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莎伊顿
发表于 2014-6-1 21:00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 1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里的问题是 这个PMI明显是假的而且假的离谱
但是汇丰的初值到了49.7,4月汇丰的pmi值是48.3,政策上应该是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刺激。而且国债收益率是降下去了。看到洪灏的观点是国债收益率再次升高的时候就会有大风险了。不太明白这个逻辑?是刺激一旦结束就会有更大的萧条?
温莎伊顿
发表于 2014-6-1 21:01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 1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里的问题是 这个PMI明显是假的而且假的离谱
国债期货最近飙升了不少
温莎伊顿
发表于 2014-6-1 21:02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 1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里的问题是 这个PMI明显是假的而且假的离谱
汇丰的数据作假也是可能的。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 22:19
温莎伊顿 发表于 2014-6-1 21: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汇丰的数据作假也是可能的。
数据都是假的学会理解数据里传递的信息才是重要的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2 08:08
本帖最后由 silicium 于 2014-6-2 08:14 编辑
许小年内部讲话:我对当前政策的三点分析
今天和大家交流三个题目:当前经济的形势、个人对经济政策的分析、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如何做到转型。
一、经济的情况,中国经济在明显放缓。
今年一季度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明显放缓。官方数据GDP是7.4%,但是这个数字准确性很难考证,GDP我已经很长时间不看,和在基层看到的现象有很大出入。不看GDP看什么呢,克强总理在回答国外记者提问的时候,讲他也不怎么看GDP,他看三个指标判断中国形势:发电量、铁路货运总量、中长期贷款。这些数字和我们在微观层面观察更加一致。中国经济的放缓速度不是7.7%到7.4%,应该以百分点来记,和去年相比,至少低1-2个百分点。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的明显放缓?
有多种因素: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产能过剩,中国在过去的十几年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速度放慢,中国经济的增长步伐也就放慢。
而固定资产投资明显放慢的原因:
1、产能过剩、投资乏力。是投资超过消费的情况下,投资形成的产能在市场上无法消化,各行各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出现了大量的过剩产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投资非常谨慎,在传统制造业最为明显,现在在基础设施方面也过剩了,房地产等等,过剩是全面的现象。
2、消费。我们都知道,在投资疲软的时候可以靠消费来拉动,但是,消费要有一定的支持,消费的驱动力是靠收入,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居民的收入是落后于GDP的增长,因此消费很难弥补投资的损失。
3、全球经济危机,外国需求减退。世界几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在这四个最大的经济体中,只有美国经济恢复的势头较好,复苏正处于上升通道,如果大家做世界投资的话,建议增持美国资产。而中国经济刚刚开始下行。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的三个方面都不是很乐观,我想强调的观点是,在需求方不是很乐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放缓没法在短期之内得到扭转。也就是,我们将长期面对一个低增长的宏观环境,因为刚才所做的需求分析,背后的决定因素不能在短期得到扭转。
不能在短期得到扭转的原因:
1、先看下投资,疲软是因为产能过剩,在过剩产能没有消除之前,投资很难恢复。过剩产能如何消除?一般的市场化办法是结构调整、兼并、倒闭关门,那设想下,有多少企业要倒闭、多少工人要下岗,因此结构调整是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在短期内不可能完成,我们的产能不是过剩5%、10%,而是过剩20%、30%,最严重的行业要过剩50%,这些产能不消除没有人敢投资,除非找到新的增长点,在新的行业产能还不过剩。因此下一轮投资的高峰要等过剩产能基本消除才能到来。
