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ter 发表于 2013-1-11 12:56

大盘循环波浪结构学习

这是大盘指数的一般划分, 6124以后争论比较大,没有给出细节,我突然觉得看不懂了.6124和1429不在一个级别上, 326和998也不在一个级别上, 差了一级, 为什么把它们连起来?


如果一定连起来, 利用这个大通道提供的信息, 可不可以这样划分:


还没有看过这种划分, 好像很好玩也

eagter 发表于 2013-1-11 13:16

这一玩,若成立则1949天长地久了, 性质完全变了

eagter 发表于 2013-1-11 13:18

这种大结构上的划分没有多少直接的战术意义, 近期的运作需要看近期的指数.

只是, 玩.

玩, 而已

栩冰 发表于 2013-1-11 14:54

:):)

寂寂向天涯 发表于 2013-1-11 14:55

呵呵,有意义的

可以考虑长期仓位配置啊

eagter 发表于 2013-1-12 13:29

先不说那么实际, 继续务一点虚.

fingerone 发表于 2013-1-12 13:44

http://bbs.macd.cn/thread-2181344-1-1.html

;P;P;P:lol:lol:lol:D:D:D

fingerone 发表于 2013-1-12 13:46

先把级别弄清。。。大盘很容易划分。。。。。。。

:lol:lol:lol;P;P;P:D:D:D

maCddCma 发表于 2013-1-12 13:49

eagter 发表于 2013-1-12 14:18

二楼的划分虽然是一时灵感, 但是在性质上与一楼的第一个图天差地远.

首先,普及一点基础知识.

一楼的图假定6124是第一循环浪的终点.第一循环浪的起点在哪儿,显然不是95点,再向前推,是78年还是更远,更远则不是第一循环浪了.第一循环浪这个判定,没有办法自下而上, 没有数据啊,即使使用经济数据补充,中国股市的早期,至少94以前,与经济脱节严重,怎么补充是个专业活.   

我等只能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形而上.形而上和形而上学不一样.形而上学是毛大爷钦定的御案.形而上系出名门,《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一下说清楚了吧。

波浪理论, 从原创的角度是形而上的.到了普莱切特那儿变成了形而下,他特别强调小级别的结构决定大级别的属性, 他的一些门徒甚至强调每一秒钟的价格走向都能决定最终的波浪结构,那个器之小, 已经变成了:lol.

比如最近这波行情, 从1949以上, 小级别上有很多划分, 大部分是对的,后来殊途同归,这些划分就效果而言,差不多.这是市场的根本之道在作用, 只要数浪者本着客观规律, 这儿多一点, 另外一个地方就必须少一点,哪个比例关系更好看,这是个风格问题,根本的格局是不能动的.

那么我们可以不可以直接根据基本之道,根据宏观的结构去判断格局?这就是形而上了.

eagter 发表于 2013-1-12 14:23

形而上解释清楚了, 判断格局是非常简单的, 一句话:   把6125判定为循环浪级的顶点相当的冒险.

如果6124是循环浪级的顶点, 那么这个循环浪的起点应当是78年, 再前一个循环浪级是10年文的革命, 再前一个循环浪是15年的开国建业. 这是比较清晰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格局, 变了么? 显然没有! 所以, 把6124 定为循环浪级的顶点相当的冒险.

eagter 发表于 2013-1-12 14:32

剩下的细节问题比较容易处理, 第二大浪是一个wxy,实际上第一大浪也不协调,短短一年之内,从95点窜升到了1400点,一年生殖1500%怎么解释?这是股市的早期问题,1994年以前的数据只能姑且存之,放在那儿, 不需要解释.1991年创立了股市,然后2005年开始解决法人股,从1992年6月到2005年6月整个儿就是一个第二浪. 第四浪走上个10年8年再正常不过了.

