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引导三角强度
如图啊我们知道,有时候第一浪是引导三角形,但引导三角形的成因是啥呢?为啥未直接驱动为不重叠的向上形态?
引导三角相对比普通驱动,其形态是相对强势还是弱势?
欢迎讨论或指点,本人没想明白。
本人大脑简单,暂认为引导形态为略受压抑之上涨形态。其形态力度逊于普通驱动。
另,亦认可引导为蓄势形态。大意为小心谨慎向上,但意在高远。
谢谢先。 暂认为引导形态为略受压抑之上涨形态。其形态力度逊于普通驱动。
--------------sunny_liu说如第一波是LD第三波必延长
如A波是LD 则没那么乐观 原帖由 ewp 于 2009-10-7 11:0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暂认为引导形态为略受压抑之上涨形态。其形态力度逊于普通驱动。
--------------sunny_liu说如第一波是LD第三波必延长
如A波是LD 则没那么乐观
谢谢先,可惜不知道sunny_liu是哪位?
但朋友所说更像一个结论。可否从此形态成因说下看法。
是因为啥引导了呢?那么再考虑其后续强度应有线索了就吧。 原帖由 剑客慢刀 于 2009-10-7 10:5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图啊
1755535
我们知道,有时候第一浪是引导三角形,但引导三角形的成因是啥呢?为啥未直接驱动为不重叠的向上形态?
引导三角相对比普通驱动,其形态是相对强势还是弱势?
欢迎讨论或指点,本人没 ...
先把边际条件进行设定,这样没头没脑的线是怎么画的啊.起点条件是什么,终点条件是什么?
波浪理论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其对三角型的作用没有标准定义. 倾斜三角形(为了区别于调整形态的三角形,更好的名称为楔形),是推动与一般调整的混血。之所以引导三角形只出现在一浪,是因为一浪往往都较弱。
终结三角形出现在5浪,因为5浪也往往是强弩之末。
一般来讲3浪都比较强势,所以不会出现楔形。
[ 本帖最后由 金楷 于 2009-10-7 11:37 编辑 ] 先把边际条件进行设定,这样没头没脑的线是怎么画的啊.起点条件是什么,终点条件是什么?
波浪理论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其对三角型的作用没有标准定义.
这样没头没脑的线是用画图板画的。:loveliness:
关于起点条件和终点条件俺没明白。
抱歉,我问题是否太愚昧了:funk: 。
波浪理论是否完整不在本帖讨论范围。
其对三角形是否定义俺认为不妨碍此讨论进行。 原帖由 剑客慢刀 于 2009-10-7 11:2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没头没脑的线是用画图板画的。:loveliness:
关于起点条件和终点条件俺没明白。
抱歉,我问题是否太愚昧了:funk: 。
波浪理论是否完整不在本帖讨论范围。
其对三角形是否定义俺认为不妨碍此讨 ...
那就回家吧,这个游戏可能不适合你.(男怕入错行) 原帖由 金楷 于 2009-10-7 11:1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倾斜三角形(为了区别于调整形态的三角形,更好的名称为楔形),是推动与一般调整的混血。之所以引导三角形只出现在一浪,是因为一浪往往都较弱。
终结三角形出现在5浪,因为5浪也往往是强弩之末。
...
谢谢金老师,“之所以引导三角形只出现在一浪,因为一浪往往都很弱”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角度*d:1* 。谢谢。
再等等,继续期待精彩论述。
[ 本帖最后由 剑客慢刀 于 2009-10-7 11:41 编辑 ] 原帖由 huang2000 于 2009-10-7 11:1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波浪理论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其对三角型的作用没有标准定义.
《市场行为的关键》中对三角形调整和楔形都有明确的形态标准,他们的作用和性质也有相关描述。 原帖由 huang2000 于 2009-10-7 11:2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就回家吧,这个游戏可能不适合你.(男怕入错行)
谢谢你码字给我建议啊。
但同样不在该帖讨论范围。
:) 楼主的严谨与乐于钻研的精神很值得提倡,问题越基本,争议也往往越大,也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金矿。
对于学习波浪理论,首先要达到的程度是:用一张A4纸熟练的默写出所有的浪型,要图文并茂,各个浪型的分类及其内部子浪也要一清二楚。 原帖由 金楷 于 2009-10-7 11:3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的严谨与乐于钻研的精神很值得提倡,问题越基本,争议也往往越大,也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金矿。
对于学习波浪理论,首先要达到的程度是:用一张A4纸熟练的默写出所有的浪型,要图文并茂,各个浪型的分类及其 ...
谢谢。
两年前我用的是A3的纸:loveliness: 。 那下面的两个又如何考量呢。
均为三角形形态,3浪不最短,14重叠。
应有区别吧。
原帖由 剑客慢刀 于 2009-10-7 11:4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
两年前我用的是A3的纸:loveliness: 。
前辈啊,我是刚刚开始学习波浪理论啊~
我只是用A4纸默写过不多的两遍,不过我也觉得A4有点小哦~
另外我感觉波浪的分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也许有一些改进的余地,主要改进目标是针对三角形与复杂调整浪。 原帖由 金楷 于 2009-10-7 11:5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辈啊,我是刚刚开始学习波浪理论啊~
我只是用A4纸默写过不多的两遍,不过我也觉得A4有点小哦~
另外我感觉波浪的分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也许有一些改进的余地,主要改进目标是针对三角形与复杂调整浪。
:funk: 。牛皮吹大了。这可如何收场。:*27*:
这东西和用多大的纸貌似也没多大关系。
关于波浪改进这问题智者见智。讨论不了。 原帖由 剑客慢刀 于 2009-10-7 11:5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下面的两个又如何考量呢。
均为三角形形态,3浪不最短,14重叠。
应有区别吧。
1755551
第一个倾斜三角形比较正常。
第二个“倾斜三角形”的第5子浪比较强势,不太符合倾斜三角形的性质,也许应该把这第5个子浪划分到为后续新启动的推动形态,那么原有的倾斜三角形就剩4个浪了,为了解决这个残局,那必须考察更加先前的形态和细部结构,以便找出全局更加合理的划分。 原帖由 金楷 于 2009-10-7 12:0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个倾斜三角形比较正常。
第二个“倾斜三角形”的第5子浪比较强势,不太符合倾斜三角形的性质,也许应该把这第5个子浪划分到为后续新启动的推动形态,那么原有的倾斜三角形就剩4个浪了,为了解决这个 ...
那就假设一下。允许被认为是在扯淡涂鸦。
当然,我没逼自己认为黑线内的就是引导三角。
最好用真实的市场走势来分析,而且要配合成交量或大盘换手率。否则就失去了客观分析的基础。 原帖由 金楷 于 2009-10-7 12:1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好用真实的市场走势来分析,而且要配合成交量或大盘换手率。否则就失去了客观分析的基础。
晕,跑题了。
我猜当年波浪鼻祖也要靠冥想来构筑模型的。
吃饭去了。:*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