2、再看消费,消费也不会很快起来,因为消费依赖收入的支持,而在过去十几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消费不会短期带给我们惊喜,来自清华大学两个教授的研究,百姓的收入不是没有增加,而是落后于政府收入的增加、GDP增
长、企业的生产能力增长,于是出现消费内需不足,是相对不足,是相对于生产能力(有钞票支持)的内需不足,如果这个趋势再持续,消费会更加疲软。改变这一
现象,可采取全面减税,减少政府收入、增加百姓收入。收入分配是明感的经济和政策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调整,结论是中国经济的低增长要持续较长时间。企
业家要对这个冬天的做好充分的估计。
二、个人对当前政策的分析
网上有句话很传神,政策的基调是微刺激。过去温总强刺激,现在强总温刺激。
强总为什么微刺激,有几个原因:
1、政府已经意识到四万亿强刺激的负面后果(个人猜测),大量产能过剩、浪费、贪污腐败、更严重是打乱了企业的预期,阻碍了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2、政府也没有四万亿的资源了。没钱体现在地方政府大量的负债,中央政府还有钱修修高铁,高铁没有收益,投资不能回收,政府没钱。
3、本届政府把经济增长寄托在新的改革红利上。确实推出一些改革措施,开放国有部门,宏科经济,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等等。
不管什么原因,我认为在近期政府不会再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性政策。对于这一点,克强总理、央行行长、财政部都表明了态度。因此,我们不要把企业的未来寄托在政府的政策上,要踏踏实实把企业做好。
下面我们分析下到目前为止的一些改革措施,及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改革的方向和思路都是很正确的,比如,混合着所有制、借助市场和民企来改造国企,开放行政垄断行业、中石化开放下游的加油站、铁道部开放投资,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现在注册公司手续大大缩短,工商税务的障碍减少很多,但是方法上还是值得商榷。
值得商榷在于,1、对于混合着所有制和开放行政垄断行业来说,要解决民间资本的产权保护问题。据我所知目前的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并不高,简单的开放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有有效的民间资本的产权保护。
我建议,1、过去明显的冤假错案要平反,比如一些侵犯产权的事件。一些民营企业家把资金转移到海外,就是认为国内的环境不安全。推荐司法改革,建立独立的、透明的司法体系。经济的改革,如果没有司法和政治的配合,不会达到所设想的结果。
2、第二个在改革方法上可以商榷的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是不是足以克服既得利益的阻力?
到目前为止的改革,比如,上海自贸区没有实质的变化,只是周边的地皮被吵起来,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推进中,但没有显著进展。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既得利益的阻力。因此,对于改革红利,要有一个很现实的预期,阻力不能低估。
在这个情况下,企业怎么办?——为漫长的冬天做好准备
在长期低增长环境下,企业怎么应对?
1、短期:收缩战线,回收现金,宁可踩空,不要断粮。
把握不住政策、维稳大不了少赚,而扩张的风险是现金流断掉,我认为断粮的影响远远大于踩空。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金融机构是保守的,要控制风险,融资会比以前更困难,企业更应该保守经营。在现有市场和现有产品这一端保守经营。
2、中长期:要思考转型,意识到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今
天依靠低成本扩张、抢占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低成本获取技术的时代也结束了,不会再有市场等着大家去占有,要告别旧时代,面对新时代。过去的后发优势是可
以照抄,用低成本获取市场上现成的技术,买个麦克风就可以照抄照做,而如今的产品的抄不来的,买一百台苹果手机,你还是不会做,现在的技术不可能用低成本
获得,劳动力成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由麦克风转向智能手机时代是巨大的挑战。创新和研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不是成本。因此,做企业一定要思考转
型。
转型最困难是观念的转变,企业家要在哪些方面转变观念?