不老乱 发表于 2013-1-12 17:34

同样是大四浪的划分

有人是这么凑的

95-1429是某3,一开市就是3浪3

325-2245是某5

2245-998是某4

998-6124是某5,某3的5

接下来就是某4了

不老乱 发表于 2013-1-12 17:36

上面说的有点乱

上图

不老乱 发表于 2013-1-12 17:37

本帖最后由 不老乱 于 2013-1-12 17:38 编辑

如果只有同级别2、4浪可以画通道的话

还真有点怪

:L

不老乱 发表于 2013-1-12 17:49

如18楼图

6124开始的还是针对95甚至更低开始到6124的大四浪调整

比可怕的大二浪调整好些的是

有一条

在前小一级别4浪范围内

998原则上可以破

但不会太多

据说是 : 854点

待验证

;P

eagter 发表于 2013-1-14 20:16

我看过股海浪者的划分, 不谈细节, 宏观整体上, 她把1949-1966划分为循环浪I,OK,把10年文的革命划分循环浪II,OK,把6124划分循环浪 III,不OK。

划分波浪,要么形而下,你得拿数据出来。道指100年,美国股票200年,第一大循环浪,第二大循环浪,那是有数据可循的。上证综合指数从3浪3开始,3浪3以前是什么,你得拿数据出来。
要么形而上,没有数据,只有大概的结果,比如千年西方经济史,5千年世界文明史,用什么数据计算文明程度?只能大概,坐而论道。形而上可以把股市初年的乱七八糟的数据放在一般等待专家们去修理,但是形而上有形而上的道理,你必须回答11楼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格局, 变了么?,所以,把6124划分循环浪 III,不OK

eagter 发表于 2013-1-14 20:23

2楼的划分等于讲现在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5浪,或者第4浪还没有完。1978年以来本身属于第 III循环浪,这个循环浪已经运行了30多年了,对比道指反映的循环周期,三十年不算长。从78年到89年是第1大浪,然后第2大浪。经济上的第2大浪中止于大约95年,当时的基本特征是,外受制裁,内清三角债。上证指数由于历史原因与经济在早期有所脱节。08年以后,无论经济还是指数都进入了第4大浪,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疲软,内受地方债房地产债拖累,新瓶老酒。

eagter 发表于 2013-1-14 20:27

(转)

从工信部2012年第一阶段的摸底情况看,“三角债”问题在不同行业不同程度存在,并有进一步蔓延扩大的风险,其中机械制造、煤炭、钢铁行业的企业债务问题较为突出。
有色、电力等行业也反映出不同程度的应收账款增加等问题,不过目前来看还不算严重。初步摸底来看,“三角债”的问题确实在不同行业存在,而且有进一步蔓延扩大的风险。债务风险主要和行业上下游运营现状密切相关。

2012年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形势不容乐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呈上升态势,说明企业出现“三角债”的风险正在形成。

银监会、商务部、发改委、住建部、国资委、人民银行等部门也已接到国务院相关批示并开始密集调研摸底,近期将会形成调研情况及政策建议报告并上报国务院。

一是企业负债率高。据统计,房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概是70%,五大电力集团的负债率现在超过80%,铁道部的负债率超过60%,光伏制造企业负债率都超过90%。

二是投资亏损。由于企业本身的资产负债率很高了,也就是说杠杆率已经很高了,而现在又没有赚钱,这自然会增加企业的偿债负担。换句话说,如果经济好的时候高杠杆率会放大企业的收益,但经济不好的时候高杠杆率也会放大企业的负债。

三是严重的产能过剩。2009年“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后,大量资金流向了国企,被“铁公基”项目占用。许多低效的项目重复建设,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导致产能过剩严重。由于企业的周转资金被占用,这样就形成一个存货卖不出去的局面,一部分钱就变成死的钱,以物的形态存在。

eagter 发表于 2013-1-14 20:37

fingerone 发表于 2013-1-12 1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bbs.macd.cn/thread-2181344-1-1.html

所见略同!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大盘循环波浪结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