将资金投入不可能或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资产,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固定资产

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

指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商誉等。

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的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及大修费用支出等。

其他资产

公司的其他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以外的长期资产。




分析要点


1.在流动资产当中,凡是超过一年而不能转变为现金的资产,如帐龄超过一年的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等,可能具有不良资产的性质,而且帐龄越长,不良程度越高。

2.长期资产中,如果在约定的期限内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同样可能具有不良资产的性质。比如,迟迟不能按计划竣工的在建工程,就是不良资产,其中可能存在减值因素,应当将可变现净值低于历史成本的金额确认为费用或减值准备,减计本期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将应收款项在应收帐款之外进一步作明细分类,是由于应收帐款仅限于与营业性收入有关的应收款项,不能与其他类别的应收款项混同。



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

短期投资


  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短期投资的变现能力非常强,因为公司可以随时在证券市场出售,因此这些有价证券,常被人们称为“准现金”。

  目前我国对短期投资已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计价,也就是说,比较当初购入短期投资的实际成本与目前这些短期投资的市场价值,以其中较低的一个价格,作为这些短期投资目前在帐面上的价值。这种计价原则的实际影响就是,公司进行的短期投资如果涨了,仍然以原有投资时的价格反映;如果跌了,就将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作为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以现有的价格反映,并将跌价准备的损失计入公司当年费用。这就是当前会计体系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强调以保守甚至悲观的态度来看待公司的盈利和资产情况,不考虑公司可能获得的收益,但一定要反映公司可能遭受的损失,在会计报表中打一个提前量。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都会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之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目前这些内容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一般位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之后。)


长期投资


  指以现金或非现金形式投入的不可能或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资产,包括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股权投资即公司以购买股权或股票的形式对外投资。债券投资是公司以购买债券的形式对外投资。其他投资是指公司除债券和股票投资以外的投资。

  公司对外长期投资除投资持有时间有别于短期投资之外,其投资的性质与目的亦与短期投资不同。公司进行短期投资主要是利用正常经营中暂时多余的资金,购入一些不是公司本身业务上需要、但能随时变现的财物,以供经营周转之用,同时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而公司进行长期投资不是公司利用正常经营中暂时闲置的资金以谋求一定的投资收益,也不是作为调节工具在面临营运资金需要时成为随时补充的资金来源,而是公司在财务上合理调度和筹划资金,参与并控制其他公司经营决策,实现某些经营目的的重要手段。

公司进行长期投资的目的具体表述为:

(1)影响和控制其他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

(2)加强和其他公司的经济联系,以保证本公司的原料基地和销售市场。

(3)积累整笔资金,以供特定用途之需。

(4)为扩大经营规模作准备。

投资收益

  指公司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损失。包括公司持有的短期股票和债券带来的收益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及长期债权投资带来的收益。

  公司短期持有的股票和债券,一般在出售或到期收回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实际成本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投资收益的确认因核算方法而异。若采用成本核算,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分派利润时,按应收股利额确认投资收益;若采用权益法核算,应按公司分享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出售或收回股权投资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或确定的资产价值与股权投资帐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

  公司长期债权投资在债权持有期间,应于每期末按应计利息额加上折价摊销额或减去溢价摊销额,确认投资收益。

  当投资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或帐面价值时,公司按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冲减投资收益。在出售或到期收回投资时,投资减值准备同时结转计入投资收益。




应用分析


  较高的投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良好的投资业绩与管理。但是,若公司过于依赖投资收益来维持公司的业绩,那么就会有“不务正业”的嫌疑。例如,上海某一上市公司2000年主业亏损5千多万,但依赖巨额的委托投资收益反而实现了0.22元/股的收益。这种依靠短期投资行为来维持公司生计的经营方式,能否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呢?显然,投资者应对此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是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另一个重头戏,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内容。应收款项的出现,是现代会计中权责发生制的体现。在现代会计体系下,并不以发生现金的实际收入和支出,作为公司确认收益和费用的标准。如果公司已经按照合同或约定向对方提供服务或产品,而且这些服务或产品的价值也可以明确计量,不管公司是否已经从对方收到这些服务或产品的款项,公司就应该将这些服务或产品的价值计作收入,并将与这些服务或产品有关的支出计作成本或费用,这就是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司帐面利润与现金收益的脱节,因此必须以现金流量表补充说明公司的现金状况。

应收票据

  是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收到的商业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可提前向银行贴现或到期向银行兑付,也可背书转让。由于我国目前信用链薄弱,商业票据市场并不发达,很多企业之间的款项结算都不采用这种方式,只有对一些保持长期业务关系、资金实力雄厚、信誉较好的企业,企业才会接受对方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

应收股利

  是公司投资的企业已宣布发放实际尚未发放的股利。

应收帐款

  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重要内容。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时,要对销售货物中的应收帐款情况作具体分析。

  一方面,同上述应收票据一样,增加应收帐款是一种促销手段,是提供给销售商的优惠条件,可以减少存货、加速资金周转。

  另一方面,应收帐款也可能带来损失。应收帐款的存在,相应会减少公司的投资机会。因为公司的资金如不占用在应收帐款上,可存入银行获取利息或投资其他项目取得相应收益。应收帐款的存在,还会增加公司的管理费用。在实现商品赊销前,一般要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由此会产生一定的费用支出。有时为了追讨欠款会发生开支等等,这些都会引起公司管理费用的增加。




应用分析


  应收帐款收回也是有风险的,按照国际惯例,一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有较大的坏帐可能,容易产生财务状况恶化的不良后果。此外,公司也可能因为债务人的死亡或破产而无法收回其债权。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存在巨额重大回收风险的应收款项,注册会计师往往会就此对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例如,2000年年报中,注册会计师就在审计报告中对北京中燕、ST琼华侨、ST幸福、东海股份、亚通股份、兴业房产等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的回收性提出了质疑。因此,投资者可以从审计报告中获得一些蛛丝马迹。

  此外,应收帐款的大幅增加可以使“流动资产”的大幅度增加,会使公司的总资产相应增加,从而导致股东权益即净资产也相应的增加,使得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每股净资产变得十分好看,而事实上这里面有不良资产的“水分”(因为可能存在巨额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

  针对应收帐款,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时,应注意应收帐款占销售额的比例、应收帐款的帐龄情况等。




分析要点


投资者在分析应收帐款时应注意辨别以下几点:

1.关注公司对会计政策运用的合理性;

2.注意对以前年度损益的调整,尤其是各年间利润波动的走势;

3.对年报的关注,不能仅仅局限于当期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几个指标,数字背后的隐情不可不察;

4.对现金流加强认识,毕竟,多提准备不会减少现金,冲回准备也不会增加现金,有时候现金流量表更能说明问题。


负    债

  负债是上市公司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亦指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意味着资产的减少。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除投资者投入以外,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也是一个重要来源。另外,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购买材料、商品等或接受其他单位劳务供应而结欠其他单位的款项;公司由于接受投资者投入资金而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以及应交纳的税金、应付给职工的工资、福利费等,都属于公司的负债。

  负债一般具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到期日。有些负债在其确立时,并无明确的债权人和确定的日期,但其债权人和日期是可以预计的,称或有负债。如售出产品的保修业务,在其保修期内,购买该产品的单位和个人都可能成为其债权人。

  负债往往是与资产或费用连带产生的,在确认负债的同时,还要确认相应的资产或费用。

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

负债同样可以根据流动性或偿债期限进行分类。

流动负债
通常是需要在一年内偿还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其他流动负债等。

长期负债
是可以超过一年偿还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等。



负债即连带产生资产,也可以产生费用。

  比如说,预提费用可能连带产生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负债(预提费用)的同时需要确认相应的资产;也可能连带产生需要在本期核销的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负债(预提费用)的同时在利润表中确认相应的费用。因此,负债通常不会等于资产。


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是指资产负债表资产合计减负债合计的剩余金额,它表示除去所有债务后公司的净值,它反映了全体股东所拥有的资产净值的情况。

  股东权益分缴入资本和留存收益两部分。

  缴入资本是指股东出资,包括股本、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是指公司过去已创造的、尚未向股东支付,而重新投资于公司的那部分收益,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它反映了股东对公司资源权益的增加。(图示:股东权益的主要来源途径)




  此外,赠与虽然是股东权益的另一个来源渠道,但是非常次要的。在中国,关联方交易显失公允的价格部分也算是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来源渠道。这在会计准则上是一项中国特色。


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及其含义

货币资金

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资金等货币资金的合计数。

短期投资

反映企业购入的各种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1年的其他投资。

应收票据

反映企业收到的未到期也未向银行贴现的票据,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应收帐款

反映企业因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资产负债表以应收帐款减去坏帐准备后的净额列示。

其它应收款

反映企业对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应收和暂付的款项。

预付帐款

反映企业预付给交易单位的款项。

应收补贴款

反映企业按国家规定给予的定额补贴而应收的补贴款。

存货

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待摊费用

反映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以后各期分期摊销的费用。企业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及大修理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应在本表“递延资产”项目反映,不包括在该项目数字之内。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反映公司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其他流动资产

反映企业除以上流动资产项目外的其他流动资产的实际成本。

长期投资

反映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变现的投资。长期投资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债券,应在流动资产类下“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项目单独反映。

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反映企业的各种固定资产原价及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产权尚未确定之前,其原价及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价并应在资产负债表下端补充资料内另行反映。

固定资产


清理

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净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

在建工程

反映企业期末各项未完工程的实际支出和尚未使用的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包括交付安装的设备价值,未完建筑安装工程已经耗用的材料、工资和费用支出、预付出包工程的价款、已经建筑安装完毕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建筑安装工程成本、尚未使用的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等。

无形资产

反映企业各项无形资产的原价扣除摊销后的净额。

递延资产

反映企业尚未摊销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及大修理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长期待摊费用。

其它长期资产

反映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

递延税款


借项

反映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企业,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金额。

短期借款

反映企业借入尚未归还的一年期以下的借款。

应付票据

反映企业为了抵付货款等而开出尚未到期付款的应付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应付帐款

反映企业购买原材料或接受劳务等供应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预收收款

反映企业预收购买单位的货款。

应付工资

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

应付福利费

反映企业提取的福利费的期末余额。

应交税金

反映企业应交未交的各种税金(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金以“-”号填列)。

应付股利

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给投资者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股利或利润(多付数以“-”号填列)。

其他应交款

反映企业应交未交的除税金、应付利润以外的各种款项(多交数以“-”号填列)。

其他应付款

反映企业所有应付和暂收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款项,如应付保险费、存入保证金等。

预提费用

反映企业所有已经预提计入成本费用而尚未交付的各项费用。

其他流动负债

反映除上述流动负债以外的其他流动负债。

预计负债

反映各项预计的负债,包括对外提供担保,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可能产生的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反映企业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反映企业借入尚未归还的一年期以上的借款本息。

应付债券

反映企业发行的尚未偿还的各种长期债券的本息。

长期应付款

反映企业期末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如在采用补偿贸易方式下引进国外设备,尚未归还外商的设备价款;在融资租赁方式下,企业应付未付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及住房周转金等。

其他长期


负债

反映除上述长期负债项目以外的其他长期负债。上述长期负债各项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在本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内另行反映。

实收资本

反映企业实际收到的资本总额。

资本公积

反映企业资本公积期末余额。

盈余公积

反映企业提取盈余公积期末余额。

未分配利润

反映企业历年积存的利润。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资产负债表向投资者揭示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资源,即资产的总规模及具体的分布形态。由于不同形态的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因而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资产质量作出一定的判断。

2.把流动资产(一年内可以或准备转化为现金的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强的货币资金、债权、短期投资等)与流动负债(一年内应清偿的债务责任)联系起来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这种能力对企业的短期债权人尤为重要。

3.通过对企业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及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可以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及举债能力(潜力)作出评价。一般而言,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越大,企业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进一步举借债务的潜力也就越大。

4.通过对企业不同时点资产负债表的比较,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可以肯定地说,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时点)的资产负债表对信息使用者的作用极其有限。只有把不同时点的资产负债表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把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同样,将同行业不同企业同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对比,还可对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对比评价。

5.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有关项目的比较,可以对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作出评价。如可以考察资产利润率,资本报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



常见问题



企业的流动资金是如何营运循环的?


  流动资产的作用可用营运资金循环图来说明。

企业资金循环图:



  当应收帐款实际收到时,现金又会再次增加。随后,这笔现金又被用于购买新存货,支付营业费用,如工资、租金、保险费、水电杂费等。企业维持日常生产,不仅必须拥有适当的营运资金,而且要保证资金循环的顺利进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应收帐款收回太慢,企业会因财力不足而不能按时购买存货或支付费用;若存货销售过慢,资金会大量积压,企业也会因现金短缺而陷入困境。固定资产包括公司的财产、厂房、机器设备、仓库、运输工具等。它们是企业用来生产商品与劳务的资本商品,使用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上。长期投资指企业为了使资产多样化,为了扩大企业的规模或兼并其他企业而进行的,期限超过一年的投资。无形资产指像商标、专利和商业信誉这些没有实际形体,但能够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留存收益可以作为股息来分配吗?

  留存收益表示公司利润中没有作为股息支付而重新保留在公司的那部分收益,它反映了股东对公司资源权益的增加。留存收益通常并非以现金的形式存在;虽然留存存收益可能包括部分现金,但其大部分都被投资于存货、厂房、机器设备之中,或用于偿还债务。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可用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


公司借入短、长期负债有何用途?

