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缺点诽闻,能量不足 谢谢哥哥:loveliness: 哥哥看看这个明儿是上还是下?
夏天没到提前玩了,票不错,盘太大.
:*27*: :*27*: 酒花的庄水平高,要小心.:*29*: :*29*: :*19*: :*19*: :) 张五常对赌周小川中国是第1输家时间:2009年04月07日 08:20:00 经济学家张五常近日在博客发表文章《汤姆逊的金融灾难分析》,文章说"愿意出钱打赌,一博一,周小川的建议如果成功地推出,中国会是天下第一输家。要跟读者博一手,赌一元吧--希望赌不成。 "文章原文如下:
周小川先生的魄力了不起。最近他一连发表了三篇文章,都有份量,其中一篇--《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提出以一种超主权的货币来作为国际的储备货币,有替代美元之意。(SDR何物有机会再谈;周先生的建议有局部替代美元的间接效果。)话题吵得热闹,要求我分析的读者及机构无数。
我认为周小川的建议有思考、有道理,但我反对。理由简单明确:在今天推出周小川的建议,有不小机会导致美元大跌(原因不浅);如果美元大跌,有不小机会导致中国出现灾难性的发展(原因也不浅)。另一方面,在今天举世皆或大或小出现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对美国经济不利的,地球人类半点好处也没有。
本文发表的时间是公元二○○九年四月三日,地点是香港《信报》。立此存照:我愿意出钱打赌,一博一,周小川的建议如果成功地推出,中国会是天下第一输家。要跟读者博一手,赌一元吧--希望赌不成。
正要为文分析为何我反对周小川的建议,萧满章传来一篇Earl A. Thompson(汤姆逊)三月二十二日于《American Thinker》发表的文章,题为《What President Obama Should Know About Recessions》,是雷曼兄弟事发之后我读到的西方学者分析金融危机最具含金量的了。不一定对--问题太复杂,对或错不容易判断--但有新意,值得大家考虑。
汤姆逊何许人也?经济本科出自我的母校(UCLA),哈佛博士,回到母校任教职。此君就是我提过的一九六六年五月在会议中反对我的佃农理论最激烈的人。后来改变了,认为我对,大赞我的价格理论。大家很熟,当年争论他和我谁是功力较高的经济学者,互不相让,大家终于同意谁的乒乓球胜出谁的经济学问较高。我一连大胜十多局。当时每局二十一分,最后几局他无法过十。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我的经济学问比他高明是那样决定了的(一笑)!
其实我和他之间经济学谁高谁低很难说。我认为他是天才,艾智仁认为他是天才,据说布坎南也认为他是天才。此君的困难是不卖帐,不讨好,不留情面,口不择言。我认为这样的品性有其可爱之处,朋友一般不那样看。他的经济思维往往近于发神经,偶尔妙绝,一律创新!这里我要谈的文章也是新意无处不在,一时间我竟然找不到发神经之处。看来汤姆逊也老了。让我分点说。
(一)汤姆逊认为通胀对目前美国的困境有助。这与我三月二十日发表的《伯南克别无选择》说的差不多。可幸以美国时间算我比他早三天,否则读者可能认为我抄他的。他不可能抄我:此君高傲无比,打死也不会抄。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吧。通胀这方面我说得比他大胆,认为美国联储局不妨定下一个通胀率目标,刻意地把通胀推上去。另一方面,他可能比我乐观,对通胀的控制看得比我容易。
(二)汤姆逊认为联储局去年暑期犯了一项大错:银行存进联储局的储备,联储局给利息。这导致算是银根(monetary base)的储备上升,误导市场以为货币量会上升,其实适得其反!我真的没有听过这一点,实情如何我没有数据,但逻辑上我找不到错处。
(三)汤姆逊指出,去年美国的M1(市场的钞票加支票户口)上升是假现象。这是因为市民见形势不对头,把存在金融机构的资产转到银行去。这也是我没有听过的,也不担保是实情,但也找不到逻辑有错。
(四)这点更重要。汤姆逊指出,虽然银根与M1皆升,但去年开头十个月,市场的钞票量(即M0)没有升过,有好几个月是下跌了,要到最后两个月才转为急升。我认为这点重要。通常大家对货币量的衡量,是看银根,看M1、M2,甚至M3。美国这次不幸的经验提示,可能最重要是看M0--市场的钞票量。
(五)汤姆逊指出,美国的无数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在不景或萧条下,推出凯恩斯学派的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效果甚微,而减税的效果甚大。这是因为财政花钱只能把资源的使用转移(crowding out),此长彼消,得不偿失也。我去年十一月八日发表的《北京出手四万亿的经济分析》的第八点,正好是指出crowding out这一劣着。我当时不反对「四万亿」,是因为(甲)北京投资的是提前及加速既定的项目,与(乙)因为新劳动法导致失业人多,项目赶工可以协助。如果当时读到汤姆逊这篇文章,我会大声疾呼,提出大手减税。我完全没有理由怀疑汤姆逊的减税远胜财政花钱之说,因为这些日子不少很有份量的经济学者对凯恩斯的乘数效应的估计使人心寒。不知北京的朋友能否在今天转軚一下?