转变1、中国的企业家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个人价值不是由自己来确定尺度,是由客观衡量标准决定的。
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但成功的标准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钱。不光是企业家,很多中国人都是这样。企业家除了赚钱没有其他乐趣,个人价值的体现是企业大、赚钱
多,而不是生活幸福和内心的宁静。反应在做企业上就是追求规模,而不是追求百年老店,原因是内心的贫乏,内心是由别人把货币尺度塞进去填充的,没有内心追
求。这是企业转型的一大障碍,做大就没有办法做精和转型。因此,要把企业做好,中国企业家应该认真思考建设自己的内心世界。
转变2、赚钱和创造价值。
赚钱不一定能创造价值,创造价值必然会赚钱。价值创造一是你为市场提供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乔布斯为人类创造了几大的价值,他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知的产品,腾讯是价值创造的公司,微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第二个价值创造是用更低的成本向社会提供了已知的产品和服务。例如,阿里金融创造了价值,它带给了我们新的金融产品,方便了中小企业融资,这就是阿里创造的价值。
互联网思维是很荒唐的提法,本人是不太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众多的创新之一,人类第一大创新是蒸汽机,但我没听过有蒸汽机思维,随后是铁路、电子,也没有提到思维,国外根本没有互联网思维,我们经常忽悠别人也把自己忽悠进去,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2 08:15
跟我们前面谈的对整体的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的方向判断都是一致的:#HAIXIU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2 08:28
李昌镐与巴菲特的不贪胜
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军,并开创了一个时代,却很少妙手,成了—个谜。
喜欢围棋的人一定都知道李昌镐,好比如今用高德导航的人一定晓得林志玲。
事实上,我在之前读过他的自传《不得贪胜》,发现棋道与投资之道在本源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
我甚至请朋友专门把这四个字写下来,挂到了书房的墙上,日夜观之。
而前两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叫做《李昌镐:人生的51%》,忍不住击节叫好。
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军,并开创了一个时代,却很少妙手,成了—个谜。一次,记者问他这个问题,内向的他木讷良久,憋出一句:“我从不追求妙手。”
“为什么呢?妙手是最高效率的棋啊!”
“……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
(这里小小科普一下,妙手,是围棋术语,指最精妙的下法,一着妙手可解开困境,可扭转败局,可一举制胜,堪称妙到毫巅的智慧。)
李昌镐又说:“我从不想一举击溃对手。”记者再追问,他不开口了。
这个说法也从侧面得到了验证——李昌镐的老对手,中国围棋代表人物之一马晓春九段曾说,如果一手棋的效率满分是10分的话,那么李昌镐的棋,每一手最多只能打6分到7分。
于是,思考题来了——每手棋只追求51%的效率,为何能做到世界第一?
追求51%的效率,就是用51%的力量进攻。用100%的力量进攻,不是更强吗?
表面上看似乎如此,不过换一个角度想,人求胜欲最强的时候,恰是最不冷静的时候;对别人进攻最强的时候,正是防守最弱的时候。所以,李昌镐用51%的力量进攻,另外49%的力量防守。这使他的棋极其稳健、冷静,极少出错,常使对手感到无隙可乘。年轻的他因此得了许多与年龄不相称的绰号:少年姜太公、鳄鱼、石佛……
妙手极美,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陷阱。谁能让自己的思维一直保持在100%的高效上呢?因追求妙手,用上全部精力,思维也像透支一样,妙手之
后,不假深思的棋也来了。如果对手没有被击溃,你的破绽就完全呈给了对方。全力之后,必有懈怠;极亮之后,必有大暗;迈最大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
空。这不是每个棋手都看得到的,李昌镐看到了
在他眼中,极品的妙手,就是看破妙手的诱惑后,落下的平凡一子。
此理通,百理通。
如果放到投资领域来,真正的妙手,就是看破暴利诱惑之后,所做的回归常识,稳扎稳打的决策。
这让我想起巴菲特所反复强调的安全边际。在巴老看来,找到足够的安全边际,比找到某一只牛股要重要的得多。成功地抓住一只牛股无法成就你的整个投资生涯,而坚守安全边际则可以。
这让我想起孙子所说的“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战争的第一要诀。
重阳投资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他心里的投资“第一要义”——投资成功的第一要义是避免大亏。高尔夫比赛中的最后赢家不一定是频现小鸟、老鹰,但切记打爆。投资人也是如此,切记打爆,大亏
裘国根强调说——平庸和精彩交替的结果是惊人的复合收益率。这还让我想起从容投资的董事长吕俊曾说,投资是反人性的游戏。这也正是李昌镐所说“不得贪胜”的真意
胜利是好东西,但对胜利的贪欲却会让你远离最终的胜利。
记住51%。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2 08:32
文 / 王志浩 2014年05月26日 17:29 来源:华尔街见闻 随时随地读懂华尔街、到手机上看这则新闻 >>