  一般而言,公司通常借入短期资金来融通长短期资产,如存货和应收帐款等。当存货售出或应收帐款收回时,短期负债就被偿清。

  长期债务通常用来融通长期资产或固定资产,如厂房、设备等。

  短期负债利率通常比长期的要低,原因之一是短期贷款所涉及的风险较小。因此,当长期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并预计不久将会下降时,企业可能会先借入短期资金周转,等利率下降后再借入所需的长期资产,以便降低筹资的费用。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与股东权益指什么?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少数股东权益是指非本公司股东拥有的子公司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是指本公司股东拥有的母公司与子公司股东权益。


货币资金分析的要点有哪些?

  在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是随时可以用以支付的资产,其流动性最强。

  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以货币的金额列示。银行支票、即期汇票之类的现金等价物或流动性较强的项目也属于货币资金。但是,货币资金不包括远期支票存款、临时借条、银行退票、已指定用途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

  一般而言,决定公司货币资金规模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越大,相应的货币资金规模也越大;业务越频繁,货币资产也会越多。

(2)公司筹集资金能力。公司信誉好,向银行借款或发行股票、债券都会比较顺利。公司就可以适当减少持有的货币资金数量。

(3)公司对货币资金的运用能力。货币资金的运用也存在“效率”与“效益”的问题。上市公司运用货币资金的能力越强,资金在公司内部周转很快,公司就没有必要保留过多的货币资金。

(4)公司的行业特点。对于不同行业的公司,合理的货币资金规模会有差异。有一些历史的经验数据,投资者可以通过网络或统计年鉴查询。


上市公司如何利用应收帐款进行利润操纵的?

  上市公司利用应收帐款操纵利润有两种途径:

1.利用权责发生制的特点,在年底搞虚假出售,对方并不需要支付产品的款项,公司则将这些“售出”产品的收入计作当年收入,同时将其挂在应收帐款名下。由于监管机构对虚假出售的现象有所防范,曾对出售后又退回的销售收入确认标准有过明确的规定,但企业往往绕过这些规定,提高帐面收入。在虚假销售的情况中,比较良性地属于“提前销售”,即将下一年的销售收入早一些计入当年的收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往往会比较注意这些问题,如果仅仅只做帐面处理,这些虚假销售都会被注册会计师识破,因此目前舞弊企业往往是管理操纵,即从局外人来看,这些虚假销售与正常销售一样,同样有销售合同和产品转移,从会计处理上难以区分,因此从报表中也难以看出。投资者只有比较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得到的现金”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帐款”几项数字,来判断当年销售收入的质量。

2.通过坏帐准备的计提,间接调控当年管理费用,从而调节当年的净利润。

由于应收帐款坏帐的计提及其追溯调整法在操作上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少数上市公司可能从中寻找新的利润操纵空间,对此投资者特别要注意辨别。


如何判别上市公司坏帐准备的计提?

  坏帐准备采取怎样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选择权是留给上市公司的。那么,究竟提多了还是提少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局外人似乎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有人认为这一点由注册会计师来把关就够了,但把责任都交给注册会计师是不现实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取决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取向如何,我们不排除某些上市公司会出于利润调控的目的,定出偏低或偏高的计提比例。

  例如,有公司为避免滑入亏损,可能会倾向于选择较低的提取比例。另一种情况是,有公司可能会在头一年较大比例计提,第二年由于收回部分应收帐款,从而冲回坏帐准备,以求利润在年度间转移。对应收帐款坏帐的计提政策变更要采取追溯调整,这样,应收帐款坏帐的计提对利润的影响,将分布在各个年度。在追溯调整的背景下,某些公司可能有意把利润在各个年度之间进行“按需分配”。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投资者往往更关注当期业绩,而对以往已披露信息的调整,一般投资者未必有足够地关注,这样,公司可能会利用投资者这种“习惯”,在调整时倾向于将负面影响统统“追溯”进以前年度,而尽可能使当年的报表好看一些。

  而对坏帐准备的“巧妙”追溯,除了可以借助前述计提比例的途径之外,操纵帐龄分布也是途径之一,事实上,对以往应收款项帐龄的划分,未必容易分得那么清楚,在帐龄分布上作文章,也可以达到某一年多提而另一年少提的目的。


四项计提是否完全有效堵住公司通过计提准备来实现利润操纵的手法?

  财政部和证监会关于四项计提的规定中,已经提出了配套的规范措施,对有关四项计提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建立有关的内控制度,都作出了严格的要求,这方面的监管将大大加强,并从一定程度上堵住了公司通过计提准备来实现利润操纵的手法。但是,这并不是说公司没有在应收帐款上做文章的余地了。例如,有的公司就可以运用应收帐款与预付帐款之间的某些联系。通过将部分应收帐款转移到预付帐款上来实现记录较少的应收帐款,从而实现较少的坏帐准备的提取,进而减少管理费用,增加净利润。不过对于这一点,投资者可以从应收帐款与预付帐款前后年的增长比率中透视公司是否存在这样的一种利润操纵手法。


其他应收帐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其他应收款核算公司除应收票据、应收帐款、预付帐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不设“备用金”帐户的公司拨出的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可以说,其他应收款基本是个“杂货铺”,各种往来资金混于其中,公司往往利用这一帐户,进行资金流量的调节。目前,在上市公司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即是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将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有哪些形式?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方式无外乎以下三种:

1.无偿借用。

  比如PT东海,该公司2000年报披露,其原第一大股东海南大东海集团公司占用PT东海资金达到2.4亿多元且已超过3年,由于对方不认可欠款金额,PT东海只好全额计提坏帐准备。另外,其关联企业海南大东海旅业股份公司至2000年底共欠PT东海8699多万元,欠款时间也在3年以上,由于对方难以支付,也只好全额计提坏帐准备。

2.在经营来往中迟迟拖欠应付款项。

  由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从原有国有大型企业改制而来,上市公司与原有公司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也就出现大量的关联交易。而在这些关联交易中,大股东将应付款长期拖欠,直至成为上市公司的坏帐。这种形式的占用在上市公司中是比较多见的。

3.让上市公司为大股东借款提供担保。

  大股东到期不还,上市公司只好代还,以后再从大股东处追回这些贷款,就很难了。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而且后果严重。


公司存货是否越少越好?

  存货是指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为销售而准备的资产,主要指产成品和可供销售的半成品;为耗用而储备的资产主要指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在商业类上市公司主要指购入后计划转售的商品,在工业类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它们以取得时实际成本计价。确定存货成本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公司无论采用何种存货计价方法,均会在报表的会计政策一项进行说明。

  存货是上市公司流动资产中重要的项目。它所占的金额通常占流动资产的大部分,一般可达到流动资产金额的50%-80%。但存货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差的一种。存货过多,会影响上市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利润的可靠性;存货过少,又会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因此,为了提高公司效益,满足经营的需要,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存货量。


待摊费用是指什么?

  待摊费用是指各种已经支付而将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摊销的各种费用,如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预付水电费等。这些项目尽管不能变现,但如果这些项目不预先支付的话,则在下一年或下一经营周期中会耗用现金或其他流动资产,故作为流动资产处理。


什么是四项计提?什么是八项计提?

  按照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的谨慎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财政部35号文增加了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加上计提应收款项坏帐准备,统称“四项计提”。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针对短期投资,是指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应将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按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并且这种降低的价值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按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并冲抵投资收益。

  坏帐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估计坏帐损失,计提坏帐准备,记入管理费用。待实际发生坏帐时冲销坏帐准备和应收款项金额,资产负债表的应收款项反映扣减坏帐准备后的净额。

  财政部35号文强调了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上市公司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中有些无法收回的投资空挂在帐面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一定程度上能如实反映公司存货的真正价值,避免了存货中潜在的亏损因素。

  通过对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对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公司投资、经营方面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不至于导致公司利润虚增。投资者还可通过不同时期的比较,看公司的发展前景,调整投资结构。

  2001年初,在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企业要计提的会计准备从四项扩大到了八项。因此,过去的“四项计提”就将会被“八项计提”所取代。

  新增的四项计提包括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具体来讲,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在期末应按照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按可收回金额低于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委托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并入短期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项目。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应在期末对固定资产按照帐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应当在期末因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的无形资产,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如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也根据上述原则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可见,新增的四项计提,同样是遵循了谨慎性原则所做的会计处理,而且准备的计提也能较为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


上市公司如何进行四项计提,中间存在什么问题?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提的基本方法是,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应将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短期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时,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分别按照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但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则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基本方法是,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对由于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而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当期损益。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的的基本方法是,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对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而导致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并且这种降低的价值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帐面价值的差额作为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并冲抵投资收益。

  坏帐准备计提的基本方法是,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估计坏帐损失,形成坏帐准备,记入管理费用。同时设置“坏帐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帐时冲销坏帐准备和应收款项金额,资产负债表的应收款项反映扣减坏帐准备后的净额。计提坏帐准备的方法、提取比例等由公司自行决定,但在确定坏帐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公司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合理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帐款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一般不能全额提取坏帐准备。上市公司的坏帐损失,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

  四项计提会计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可以由上市公司根据需要掌握尺度。根据四项计提的有关规定,存货跌价准备是按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按照帐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提取。但是,存货和投资的可变现值,以及坏帐准备的计提比例,都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都只是基于某种可能性而作出的估计,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靠政策的规定无法完全排除人为控制的因素,于是,对某些公司而言,四项计提成了它们新的操纵利润的手段。

  此外,对于新颁布的四项准备,它们的计提方法如下: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基本方法是,企业在期末对委托贷款的本金进行检查,并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委托贷款本金的差额计提该项准备。所谓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基本方法是,在期末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该项准备,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一)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二)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

(三)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

(四)已遭毁损,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五)其它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基本方法是,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无形资产,在期末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该项准备:

(一)该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

(二)该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

(三)该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但仍然具有部分使用价值;

(四)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计提的基本方法与固定资产相类似。


什么是“追溯调整”?

  追溯调整,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如果提供比较会计报表,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当调整比较期间各期的净损益和有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当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作相应调整。


“八项计提”对上市公司业绩有什么影响,其市场效应如何?

  不同行业、不同上市公司的情况不一样,八项计提的影响亦不相同。对有些上市公司来说,计提八项准备对其经营业绩影响甚微,如石油类公司,因原油价格去年以来基本处于稳中有涨的状态,春季存货提了跌价准备也就无从谈起;相应的,只要应收帐款的管理较好,应收帐款发生呆坏帐的可能性亦较小。传统的冶金、汽车、家电、纺织、电子、机械等行业受产业升级及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价格整体走低,因此,计提八项准备的冲击较大。

  此外,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核算方法不同,其必须计提的影响也会有差异。比如,在计提坏帐准备时,有些采用帐龄分析法,有些采用应收帐款余额法(百分比法),有些上市公司采用销售额百分比法,即使对于相同的期末应收帐款余额,不同的方法计提的坏帐准备差异是比较大的。又比如,存货核算,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而在原材料价格趋涨、且比重较大的生产上市公司,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就可能会比采取其他方法核算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要小一些。

  此外,八项准备的计提,对上市时间不同的公司以及发行不同种类股票的公司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并且其影响差异也会很大。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的八项准备直接冲减当期的利润,因此,八项准备的计提可能促使有些公司原有的亏损继续加重,使那些历年徘徊在亏绩边缘、隐含较大潜在亏损风险的微利公司产生实际的亏损。并且可能使那些原本未计提准备的绩优公司变成亏损公司。

  应该说,八项准备的影响只是加重了公司的亏损程度,或使公司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其实质亏损原因,应是公司经营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对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分析有哪些要点?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固定资产分析中,我们主要分析固定资产的折旧,因为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影响每股的收益。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很多,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公司成本、费用的计算,也影响到公司的收入和纳税。

  作为投资者在分析公司固定资产时,一要看固定资产采用什么样的折旧法。加速折旧法能较快收回公司的投资,减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但这种方法增加了公司成本、费用的支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同期的上市公司利润和税收支出。二要看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是否合理,有时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导致利润减少。如果人为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就意味减少了每期的折旧额,从而减少了成本费用的支出,使得公司盈利出现虚增。


如何看待公司的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上市公司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用于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非货币性资产。它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土地作用权、商誉、特许权、租赁权等。无形资产的突出特性在于没有实物形态,它只表明公司拥有一种法定权利,或者是表明公司拥有获得高于一般收益水平的能力。

  根据无形资产的特点,依照会计准则,公司自行开发并依法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帐价值或其成本应按依法取得的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予发生时计入当其损益。商誉除公司合并外,不得作价入帐。由于无形资产不存在物质磨损,因而也不必计提折旧。为正确计算公司的经营损益,按照谨慎性原则,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的年份起,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应按使用年限平均摊销;对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一般应在十年之内摊销。如果无形资产的价值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使有效使用期有明显变化的,应当将永久性下降的价值计入当期损益。

  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时,要看记入无形资产的内容是否确切,无形资产的摊销期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专利权,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影响了专利权的实际使用年限。此外,还要看无形资产的利用效果如何。


怎样判断上市公司筹资是否合理?

  公司经营者在决定怎样在财政上帮助他们的公司成长时,可以通过筹资(增发新股、配股等)方式进行。如取得银行贷款、公司债券、或以抵押形式借款。或选择通过公开的和内部的市场筹集额外的产权资本。

  公司经营者必须在筹资所导致的股权稀释与借债融资的本金及利息的要求之间仔细权衡。当然必须认真地考虑现存的债务杠杆作用。由于决策对公司未来的成功是决定性的,投资者对推动公司成长的筹资方法给予更多的关注。那么,公司借债怎样较合理呢?