汤姆逊没有分析我着重的美国金融制度出错的问题,也没有讨论我这个微观派掌门关心的美国工会与最低工资的问题。他的文章颇长,一半的文字用于申述他对三十年代大萧条的看法,既有新意,也有水平。央行的朋友不要错过这篇文章。
我老了,汤姆逊不可能不跟着我老起来。昔日的学术争议吵到乒乓球桌上去,今天给我温馨的回忆。四十多年过去,昔日在经济话题上是分歧的多,同意的少,但今天读汤姆逊,思故人,我不由得感到在学问的进取上,他可能胜于我。他是个纯真的学者,不断地追求,我也是。你追我追,四十多年后大家相比一下,不是很有意思吗?
话得说回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道在文章的最后汤姆逊建议奥巴马总统做什么?他建议奥巴马立刻炒伯南克鱿鱼!因为上述,汤姆逊认为伯南克犯错,罪不可赦!我曾经大赞伯南克,虽然在三月十七发表的《无锚货币与金融之灾》一文内,我指出伯南克二○○六年二月接掌联储后犯错。但我也指出,雷曼兄弟出事后我看不到伯南克有半步差池。汤姆逊也没有指出伯氏在这后期犯错,也显然认为最近联储大手购入美国债券的决定--即大手增加货币量的决定--是对的。跟我一样,他也看到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一丝曙光。
希望有机会汤姆逊能到中国来,让我带他畅游神州。不知要在哪里才能找到乒乓球桌呢? 这老学家真是老了,还出来干吗?
你俩谁也没错,我说的. 人民币不高兴: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看起来不安全
时间:2009年04月07日 14:26:06
G20金融峰会在伦敦召开,但按照现在的流行说法,"人民币"显然不高兴--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看起来不安全,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里也并未得到足够的尊重。人民币背后的巨大经济体怎能满意?
就在G20金融峰会举行前夕的3月23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必须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周小川的目标,直指3月18日美联储决定半年内购入3000亿美元国债的决策。这个被形容为开动印钞机的举措,直接危及到中国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周小川发出的信号,并不表示中国的人民币有什么图谋,而更多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
美元的贬值背后,其实是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第二波的滚滚波涛。目前,从太平洋到大西洋,这第二轮冲击波正惊涛拍岸。
金融危机第二波的实质,是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具体体现在两个维度:横向上,从危机的中心美国持续向欧洲的西欧、东欧,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其他经济体深度传导;纵向上,在全球范围内,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扩展。
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将在此格局下发挥什么样的作用?4月2日在伦敦举行的G20金融峰会显然提供了机会。但相较于将钱借给IMF和重构全球货币体系的努力,中国显然更希望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发出更多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声音
中国"危"中转"机"?
在"危"中,中国看到了更多的"机"。在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均进入负增长区间时,中国吸引力有望增加;而中国争取公平的游戏规则的努力,才刚刚开始
本刊记者/孙春艳
受金融危机打击,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2009年全面陷入衰退。无论世界银行、联合国IMF的预测都认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均进入负增长区间。
一片愁云惨淡之中,中国的"保八"目标,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抹亮色。
"2008年,在世界经济还是正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9%,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0%;在世界经济增长为负的时候,假如中国经济增长8%,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超过40%。"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中国经济成为避风港?