本文作者是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
你是否听到放松货币政策的哥斯拉正在咆哮?也许吧。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尝试从历史数据中寻找答案。他认为如果历史数据可资借鉴,当前的形势下,应该已经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问题在于历史并不总是很好的参照。
显而易见,李克强政府对经济放缓的应对之策不同以往。习近平总书记亦表态称经济增长应适应 “新常态”。高层坚守底线,锐意推动改革攻坚,实为可贺。然而,去杠杆化不能通过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亦不能伴随高实际利率和低名义 GDP 增长率(并且还在减速)而获得。
王志浩认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已经成熟,有必要较大范围放松政策以稳增长。 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李克强政府对经济减速的应对之道不同于上届政府。如果没有政策立场的这一转变,从经济数据看,应该已经采取了降准措施。本届政府将在何时出手难以预测。
包括一位前央行副行长在内的评论人士近期表示,当前无必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及普遍放松货币政策。央行行长周小川上周末表态称宏观经济无需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如果我们理解无误,这些措施中或许包含存款准备金率。反对降准者认为经济增长虽然减速,但就业没有问题,金融体系也不存在系统性风险,因此有什么必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呢?同时他们还担心降准会释放出中央再度依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并延缓艰巨的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图表1:房屋销售没有明显起色,房屋库存问题将加剧可能情景:基本预测 (销售保持水平),销售好转 (月环比增长 2.5%,销售低迷(月环比降低 2.5%)
http://img.wallstreetcn.com/ckuploadimg/images/QQ%E6%88%AA%E5%9B%BE20140526155215%E5%9B%BE1%E6%88%BF%E5%B1%8B%E9%94%80%E5%94%AE.jpg支持者预期今年二季度或三季度初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我们也持此观点,短期内经济增长较为令人担忧,同时,信贷增长也在减速,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调整。图表 1 显示了如果未来房屋销售保持当前的水平,40 座大中城市的房屋库存可能出现的情况。中小城市的数据非常有限,库存状况可能更为令人堪忧。我们认为除为银行资产负债表创造更多放贷空间外,有必要尽快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期提振信心。并同时配合其他措施,如放松银行存贷比上限、降低房屋贷款利率和购房首付比例等,以期政策放松获得实效。 现在我们来看近些年存款准备金降低时宏观经济的形势如何。自 2008 年 9 月开始的一轮降准周期中,存款准备金率共降低了 250 个基点,当时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外部需求暴跌,显然形势紧急。之后存款准备金率又在 2011 年 12 月和2012 年 2 月调低,共计调低幅度 100 个基点,这一轮调低与当前的形势有颇多相似之处,都伴随着工业活动和房地产市场减速。下面我们将各项关键经济指标加以对比,以清楚地了解 2008 年和 2011 年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的宏观经济的形势。 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8 年 9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降低(图表 2)。2011 年底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也发生在工业增加值减速时。当前,从官方数据看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但却稳定。
图表 2:当前工业增加值增长低于 2008 和 2011 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的水平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同比,3 个月移动平均;存款准备金率, % http://img.wallstreetcn.com/ckuploadimg/images/QQ%E6%88%AA%E5%9B%BE20140526155413%E8%A7%84%E6%A8%A1%E4%BB%A5%E4%B8%8A%E5%B7%A5%E4%B8%9A2.jpg工业增加值数据比较的结果:当前工业增加值增长水平符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从官方数据看,并未减速,削弱了降准的理由。
2. 发电量发电量提供了工业活动数据(如果你担心工业增加值数据可能高于实际)的可信赖的验证方式。如图表 3 所示,当前发电量增长速度已降至与 2008 年降准时接近的水平,低于 2011 年降准时的发电量增长水平。
图表 3:当前发电量增速慢于前两轮降准时发电量增长率,% 同比,3 个月移动平均;存款准备金率,%