  有一些简单的工具可用来迅速评估一家公司的资本(债务及主权资本)结构,以确保公司的经营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1.首先要做的评估是,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与其发展阶段及行业要求相符。

  任何公司可以接受的债务量主要取决于公司所在行业的资金密集程度,即公司的经营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硬件设备及其它的资本资产。十分明显,一家商业房地产公司借的债要比多数软件开发商大得多。

2.融资通常只适用于那些从其经营中产生现金流量的公司。否则,将来只能通过经营资本来支付(债务)本金及利息,而经营资本很可能来自以后的融资,依赖将来的融资来偿还债务是很冒险的策略。用这样的融资方式来维持公司的运营有很大风险。这意味着更高的利率,更多的应付利息。这些情况不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最大利益。

  有能力在经营中获得现金收入的公司所选择的债务水平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收入及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支撑债务的固定资产总量等。


如何对流动负债进行分析?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它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流动负债的特点:

  一是必须在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履行偿还的义务;

  二是要用公司的流动资产或新的流动负债清偿。在流动负债中,数额比较大,经常性发生的主要有:应付帐款、应付利润和预提费用。

  流动负债产生的原因有多种:由借贷形成的流动负债,如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短期借款;由结算过程中产生的流动负债,如公司购入原材料,货已到而货款尚未支付的待结算应付款项;由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流动负债,有些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需要预先提取,如预提费用、应交税金、应付工资等;由利润分配产生的流动负债,如应付投资者的利润等。

  流动负债形成的原因明确后,有利于我们分析流动负债的形成是否合理,数额是否正常,时间上是否合适。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7 20:49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发表时间:2003-11-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是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利润或亏损信息的会计报表。反映企业截止报告期末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利润表列报的数据均为时期数,即报告会计期间发生的数据。


格    式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标准格式如下:

W上市公司“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001年度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
注释
2001年度

合并
公司

一、主营业务收入
32
4,455,064,776.93


减:主营业务成本
32
3,434,439,752.26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3
179,511,205.51


二.主营业务利润

841,113,819.16


加:其他业务利润
34
1,064,530.85
(33,873.17)

减:营业费用

273,634,648.34


管理费用

273,123,916.21
64,918,017.02

财务费用
35
(3,278,580.17)
(22,524,031.60)

三.营业利润

296,569,303.93
(42,427,858.59)

加:投资收益
36
198,305,490.51
441,211,148.85

营业外收入
37
18,476,084.14
721,695.55

减:营业外支出
38
11,498,662.75
331,143.80

四.利润总额

501,852,215.83
399,173,842.01

减:所得税

119,882,931.48
25,426,624.28

少数股东损益

8,222,066.62


五.净利润

373,747,217.73
373,747,217.73

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数
31
(32,755,679.02)
(32,755,679.02)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11,518,859.92
11,518,859.92

其他转入数
31
3,076,539.11
3,076,539.11

六.可分配利润

355,586,937.74
355,586,937.74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7,374,721.77
37,374,721.77

提取法定公益金

18,687,360.89
18,687,360.89

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299,524,855.08
299,524,855.08

减: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168,713,328.88
168,713,328.88

应付普通股股利

126,194,388.20
126,194,388.20

八.未分配利润
31
4,617,138.00
4,617,138.00



 

 

 

 

 

 

 

 

 

 

 

 

 

 

 



注:一些上市公司将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单列,上表系将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连续列示。


主要项目

收益

  收益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入、资产增值或负债减少而增加的股东权益,但不包括因股东出资而增加的权益。

  如果经济利益的增加与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相关,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就应当在利润表内确认为收益。


收益的分类

利润表内确认的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如下图:



收入


  收入是未扣除相关费用的收益,可以根据经济利益的性质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利息收入、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利得


  利得是扣除了相关费用的收益,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利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例如,营业利润、股权投资收益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得;而变卖短期投资和转让长期投资获得的利得性收益,以及转让或变卖除长期投资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获得的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企业非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得。

  此外,利得也可以是通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产生的,比如因有价证券估值产生的收益,因延长固定资产折旧期限或降低折旧比例产生的利得,因转回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利得等等。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出、资产消耗或发生负债而减少的股东权益,但不包括因对股东分配而减少的权益。

  如果经济利益的减少与一项资产的减少或一项负债的增加相互连带,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就应当在利润表内确认为费用。

  虽然费用是建立在已经支出(资产减少)或需要在将来支出(负债的增加)基础之上的,但并非所有支出都需要在发生当期利润表内确认为费用。那些能够在今后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因此需要在今后会计期间核算费用的支出,应当在本期资产负债表内确认为资产,又被称为资本性支出;那些不能确认为资产的支出,应当在本期利润表内确认为费用,又被称为收益性支出。


费用分类

  根据经济性质的差异,费用可以划分为本期发生的费用、以往会计期间发生需要在本期核算的费用和损失。如图:



本期发生的费用


  其中,本期发生的费用是指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直接与本期收益相关的费用,如变动制造费用或变动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扣除利息收入的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以往会计期间发生需要在本期核算的费用


  以往会计期间发生需要在本期核算的费用是指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间接与本期收益相关的费用,又被称为折旧、摊销,如固定制造费用或固定营业成本或在营业成本中核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在管理费用中核算的非直接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折旧、本期摊销的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无形资产摊销。




损失


  损失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符合费用定义的其他经济利益减少项目,包括因人为和自然灾害形成的经济利益减少项目,因处理资产形成的经济利益减少项目,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减少项目。后者又包括因缩短固定资产折旧期限或提高折旧比例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减少项目,因采用帐龄法随应收款项帐龄延长等原因提高坏帐准备计提比例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减少项目,以及因核销其他资产减值损失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减少项目等。


利润

  利润是收益减去费用的剩余额。考虑到收益当中的利得部分已经扣除了费用,因此,利润也可以视为收入减费用、加利得的余额。如下公式:

利润 = 收益 – 费用= 收入 – 费用 + 利得


各项目及含义


主营业务收入

指企业销售商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

营业成本

指企业已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的实际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


及附加

指企业应由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负担的税金,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主营业务利润

指“1项-2项-3项”的余额。

其他业务利润

指企业除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和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及应负担的费用、税金后的净收入(如为净支出应以“-”号表示)。

营业费用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应由主营业务负担的各项销售费用,如广告费。商业企业在进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等。

管理费用

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

财务费用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及金融机构手续费。

营业利润

指“4项+5项-6项-7项-8项”的余额。

投资收益

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得取的收益,其中包括分得的投资利润、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以及认购的股票应得的股利等。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业务经营以外的收入和支出。

利润总额

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总额指“9项-10项+11项-12项”的余额。

净利润

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13项-14项”-所得税。

年初未分


配利润

应与上年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本年实际数一致。

公积金转入数

指企业按规定公积金弥补亏损以及用公积金分配的股利数。

可分配利润

指企业可用于最后分配的利润。

所得税

反映企业年度内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税率正常情况下为33%。

提取法定


盈余公积金

指企业按规定比例从税后利润提取的公积金。

可供股东分配

指企业最后用于股东分配的利润。

已分配优先


股股利的利润

反映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股利。

提取任意


盈余公积金

反映企业按照股东会议决议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金。

已分配普通


股股利

反映企业按照股东会议决议,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利。

未分配利润

指本年企业未分配转入下年待处理的利润。



常见问题

影响上市公司利润的因素有哪些?


  虽然笼统地讲收益和费用都是影响利润的因素,但是,为了对利润的形成有一个更加透彻的了解,可以将影响利润的因素划分为与会计估计有关的收益、费用,和与会计估计无关的收益、费用。如图示:




与会计估计有关的收益、费用


  与会计估计有关的费用是指那些需要根据会计估计的结果来计量的费用。

  受现行中国会计准则指引,国内上市公司与会计估计有关的费用包括八项(即所谓“八项计提”),它们分别是:

  短期投资减值准备

  应收款项坏帐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实际上,资产负债表内所有资产项目都存在会计估计的必要性。

  受国际会计准则指引,除上述八项费用之外,与会计估计有关的费用还应当包括:

1.货币资金非汇兑损失产生的减值(汇兑损失在财务费用项下核算),例如一些上市公司在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存款当中,有的因非本公司债务被冻结,并可能导致的经济利益减少项目,或者是公司内部人借款或挪用款由于非正常原因而无法收回进而导致的经济利益减少项目等;

2.根据商业信用(非银行信用)产生的应收票据因无法全额收回而导致的经济利益减少项目;

3.因交易的对方不能按时履行义务而导致预付帐款可能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入难以保全进而导致的经济利益减少项目,例如某上市公司曾一度由于委托加工的模具迟迟不能交货而导致预付帐款帐龄过大,其中就存在经济利益减少的可能性;

4.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待摊费用、股权投资差额、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而导致的减值或经济利益减少项目。

  从这一意义上讲,与会计估计有关的费用远远不限于“八项计提”。这需要投资者引起高度重视。

  此外,鉴于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发出存货计价政策的变更也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由此而来的费用增加额同样应当视为与会计估计有关的费用。例如,有些公司为加快技术进步,在原来的基础上缩短了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因此导致本期折旧费用比以往会计期间不可比增加。




与会计估计有关的收益、费用


  与会计估计有关的收益是指因会计估计而增加的经济利益项目,包括本期资产减值的准备转回数(参见“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有价证券重估增值以及因延长固定资产折旧期限或无形资产摊销期限而在本期增加的经济利益。

  与会计估计无关的收益、费用,可以看作是除与会计估计有关的收益、费用之外的收益、费用,它们通常是经由交易产生的,或者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进行的交易,或者是企业在非正常经营活动中进行的交易,如转让或变卖非流动资产。对于许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差的中国上市公司来说,一度形成的趋势是,在非正常经营活动中进行的交易所产生的收益对报告期利润的影响很大。遗憾的是,这一趋势对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有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会计估计有关的收益、费用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程度明显加大,相反,与会计估计无关的收益、费用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程度同以往相比明显下降。这是广大投资者务必关注的上市公司业绩动向。对利润表中与会计估计有关的费用、收益给予密切关注,是会计标准国际化对财务分析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新思路。


什么是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亦称产权、资本,是指上市公司投资者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它表明公司的资产总额在抵偿了一切现存债务后的差额部分,包括公司所有者投入资金以及尚存收益等。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中,为了反映股东权益的构成,便于投资者以及其他报表阅读者了解公司股东权益的来源及其变动情况,将股东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四个部分分别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上得以反映。

  实收资本包括国家、其他单位、个人对公司的各种投资。

  资本公积包括公司接受捐赠、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形成的股东权益。

  盈余公积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未分配利润是公司净利润分配后的剩余部分,即净利润中尚未指定用途的、归股东所有的资金。


什么是股本?

  上市公司与其他公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上市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股份是很重要的指标。股票的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为股本,股本应等于公司的注册资本,所以,股本也是很重要的指标。为了直观地反映这一指标,在会计核算上股份公司应设置“股本”科目。

  公司的股本应在核定的股本总额范围内,发行股票取得。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与股本总额往往不一致,公司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大于股本总额的,称为溢价发行;小于股本总额的,称为折价发行;等于股本总额的,为面值发行。我国不允许公司折价发行股票。在采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公司应将相当于股票面值的部分记入“股本”科目,其余部分在扣除发行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后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什么是公积金?如何提取公积金?

  公积金是股东权益的重要内容,包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两部分。

  资本公积是指由股东投入、但不能构成“股本”或“实收资本”的资金及由于非货币交易等事项形成的增值部分,主要包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投资准备金等。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转增资本,二是弥补亏损。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如购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理发室等方面的支出。现行制定规定,上市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

  一是法定盈余公积。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二是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就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公司自行决定提取。


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有何用途?

  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主要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弥补亏损。公司发生亏损时,应由公司自行弥补。弥补亏损的渠道主要的有三条:

一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公司发生亏损时,可以用以后五年内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即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期间为五年。

二是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公司发生的亏损经过五年期间未弥补完的,未弥补亏损用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

三是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公司以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大会批准。

(2)转增资本,即所谓的“送红股”。公司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在实际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要按股东原有持股比例结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的数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对股东权益有什么影响?

