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1962019&extra=&authorid=0&page=1 thanks-thanks 我的所谓的波段,就是基本上是中短期的波段,用13线和20天线可以简单勾勒。 如下图,一根13天线基本能划分出波段,规避掉小波动。
但是我们能看到,虽然均线能将波段描绘出来,规避掉k线的毛刺和小波动,但是依然很难盈利。就是当我们在仔细的看均线的拐头和确认的时候。往往在底部看不到均线拐头,看到后往往就是脱离底部或是到腰部了。顶部亦然,就是看到均线拐头往往就是脱离顶部了。进出都慢了半拍,别小看这两个半拍,这就会导致中线持股也没有利润。
这个就要从均线的计算原理来仔细的看,为什么主力让我们在底部和顶部如此的迟钝。
在来张13线和K线的合影照片
13日均线趋势稳定,追随效果非常及时。均线下行,K线多在均线下;均线上行,K线多在均线上。偶尔偏离过远就会及时纠正。均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走方向,不是上,就是下。转势就是刹那,但是K线组合不是这样。犬牙差互,各种组合形态,有筑底,上升,洗盘,拉高,做顶,然后是走下坡路。
前文述及,将K线组合分为,筑底,上升,筑顶,下行。在一买一卖的条件下,只有筑底结束到筑顶开始这段是效率最高的,一是持股时间短,而空间利润高。所以能够细细的研究底部和顶部形态是很必要的。
1.底部要离顶部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这个观点是一定正确的,没有一定空间的话只能算是大趋势里面的小波动。空间距离就是垂直落差。这个距离是多少,不好界定,但是列为第一条。
2.底部一定要有底部形态。看似废话,实则不然。因为我们学习底部形态就是在底部快做好的时候确认,然后埋伏。
底部形态就是传统的形态学的,W底,头肩底,圆底,塔形底之类的描述。这个可以参考书籍。
底部走出来后我们可以对形态进行精确划分。所常规理论往往是勾画形态。颈线,讲突破,回踩,确认之类。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难,至少没有一定的经验很难。因为底部确认完,快到顶了。所以我们要在筑底的时候发现并确认之,并找个低点埋伏进去是下一步的工作。
底部,上述的几种形态学,可以纳入一个箱体,就是一个底部空间区域里面。也就是说,底部区域的下轨是在下跌趋势中的某一天触及的,而后开始做箱体,这个箱体如果是上下轨空间大些的话就是W 底或是头肩底,如果是空间小些的就是平底,圆底,锅底,塔形底之类。但是即使是再小的箱体,他也要构造一定的空间来吃吃洗洗。
如下图。
但是箱体不是先验的,也就是不是哪一天的一根阴线我们就可以说是在开始构造箱体的下沿了,但是我们看以等着看,等箱体做到一定时间和形态,比如W底走完了三个边,平底走完后开始诱空,我们一定要绷一根弦:底可能要走完了。
3. 中期底部一定要有一定的构造时间才行,比如说看13天均线,底部区间最少是十多天构造。长期下跌,均线空头,市场低迷,不太有人敢买,但底部也不太有人卖的,因为高价买进的人要割肉,所以主力只有少量的不断的买,这时候量能一般是萎缩的,还不能表露出来是底, 这是很困难的事。在基本买进结束的时候,主力的两个基本动作就是大力洗盘抖干净抄底的人,比如三连阴或是四连阴,然后再巨量拉高脱离底部。所以主力的聪明处在于敢为人先,早作布局,主动买套,大智若愚。但是散户的优点就是资金方便进出容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主力的最虚弱的点位其实就是底部吃够低价筹码后杀跌洗盘的最底部。没有人能先验到哪里是最底部,但是如果是我们能够看清楚一个底部箱体的雏形,在箱体底部或是低于底部一定是比较安全的地方。
4.底部比顶部复杂,也就是说在下跌途中有数次类似底部的形态,也就是说在下跌途中,主力会搞些迷魂阵让企图抄底的人都进去,这样在真底的时候少些竞争对手,多些割在盘中的碎肉。这些K线组合在形态学非常相似,在MACD里面有金叉,但是往往是骗线居多,这里我们简单描述拿些金叉不太灵,就是刚开始下跌途中,超跌,双线远离,然后开始反弹,涨出来金叉不太可信,因为DEA是九日DIF的平均值,所以没有九天的平均,即使金叉也很难改变DEA的方向。我们可以通过MACD共振过滤掉这些形态
