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被吞,天不助我的想法,看来只能点滴了
还是被吞,天不助我的想法,看来只能点滴了 #*19*# 多谢乙卯木兄指点,我没有学过波浪,直接学禅论,昨天下了很多关于禅论的文章,从0开始回复 #82 qlb76 的帖子
先读分型与分笔对于笔的合并把握好了,就对线段的合并有基本的认识
不能把握笔的合并,也可以,就视为笔的组合
为何建议先读分型?
只此一项技术,足以生存于股市日线底分型出来后,约3-6天后的下跌,不再创新低,日线底部成立,向上至少一笔,即脱离底部后,至少有3天以上的上涨,通常就是3的倍数时间上涨,如,自底尖点算,不会少于13个交易日,18日、21日、24日、27日、真到顶分型出现后,顶分型出现后的上涨不再创新高,是顶部的确认。清。
自日线底分型后,在周线上不出两周,周线底分型呈现,那么,以周线看,自周线底尖点计,不少于5K周的上涨一笔。这就是确定性。至少也是3-4K周的上涨。在日线上也就不少于13天的上涨了。
一个日与周共振的底部,至少也是日线上的日笔行情,通常个股至少也会上涨10个点(若你买到烂股,那是例外)
当前的日线底分型己有了,只差确认
当前的日线底分型己有了,只差确认我们看不到什么大级别,先看日线的底分型这个级别
只要后期一周左右不再创新低,日线底部确认!向上至少20天左右的行情是有的。
而所谓的高手,往往是在确认底分型后介入。即30分钟以下的中枢上方买3介入,或中枢下探失败的买2介入
指数是这样看,个股同理。
在一个日笔行情中,除非特别的个股不涨,约七成的个股都会涨,只有涨幅的大小区别。在涨幅大小这点上,正是本人的瓶颈,我想,只有在基本面上找原因了。
如下图:为何日线只是一笔?
相邻的顶分型与底分型相邻
有顶必有底,有底必有顶
若只有顶,顶后有底,而底后无顶,那这个底就不是底,笔在延续
即用后顶来确认前底,用后底来确认前顶
在日线上,这么看,你就会踏空真正的底尖点,但安全
所以,短线级别只能是日以下级别
在不熟悉之前,先以日线判断,这对于一般的小散己是足够了,即只做确定的鱼身段,头尾都是用来确认判断用的。
当前,不管唱多唱空,至少有个反弹,这点是必须的。最差的反弹也会到图示的C5.1尖点位,乐观的就是上破红线C5.2位
[ 本帖最后由 乙卯木 于 2012-8-4 14:50 编辑 ]
如果你与我一样,是在金大侠的小说中度过少年的
如果你与我一样,是在金大侠的小说中度过少年的那么,你就知道:
最高的武功招式,其实最简洁,简洁到一个恰当的直拳,就“黑虎掏心”了,难的是:恰当!缠师的准确率,而非频率!
我是真正见过黑虎掏心的
一直很困惑小说中的黑虎掏心是什么招式,直到某天接触到一位武林高手,学太极的,干瘦瘦的,一幅眼镜,风吹倒样的,给我演示了下黑虎掏心,以及一招简单的推手,就让我在3米开外倒地了。我还真的没明白过来,他还仅仅是演示,手下留了情的。若没有地毯,我真的不知是什么样子。
[ 本帖最后由 乙卯木 于 2012-8-4 18:46 编辑 ]
相对波浪理论来说,以缠的观点看他们在思考是浪几,缠徒笑了
相对波浪理论来说,以缠的观点看他们在思考是浪几,缠徒笑了没必要思考当前是浪几
只有三种走势预估:
图示的C5.1,C5.2,C5.3这个中枢为中心
1、中枢扩展,在C5.2的范围内震荡
2、中枢新生,上破C5.2的范围产生趋势
3、中枢确认,上摸C5.2后力量衰竭,卖3,确认C5.2那个中枢
若你有能力做以上任一种情况中的内部线段,你就做,没能力,就等中枢新生的确认点,买3
喝了点酒,话多
注意,本人思考的点滴,在表述上,肯定与缠论有出入你应仔细读原文,深刻理解后,就可发现本人的某些表述并不太“缠专业”
我是想重新慢读,慢慢的以专业的缠语来表达
毕竟我现有的知识结构有点杂
我也想在缠论体系中将自己纯洁下,最好是只有缠,再无其他。
因为,没有一本书能做到缠师的境界,手把手的在讲他的理论。
只差没代你交易了。
有空,我要把缠论的级别再点滴
读完分型,笔,线段后下一步的重点就是:级别!