  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以发放股票形式向股东进行的分配。股票股利并不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不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因而不是公司资金的使用,同时也并不因此而增加公司的财产,但会引起股东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举例如下:

  某上市公司在发放股票股利前,股东权益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单位:元

普通股(面额1元,已发行100,000股)
100,000

资本公积
200,000

未分配利润
1,000,000

股东权益合计
1,300,000



  假定该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即发放10,000股普通股股票,并规定现有股东每持10股可得1股新发放股票。随着股票股利的发放,需从“未分配利润”项目划转出的资金为:

100,000×10%=10,000(元)

  由于股票面额(1元)不变,发放10,000股,普通股只应增加“普通股”项目10,000元,未分配利润减少10,000元,而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保持不变。发放股票股利后,公司股东权益各项目如表2所示:

表2单位:元

普通股(面额1元,已发行110,000股)
110,000

资本公积
200,000

未分配利润
990,000

股东权益合计
1,300,000




  可见,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对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产生影响,但会发生资金在各股东权益项目间的再分配。


什么是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指通过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资本,即经营所得净收益的积累。

上市公司利润扣除按国家规定上交所得税后,即为净利润。净利润可以按照协议、合同、公司章程或有关规定,在公司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可以作为公司所有者投资所得,也可以为了扩充公司实力追加投资;或出于以盈抵亏、预先作准备的考虑等,将其中一部分留下不作分配,这部分留下的净利润与公司所有者投入资金的属性一致,均为股东权益,在会计上算为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属股东权益,股东可以安排分配。这部分有指定用途留存收益称为“盈余公积”。因此,留存收益可分为两类: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2)未分配利润是指未作分配的净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这部分利润没有分给公司的投资者;二是这部分净利润未指定用途。

  投资者应该知道,上市公司的盈余公积无论是用于补亏,还是用于转增资本(“送红股”),只不过是在同属股东权益的不同分类项目中的相互转换,如公司的转增股份,在减少盈余公积的同时,也增加了实收资本。这种相互转换,并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的增减。而“未分配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上有贷方余额,反映了公司现有的而尚未分配的利润;如余额在借方,则反映为公司未弥补的亏损数。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7 20:50

现金流量表

发表时间:2003-11-7

  现金流量表是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流出信息的会计报表。

  一个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其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的能力,还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投资者、债权人在关心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每股净收益率等资本增值和盈利能力指标时,对公司的支付、偿债能力也应予以关注。

  在其它财务报表中,投资者只能掌握企业现金的静态情况,而现金流量表是从各种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变化及各种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占企业现金流量总额的比重等方面去分析的,它反映了企业现金流动的动态情况。

  因此,投资者在研究现金流量表时,与其他财务报表结合起来分析,就会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企业。

格    式

其标准格式如下:

W公司现金流量表

2001年度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
2001年度

合并
公司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4,307,539,209.12


收到的税费返还
31,964,413.82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39,802,465.24
81,113,945.58

现金流入小计
4,391,527,671.91
84,426,720.58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4,703,343,172.92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249,028,992.99
25,431,404.83

支付的各项税费
351,203,688.59
5,488,343.46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c)
253,441,117.18
957,846,626.16

现金流出小计
5,596,076,919.65
988,766,374.4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a)
(1,204,549,247.74)
(904,339,653.87)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442,641,500.37
465,307,053.68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10,140,724.80
48,146,797.61

7,499,270.37
74,149,324.07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回的现金净额
6,983,671.22
3,710,112.68

现金流入小计
467,265,166.76
591,313,288.04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30,162,811.65
2,745,311.14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86,948,563.22
278,100,000.00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d)
121,946,823.03


现金流出小计
239,058,197.90
280,845,311.1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8,206,968.86
310,467,976.90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000,000.00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3,162,000,000.00
2,926,000,000.00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入小计
3,164,000,000.00
2,926,000,000.00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2,194,000,000.00
2,020,000,000.00

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已取消)
293,097.62
44,787.78

分配股利所支付的现金
113,342,901.24
113,342,901.24

偿还利息所支付现金
70,390,348.21
54,582,216.94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出小计
2,378,026,347.07
2,187,969,905.96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85,973,652.93
738,030,094.04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4,883.09
(12,333.5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b)
(190,363,742.86)
144,146,083.52

项目
合并
公司

(a)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净利润
373,747,217.73
373,747,217.73

加少数股东损益
8,222,066.63
-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35,208,428.44
1,011,384.33

固定资产折旧
49,987,860.91
6,033,686.58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125,676,594.68
3,690,521.80

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
529,410.25


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321,659,601.66
14,257,976.00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 的损失(减收益)
(488,916.63)
(583,568.41)

财务费用
(3,278,580.17)
(22,524,031.60)

投资损失(减收益)
(198,305,490.51)
(441,211,148.85)

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1,300,034,617.25)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13,979,996.94)
(850,638,739.27)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603,492,826.54)
11,877,047.8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04,549,247.74)
(904,339,653.87)

(b)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


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
805,381,417.19
444,206,679.69

减: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
995,745,160.05
300,060,596.1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90,363,742.86)
144,146,083.52



现   金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一般就是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的内容。准确地说,则还应剔除那些不能随时动用的存款,如保证金专项存款等。现金等价物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项目中符合以下条件的投资:

1.持有的期限短;

2.流动性强;

3.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

4.价值变动风险很小。

分类列报

  现金流量表是分别按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列报的。分别列报的各项现金流量净额等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加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一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又分别揭示流入、流出总额,使会计信息更具明晰性和有用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经营性租赁、交纳税款、支付劳动报酬、支付经营费用等活动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在权责发生制下,这些流入或流出的现金,其对应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不一定是本会计年度,但是一定是在本会计年度收到或付出。

  例如收回以前年度销货款,预收以后年度销货款等。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营销能力、收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回避风险能力等相结合的综合体。由于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能否真正实现收益,还取决于公司的收现能力。

  了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公司的收现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其经济活动成效。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向银行贷款、偿还债务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

  其中,“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公司用现金支付的全部借款利息、债券利息,而不管借款的用途如何,利息的开支渠道如何,不仅包括计入损益的利息支出,而且还包括计入在建工程的利息支出。因此该项目比损益表中的财务费用更能全面地反映公司偿付利息的负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及取得和收回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各种股权与债权投资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

  其中,分得股利或利润、取得债券利息收入而流入的现金,是以实际收到为准,而不是以权益归属或取得收款权为准的。这与利润表中确认投资收益的标准不同。

  例如,某上市公司投资的子公司本年度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该上市公司拥有其80%的股权,按权益法应确认本年度有投资收益400万元。但子公司利润不一定立即分配,而且不可能全部分完(要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如果该子公司当年利润暂不分配付讫,就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该上市公司。该上市公司当然也就不能在当年的现金流量表中将此项投资收益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反映。公司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往往反映了其为拓展经营所作的努力,可以从中大致了解公司的投资方向,一个公司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中获得现金是为了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现金不流出,是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投资活动一般较少发生一次性大量的现金流入,而发生大量现金流出,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往往是正常的,这是为公司的长远利益,为以后能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和稳定的现金流入打基础的。当然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事与愿违。所以特别要求投资的项目能如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现金流入。



常见问题




为什么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利润表的净利润有差距出现?

因为:

1.影响利润的事项不一定同时发生现金流入、流出。有些收入,增加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

例如,一家公司本期的营业收入有8亿多元,而本期新增应收帐款却有7亿多元,这种增加收入及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的事项,是造成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

  有的上市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未及时做好应收货款及劳务款项的催收与结算工作,也有的上市公司依靠关联方交易支撑其经营业绩,而关联方资金又迟迟不到位。这些情况造成的后果,都会在现金流量表中有所体现,甚至使公司经营活动几乎没有多少现金流入,但经营总要支付费用、购买物资、交纳税金,发生大量现金流出,从而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使公司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应收帐款迟迟不能收回,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所确认收入的风险问题。

  有些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但并未伴随现金流出。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只是按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要求将这些资产的取得成本,在使用它们的受益期间合理分摊,并不需要付出现金。

2.由于对现金流量分类的需要。

  净利润总括反映公司经营、投资及筹资三大活动的财务成果,而现金流量表上则需要分别反映经营、投资及筹资各项活动的现金流量。

  例如,支付经营活动借款利息,既减少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出,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出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反映。又如,转让短期债券投资取得净收益,既增加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入,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反映。

  上述两点是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其实也是现金流量表附注中要求披露的内容。

  利润表列示了公司一定时期实现的净利润,但未揭示其与现金流量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提供了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与期初的增减变化,但未揭示其变化的原因。现金流量表如同桥梁沟通了上述两表的会计信息,使上市公司的对外会计报表体系进一步完善,向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信息。


是否现金流量表比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更能体现不含水分的经营成果?

  许多人以为只有现金流量表提供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才是报告期不含水分的经营成果,而利润表提供的利润数据由于资产负债表中存在较多的应收帐款而包含一定程度的水分。这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在采用严格的权责发生制核算经营成果时,由于充分考虑到资产的减值因素,并以资产减值准备或直接核销减值损失的办法将减值金额确认为费用,并减计当期利润,因此,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当期经营成果同样是值得信赖的。这就是说,没有必要过分夸大现金流量表在揭示或反映上市公司当期经营成果方面的作用。就此而言,财务分析的重点依然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反映上市公司报告期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资产负债表附表。其标准格式如下:



格    式

C公司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2001年度

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数

一、坏帐准备合计
188,580,896.67
10,131,589.80

其中:应收帐款
132,905,585.05
2,789,172.87

其他应收款
55,675,311.62
7,342,416.93

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合计



其中:股票投资



债券投资



三、存货跌价准备合计
808,920.00
237,671.87

其中:产成品
808,920.00


原材料
237,671.87


在产品



四、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合计
31,348,733.25
1,400,000.00

其中:长期股权投资
31,348,733.25
1,400,000.00

长期债权投资



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967,863.71


其中:机器设备



其他设备
967,863.71


六、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其中:专利权



软件



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合计
--
--

八、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合计
--
--



项目
本年转回数
年末余额

一、坏帐准备合计
3,316,225.02
195,396,261.45

其中:应收帐款
1,949,061.09
133,745,696.83

其他应收款
1,367,163.93
61,650,564.62

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合计



其中:股票投资



债券投资



三、存货跌价准备合计
1,046,591.87


其中:产成品
808,920.00


原材料
237,671.87


在产品



四、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合计
413,608.25
32,335,125.00

其中:长期股权投资
413,608.25
32,335,125.00

长期债权投资



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967,863.71


其中:机器设备



其他设备
967,863.71


六、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其中:专利权



软件



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合计
--
--

八、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合计
--
--


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是反映上市公司本期(年度或中期)内截止期末股东权益增减变动情况的资产负债表附表。其标准格式如下:


格    式

C公司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2001年度

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
2001年
2000年

一、股本

年初余额
239,463,040.00
239,463,040.00

本期增加额



其中:资本公积转入



盈余公积转入



利润分配转入



新增资本



本期减少数



期末余额
239,463,040.00
239,463,040.00

二、资本公积

年初余额
616,708,799.94
616,708,799.94

本期增加数



其中:股本溢价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



股权投资准备



拨款转入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其他资本公积



本期减少数



其中:转增资本



期末余额
616,708,799.94
616,708,799.94

三、法定和任意盈余公积

年初余额
214,744,415.75
188,011,505.83

本期增加数
26,732,909.92


其中:从净利润中提取数
26,732,909.92


其中:法定盈余公积
10,693,163.97


任意盈余公积
16,039,745.95


储备基金



企业发展基金



法定公益金转入数



本期减少数



其中:弥补亏损



转增资本



分派现金股利



期末余额
214,744,415.75
214,744,415.75

其中:法定盈余公积
214,744,415.75
214,744,415.75

储备基金



企业发展基金



四、法定公益金



年初余额
79,871,534.28
69,178,370.31

本期增加数
10,693,163.97


其中:从净利润中提取数



本期减少数



其中:集体福利支出



期末余额
79,871,534.28
79,871,534.28

五、未分配利润



年初未分配利润
54,549,386.92
20,963,277.14

本期净利润
108,653,193.49
106,931,639.67

本期利润分配
69,158,812.92
73,345,529.89

期末未分配利润
94,043,767.49
54,549,386.92


分部报表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分部报表是提供企业各行业、各地区经营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资产总额以及负债总额信息的会计报表附表,分为业务分布报表和地区分部报表。


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包括: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采用的会计原则与会计方法的总称。其中:

会计原则——是确定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基础,包括会计标准、会计年度以及记帐本位币的选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益、费用的确认原则,记帐基础与计价基础等;

会计方法——是与会计报表有关的财务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外币业务核算方法、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坏帐核算方法、存货核算方法、短期投资核算方法、长期投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计价与折旧方法、在建工程核算方法、借款费用资本化核算方法、无形资产计价与摊销方法、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方法、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合并报表编制方法等。


可选择性会计方法

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是相对于会计原则的不可选择性而言的。

  可选择性会计方法是指企业在不改变会计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公允计价与公允列报的需要自行选择的会计方法。并非所有的会计方法的所有方面都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价条件、计价期间通常是不可选择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的原始计价方法也是不可以选择的,而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与折旧比例与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与摊销比例等是可以选择的。

  可以选择的会计方法还包括存货成本的核算方法、坏帐核算方法等。例如,存货成本的可选择性核算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坏帐的可选择性核算方法有备抵法与直接注销法。

会计估计

  受经济周期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许多会计报表项目不能精确计量,而只能加以估计,才能满足公允价值的要求。会计估计就是本着会计标准关于公允价值的原则,对不确定因素之于会计报表项目的影响程度,使用至报告期末最近的信息所进行的判断。

  例如,坏帐核算时需要对应收款项的不可回收因素进行会计估计,选择存货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对存货周期的长短以及该周期对存货价值的影响进行会计估计,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期限与比例时需要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与受益程度进行会计估计,等等。此外,会计政策变更以及需要对以往作出的会计估计加以变更时也应当进行会计估计。


会计变更

会计变更

  会计变更是指对以往年度选用的会计政策与作出的会计估计加以变更。会计变更能够引起会计报表数据的变化,可以采取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来反映该等变化对以往年度或未来会计期间会计报表的影响。其中,追溯调整法应计算会计变更事项对会计报表的累积影响数,将其反映在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项目当中,并因此调整以往年度的会计报表;未来适用法是指变更事项仅适用于本期以及未来会计期间,无需计算会计变更对会计报表的累积影响数,亦无需调整以往年度的会计报表。