http://img.wallstreetcn.com/ckuploadimg/images/QQ%E6%88%AA%E5%9B%BE20140526155536%E5%8F%91%E7%94%B5%E9%87%8F3.jpg
发电量比较的结果:发电量低增长(反映出工业增长疲软),以及当前的下行趋势,符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
3. 信贷增长图表 4 显示了我们计量的信贷增长情况(参见近期动态,2014 年 3 月 3 日,‘中国 – 对整体信贷衡量的思考’)。2008 年降准周期中信贷同比增速从 22%降低到 17%,2011 年降准周期中信贷增速从 25%降低至 15-17%左右。
http://img.wallstreetcn.com/ckuploadimg/images/QQ%E6%88%AA%E5%9B%BE20140526155651%E4%BF%A1%E8%B4%B7%E5%A2%9E%E9%95%BF4.jpg 信贷增长比较的结果:当前信贷增长水平与减速幅度符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
4.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
同业利率高(即同业间流动性紧张)促使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似乎不是。2008 年首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7 天期回购利率约为 3.0-3.5%,最初这一利率没有对首次降准做出反应,只是在存款准备金率继续降低后降至 1% 。2011 年的情况略有不同,但当时同业拆借利率相对较高,达到 4%左右,同样,降低存款准备金并未立即对银行间流动性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但 7 天期回购利率回落到 3.0-3.5%。图表 5 绘制了当时同业利率的变化(此图表数据为 7 天利率月度平均数据,忽略了部分波动)。
http://img.wallstreetcn.com/ckuploadimg/images/QQ%E6%88%AA%E5%9B%BE20140526155829%E5%90%8C%E4%B8%9A%E5%88%A9%E7%8E%87%E5%9B%BE5.jpg 银行间流动性的比较结果:目前,7 天期回购利率的交易价格低于 2011 年降准时的水平,高于 2008 年降准时的水平(图表 5)。我们的结论是目前银行间流动性并不特别紧张(央行已经实施货币政策放松的结果),但位于可能降准的水平。
5. 实际利率随着通胀回落,实际银行贷款利率升高。由于实际利率高推高了融资成本,从而带来了问题。虽然对银行贷款利率的行政手段控制有所减弱,但实际贷款利率仍很有粘性,仍然难以跟随同业利率起伏。在企业销售收入名义增长暗淡的环境下,实际利率居高给企业融资和经营带来了较多困难。在这种环境下,债务负担更容易加重。
http://img.wallstreetcn.com/ckuploadimg/images/QQ%E6%88%AA%E5%9B%BE20140526160009%E5%9B%BE6%E5%AE%9E%E9%99%85%E5%88%A9%E7%8E%87.jpg实际利率比较的结果:实际利率很高,符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图表 6)。
6. 企业利润前几轮降准周期中,企业利润增长率约为 20%,并且急剧减速。目前,企业利润增速更为疲软,但趋势还不够明朗。
http://img.wallstreetcn.com/ckuploadimg/images/QQ%E6%88%AA%E5%9B%BE20140526160200%E5%9B%BE7%E5%88%A9%E6%B6%A6.jpg
企业利润比较的结果:当前企业利润增长接近为零,从时点看适宜通过放松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在企业利润微薄的环境下或支付 6%的实际利率意味着企业投资乏力。
7. 房地产销售增长率鉴于居住类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开发商的高杠杆,房地产市场数据值得关注。2008 年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房地产销售刚刚成为负增长;2011 年降准时房地产销售即将进入同比负增长区域。
http://img.wallstreetcn.com/ckuploadimg/images/QQ%E6%88%AA%E5%9B%BE20140526160521%E5%9B%BE8%E9%94%80%E5%94%AE%E5%A2%9E%E9%95%BF%E7%8E%87.jpg
房地产销售比较的结果:如图表 8 所示,目前房地产销售增长率再度成为负数。符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
8. 房价据官方数据,目前新房价格趋向企稳,但价格同比仍在上升。官方数据未体现开发商为维持名义销售价格平稳而私下给予购房者的打折优惠。2008 年和 2011 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房价步入下行期已约达半年。
http://img.wallstreetcn.com/ckuploadimg/images/QQ%E6%88%AA%E5%9B%BE20140526160707%E5%9B%BE9%E6%88%BF%E4%BB%B7.jpg 房价的比较结果:鉴于目前本轮房价下降幅度有限(图表 8),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似乎为时过早。
以上指标中大多数表明,若中央的政策立场与以往相同,应该已经采取了降准措施。李克强总理正在改变货币政策的逻辑,接受更缓慢的经济增长。 如果近年的历史数据可作为参考,存款准备金率应该已经降低;问题在于本届政府愿意承受更缓慢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究竟能承受多慢的速度呢?
