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4 23:12

动力学也不能当下确认笔结束,笔就是个未来函数,这不很清楚吗,说的就这个意思。扒的就是这层皮。未来函数,不就是忽悠吗?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4 23:16

回187,从日线,30f,5f,一级级看下来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4 23:25

也许吧。100年后有缠论?都在故纸堆里。扒的缠技术的皮,来这里的人能看清缠技术的忽悠成分,也算学有所得吧。把缠技术隐藏的问题摆出来,以缠师那样的大家风范,也是赞赏的吧。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4 23:27

至于缠论,经历牛熊洗礼的,有一定智商的,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4 23:28

估计能读懂。庄嘛,缠论写很多,大家慢慢看。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4 23:32

每次读那些故事,都为缠师的智商赞赏,那种忽悠的艺术绝品。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4 23:34

本人欣赏艺术,但从不干忽悠的事儿。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4 23:40

不跟庄也坐不了庄,那都是忽悠行业的事,也算不上道吧。第六不第六也不是事儿,听天由命而已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4 23:45

其实,这世上的事儿,都是忽悠而已。换句话说叫运作,至于道嘛,估计你也不懂。出来混是要还的。道是另一种境界

羽楠 发表于 2016-1-25 14:59

楼主,请问300093今天顶部又出个小转大吗?还是把握不了,符合缠论吗?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5 22:10

级别理清楚,从大看到小,一切就清楚了。5f和30f周期时间图上,可以看到正形成一个中枢,1f时间图上,可以看到线段以下级别的背驰,明显的五浪完成,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5 22:22

这个行情太小,我没作股票,简单说一说。你自己画画图,从这次的低点,1f递归上来,看看走势级别的发展。然后对后期可能的走势进行完全分类。

gstzhx 发表于 2016-1-25 23:32

笔是a0的一种不需要判断结束

组合拳2015 发表于 2016-1-26 09:11

走势不可预测天经地义,可以预测就不是走势了!谢谢楼主的好帖!

麦浪乐乐 发表于 2016-1-26 14:30

{:7_317:}{:7_317:}{:7_326:}

组合拳2015 发表于 2016-1-26 22:55

确实,笔和线段总是让人头疼;TOUXIAO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9 03:00

猎鲸船,去看这个新浪博客。此人水平比我高,很好的解决了级别问题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6-1-29 03:52

尤其是提出了级别问题的实战解决方案,缠技术用不好,主要也是这个问题

小手胖乎乎 发表于 2016-1-31 23:24

正在学缠论,股龄二三年,炒股前基本没仔细研究过。最近一段时间下决心研究一下股票技术,认真看过的股书3-5本,泛泛了解的也有十几本。缠论是最近在学。对禅师惊为天人,跟缠论相比,其他的股票书籍可以讲绝大部分是垃圾,部分较好的比缠论也低了几个级别。
楼主是认真发帖,我也认真回帖。我看的是那本缠论108课配图的那本,觉得写得非常之好,更没有楼主所讲的禅师有意复查化。
初步感觉楼主没有真正领会禅师的思想,所以在技术上应用才会有不适应感。只是初步感觉,楼主莫怪。

言简意赅说缠技术
1、笔、线段、走势、级别的直观理解
大体上来说,日线笔,是30F线段,是5F走势;这个说法帮助你直观理解笔、线段、走势、级别在实际操作中的深刻含义。

还没看到笔,就不评论。
2、走势完成与转折
A、背驰与回拉
本级别背驰一般情况下会回拉成为走势转折,但不绝对,有可能只回拉一点点构建新中枢趋势延续;
所以你得懂的更多,市场状况、市场结构、当下最大因素、波浪啊、力度啊、主力资金运作思路啊,等等。

急促走势中,次级别以下背驰、或根本看不到背驰,照样可以发生走势转折,而且力度很大;
此时用别的方法比如基本面、量价关系、波浪理论、价格位置等,或许更简单清晰。

禅师原文中有跳空的说法,并且说级别越低,所表达反转的含义越强烈。没有背驰,但如果一根大K现把原来的下跌吃尽,这肯定也是背驰,而且是强烈的背驰。
回拉一小段再形成新的中枢,然后继续原来的趋势。这个很正常,要看你操作的级别,还要看下跌趋势的级别。如果下跌级别是周线级别的,那么日线级别来这么一个小段回拉,
并不一定能形成趋势的反转。

先写到这里吧,感谢楼主的真实。


小手胖乎乎 发表于 2016-1-31 23:28

级别,中枢,背驰,三段式是缠论最核心的东西。
个人认为真正明白这四个形成的本质和在形态上的表现,应付股市是绰绰有余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缠技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