  国内上市公司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绝大多数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较少数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当然,这也是可以选择的。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例如,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实施后,某上市公司将上一年度发生的债务重组交易当中的债务帐面价值与支付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之间的差额,由确认为收益变更到确认为资本公积;许多上市公司从2001年度起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实行减值准备,并采用追溯调整法反映该政策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的会计估计结论改用另一会计估计结论的行为。

  例如,某上市公司对最近的应收款项回收风险程度作出重新估计,并依据估计结论将以往实施的不区分帐龄的坏帐准备计提比例改为区分帐龄的坏帐准备计提比例;某上市公司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出重新会计估计,认为原来的使用年限被高估,因此缩短了使用年限,并相应提高了折旧比例。


合并报表范围与变更

合并报表范围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度,需要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范围的子公司是指所持权益份额50%以上的被投资单位,以及虽然所持权益份额不足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的50%,但拥有实际控制权的被投资单位。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附属企业可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但如此规定令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较严重的会计风险。


合并报表范围变更

  合并报表范围可以根据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变化情况加以变更。例如。当报告期内增加一附属企业时,应以约定交易日为基准纳入合并报表;当报告期内对一家附属企业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50%以上减至35%并因此失去实际控制权时,应以约定交易日为基准划出合并报表范围。


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尽管根据目前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在指定媒体披露的简要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一般都删去了“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这一节,但在正文当中,它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原因是它可以向投资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关于会计报表的更详细信息,类似应收款项帐龄结构、短期投资构成、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等等。根据这些信息,投资者可以判断相应的会计风险。

  例如,某公司本期坏帐准备是不区分帐龄的统一比例计提的,但主要项目注释提供的帐龄结构显示,虽然应收款项的合计金额没有明显增加,但1年以上特别是2年以上帐龄的应收款项较年初大幅增加,表明实际的回收风险随帐龄的延长而加大,继续采用不区分帐龄的统一比例计提坏帐准备是不公允的,应当调整为区分帐龄的比例计提坏帐准备。因此,为确保财务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必须关注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列报。


主要项目

  需要注释的会计报表主要项目可能涉及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所有项目,上市公司可以根据金额的多少、重要性加以取舍。但通常不能舍弃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股本、资本公积、资本公益、未分配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等。


关联方披露

关联方的定义

  关联方是指在财务和经营过程中,如果一方有能力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同受一个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它们被视为关联方。

其中,控制是指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一家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或根据章程或协议,对表决权有重大影响,并有权决定企业管理层的财务与经营政策;重大影响是指可以参与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上的决定,但不控制这些政策。


关联方的范围

  受以上关联方定义指引,关联方的范围取决于存在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与个人数量,包括被控制的附属企业、联营公司、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个人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关键管理人员,此外还包括上述个人直接或间接地拥有表决权的企业,或他们能够施加重大影响的企业。

  虽然存在关联的形式,但不存在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关联方关系的企业、政府机构、个人不是关联方。

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相互转移资源(主要指资产)或义务(主要指债务),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例如,上市公司向大股东及其子公司销售产品与后者因此以应收帐款的形式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或者相反,上市公司向大股东及其子公司购买产品并因此以应付帐款的形式占用后者的资金,都属于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将货币资金存放于大股东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与企业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以其他应收款的形式向大股东及其子公司有偿、无偿提供货币资金,都属于关联方交易;此外,上市公司在与其存在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的、非经常性的资产相互转让、债务重组等,也属于关联方关系。


关联方问题

  关联方问题是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作出错误判断的事项。值得重点关注的关联方问题一是交易价格是否公允,二是交易是否对关联方存在依赖性。

  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关联方交易价格应当采用不加控制的可比价格法来确定,即非关联方之间在经济上可比的市场中买卖类似商品的价格;或者采用成本加成法来确定,即在供应商的成本上增加适当的金额。但是,这样并不能保证交易价格是公允的。非关联方之间的价格是公允的。

  如果交易在关联方之间存在依赖性,意味着不存在关联方关系就不会发生交易;或者说一旦与其交易的关联方丧失持续经营假设,交易就难以持续。


关联方披露事项

  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关联方事项包括关联方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主营业务、所持股份或权益,及其相应变化;包括关联方交易的性质、类型、交易金额及相应的比例、为结算项目的金额及相应的比例、定价政策等。

  此外,如有必要,还应当区别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对关联方交易予以说明,或对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予以说明。


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是指随会计报表披露的尚未在本期会计报表内确认的负债与资产。其中,或有负债是指因过去事项而产生的潜在义务或尚未予以确认的现时义务,如未决诉讼、仲裁可能产生的债务,因担保可能产生的债务等;或有资产是指因过去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只能通过不完全有企业控制的一个或数个不确定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如某上市公司依据合同对以往发生的原材料采购因质量问题向供应商提出索赔,但尚未获得赔偿。

  此外,亏损性合同,即继续履行该合同规定义务将导致费用超过流入的经济利益,也应当视为或有事项予以披露

  或有事项的披露

  如存在需要披露的或有负债与或有资产,披露的内容应当包括或有事项形成的原因、对财务影响的估计、或有负债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或有资产的不确定性等。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日后事项的定义

  日后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报告期末)至财务报告批准披露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日后事项的分类

  日后事项包括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其中,非调整事项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

  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新证据的事项,这些事项要求企业调整已经在会计报表中确认的金额,或确认以前未确认的金额。如某上市公司根据资产负债表日日后收到的信息,表明某项固定资产已发生进一步减值,金额大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于是,该公司应当对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利润表已确认的费用和利润。

  非调整事项是指只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加以说明,无需调整会计报表已经确认的金额。如某上市公司持有的股票(短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因市价下跌而发生减值,由于是在本报告期内发生的,因此无需对已经确认的短期投资及其减值准备进行调整,但为提请投资者规避风险,应当加以说明。


独立审计

  独立审计是指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的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准则对其会计报表及相关信息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在证券市场,独立审计是维护会计报表满足公允价值与公允列报要求的重要途径。上市公司独立审计是由证监会认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独立审计是公开会计服务市场的主要业务,该项业务受证监会及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政监督,并接受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

审计人员出具的关于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有四种类型,即: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作用

  审计工作,是指企业外部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活动。

  审计报告只是审计人员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编制的报表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所表明的一种看法或意见。


审计工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通过审计,确认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的内容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在报表的编制过程中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要对上述诸方面进行考察,并根据考察(审计)的结果对外出具审计报告。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并不负责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舞弊行为进行审查,审计人员所做的全部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出具审计报告。

2.促进企业的报表编制及会计处理规范化。尽管如上所述,审计工作的目的不是要判定或审查企业是否存在违法经营活动,但是在确认企业的报表是否符合准则的编制要求,是否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过程(即审计过程)中,则确实能够促进企业在组织其财务会计活动时遵循准则的要求,规范化地从事会计工作。

审计责任

  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所应负的责任,即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出具审计报告并保证其真实性与合法性。从事后追究的角度讲,审计责任可以划分为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与行政监督下的行政责任,依据民法认定的民事责任与依据刑法认定的刑事责任,这些责任可以是连带发生的。例如,对银广夏2000年度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责任注册会计师,不仅已被追究行政责任,而且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以至刑事责任。

审计风险

  由审计责任可以产生审计风险,即审计报告反映不当导致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其作出错误判断及决策的风险。例如,某会计师事务所对一上市公司2000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但该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显示,应收帐款与其他应收款均存在明显的不可回收风险,而且对其他应收款的列报明显违反会计准则。


审计流程

  审计流程包括了解客户基本情况、签订审计业务委托约定书、制订审计计划,通过实施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审计风险以及复核等途径获得审计证据,以及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等。


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在实施必要审计程序后出具的,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包括标准审计报告与非标准审计报告。

  其中,标准审计报告指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有说明段文字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和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具有在被审计单位与会计报表使用者之间的鉴定作用,对被审计单位及其股东、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执业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作用。

无保留意见

注册会计师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前提条件如下:

①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制度;

②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

③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符合一贯性原则;

④已顺利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⑥不存在应调整但被审计单位未予调整的事项。

  在上述前提下,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存在需要引起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关注,而且并不影响其对公允价值与公允列报作出判断及决策的可靠性,可出具带说明段文字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保留意见

  如果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但存在以下情况之一:

①个别重要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个别会计报表项目的编制不符合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制度,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

②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取得应有的审计证据;

③个别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符合一贯性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

否定意见

注册会计师发表否定意见的前提条件是:

①会计方法的选用严重违反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制度,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

②会计报表严重歪曲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

拒绝表示意见

如果受委托人、被委托单位或客观环境的限制,不能获得必要的审计证据,以致无法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反映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拒绝表示意见。


常见问题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否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处理准确无误?


  无保留意见报告是一种最常见的审计报告。但是,请读者注意,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只有“符合”、“恰当”、“一致”等具有弹性的字眼。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不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处理准确无误。

  审计人员之所以能够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很重要的一点是审计人员认为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及会计处理与会计准则的要求无“重大性”差异。或者说,即使企业的会计处理与准则的要求有偏差,但只要审计人员认为这种偏差不足以使投资者作出错误决策,则仍然不影响审计人员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另一方面,也可能企业的会计处理没有遵循准则要求,且差异重大,足以导致投资者作出错误决策并招致损失。但由于审计人员水平所限或受其他条件的制约,未能发现这些问题,而仍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报告对投资者的误导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国规定,企业的会计年度与公历年度一致这就意味着,企业均应在12月31日进行结帐,于年初或上半年对外发布财务报表。这就是说,所有需要经过审计人员审计的企业,均要集中在这段时间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由于注册会计师人数有限。在人员、时间、精力与审计任务之间出现巨大的供求不平衡的条件下,只有降低审计工作的质量。这样,就极有可能使本应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出具成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否意味着企业内部无舞弊现象,企业的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不意味着企业内部无舞弊现象,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企业内部是否存在部分职工的舞弊现象,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有方,只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这方面负有责任。如果企业内部有上述问题,并且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也已发现,但只要审计人员认为这些问题并不影响企业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审计报告也会是无保留意见的。因此,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不能使与企业有利害相关的有关方面“高枕无忧”。

保留意见、反对意见与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是否暗示企业在经营与内部管理上有问题?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反对意见的审计报告与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也不一定意味着企业在经营与内部管理上“一团糟”。

  审计报告只是就报表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出具的意见说明,它并不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上述三种审计报告的出具,主要是因为:

第一,审计人员无法得到有关信息;

第二,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本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却出具了上述三者之一的审计报告;

第三,企业确实在会计处理与报表编制上严重触犯现行会计。可以看出,即使上述第三种情形,也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有一定距离。但是,应该看到,就大多数情况而言,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可信度”远远大于其他三种报告。


投资者如何防范误导的审计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投资者往往对审计工作的作用及审计报告的使用产生误解,盲目相信(信任)审计报告。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在财务报表背后,到处是与“真实”,“准确”、“可靠”有一定距离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简单地依赖报表作出决策极易导致失误。

  那么,在纷繁复杂的财务报表信息里,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理智,明智地作出有关决策呢?

1.财务报表信息本身具有弹性。

  与世界上许多事物存在模糊性一样,企业诸如资产价值,费用金额,收入金额及利润等由于计量的原因,其本身就是具有弹性的价值量。

  这已从诸多的会计方法具有可选择性这一点得到验证。这就是说,报表中所列示的数字并不具有“唯一正确”性,能用公式表达出来的关系也并不一定合理。例如,很难有道理来说明加速折旧法中为什么一定要“双倍余额”或“年数总和”法而不是其他方法(尽管在国外还有其他多种方法)。因此,在财务报表信息的形成上,除了有“客观”、“实际发生”方面的因素外,还有许多是惯例性的。读者不应对会计信息的弹性化、模糊化奇怪。

2.加强自身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

  企业粉饰财务状况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但对一个企业的同一会计期间来说,它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好转很难与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应付帐款周转率、现金流量的恶化同时存在。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主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会诊”,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

3.重视对企业非货币性信息的分析

  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的问题,有些是难以用货币来表示的,有些非货币方面的信息对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比货币信息更重要。

  例如,两个财务状况相同(从报表信息看)的同类企业,一个处于上升期,另一个则处于下滑期。他们只是在上升与下滑的过程中的某一时点表现为相同的财务状况。这种上升与下滑的趋势就不一定能从报表中反映出来。


分析企业的非货币性信息指哪些内容?