总之,我们认为有较强的理由支持放松货币政策。同业市场利率似乎已经回落(图表 5),这应有助于带动债券和银行承兑汇票发行。货币政策放松已经在没有任何官方信号释放的情况下悄然实施。但随着三季度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有证据表明中央正在转向稳经济立场将尤为重要。我们无法让一个不再增长的经济体去杠杆。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2 08:55
关于房地产价格的 好像国内没看到最新报道直接复制粘贴了 有心的自己看吧
China's home prices inch down in May: surveys
(Reuters) - China's home prices fell slightly in May from the previous month, two private surveys showed on Sunday, adding to fresh signs of cooling in a property market that has become a persistent drag on the broader economy in recent months.
Prices of new homes in 288 cities fell 0.03 percent in May from April, marking the second month-on-month drop in a row, a poll by real estate services firm E-House China Holdings Ltd showed.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a year ago, home prices rose 5.8 percent in May, easing from a rise of 6.9 percent in April and marking the seventh consecutive month of slowing annual property inflation.
A separate survey by China Real Estate Index System(CREIS) showed average prices in the 100 biggest cities fell 0.32 percent in May from April, snapping a 23-month-long streak of monthly rise.
Meanwhile, home prices still rose 7.8 percent in May from a year ago, moderating from a 9.1 percent gain in April, CREIS said.
"The property market has entered a stage of price correction after rising for nearly two years," said CREIS, a consultancy linked to China's largest online property information firm, Soufun Holdings.
The real estate market has lost steam since late 2013 as authorities continued with its property tightening policies to rein in rapid price growth, a major source of public discontent.
Chinese property developers are starting to feel the pinch from slowing property sales and rising borrowing costs in recent months, with some smaller players reported funding difficulties or even cash flow problems over the past months.
The cooling real estate market also helped drag annual economic growth to an 18-month low of 7.4 percent in the first quarter and analysts said a sustained fall would risk China missing its economic growth target for the fist time in 15 years.
To avoid a sharp downturn in the property sector, a pillar that directly affects 40 other industries, the central bank ordered commercial banks to quicken mortgage lending and some local governments also started to act to lift home purchase restrictions.
Official figures showed home prices growth in China slowed to a near one-year low in April. The statistical bureau is due to publish official home price data for 70 major cities for May on June 18.
(Reporting by Aileen Wang)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2 08:57
福布斯的一篇文章
For Investors, Anything To Like About China?
For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China has been a dud from an equity investor’s viewpoint. The iShares FTSE China (FXI) is down 3.96% year-to-date, underperforming the benchmark MSCI Emerging Markets. The MSCI China Index, which isn’t so burdened by finance and real estate, is doing even worse, down 4.8%. What is there to like about China?
The new government is over a year old. Their reform policies, designed to open the Chinese market to foreign investors, and bring China in line with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member standards, are inching along. GDP is still over 7%, while many figured that the country would have crash landed like a rogue satellite in the Pacific by now.
Not so fast.
There is something to like about the world’s No. 2 economy.