在中国大陆,有时甚至感觉不到金融危机的存在。
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杨林,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外商投资项目和个人打交道。从今年年初以来,她的工作就分外忙碌。她明显感到,投资情况明显比去年刚受金融危机打击时好很多,预计今年吸引外资的幅度将增加40%以上。
与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外资纷纷撤离的情况相比,中国似乎没有受到影响。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些跨国大企业新增投资的厂房和办公楼正在施工阶段,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落户中国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企业,90%属于外资。开发区内,诺基亚的中国总部大楼分外显眼。2006年5月落户于此的诺基亚中国总部,是第一个在北京开发区内设立中国总部的跨国公司。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这里的工厂供应着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客户,在经济危机更加恶化的2009年春天,大多数工厂正在加班加点,比全球其他地方的工厂都要忙碌。
受制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少知名外资企业的全球战略正在向中国调整。全球排名第三的制衣制鞋公司美国微讯公司、法国施罗德电气公司等,目前正在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进行落户项目洽谈中,杨林的部分工作,就是与这些大公司谈判。
发生在亦庄经济开发区的投资热,使人们仿佛对大公司的资金充裕性没有怀疑。当下,金融危机已经使得"去杠杆化"成为时下全球政要、基金经理和经济学者口中的热词。而这些外资企业何以没有受到"去杠杆化"的拖累?
所谓"去杠杆化" ,是指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也就是说,把原先通过各种方法"借"到的钱,退还出去。
"去杠杆化"无疑意味着全球资金流动性的减少,但投资中国的企业,显然并"不差钱"。
长期与世界各大银行打交道的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吴志峰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国的金融市场刚对外开放不久,外资银行的一只脚刚迈进来,即使在金融危机下,还会继续扩张。"也就是说,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的落后,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帮了忙。中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和不发达,金融创新的手段也不够,这固然使得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极高的杠杆化,但也用不着"去杠杆化"了。
在此形势下,中国甚至成了外资银行的避风港。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去年11月18日,欧洲排名第七的法国兴业银行设在北京市金融街的首家分行开业;同一天,新加坡最大的银行星展银行,在北京的第一家支行金地中心支行也正式开业。
外资银行的纷纷落地,加上中国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落地在中国的企业,无论外企还是国有企业,都不愁找不到钱。去年11月以来,中国新增贷款规模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今年前两个月累加,已经达到了2.67万亿的天量规模,创下1998年该数据监测以来的最高纪录。
"我们的流动性很充裕。"一位央行官员如是说。
那么,在"不差钱"的情势下,A股会如何表现?
谢国忠,摩根斯坦利前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去年因成功预测A股将跌至2000点,而被誉为2008年中国股市预测最准的经济学家。早在金融危机爆发时谢国忠就断言,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去杠杆化浪潮之下,没有任何一个市场能够独善其身,中国股市也不例外。
但从2009年一开局截至3月底,国内A股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上证综合指数已经从2000点攀升到了2500点左右,并有上升之势。瑞士银行中国证券部等国外投资机构,已经有一些加仓动作。
甚至美林(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地区主席刘二飞预计,中国A股有可能成为2009年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认为,目前还无法判断外资是否正在大规模流入中国,但美国采取由美联储直接购买本国国债的不负责政策,将使国际投资者利益受损。相比较而言,中国良好的基本面对投资者则更具吸引力。
他还认为,在金融危机还没有探底的共识下,国际投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望期。
破除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
曾经有个亚洲鞋厂到非洲卖鞋的故事很有名。甲君看到非洲人都是赤脚的,认为没有市场。乙君看后则大喜,认为可以制造需求,立刻催促工厂加速生产。
但今日中国面对的外需萎缩,却不是一句"制造需求"那么简单。
世界贸易组织3月23日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量将历史性地下降9%,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贸易萎缩。这也是世界银行在今年年初预测的2.1%之后的再次下调。
3月初,第19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之一的"华交会",与以往摩肩接踵的热闹场面相比显得极为冷清,部分纺织品企业空手而归。出口总成交比上届下降39.06%。
2008年,外贸出口为GDP增长的9%贡献了2个百分点。在每次经济危机打击后,发达国家在恢复阶段都会出现储蓄上升消费减少的局面,勒紧腰带过日子。这也意味着,即使危机结束,中国出口的恢复仍需相对漫长的等待。
密切关注全球贸易情况的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认为,在今年全球贸易量下降9%的情况下,中国外贸零增长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的对策,一是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一是重启对出口企业的出口倾斜政策。
"现在出台的政策只是逗号,不是句号。"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华交会"高级研讨会上表示。据他透露,国家将全面梳理目前的对外贸易政策,帮助企业减负担、增信心。