企业非货币性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企业经理人员对财务报告的评论;

2.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措辞;

3.资产的构成及保值增值情况;

4.损益表中非常项目与其他项目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

5.企业或有负债与资产负债表上现实负债的数量对比关系;

6.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

7.企业产品的市场状况与发展趋势;

8.企业的公众声誉;

9.企业的雇员周转率等。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13

绝密技术 之 盘口技巧及乾隆系统中主力盘后分析喜用的静态指标

1. 盘口技巧
A.有个指标叫笔均量,即总手数 / 总共有多少笔 笔均量越大越好,表明当日买盘是否集中. 但部分系统无此指标,则只有盯盘看放量冲时买单情况.
B.当卖盘出现大单,买单无大单时,往往要涨了,因为主力做好对倒的准备了,反之买盘有大单卖盘单很小反而糟,骗不少散户.但冲得最猛时(倒得最凶),往往为局部高点,短期先让你不赚不赔2,3天,之后即刻下调.
C.上下买卖一,二,三均有大单顶住表明主力欲控制止时价位.
D.外盘大不一定好,主动性抛盘也会导致卖盘大.
E.在成交明细中连续几十手的买单要注意,反之要小心
F.若有大单(500手左右)减低几个价放在买一上,要格外小心,短期股价会跌,其含义为主力愿给散户货.
G.当日均价为即日重要依据,形态参考5,15,30,60分钟K线.
2乾隆糸统中机构盘后分析选择的技术指标
A. 宝塔线. 用法:两阴(最好三阴)平头翻红,相对强弱RSI在20以下有黑马特征,注意随宝塔线的均线只要不拐头,一路持有.用此方法可捕捉到600086多佳,特别是7月25上8月29一段不易被振出.另0987广州友谊同理.
B. 压缩图 用来分辩主力是否出货,即比较阴,阳的面积. 用此法可捕捉到0962东方钽业.当时2000年5月18日我发现东方钽业压缩图有极大面积的红块,阴块面积与其无法相比,确认主力已持重仓,当时仅42元,按现价复权己近90元. 另0823超声电子2000年5月9日三连阴破坏所有均线及短期形态,振出不少人,但从压缩图看主力明显没走
现在由于分析家,指南针等分析软伴的发明主力更得心应手,如虎添翼,其中成本分布为其精华所在.
绝密技术 之 绝妙技术指标与参数设置
乾隆关键技术指标的参数设置及使用
乾隆由于发明得早现在来看不足之处较多,但由于使用普及和习惯问题致使总有其器不利之感,经笔者多年研究,实践终发现其内在潜力. 全部自己发明,与技术书上说明不同,诚意推荐,绝不辱文章之名.
1.MACD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 打开k线第一个显示的指标,被多数人认为的最无用指标却是寻求短期买卖点的唯一绝佳指标!经笔者2年半实践证明,准确率98%以上,在实战中本人使用至今没失过手. 参数设置快速EMA12, 慢速EMA26
使用方法 : 随股价上升MACD翻红,即白线上穿黄线(先别买),其后随股价回落,DIF(白线)向MACD(黄线)靠拢,当白线与黄线粘合时(要翻绿未翻绿),此时只需配合日K线即可,当此时K线有止跌信号,如:收阳,十字星等.(注意,在即将白黄粘合时就要开始盯盘囗,观察卖方力量),若此时能止跌称其为”底背驰”. 底背驰是买入的最佳时机!!! 可随意取例,无数个股底部均有此现象.例600720祁连山 99年5月19日 0768西飞国际99年5月18日和6月4日 0542TCL通讯2000年1日18日等等,举不胜举.
反之,当股价高位回落,MACD翻绿,再度反弹,此时当DIF(白线)与MACD(黄线)粘合时[要变红未变红]若有受阻,如收阴,十字星等,就有可能”顶背驰”是最后的卖出良机!!!此时许多人以为重拾升势,在别人最佳卖点买入往往被套其中.例子也随意举几个.0796宝商 2000年8月17日. 600720祁连山98年11月24日 600823****集团98年10日29日,11月9日,12月3日.
操作注意: A.背驰时不理是否击穿或突破前期高(低)位 B.高位时只要有顶背驰可能一般都卖,不搏能重翻红,除非大阳或涨停. C.其为寻找短期买卖点的奇佳手段,短期幅度15%以上,但中线走势要结合长期形态及其他.
2. BRAR 人气
使用方法: 1. AR(黄线)在上,BR(白线)在下,好事!买气足,即使再跌,以后也必可高过
现价 .
2.当白黄粘合齐上行,股价买乞气足,仍会上行.
3.当股价上行一段时间后白线上穿黄线并开始远离黄线或白线上行黄
线走平(向下),表明买气不足,要跌了.
4.股价下跌,白黄均掉头向下,白下穿黄,若双线止跌,股价要反弹.
我们当初用此法寻到的黑马(例:)0939凯地电力 99年12月1日 2000年1月5日600720祁连山; 卖出的例子600874ST渤化99年12月17日. 600151航天机电99年6月29.
3. 均线参数设置: 60, 120, 250
一定要这样设!!! (对持股心态很重要).若有5条最好5, 10(20,30) ,60, 120, 250.
若只有3条则如上,250日则时常与5日互换.
使用方法普通的不多说,关键点:
1.一阳穿三线, -----“鬼” 图 机会十分难得 必买! 例0901航天科技2000年10月20日, 600806 ST昆机2000年7月25日, 0598蓝星清 2000年9月4, 600116三峡水利2000年10月17, 600737新疆屯河 2000年2月14
2.必须买三线之上的 600720祁连山2000年1月7日
3均线系统刚从集到发散, 散过再合,即使在三线上也不买 . 例0004深安达
绝密技术 之 持筹心态不佳的原因及如何改善
有技术的投资者在用中等资金跟庄(指全仓型操作)的过程中往往遇到持筹心态欠佳的问题,结果使本可获利的个股却在启动前被震仓出局,死抱的个股可能却可能一跌再跌,深度套牢;且一次重伤很可能让你患上”买股恐惧症”----好坏均买少少,不敢再全仓投入.
经笔者自己在机构操盘二年多的心得及多年的研究发现,持筹心态的欠佳主要是因为:
1. 在脱离底部较高的位置买入. 由于技术者知道该股的最低启点(区别于不知道高位所以不怕的人),本对该股短期走势有个预测(向好),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自知高位风险较大,止损出局造成操作失败.
2. 买入者虽在较低位买(前题是一定知道高位低位),但把握不到主力意图或洗盘振仓无法区分,被主力局部细腻的手法反复捉弄,心态受不了无奈出局 ;或以为主力出逃,也恨着追卖,结果被逼空.
3. 由于买的个股只有小主力在其中,无庄,甚至小主力都无,导致操作异常艰难,可能持股数个月仅仅平仓,心态受挫. 有时有庄但介入时机欠佳(一般偏早)也会如此.
4. 买入者对上市公司了解不足,或其他方面研究不够,仅凭图形,甚至是局部K线组合做出决择,一有风吹草动或庄家稍微破坏形态就十分害怕,导致操作失败.
针对以上情况,分别可有对策:
1.离开底部80%以上一概不买,再升只是庄家的事,绝不眼红. 只牢记你一年想完成的目标(笔者认为一个较成功的投资是年利30%左右,多了全凭运气. <个别特例除外>
2.这是基本功问题,需对K线形成的本质含义及市场含义十分了解,除加强”内功”外可对选择目标长期盯盘,以对其熟悉. 另可参考笔者前二篇劣作<<绝秘技术>>系列.
3. 第三种情况许多技术投资者甚至专业人士都会犯(包括笔者3年前),这种情况也需对k线有较深理解,另还可参考每日龙虎榜, 或筹码集中度分析. (一般低价大盘股绝大部分为有主力无庄,较难把握,只宜短线), 其实一年中真正的庄股极少.若把主力当庄就会有上述情况产生.象以前找到的600878北大车行,0673大同水泥,600720祁连山,600148离合器等典型又好跟的庄股以后出现的机会会较少.(持重仓太易被发觉,股民技术.心态又越来越好),专业人士要谨防第三种.
4. 对上市公司经营,题材,财务报表多做了解,对市场敏感度要强,熟悉比价(效应),善于想象未来潜力,以充足的理由买股. “买就不怕,怕就不买”.看得准与不准均买小小为大忌,看不准情愿不买,看得准,理由充分就全仓.是金子必会闪光.
愿您能达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平稳的投资心境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14

绝密技术 之 分层分析法
分层分析法-----理论依据:庄家在某一价位逼空(或震出)跟风者,不会让其在低于此价位回补. 换言之,充分洗过盘的价位以下不必再洗
分析操作方法: A. 准备工作: 用Tab键消除均线,以关键位为基准,用F9画平行线.
B . 关键位的选则: (1).每个小波浪的高点或低点. (2).庄家一段时间内最强劲洗盘那天大阴线的开盘价.
C.注意事项: 一定要配合<<绝秘技术>>系列中的三条中期均线,即60,120,250日,K线组合的运行必须在三线之上.
      D.具体分析:   在回调至开盘价或最高点为基准的平行线时,为买入的最佳时机.
      E.最大优点:   非常短时间即能获利见效,无需长期持股,影响心态稳定; 对主力意图一目了然,易于把握.
      F.缺点:      只适合实力较强,手法细腻的控盘庄股,但庄股近年己开始减少,对近年流行的多主力资金冲击的强势股不太适用.
举例说明: 600782新华股份
a. 以8月18日最高点;8月31日破位大阴线开盘价,10月11日最高点分别画三条水平的平行线.
b. 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主力在10月11日放天量创出新高,解放了前期套牢者,在高位横盘二日后连续回调(若用5,10短期均线看为连续破位,很吓人)特别是10月18日的大幅中阴,从成交量缩小又放大表明己有恐慌性杀跌盘出现,正好跌到最下面的平行线(即8月31日开盘价)就止跌,第二天就收逼空大阳,盘口含义为:不会让8月31日震出去的人有买入机会.
c. 10月27日在第一条线受阻回落后,11月2日跌至10月18日的开盘价附近就不再下行,含义仍为不让买回,逼空,(11月3日是尾市一秒击穿位置的,不能算,况且第二天也即刻回中平行线之上,)正好此位也是8月中旬波段的波峰!庄家手法之细,心态之细实令人佩服.
d. 庄家在后期快速突破第一条平行线,展开拉升.
类似个股有600146大元股份, 600235民丰特纸,600844英雄股份等.
绝密技术 之 庄股与主力股的区别
庄股指主力大户大比例持仓,一般最少流通盘的35%以上,多则可达85%流通盘,如湘火炬,合金投,中科创,亿安等,主力股指有部分资金或短线客,在某一阶段介入的个股.两者区别为:
1.持仓量不同.庄股一般最少持仓流通盘的35%以上,多则可达85%流通盘,如湘火炬,合金投,中科创,亿安等,而主力股一般仅几十万,几百万股,持仓不会超过20%流通盘.
2.连惯性不同. 庄股主力大户在操作时具有连惯性,一般不会出光某只股,而采用高抛低吸部分筹码来摊低成本,而主力股只选择某段时期介入,获利后即全线抛出另选一只,不在一只股上过久停留,若以后看好,高位再追买也不怕.
3.周期不同 一只庄股从建仓至出货最少要1年半,平均在2年以上(视其控盘度),而主力股时间周期很短,多则3-4个月,少则1-2天.
4.从上榜席位看,庄股其上榜席位具有连惯性,即底部上榜席位至始至终均在其中出现(如0012南玻),而主力股其席位不同,即每次上榜者不重复出现.
5.运作时机不同. 庄股主力大户建仓时机选择大盘下跌时或个股出利空时,而主力股发力则选择大盘走好或出突发性利好时.
6.资金实力不同,庄股至少2亿以上,主力股仅需几百万,最多1亿,即使有1亿也很少会全部投入.
7.K线形态不同. 由于庄股高度控盘,其对K线的控制游刃有余,对关键价位的细微控制很好,甚至可以一天仅让其在几分钱区间振荡,拉升区可连续收阳,如0008,600710,而主力股则波动起伏较大.阴阳线交错,常有中阴出现.此为主力大户无法控制盘口所至.
8.均线上,由于主力锁仓型拉台,中期市场成本沉在底部,中期均线发散,不会粘合.重叠或交叉,而主力股由于大起大落,中短期市场成本相差不远,均线上下穿叉.
庄股与主力股另有一些区别方法,这里就不再阐述.分清其两者区别有利于您的操作思路.不过,据笔者发现,99年末以来,市场中庄股显著减少,多为主力股,这可能一与中小投资者水平不断提高,分析软件越来越先进,仓位大也必定难出逃有关,二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经阶段吧.