– The hotly traded iShares FTSE China. Still awful. One of these days, it’s bound to hit the forties again if investors get over their fear of a credit and housing bubble bursting.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ficial manufacturing PMI figures came in stronger than expected, rising to a five-month high of 50.8 in May. This is up from 50.4 and 50.3 in April and March. Consensus estimates were 50.7.
The upside surprise was led by new orders index, which rose to a six-month high, reflecting the government’s continued effort since mid-March to boost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There is a recognizable, albeit small, recovery in growth momentum this quarter, with quarterly GDP growth bottoming at 5.8% in the first. GDP growth could come in at around 7.4% year over year this quart, says Jian Chang, a senior economist for Barclays Capital based in Hong Kong. She has second quarter GDP coming in at 7.2% as her base-case.
China’s recovery remains at its early stage, says Chang.Supported by the growth stabilization measures, new orders and output index rose further to 52.3 and 52.8, respectively in May, up from 51.2 and 52.5 in April. On the other hand, new export orders and import index remained in the contracting territory and China’s employment index remained low at 48.2.
Better manufacturing PMI will bring some relief to China investors on Monday, but downside risks suggest policy supports are warranted if the government is keen to maintain its 7.5% growth target.
“The Chinese economy remains in a fragile state and the government fac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balance reform and growth amid a property market correction and more entrenched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writes Chang in a note to clients on Sunday.
The downside risks to growth, along with a weak economy and rising financing costs, have added pressure for the Central Bank to ease further.Recently, Beijing has stepped up efforts to channel more financing to the real economy with the Central Bank doing its job by lower financing costs.
On Friday, the State Council promised to appropriately lower the reserve requirement for banks that have extended a certain amount of loans to rural borrowers and small enterprises after a regular cabinet meeting led by Premier Li Keqiang. A lower reserve requirement simply means banks have more money to lend, less to keep in reserves.
Zhang Liqun, a researcher at the State Council’s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told Shanghai Daily on Monday that the data indicated “the economy continued to stabilize, and this trend is becoming evident.”
China analysts caution that it is still too early to say that the economic slowdown in China is a thing of the past. The good ole days of 8% growth are probably far in the rear view mirror.
wwhzbh7912
发表于 2014-6-2 11:04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2 0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跟我们前面谈的对整体的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的方向判断都是一致的
许小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敢于说真话的经济学家吧。
太平山人
发表于 2014-6-2 11:15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2 08: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李昌镐与巴菲特的不贪胜
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军,并开创了一个时代,却很少妙手,成了—个谜。
全力之后,必有懈怠;极亮之后,必有大暗;迈最大步子往前冲,也最容易一脚踩
空。
likeredai
发表于 2014-6-2 12:54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 18: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整体指数股指还是虚高的但是不代表不可以虚高的更多
上证的合理估值可能在1000-1300 附近
上证的合理估值可能在1000-1300 附近
;TOUXIAO
likeredai
发表于 2014-6-2 12:54
l楼主原来又是一个唱衰 ZHONG GUO 的 ID。。。。
哈哈
likeredai
发表于 2014-6-2 12:55
这个帖子居然还如此火爆,悲哀。。。。。;TOUXIAO
xfcaibing
发表于 2014-6-2 14:04
;TOUXIAO;TOUXIAO;TOUXIAO
eyou12
发表于 2014-6-2 14:52
被幽默:#CHUHAN
小汉
发表于 2014-6-2 15:42
likeredai 发表于 2014-6-2 12:54
l楼主原来又是一个唱衰 ZHONG GUO 的 ID。。。。
哈哈
好好看完整看明白了再评论不迟
嘉定渔民
发表于 2014-6-2 15:53
likeredai 发表于 2014-6-2 1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楼主原来又是一个唱衰 ZHONG GUO 的 ID。。。。
哈哈
:#DAXIAO小盆友的眼光够独到啊.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2 17:47
likeredai 发表于 2014-6-2 12: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帖子居然还如此火爆,悲哀。。。。。
如公子般雅兴者倒也不曾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