减负担首先意味着减税,或者退税。中国财政部3月29日公布了纺织服装、金属、钢铁和石化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上调幅度,其中,将CRT彩电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这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第六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提高出口退税率虽然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负担,但也容易遭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指责。在3月26日《中国新闻周刊》与UL公司联合主办的"帮助中国外贸走出下滑困境"论坛上,参会的商务部研究中心、社科院政治经济研究所的学者均提到,应该权衡税收财政政策的成本和收益,并担忧片面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事实上,这种抬头既含有国际方面的,也含有国内方面对于出口退税率的一再使用。
自去年11月G20华盛顿峰会20国集团签署承诺避免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以来,20国集团中的17个国家,已经提出和(或)实行了约78项贸易措施,其中有66项有限制贸易的内容,47项贸易限制措施最终生效。事实证明,只要世界经济不复苏,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愈演愈烈。
中国也有一些具体行动,表示出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诚意。2月24日到3月2日,由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任团长、200名企业家组成的采购团先后到德国、瑞士、西班牙、英国采购,共计签下约130亿美元的采购单。陈德铭表示,面临经济寒冬,应该"抱团取暖"。
《中国新闻周刊》从中国贸促会了解到,在4月2日G20伦敦峰会召开后,中国贸促团将前往美国,进行另一项大单采购。
人民币和中国的机遇
在"危"中,中国看到了更多的"机",在美元贬值的危机下,中国更加适时地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又被称为"人民币先生"。历任央行行长,也只有周小川获此称号,可见他作为人民币代言人的公共角色分量。
在G20伦敦峰会之前,周小川更首先表明了中国态度和立场。3月23日,周在央行网站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必须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周小川的目标,直指3月18日美联储决定半年内购入3000亿美元国债的决策。这个被形容为开动印钞机的举措,直接危及中国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紧随其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些弊端和不足,中国将与各国加强合作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官员的表态,一个是关注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资产安全,另一个是启动人民币的国际化,G20伦敦峰会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时机。"社科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早在2004年,"欧元之父"蒙代尔就为人们描绘出一个全新货币体系,认为人民币是新货币体系的主要推动者。目前美元的贬值,自然会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早在2005年,就开始进行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调研工作。目前,已经有多份报告递交国务院相关部门。
人民币的国际化旅程虽然还很漫长,但人民币的区域化已然开始。所谓人民币区域化,是指在边界贸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
比如,去年年底国务院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是人民币区域化的一个标志。
今年的危机和美元的持续贬值,显然使中国政府加快了这一节奏。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而这,距3月23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签署10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才仅仅不到一周。目前,中国已经与包括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很显然,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
"强国决定强币。支撑一国货币地位的,是一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金融危机下美元走软,中国应牢牢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
中国显然不会错过这一机遇--3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一个好消息是,周小川提出的设立"超主权的世界储备货币单位"这一设想,得到了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积极响应,并获得联合国和IMF等国际组织的认同。
中国声音日益受到关注的原因,是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的重要贡献。包括前述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一系列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举措、以及中国贸促团赴欧采购130多亿美元等等,无一不是中国对于恢复经济的贡献。
很显然,中国将在G20伦敦峰会上更多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各国加强合作等。3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英国《泰晤士报》发文称,中国愿意为扩充IMF资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也意味着,中国一旦注资顺利,将增加在IMF中的投票权,并在今后发出更多声音。 :*22*: :*22*: 谢谢帅哥:loveliness: 600090的主力来过学习中心. 原帖由 500吨的帅哥 于 2009-4-7 20:5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00090的主力来过学习中心.
:*31*: 变来变去
回复 #2399 500吨的帅哥 的帖子
来过这儿帅哥也知道*d:1* 原帖由 发财百分百 于 2009-4-7 17:2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哥哥看看这个明儿是上还是下?1675318
下。
连续涨停靠运气,看不出。 云妹K线玩的不错. 到处碰壁。。。。。。。
不知不觉,这又是一段50%的涨幅,没有涨停,只有涨不停。
命运坎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