绝密技术 之 分层分析法 (续篇)
分层分析法-----在推出以后受到广泛关注, 很多学员也要求再举例详解分层分析技术,所以我们把这篇关于分层分析法的续篇放到《秘密档案》中供大家参考。
(600313)中农资源可以说是分层分析的经典代表,我们利用分层技术在2001年3,4月份该股上的成功,不但更完善了分层分析法,也使得对分层分析运用更加灵活,理解更加透彻。
***(600313)中农资源
1).在3/12日,我们发现中农资源就形成一个规整的小上升趋势,
2).3/19日的创出短期新高的阳线使得上升趋势更加完善,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该股从3/5日起,上升通道的调整阴线就正好是上一个调整位的最高点附近,完全符合分层的概念-------洗过盘的价位以下不必再洗.
3).从3/20日---3/26日,该股出现震荡整理,但是从分层画线上很明显看出,该股在3/13日十字星被洗出来的人是没有空头回补的机会的.
4). 3/27日,该股再度创出近期新高,但随后的3/28/28两日股价再度下跌,但即使下跌的最低点也就在20—26日震荡整理区的上方.主力表现了很好的耐心.
5). 3/30日,该股再次放量创出新高,直逼前期高位.
6). 随后的高位整理两日后,4/4日随大盘出现较大幅放量下跌,很多的投资者,包括我们的一些学员都被震了出来,但从分层画线上很明显看出3/29日阴线被洗出去的人还是没有回补的机会!在具体操作中,是情愿跌穿3/29日收盘价才出货的.我在当日对出货的学员说:分层分析的含义大家已经知道,现在3/29日卖出的人还是没有差价买回,为什么要卖?纯粹是一种恐惧的情绪所致,没有按照分层分析法的要求去做.
7).果然,第2天直接高走,收出光头阳线,4/4日卖出的所有人被逼空.已经面临创出上市以来新高.
8).4/6日,该股大幅跳空高开,创出历史新高,重心没有下移,故意形成阴线并伴随放量, 标准的吸货手法! 就是这根阴线,主力实际已经完全暴露.分层现象已经到最清楚的程度.
9). 随后的4/9日—4/13日,股价就在4/4日最高价上方窄幅整理,也就是说,4/4日即使当日最高点卖出,也没有买回来的差价,空头再度无法回补.
10).4/13再创历史新高,4/17日,跳空高开,留下跳空缺口不补,上升加速.
11).4/18日,19日成交量配合的再度加速阳线,4/19日,报纸以及股评开始推荐,并且曰为:主力拉高建仓,后期空间广阔!我们惊叹于这些人的反应迟钝的同时,通知所有客户做好出货准备.
12).4/20日,上午股价再度冲高,下午,盘口很明显出现大手笔抛盘,并减低价抛出,很有节奏性,使得下午成交量明显放大,我们估算了一下,尾市主动性抛单约在500万股以上,当天收市成交量较前日放大700万股!
13)4/20日晚,更多的媒体和股评推荐。4/21日放出1000万成交量股价却没有上涨,此时我们的客户已经在2天内出掉了70%仓位.
14)4/25日,股价跌破了4/24日最低点17.32元,高位三角形向下破位,在17.3附近出完剩余所有的货,当日收市收16.1元,跌幅7.8%!当日排在首位的 “鞍山证券上海陕西北路成交4100万,比第二位多出12倍以上,标准主庄出货.并随后股价再度下挫至13元多,离开最高点18.4元跌了30%!
15) 当我们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在如此多后知后觉的股评的推荐下深度套牢在中农资源中;在如此多不知道为何会大跌,莫名其妙的的股评还在安慰自己是震仓的时候;该主力又把大连热电,电器股份,氯碱化工,兰花科创拉到了涨停板!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我们在中农资源上面的成功正是很好的运用了分层分析法.分层分析法作为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相信对手(庄家)在没有适应前,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猎庄方法.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19

打造一流的系统交易者的九道工序

打造一流的系统交易者的九道工序
经常遇到一些初学者朋友们要求谈谈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系统交易者这个问题。这就是本文的来历。首先声明一点,本文总结的这些东西早就已经被古今中外的市场人士反复推荐,我现在硬着头皮再来推荐这些东西,很可能会被人指责为老生常谈了。那些希望在这里找到一些新东西的高手,不免会有些失望,那就请将此文丢进垃圾箱吧,呵呵。 ES%nU
总结古今中外的市场大鳄们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九大因素。一个初学者必须要闯过这九大难关,才能够挤身于一流的系统交易者的行列。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九大因素,但愿能对初学者有所启发。 GME$/Jm2
  nSUQI
一、基本分析;比重占1%; C
   基本分析主要就是在大学里学的那些有关知识;但是光有那些东西还不够,还必须针对具体的品种进行学习,例如,做大豆的人,要了解一下国内外大豆市场的基本知识。虽然在做盘的过程中,基本分析对于系统交易者的决策活动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基本面信息往往会对大资金运作产生各种影响。一种情况是,操盘手在进行大资金运作时,如果不对该品种的基本分析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自己往往会心里不踏实,从而使得该操盘手承担了不必要的额外的心理压力;另一种情况是,投资者往往会受到基本面信息的刺激,从而干扰的操作;还有一种情况是,操盘手的上司有时也会受到基本面信息的影响,从而干扰操盘手的操作。 n11=(7w{
   我个人将基本分析的重要程度的比重限定为1%,很有可能会在感情上伤害一些从事基本分析工作的业内人士,在此表示歉意。但这并非表示基本分析可有可无,无关大局。我本人是非常尊重这些从事基本分析工作的业内人士的,因为我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派人士,我对于基本分析几乎一窍不通。我个人认为,基本分析工作对于大资金运作室是非常关键的。 [p8N'
  G
二、技术分析;比重占2%; \e
   技术分析包括各种技术分析理论、技术分析指标、数学模型;不但要对前人的成果熟练掌握,倒背如流,而且还要达到创立自己的技术分析理论和技术分析指标的程度。这一阶段,初学者往往到处寻找各种新颖的花里胡哨的技术分析理论和技术分析指标,热衷于追求各种新潮流新思想。这一阶段,初学者往往只知其然,不只其所以然;这一阶段,要求交易者大量地读书和长期地学习,潜心研究;这一阶段,要求交易者书越读越多,书越读越厚;能够在实战过程中,逐步领悟技术分析的真谛,进而能够创立自己的技术分析理论和技术分析指标的人,已经不多了。 ,-e8s
   这一阶段,不但要求交易者具有一定的智商和天赋,还要求交易者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h,W|a
  :
三、市场理论;比重占15%; 8!
不但要求交易者要对前人的成果熟练掌握,倒背如流,而且还要达到创立自己的市场理论的程度;这一阶段,要求交易者书越读越少,书越读越薄;能够在实战过程中,逐步领悟市场的真谛,进而能够创立自己的市场理论的人,已经较少了。掌握正确的市场理论,是交易者以后成功的基石。 \dN
这一阶段,不但要求交易者具有一定的智商、天赋和悟性,还要求交易者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同时要求交易者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5ecB
  {6} gbyI
四、投资理念;比重占5%; csS
投资理念是市场理论的应用理念;如果将市场理论比作原子核物理学,那么投资理念可以比作核能应用理念;这样一来,希特勒的投资理念就是运用原子核物理学去制造原子弹,而爱因斯坦的投资理念就是运用原子核物理学去搞核电站;基于同一个市场理论,可以发展出不同的投资理念;投资理念具有个性化的趋势;正确的投资理念是开发一个优秀的交易系统的基础。 ?&Q5;|Y8
  +w!-
五、交易系统;比重占15%; _ 8
   交易系统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交易系统工程是以交易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目的对交易系统进行设计、制造、检验、评测、遴选、实战、管理、维护和升级,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系统工程。这一阶段,要求交易者不但要对前人的关于交易系统的成果熟练掌握,倒背如流,而且还要达到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的程度;这一阶段,要求交易者反复地潜心研究;这一阶段,要求交易者反复地设计、制造、检验、评测、遴选、实战运用交易系统;能够在实战过程中,逐步创立自己的交易系统的人,已经不多了。 4(
交易者只有对市场的本质具有深刻的认识,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市场理论和正确的投资理念,才有可能开发成功一个优秀的交易系统;否则,就是盲人摸象,大海捞针。一个拥有经过实战检验的成功投资理念的交易者,如果将自己的投资理念升华为一个交易系统,那么,他就会如虎添翼,就会在市场上更加稳定地攫取利润。一个交易系统必须经过历史数据检验和实战检验,达到实战要求,才能够拿来管理非主力大资金。 >LNmi8a
这一阶段,不但要求交易者具有一定的智商和天赋,还要求交易者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同时要求交易者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
  j1'%
六、资金管理;比重占15%; *xKqXU
资金管理规则是交易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资金管理规则可以归结为一些纯粹的数学问题。 q?o8C
   这一阶段,不但要求交易者具有一定的智商和天赋,还要求交易者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 Z.3,C(Z
  "_@{E
七、风险控制;比重占15%; j6zSAH    风险控制主要是指关于限制亏损、保护利润的理论和实践。风险控制规则是交易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风险控制规则可以归结为一些纯粹的数学问题。 [~Jca
   这一阶段,不但要求交易者具有一定的智商和天赋,还要求交易者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 q
  )y
八、心理控制;比重占30%; cy
这个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交易系统的实盘运作的问题,也就是完美地执行交易系统的指令,从市场上抱回庞大的利润的问题。 PT9*K
有许多交易者在闯过了前面的七大难关之后,却永远法逾越这一道关口。那是为什么呢? "qU>X?
交易成功的真正秘密在于交易者自己。这一点大致上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公认。 c/1
顺势而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 12N{
系统交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 oyzRooBe
资金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 #KbuiT+
头寸调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 IZ~Z><4,
风险控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 Y3?:
心理控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 }oaMmzs
最大的障碍,不是别的,就是交易者自己。 l,T
在古今中外的交易活动历史上,经常出现一些交易者在拥有了一个经过实战证明是优秀的交易系统之后,却不去遵守这个系统,完全抛开这个系统,采用感性交易方法,结果往往大败而归。 lM/c
采用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决策活动,是一种机械的、单调的、枯燥的、寂寞的的工作,需要交易者具有极大的耐心和意志。长时间地持有巨大的部位,长时间地经受市场的剧烈波动,会使得系统交易者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波动,这需要交易者运用骇人听闻的坚强意志去压抑自己的强烈的平仓获利了结的冲动。 )GM)e
   对于情绪波动的合理解决,是系统交易者必须度过的一大难关。度过这一大难关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实践,反复试错,反复摸索。能够成功闯过这一道难关的系统交易者,就有机会成为市场大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样的操盘手就是我们德胜***非常需要的精英。这样的操盘手就可以委以重任,授予兵权,领兵出征。 bO[Et_%M
这一阶段,要求交易者具有一定的情商和优秀的心理控制能力。 B8i./B
  |`/#h
  &Az
九、德才兼备;比重占2%; 9Q
操盘手的人品很重要。这一条也是鉴别高手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一贯认为,做盘如做人,产品如人品。如果一个操盘手的人品没有过关,那么他做盘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一个系统交易者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被委以重任,授予兵权,终成市场大鳄。也有一些成功地闯过前面八大难关的系统交易者,在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之后,提前退休,不愿出山,或隐于乡野,或隐于都市,过着悠闲的退休生活。 VC.
   这一阶段,要求交易者德才兼备。 B

   上述九大因素,但愿初学者在实践过程中,仔细领会,反复揣摩。下面简单地讨论一下如何按照上述九道工序来打造自己的问题。 l
    初学者,最需要真理。初学者往往费尽心机,四面出击,到处寻找各种花里胡哨的理论和指标,热衷于追求各种新潮流新思想。但是,初学者往往不具备鉴别真理和谬误的能力。初学者往往将金子当成石头,却将石头当成金子,呵呵。其实,阳光下没有多少新鲜事物,证券期货市场上的新鲜事物更是少之有少。证券期货市场上的真理往往是很朴实的,同时,这样的真理的数目是有限的。这些真理,已经被古今中外的市场人士反复推荐,却依然被初学者所忽视。如果有人不识时务,胆敢再去推荐这些真理,却往往又被初学者当成了老生常谈,嗤之以鼻,甚至加以冷嘲热讽,呵呵。初学者往往只有在乱碰乱撞,头破血流,反复失败,反复受挫之后,才能领悟这些真理,呵呵。 *L
      在一个交易者从初学者进化到一流的系统交易者的过程当中,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时间和金钱的代价;每前进一步,都要克服某些心理难关。 #.@
   在上述九道工序之中,重点为第三关和第四关,难点为第三关、第五关和第八关。建议初学者将主要精力放在第三关、第五关和第八关上。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25

盘口探密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28

盘口探密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33

盘口探密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36

盘口探密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43

盘口探密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44

盘口探密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46

盘口探密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13:55

利用三级叫买叫卖常用的欺骗手法:外盘内盘的研判

三级叫买叫卖是在钱龙动态分时图上右上方显示买盘和卖盘的一个指标,显示3个价位的买盘数量和3个价位的卖盘数量。

  如有投资者卖股票100手并希望马上成交,可以按买1的价格卖出股票100手,便可以尽快成交。这种以低价位叫买价成交的股票成交量计为内盘,也就是主动性的抛盘,反映了投资者卖出股票的决心。如投资者对后市不看好,为保证卖出股票一定成交,抢在别人前面卖出股票,可以买2、买3的价格或者更低的价格报单卖出股票。这些报单都应计入内盘,因此内盘的积累数越大(和外盘相比),说明主动性抛盘越多,投资者不看好后市,所以股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越大。

  如有投资者想买入股票100手并保证成交,可以按卖1的价格报单买入股票100手,即可以马上成交。这种以高价位叫卖价成交的股票成交量计为外盘,也就是主动性买单。如投资者对后市看好,买不着股票,可以卖2、卖3,甚至更高的价格报单买入股票,这种主动出高价以叫卖价成交的成交量,反映了投资者主动买入股票的决心。因此,通常外盘的积累数量越大(和内盘相比),说明主动性买盘越多,投资者看好后市,所以股票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越大。

  通过外盘、内盘数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资者通常可能发现主动性的买盘多还是主动性的抛盘多,并在很多时候可以发现庄家动向,是一个较有效的短线指标。

  但投资者在使用外盘和内盘时,要注意结合股价在低位、中位和高位的成交情况以及该股的总成交量情况。因为外盘、内盘的数量并不是在所有时间都有效,在许多时候外盘大,股价并不一定上涨;内盘大,股价也并不一定下跌。

  庄家可以利用外盘、内盘的数量来进行欺骗。在大量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下情况:

  1、股价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数浪下跌,股价处于较低价位,成交量极度萎缩。此后,成交量温和放量,当日外盘数量增加,大于内盘数量,股价将可能上涨, 此种情况较可靠。

  2、在股价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数浪上涨,股价处于较高价位,成交量巨大,并不能再继续增加,当日内盘数量放大,大于外盘数量,股价将可能继续下跌。

  3、在股价阴跌过程中,时常会发现外盘大、内盘小, 此种情况并不表明股价一定会上涨。因为有些时候庄家用几笔抛单将股价打至较低位置,然后在卖1、卖2挂卖单,并自己买自己的卖单,造成股价暂时横盘或小幅上升。此时的外盘将明显大于内盘,使投资者认为庄家在吃货,而纷纷买入,结果次日股价继续下跌。

