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6:08
百解不得其思 发表于 2013-4-29 1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惭愧。还得仔细看看。我的理解是,15分-60分30分-120分等结构的切换,判定核心之一是背离。打破背离或者 ...
背离只是结构中的左手判断方式.事实上,很多时候,没有背离结构照样变化,也就是小级别没背离,但大级别已经变了,右手判断已经产生.
所以不要只追背离,而是要根据整体结构而定,结构可变化空间是否在操作承受范围内,如果无法承受,每一个变化位置都应该针对性的操作,而不是等候背离才操作.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6:15
比如说,一次深度下跌,肯定不背离.但只要这次下跌结束,在结构反弹目标与当前结束右手判断点之间存在操作空间,那么就应该进入,应为你承受不起假如不背离直接反转后的踏空.
同样道理,一次拉升过猛,也不会背离,但只要确定本次拉升段结束,你无法承担该结束点与未来可能调整目标之间的下跌空间,那就应该退出.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6:20
至于到底跌多少,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不是你该考虑的,你只需要在调整结束判断产生后再补回筹码就可以了.
有些时候这样的操作没多少额外利润,甚至可能会损失一点利润,但都是必须要操作的,因为相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值得.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6:44
一个异端引发猜想,原本不应该发出来,但这个异端实在太有意思了.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6:47
3月15日,大盘正常运行范围内,下跌\反弹,标准的15分钟级别下跌运动.11点过,突然量起,直线上拉到60分图60线位置,破坏15分图结构.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6:49
为什么会有此一拉?其作用是什么?难道单单是为了破坏图形的规律波动?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7:06
实际上,这一拉很重要,是一次节奏转换的关键过程.如果没有这一拉,那么未来下跌幅度会很大,60分图上可能无法形成背离,因为2444第一跌之后采用的是震荡方式调整(浅兰色框),无法背离,就会有太多人看空,会继续下跌.
这一拉产生两个结果:
一,回到15分图250线(图中蓝色线),也就是60分图60线,导致该线短时间内被第二次碰到.一个短时期被反复碰到的长期趋势线是不稳固的,很可能即将被突破.教科书里会讲,被碰到越多次数的趋势线越有效,这是指长期过程中的每一次回抽,不是指这样的情况.
二,压缩第2次下跌的整体空间,导致60分级别下跌产生背离.
在这两个作用下,背离后指数回拉,轻松突破60分图60线,把整体结构从下跌变化为一次震荡结构(蓝色大框).这就是这一拉给整体结构带来的改变,也是其最终目的.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7:30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前一次4月19日震荡回抽,要突破15分图250线?这是为一个新的大震荡框做准备.压缩空间\构造背离,准备突破120分图60线(即日K30线).当前120分图60线已经被两次碰到,分别是3月25日\4月19日,如果再有第三次,那就是要突破了.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7:56
市场结构如同社会关系.每一个角色都守本分,按照规则办事,那社会关系就稳固,趋势就能够稳定持续.
如果大家都不守规矩了,规则被破坏了,反弹不碰60线,而是越过界限,就造成整体结构效率低下,背离在所难免.反过来,如果过于勤奋,反弹连60线都不碰,那整体效率就会提高,趋势会加速,背离不可能产生.
百解不得其思
发表于 2013-4-29 18:07
本帖最后由 百解不得其思 于 2013-4-29 18:17 编辑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6:44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异端引发猜想,原本不应该发出来,但这个异端实在太有意思了.
正在copy下来,对照每个图形继续认真研读,跟自己以前的认知方向差别非常大。我的理解确实异端了。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8:11
晕死了,异端不是指你,而是指后面的内容...指结构中的一段走法
百解不得其思
发表于 2013-4-29 18:19
本帖最后由 百解不得其思 于 2013-4-29 18:59 编辑
shanddr 发表于 2013-4-29 18:11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晕死了,异端不是指你,而是指后面的内容...指结构中的一段走法
呵呵,继续听讲。。。
票哥
发表于 2013-4-29 18:21
看了本帖,敬佩楼主,
但我理解,MACD用起来并不是这样复杂,只要使用者确定操作周期,按照该周期提示的交易信号严格使用即可,多个周期混合使用,会使操作混乱。
缘去缘来
发表于 2013-4-30 00:16
本帖最后由 缘去缘来 于 2013-4-30 00:18 编辑
为楼主鼓掌!与楼主共鸣!走势结构在级别中巧妙的转换着,不变——变,变——不变,变——再变,市场先生极其敏感,当多数人看出端倪,他就要易容了,呵呵。软件的固定级数不知框死了多少人的思维!时间就是个假象,尽管它看起来如此真实而持久!
shanddr
发表于 2013-4-30 00:56
看来楼上是结构高手.
百解不得其思
发表于 2013-4-30 09:15
本帖最后由 百解不得其思 于 2013-4-30 09:52 编辑
弱弱地问一句:在这个新体系中怎样算是“完成一个结构”?以前对波浪理论-缠论也知道一点,这个好像不太一样。
股道天才
发表于 2013-4-30 10:30
百解不得其思 发表于 2013-4-30 0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弱弱地问一句:在这个新体系中怎样算是“完成一个结构”?以前对波浪理论-缠论也知道一点,这个好像不太一样 ...
说下我的理解:一个结构必定结束与更大的结构,参照缠论的解释。
等楼主批判!
shanddr
发表于 2013-4-30 14:01
有什么批判.....
一个结构产生,另一个就结束.
结构也有一个萌芽\发展\破坏原结构\扩张\结束的过程
shanddr
发表于 2013-4-30 14:47
一个新结构的萌芽,大多时候存在某些征兆比如原结构力度衰竭.同时,原结构的最后一段结束.这是旧结构结束\新结构诞生的左手判断.萌芽后新结构继续发展,首先应该穿越原结构趋势线或者某条支撑均线,表现出与原结构的差异.,这仍然是左手判断.
新结构继续发展,破坏原结构趋势特征\或者有效突破震荡结构,这个时候可以认为原级别原结构已经结束了.但对于新结构仍然只是一次左手判断,为什么?因为原结构还可以扩大.新结构仍然可能随时被扼杀在摇篮里,成为原结构扩大的牺牲品.
最终,只有新节奏走出自己的趋势特征\力度支撑,才算是新结构确立.此时在更大的结构中看,至少新结构与原结构至少是互逆的等地位段.
shanddr
发表于 2013-4-30 14:56
拿大盘来说,1949周线背离,是3067下跌结束的征兆,新结构萌芽.随后反弹穿越下跌趋势线,到了2444.此时,旧结构的下跌特征高点2478仍然保持,不突破这个点,原结构就不算被破坏,只是力度减弱而已,随时可能换一条趋势线继续.即便是破了2478,但随后还可以压制回来,把1949整个上升变成针对3067下跌的反弹,这就是原结构的扩大.只有突破2478后形成新结构自己的趋势力度,才算是突破了3067的压制,新结构才真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