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天胶
发表于 2010-9-10 10:40
原帖由 红军领袖 于 2010-9-10 10:33 发表 http://125.90.88.167:8086/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航母造不成,战斗机人家不卖咱,那就多修几条路,到贫困地区建几所结实点的好小学,也比拿出去喂狼崽子要强,喂了狼狼还冲你龇牙
额,天天都在修路啊,我们家附近有一条大道,经常修,修了扒扒了修,GDP增长的很快。#*22*#
ST天胶
发表于 2010-9-10 10:43
原帖由 谨慎操作 于 2010-9-10 10:35 发表 http://125.90.88.167:8086/images/common/back.gif
富人是怎么样的习惯?
大家都来学一学
#*22*#
额,应该说是中国特色的穷人。
不知道朝鲜以后要是有机会富了,会不会也像现在的中国一样?
因为没见过钱,所以要抱着钱睡才塌实?
美国的习惯就是藏富于民,使劲花,花了才有增长力,才有创造力。
没钱花不要紧,美联储会替你想办法,帮你弄钱花。#*22*#
ST天胶
发表于 2010-9-10 10:44
原帖由 红军领袖 于 2010-9-10 10:37 发表 http://125.90.88.167:8086/images/common/back.gif
好像看过《太极旗飘扬》,不错的说#*22*# 啊对了还有一个《丑闻》和《霜花店》,也不错的说#*18*#
一会搜来看看#*29*#
那时
发表于 2010-9-10 11:25
我真是郁闷~~~ 看着红日那个眼红啊
takehappy
发表于 2010-9-10 11:46
原帖由 谨慎操作 于 2010-9-10 10:3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些酒,不兑水,没法喝。
#*22*#
龙舌兰和伏特加兑水好难喝啊~
股场小弟
发表于 2010-9-10 11:58
原帖由 ST天胶 于 2010-9-10 10:2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富起来的民间资本已经让管理层头痛了,要是都富起来了……
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完善起来之前,在法律执行力没有改善的前提下,盲目提高国民收入是很危险的事情。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P#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论调.很新鲜~很有味道~
晶彩
发表于 2010-9-10 12:11
美国佬:“有权在任何公海进行演习”。
咱们说:“有权向公海发射导弹试验”。
ST天胶
发表于 2010-9-10 12:17
原帖由 股场小弟 于 2010-9-10 11:58 发表 http://125.90.88.167:8086/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论调.很新鲜~很有味道~
这帖子里很多话都会很新鲜。#*29*#
中国现在有各种法,只是执行力弱的可怜。
法律的本意在于保护公平,通过强大的国家机器来保护弱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可是没有执行力的法律条文……#*P#
ArJane
发表于 2010-9-10 12:24
中国特色的穷人,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不平等的福利待遇造成的。单说医疗费用的报销就分3、6、9等很多等次,更何况别的。
绝少数人享受着绝大多数的资源,而那绝大多数穷人被分配到手的一点点可怜的资源他还不得省着的用……
ST天胶
发表于 2010-9-10 12:26
就说说之前的所谓“人盯人”监控,有些老百姓就看不明白了,为啥我一追高,你就出政策不让股票涨呢?
说白了首先你没有一个股价高低的概念,你不会分析,管理层替你分析了,觉得价高了,别追了,就打压了。
但是管理层的行政手段是否有效。
我们说就像之前的房价一样,管理层是长时间的喊口号,就是没有执行力,所以大多半途而废。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所谓“人盯人”和限制大户随意炒作,有些人自以为是短线高手,还说没有波动的股票不好玩,权证波动不小,怎么不奔那儿玩去啊?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真的人盯人,那就应该从头到尾盯到底,不要说说就算了,这样公信力早晚会消失不见的。
一句话,我赞同管理层的市场监控策略,这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好方法。
但是请坚持到底。
还有必须要普及一下,美国就很严格的限制内幕交易等可能对中小股民造成损失的投机交易。
但是美国的股票依然有波动。
谢谢。
alphada
发表于 2010-9-10 12:41
胶胶来的早都不是好日子#*22*#
红军领袖
发表于 2010-9-10 12:54
ST天胶
发表于 2010-9-10 12:57
原帖由 红军领袖 于 2010-9-10 12:54 发表 http://125.90.88.167:8086/images/common/back.gif
老祖宗说过:饱暖思淫欲,所以不能全民富裕,要不然全民淫欲了怎么办?
#*27*# 这个更新鲜
红军领袖
发表于 2010-9-10 12:57
红军领袖
发表于 2010-9-10 12:59
ST天胶
发表于 2010-9-10 13:03
原帖由 红军领袖 于 2010-9-10 12:57 发表 http://125.90.88.167:8086/images/common/back.gif
说起“监控”,成飞集成高了就监控,那么多创业板 中小板的ipo首发上市价那么高,怎么没人监控?说来说去,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mad#
尽管IPO发行价过高确实是个问题。
但是也不能把变态认为是常态。#*22*#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也想不明白。
中小创业发行价那么高,谁在申购?是什么心理呢?
最近好象没听说哪个券商包销的。#*22*#
ST天胶
发表于 2010-9-10 13:06
包销是指发行人与承销机构签订合同,由承销机构买下全部或销侍剩余部分的证券,承担全部销售风险。对发行人来说,包销不必承担证券销售不出去的风险、而且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因而适用于那些资金需求量大、社会知名度低而且缺乏证券发行经验的企业。与代销相比,包销的成本也相从较高。包销在实际操作中有全额包销和余额包销之分。全额包销是指发行人与承销机构签订承购合同,由承销机构按一定价格买下全部证券,并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将价款一次付给发行公司、然后承销机构以略高的价格向社会公众出售。在全额包销过程中,承销机构与证券发行人并非委托代理关系,而是买卖关系,即承销机构将证券低价买进然后高价卖出,赚取中间的差额。对发行人来说,采用全额包销方式既能保证如期得到所需要的资金,又元须承担发行过程中价格变动的风险,因此全额包销是西方成熟证券市场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方式。
余额包销是指发行人委托承销机构在约定期限内发行证券,到销售截止日期,未售出的余额由承销商按协议价格认购。余额包销实际上是先代理发行,后全额包销,是代销和全额包销的结果。
szszdashan
发表于 2010-9-10 13:25
市场供给问题
hong6450
发表于 2010-9-10 13:44
原帖由 ST天胶 于 2010-9-10 13:0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尽管IPO发行价过高确实是个问题。
但是也不能把变态认为是常态。#*22*#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也想不明白。
中小创业发行价那么高,谁在申购?是什么心理呢?
最近好象没听说哪个券商包销的。#*22*#
流动性快到了泛滥的程度。
央行这几月公开市场操作方面,明显加大了央行票据的发行速度与发行规模。
ST天胶
发表于 2010-9-10 14:03
新股不败,这是多么变态的存在啊。
怎么会有这种现象存在呢?
以前更是长期存在机构打新无风险套利的事实。
唉,还是不说了,省得被说是看不得人发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