  4、在股价上涨过程中,时常会发现内盘大、外盘小,此种情况并不表示股价一定会下跌。因为有些时候庄家用几笔买单将股价拉至一个相对的高位,然后在股价小跌后,在买1、买2挂买单,一些者认为股价会下跌,纷纷以叫买价卖出股票,但庄家分步挂单,将抛单通通接走。这种先拉高后低位挂买单的手法,常会显示内盘大、外盘小,达到欺骗投资者的目的,待接足筹码后迅速继续推高股价。

  5、股价已上涨了较大的涨幅,如某日外盘大量增加,但股价却不涨,投资者要警惕庄家制造假象,准备出货。

  6、当股价已下跌了较大的幅度,如某日内盘大量增加,但股价却不跌,投资者要警惕庄家制造假象,假打压真吃货。

  庄家利用三级叫买叫卖常用的欺骗手法还有:

  1、在股价已被打压到较低价位,在卖1、卖2、卖3挂有巨量抛单,使者认为抛压很大,因此在买1的价位提前卖出股票,实际庄家在暗中吸货, 待筹码接足后,突然撤掉巨量抛单,股价大幅上涨。

  2、在股价上升至较高位置,在买1、买2、买3挂有巨量买单,使投资者认为行情还要继续发展,纷纷以卖1价格买入股票,实际庄家在悄悄出货,待筹码出得差不多时,突然撤掉巨量买单,并开始全线抛空,股价迅速下跌。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21:06

逆市选股法之逆市缩量平台

众所周知,大盘下跌中能逆势企稳甚至上升的个股,要么是主力仍驻其中,要么是主力趁机吸货。这两个基本的判断得出一个结论:主力在场。故此,关注逆市股可谓是漫漫熊途中寻求避风港的最佳策略。这其实正是股谚"跌市重质""该跌不跌就看涨"的精华所在。本法正是从此原理出发,通过对逆市形态的捕捉,进而争取在与主力博弈中处于主动位置而最终获利。

    就形态而言,我们要介绍的第一个形态是在大盘下跌中,庄股悄然构筑出的逆市缩量平台。正因为其安全性较高而成为我们的首要关注。其特征主要有:

    一、在大跌市仍能缩量企稳构筑平台,逆市时间越长潜力越大。其中特别要强调平台要缩量,这是该形态中最关键的一点。因为在大盘下跌、压力区抛压等多重压力之下该股仍能够企稳,并且缩量,这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两点:一是有主力在场,所以不跟随大盘下跌;二是主力一定达到至少相对控盘程度,才能在缩量的情况下保持股价不跌。同时,主力既然控盘,其伺机拉升的意愿势必强烈,相对而言,投资者处于主动地位。

    二、选择价位在主力成本区或相对底部的股票较安全。对投资者而言,可以首先淘汰掉主力高度控盘且股价在相对高位的逆市股票,除此之外介入剩下的逆市股风险不是特别大,这在调整市中有利于自我保护。其中的主力成本区一般可用成交密集区进行替代分析。

    三、此类股一旦在大盘企稳时开始突破,其拉升时往往逐步连续性放量。因为此前的平台缩量其实是成交量的累积阶段,从成交量的转换原理看,后面阶段就有个成交量的释放期,这恰好与拉升期需要放量的要求相辅相成。另外,正由于成交量集中持续地放大,造成股价运行的惯性较大,像刹车后失去动力但车仍会继续前行一样,股价在成交量缩小时仍会惯性上行,形成成交量的顶背弛,但这时候往往也就是股价将见顶的信号,应择机抛出。

    四、在操作策略上,可等待出现连续放量突破时及时买入。这时虽然不是介入的最低点,但往往是最安全点。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21:07

逆市选股法之逆市温和放量

一、形态特征

    此类逆市股的形态特征主要有:

    1、逆市小幅拉升,呈现轨道型,且累计升幅不大,在10%左右;

    2、成交量温和放大,但换手率不大,一般最高在5%左右;

    3、此类逆市股往往是短线品种,在突破时一般放大成交量,连续拉长阳。

    二、形成原因

    这类逆市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主力逆市拉升收集筹码。在调整市中,由于市场恐慌因素往往造成散户非理智地抛售股票,这种恐慌气氛为主力收集筹码提供了较好时机。而主力积极收集筹码势必会造成成交量的温和放大。当然,成交量总体水平也不能过于显眼,以免引起市场过早关注而暴露行踪。

    2、主力缩量洗盘完毕,刚刚准备进入拉升,但因看盘失误或者其他不可测因素大盘走坏,造成拉升计划短期受阻,在资金实力承受范围内,主力只能暂时护盘。另外,由于其放量启动趋势基本确立,故此为维持市场人气,短期主力仍需要制造成交活跃以维持趋势。

    此类逆市股一旦正式启动,一般以连续拉升为主。因为主力底部护盘得力,逆市放量表现又说明其信心充足,故此筹码到位后一旦大盘出现企稳反弹迹象,其必将充分利用市场时机拉升。在走势上往往表现为:启动(初级阶段段)多以中阳上升制造突破,且少回调、少反复;否则,一旦出现滞涨则很可能是主力筹码运作出问题,投资者应遵循"该涨不涨------看跌"操作策略。

    三、操作策略

    操作上,投资者可选择以下时机介入:

    1、在结束缩量平台调整后,初步温和放量拉升即碰到大盘打压、但又能盘稳者,可介入。此类个股往往也是大盘反弹中的龙头板块或个股所在。特别在短期大盘暴跌当日,选择经过平台缩量后再放量开始突破拉升的进攻型股票,其往往就是最佳的短线龙头股。如北方五环(000412),该股在去年3月底已构筑好缩量平台,且已开始出现二度温和放量动作,主力寻机启动的迹象相当明显。但去年3月29日大盘刚好暴跌,该股主力只有积极放量护盘,随后在大盘小幅企稳反弹时,主力再度发力连续放量突破成为当时体育板块龙头股。

    2、温和放量拉升者一旦出现中阳以上大成交量,并突破盘升轨道,可大胆介入,其强烈的惯性作用往往会带来短线的丰厚利润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21:08

逆市选股法之把握好介入时机

就前几期我们介绍的几种逆市形态而言,实施逆市选股法的时机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首先,从个股拉升个性而言,逆市选股得到的股票最终发动行情还是要借助大盘的拉升或反弹而完成。盘中主力同样也要掌握好大势节奏才能成功完成整个操作计划。换言之,逆市选股实质上是建立在大盘最终(至少短期)会转好的基础上所做的一项准备工作。

    其次,由于个股逆市而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不少是主力短期内的护盘动作,但盘中主力发现大盘仍需要调整,或者主力到后期没有后续资金的话,其一旦放弃护盘后的下跌程度往往相当严重。如2001年9月,昌河股份先逆市上行后暴跌就是一个明证。

    因此,无论从"顺势而为"的市场真理还是从主力动向分析,确立逆市选股的时机在操作中就显得相当重要。

    一是从逆市的时间长度上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敢于连续逆市超过1个月以上、中期调整中逆市超过2个月以上的个股都有中期实力大主力在场。因为逆市股如此明目张胆的做法,背后肯定有大的资金和题材支持。而且从概率上看,此类个股多数出现在建仓期,后市的打压也只是洗盘而已。

    二是在大盘下跌尾声中选股

    至于大盘下跌尾声的判断,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运用波浪理论下跌5浪后反转3浪原理。众所周知,波浪理论认为,一个推动浪在同方向上运行5浪后,一般会出现同一级别的反转3浪。有鉴于此,在日线图或者30分钟图上,一旦出现清晰的震荡下跌5浪后,理论上至少会有个3浪的震荡企稳或者过程。而这个3浪就是逆市股主力乘机发动行情的最好时机。值得注意的是,从实际运用看,对实际浪的级别数法也不必太过讲究,一般出现连续下跌5个浪都会有相应反弹出现,故此基本都可当作出现下跌5浪,比较适合大众使用。当然,若能同时出现MACD的底背弛则可信度更高。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21:10

逆市选股法之整体形态逆市

一般而言,可以把逆市股分为以下几种:逆大盘而强势股、逆板块而强势股、逆大盘而强势板块,其中都强调在大盘持续回调过程中的逆市。这都属于狭义上的逆市概念。

    广义而言,逆市的真正定义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一种也更具概括性------整体形态逆市:即在大盘的回调中,每个阶段的涨跌走势与大盘同步,单从日短线行情中看不出有逆市表现,但从更大的时间段来看,还是从整体形态上走出了强于大盘的逆市走势。

    具体而言,此类股在大盘下跌时主力控制幅度小于大盘的跌幅,但在大盘整体下跌过程出现阶段性企稳或反弹时,主力制造反弹拉升的幅度却大于大盘,总体累计下来,此类逆市股的整体形态就强于大盘。而从其积累性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此类逆市股一般都出现在中期行情股中。

    实际上,此种逆市股的潜力更大。首先,它能保持每个阶段的涨跌走势与大盘同步,本身就已经说明盘中主力高超的看盘水平和资金实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该股的前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其次,主力顺势借助大盘的涨跌来完成筹码收集运作,这样就具备了相当高的隐蔽性,不易引来浮筹的过度关注,而这往往是潜力股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一再强调,"顺势而为"乃逆市选股法精华所在,由此可以预见的是,此类主力借势收集筹码后,其在大盘的反弹或拉升行情中出击力度往往更为出众。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21:11

逆市选股法之逆市放量拉升

"该跌不跌----看涨"是逆市选股法的精华所在。当逆向因素越集合时,其产生的作用力也相应越大。这一原理运用到逆市选股法中则主要表现在:当个股面临的做空因素越多、越集合,但走势并未如期出现弱势反而逆市走强的话,那么后市该逆市股一旦拉升产生的爆发力会更强。

    就近年市场而言,此类逆市股出现的机会很多,其特征主要有:

    1、当日个股基本面公布重大利空消息,同时大盘出现大跌走势,盘面利空氛围浓重;

    2、在多重利空压力下,该股不跌反涨,最多也只是低开后迅速上扬,成交明显放大,成为典型的逆市股;

    3、逆市股一般在大盘大跌日前有突然放量小幅拉升行为、均线系统良好等技术基础特征,之后在大盘企稳过程中连续放大量拉升。

    从主力动向看,此类逆市股是典型的内幕型短线炒作行为。主力一般对利空内幕早已了如指掌,借助市场会出现恐慌性抛盘的自然反应来进行反向操作。其在利空公布日前突然放量小幅拉升,本身已说明主力在提前抢筹。同时从做盘角度看,这也是主力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股性为以后的短线炒作打好基础的必要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若利空公布当日正好碰上大盘大跌,盘中恐慌性抛盘势必更加汹涌,这对主力而言恰好是收集短线筹码的最佳时机,其加快震荡放量抢筹行为,从而造就了暴跌日逆市股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该类股若短期连续放量拉升表现后,一般会利用大盘进入尾段下跌来洗盘,此时成交量往往会明显缩小,但相对于启动拉升前仍为活跃。而当大盘开始反弹时,此类股也会继续出现活跃的走势,至于是反弹还是进一步拉升则看能否创出新高以及创新高后能否放出天量。

六月飞雪 发表于 2004-4-19 21:13

逆市选股法之积极护盘逆市反弹

此类逆市股特征主要有:

    1、在大盘阴跌过程中,已有逆市放量盘升动作,但之后随大盘短期见顶回调;

    2、大盘进入暴跌,该股却出现缩量企稳信号,如小十字星等;

    3、企稳信号一般出现在前期重要支持位如成交密集区、重要密集均线流等区域。

    就主力动向而言,此类逆市股属于典型的护盘主力股。从大盘阴跌此类股仍能出现逆市走势可以看出,此类股盘中已有主力驻扎。大盘回调中,积极护盘也较正常,但其逆市盘升中成交量逐步萎缩,实际上也已反映出主力资金补给不足或做多意愿不太强烈。与此同时,随着大盘持续盘跌,盘中主力或者意识到看盘出现错误,或者短线护盘资金耗尽,导致股价短期见顶后也开始随大盘反转向下。由于此时主力放弃短期护盘导致形态走坏,盘中一直跟随主力做多的散户力量失望之下反手做空,故回落过程较为迅速、跌幅往往较大。

    主力虽然短线放弃护盘而反手做空,但由于其仍未全身而退,当股价快速返回原来重要的支持位如成交密集区、重要密集均线流等区域时,盘中主力都会及时护盘,否则连这些支撑位都失守的话,盘中做空动力倾巢而出主力很容易陷入深套局面。因此,主力不会放任股价一路下跌,主力短期高位反手做空更多是借势洗盘。

    值得注意的是,若此时大盘在前期阴跌中出现惯性暴跌,但此类股却仍能在支撑位附近出现逆市缩量企稳信号,这说明:其一,主力护盘信心较为坚决;其二,在暴跌日能以缩量企稳,说明盘中做空能量已阶段性衰竭,主力对筹码控制也较轻松。故此,在大盘企稳之时主力制造反弹易如反掌。这也是此类逆市股投机机会的关键所在。

    当然,由于在前面我们已点明此类股的主力已无心恋战,主力的目的也只是制造短期反弹行情为资金延长出货空间与时间。一旦其反弹到前期压力位下方,往往也就是结束反弹重新开始出货之时。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实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