感谢分享,收藏并加分支持! 弄到这个份儿上,算是弄透了
好,收藏了
好,收藏了 量副图,价副图。中线波段趋势没有改变
楼主量副图指标能否共享下?多谢 这个贴主要是写我对均线,k线,MACD的一些小的所得,高手不值一看,有时间专门写量还有其他的指标的学习经验。
所有的指标没有谁比谁更好,而且有边际效应,学的越多,越乱。且并不是每个指标可以适应任何市场。
写好的东西,发在指标专区,都是半成品。
我的这个指标是从这个指标和均线离差演化而来的。
均线离差是我从MACD指标得到一些心得写的。
http://bbs.macd.cn/thread-2070905-1-1.html 有人恶意中伤楼主,这会打击人发帖让人学习交流的积极性,虽然看得不全明白,楼主是个虚心谦虚的好人!谢谢! 这个市场有众多疑惑,众多假象,真相蒙蔽着大多数人。从量能上简写一篇心得。
量能就是成交量,也是每天一根日量线,也有量均线(VOL),也有量的MACD(VMACD),也有各种衍生的量指标。 但是分析起来比较难,因为有时放量好,有时缩量好,不像有K线研判有若干套路;量均线也不够平滑;这个从量MACD也能看出来,量MACD就是用平时的价的算法,就是采样的东西用每日量取代了收盘价。
平常我们也经常说,放量,缩量,之类的量术语,比如涨放量,跌缩量,启动放量等等。但是都不是特别有底。我觉得皆因不够平滑。如果是平滑之会有好些的效果么。有个指标非常简单,可以出来一种类似k线的效果。这样看量的话是不是好看许多。通达信的公式如下:
{流动资金公式}
VAR1:=SMA(AMOUNT/10,13,1)/10000;
VAR2:=REF(VAR1,1);
VAR3:=SMA(AMOUNT/10,13,1)/10000;
资金运转 : STICKLINE(VAR1>VAR2,VAR1,VAR2,3,1),COLORRED;
资金流失 : STICKLINE(VAR1< VAR2,VAR1,VAR2,3,1),COLORGREEN;
起跑线 : MA(VAR1,5),COLORWHITE;
警戒线 : MA(VAR1,10),COLORYELLOW;
分界线 := MA(VAR1,20),COLORMAGENTA;
{DRAWTEXT(CROSS( 警戒线 ,VAR3), 警戒线 *1.1,' 警 '),COLORWHITE;
DRAWTEXT(CROSS( 分界线 ,VAR3), 分界线 *1.1,' 走 '); };
这个所谓流动资金的公式就相对一般的量图美观了许多。但是我觉得在发现底部还不够清晰,不能够准确的发现底部并且确认之。底部走完后很好分辨,也就是事后诸葛亮,在底部做成的时候能够同步显示。我想要的是能在开始做底的时候显示出来,做底完毕确认后在底部箱体下沿潜伏进去。岂不美哉。
都说量是根本,量在价先,有量有价。再做工作。做了个通达信的流动资金的进化版。和另外一个均线离差的进化版。配图观看,非常直观,发现在阶段底部,量是先于价启动的,往往量是在大跌筑底的前期开始启动,然后一直行进,直到价开始启动出现信号,这时不要急于买进,一般会有连阴洗盘,找个低点进去,剩下就是急拉离开底部的时间了。
随便截了几副图片,感觉比较直观,下跌途中,从量能开始启动的时候就是做底的时候,持续放量(我这里的放量,不是真正的量能的启动,而是量能趋势的变化)十多天,大概是15天以上,价格系统出现买点,这时候不是进场时候,而是随后的三连阴或是四连阴以后就是最佳的进场时间,买在最低点的启动浪的开始。
[ 本帖最后由 lybird 于 2012-4-15 08:35 编辑 ] 我是只看MACD 学习了,谢谢! MACD有楼主更精彩! 做了个通达信的流动资金的进化版。和另外一个均线离差的进化版! 期待两个进化版的源码放出#*18*# 好文,谢谢楼主共赏#*d1*# 写得真不错,谢谢楼主,希望多点股票实战中的例子,最好是最近的这样容易结合理论学习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