尽量将缠师的级别生长用某一种固定的模式界定下来,你就会不晕缠了,
再在此的基础上,进行缠的级别“混合结合运算”,多视觉就在你身上了
最后的层次,就是上海小孩前辈的“一瞥定进出”
就是缠师的大小通吃,天天好日子,天天是牛市。
浪版,当前最活跃的莫过于几个专业踢场者
浪版,当前最活跃的莫过于几个专业踢场者缠版,估计要踢场子,得有刷子的才能来踢,
不过,对于学缠的来说,如果连缠师的胸怀一点点都没学到,那所谓的踢场者,恐怕也跟你我一样,一知半解,且拿一知半解来踢场,那就有点可笑了,如果你与其较真,倒教了他。你若不较真,他就象获胜者一样,居高临下的指手划脚。
在论坛争个你输我赢,能带来10个点的收益吗?
若不能,还争个P啊 看木兄好贴,期待下星期
点滴一下“小转大”
说实话,我没看懂,我的理解就是:共振“1分钟线段”的顶背驰与“15分钟线段”的顶背驰,同时出现,则1分钟级别的线段下跌,就会演变成15分钟线段的下跌
同理,买点也有共振。
当15分钟的下跌趋势或盘整背驰段,1分钟的背驰,就足以引发15分钟的上涨段出现。
还有就是所谓的中枢扩张,以1分钟线看,是三条1分钟线段的重合中枢,而后的震荡,变成了5段以上的中枢,甚至9段,那么,最后起涨的1分钟线段,有可能引发更大级别的上涨段,比如15分钟的线段。
注:本人的15分钟与缠论的30分钟的地位近似。本人习惯于15分钟的看盘。
说到这个份上,再交流一个发现:
本级图表的KD曲线对应的是子级的MACD曲线。OK,这项发现,足以让你在一张图表上看清两个时间刻度的走势!这点心血发现,不收费。希望你能用好!。 如果被吞了,或审查不过,那就没办法了,交流一下心血发现,没了,那就算了。天意。 写好后,先复制一下,特别是内容比较多时,复制一下先,再发表,可防各种吞贴意外而白打内容
38课《走势类型连接的同级别分解》中的交易程序
38课《走势类型连接的同级别分解》中的交易程序原文:具体的操作程式,按最一般的情况列举如下,注意,这是一个机械化操作,按程式来就行:
不妨从一个下跌背驰开始,以一个30分钟级别的分解为例子,按30分钟级别的同级别分解,必然首先出现向上的第一段走势类型,根据其内部结构可以判断其背驰或盘整背驰结束点,先卖出,然后必然有向下的第二段,这里有两种情况:
1、不跌破第一段低点,重新买入,
2、跌破第一段低点,如果与第一段前的向下段形成盘整背驰,也重新买入,否则继续观望,直到出现新的下跌背驰。
在第二段重新买入的情况下,然后出现向上的第三段,相应面临两种情况:
1、超过第一段的高点;第一种情况,又分两种情况:1、第三段对第一段发生盘整背驰,这时要卖出;2、第三段对第一段不发生盘整背驰,这时候继续持有。
2、低于第一段的高点。对于第二种情况,一定是先卖出;
这个过程可以不断延续下去,直到下一段向上的30分钟走势类型相对前一段向上的走势类型出现不创新高或者盘整背驰为止,这就结束了向上段的运作。向上段的运作,都是先买后卖的。一旦向上段的运作结束后,就进入向下段的运作。向下段的运作刚好相反,是先卖后买,从刚才向上段结束的背驰点开始,所有操作刚好反过来就可以。
可见,下周有个冲高,才有19的背驰。19的背驰,就只有看1分钟线了,更清晰。其实本级5分钟线上看,也行的,红柱变短到MACD黄白线死叉,几乎可以认为19结束。或者,19的MACD的0轴为界,上下的黄白线面积对比,或红柱面积对比。
学缠,有那么难吗?
[ 本帖最后由 乙卯木 于 2012-8-4 19:41 编辑 ] 缠师如此手把手的教,你还学不会,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可能只有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才有这样的耐心吧
上了初中后,谁管你呢 你千万别问,原文是以30分钟为例,你为啥用5分钟举例。
那我就只有失语了。
行了,象我这样学习,你都还学不会,那肯定是脑壳出问题了
行了,象我这样学习,你都还学不会,那肯定是脑壳出问题了我给出了如何学缠的方法,
即,你必须搞懂每句话所对应的图形
如果说浏览一下,就叫看完了,
那只能叫看小说,不叫学教材。
我还有很多课没看懂,当前又暂时点滴到此。
我还有很多课没看懂,当前又暂时点滴到此。有一个概念:
缠师一篇文,可以抵万金!
没有那本书,是这么系统的全面的讲解,技术面、心态面(理念)
所以,缠论的小学毕业,足以体面的活在股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