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16:09 发表
你是哪人啊??
我好象就住在世纪大道隔壁。。。差不多吧。。。
我也糊涂,分不清楚道路名!!:*10*::*10*::*10*:
这位朋友据我所知是我们老乡----江苏常熟人
应该是一位医师
现在各地都有"世纪大道"
你是上海浦东世纪大道
他可是常熟世纪大道...呵呵
原帖由 mting 于 2006-10-8 20:59 发表
这个好像看过了电子版的,没有太多印象了。我认真看过的就是《笑傲股市》和《股票买卖原则》两本。
欧的不是简单的RSI
是指一定时间全市场涨副的排名(前100名或10%),时间我记得好象是120、或250天,具体时间或前多少名不重要。
可以结合这点理解带把杯子。
原帖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21:11 发表
偶只会时间预测,而且需要交易策略来控制预测错误的风险的。。
期货风险大,如果需要,我会尽力把结果提供出来供大家参考。。
不过错了或者大家不会运用,整个倾家荡产可别怨我。。
至于老哥你,只要开 ...
谢谢
我想学如何利用股指期货来对冲锁定股票赢利的技术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6-10-8 21:27 编辑 ]
说白了就是机会成本不一样。。。
谢谢44楼的兄弟!
原帖由 老老大 于 2006-10-8 21:36 发表
谢谢44楼的兄弟!
不用谢啦
俺帮你给他加分.....哈哈哈
要敢于批判,敢于造反才能发现真理!
叛逆思维!偶就是造反派!!:*29*::*29*::*29*:
原帖由 凹凹凹 于 2006-10-8 21:25 发表
欧的不是简单的RSI
是指一定时间全市场涨副的排名(前100名或10%),时间我记得好象是120、或250天,具体时间或前多少名不重要。
可以结合这点理解带把杯子。
是先与本身的历史比,再与市场比
这里好热闹啊!
至于估价模型,我没有认真研究过.没有发言权.不过,我的工作就是搞企业评价评级,看报表评级和现场评价的结果相差很大,贴现模型,需要考虑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结果相差很大,因此,我觉得基本分析作为一种辅助比较好,研究太深了有可能走偏
原帖由 凹凹凹 于 2006-10-8 21:25 发表
欧的不是简单的RSI
是指一定时间全市场涨副的排名(前100名或10%),时间我记得好象是120、或250天,具体时间或前多少名不重要。
可以结合这点理解带把杯子。
欧的canslim系统第三版中对于如何选择市场领涨股L的定义就只包括:强势集团表现最好的2-3只股票,相对强弱指标,底部形态,不要选择市场调整期的个股。
也许他在具体书中有描述,我没有看到。
原帖由 cosmos135 于 2006-10-8 22:28 发表
这里好热闹啊!
至于估价模型,我没有认真研究过.没有发言权.不过,我的工作就是搞企业评价评级,看报表评级和现场评价的结果相差很大,贴现模型,需要考虑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结果相差很大,因此,我觉得基本分析作为一种 ...
:*9*:
哈哈,为什么DCF能成为国际公认的绝对估值模型?
因为它的因素客观性最强!当然,对于未来自由现金流的预测还是主观的。不过至少估出来偏差不会太离谱。因此才会得到各机构研究所的使用。
有些评分评价表,则主观性太强了,无法得到普及。最多只是个人的一个工具而已。
我以前也想弄一个评分表,从各个侧面去打分,然后按照权重形成一套客观的系统。但是,我发现其实难度很大!各个行业不同,对应的指标标准也会不同。保利地产的资产负债率很高,你就能判断它财务不稳健?大秦铁路未来至少3年内不会有竞争对手,你就能判断它处于垄断优势中?
难,在没有能力定量之前,先学会定性,是个好办法。
否则很难!有些人讲净资产回报率,但是我是学资产评估的,我知道资产评估,以及无形资产评估有多大的窟窿。特别高科技企业,说难听点,一张光盘都要算做一套系统,公司放几十套光盘,无形资产就可以算上几百万进去,这叫知识产权入股!靠几个指标来判断所有的企业,难啊!
原帖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21:18 发表
偶给大家举个例子:
假设地上有10美元,一个乞丐见了肯定去拣的,对不对??因为他价值确实就是10美元。。
盖茨开车路过,他会停下车来去拣吗??不会,为什么??
因为停车、拣钱耗费他的时间也许足够他 ...
不过姐姐这个比喻里面有个关键性前提:
乞丐和盖茨都看到地上的是张10美元!两人都认可,这是张10美元。
但是股票的估值的前提是:
乞丐和盖茨都不知道地上的那只股票,到底是10美元,还是10万美元?
因此,他们心目中都在各自估计其价值,并以其来做为自己是否买入(检起)的依据。
最后的结果可能很复杂:也许盖茨评估后觉得是10万美元,因此对比机会成本,他选择捡起来。而乞丐认为它是0美元,因此放弃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另外一群乞丐看到盖茨检起这支股票(钞票),他们又从来不去评估股票价值。那么他们会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盖茨手中的这支股票(钞票)???也许盖茨检起来发现其实也就是个烂东西,他又甩掉了,旁边的乞丐们都争着抢啊!搞的盖茨都怀疑了:它究竟是不是10万美元?
我理解股票估值的由来:
最初的时候股票没有什么估值,谁也不知道股票到底值多少钱,大家都只盯着股价看(配合还有故事听)。
后来格雷厄姆发现了,我们打破头买的这些废纸,到底为什么?回到股票的本意,应该就是买入了公司的一个份额啊?因此,我们虽然不知道公司未来能赚多少,为投资者带来多少回报。但是至少,我们买入公司股价低于重估价值(我觉得还不是重置价值,而是将公司拥有的净资产重新估量,发现其隐藏的价值)
的,就算是买在了“安全边际”的下方了。就像抽烟,剩下最后一口烟屁股了,检起来狠狠的抽一口。
后来,大家发现,其实买入“安全边际”的股票也并不安全。例如老巴就学着买了纺织企业,亏了不少。原因就是:实际上所谓的“重估价值”也并不一定能兑现,二来,如果公司业绩上不去,也吸引不了投资者的关注。三来,如果公司不能继续发展,现有的老本也终将吃光,“重估价值”也会缩水。
这个时候,68年左右,出现了MM理论,以及资产定价模型等。大家觉得也不错,因为买入企业,就是为了分的股息红利嘛,所以,跟你存银行一样,只是定期红利的现期贴现。因此出现了红利贴现定价模型。
后来大家又发现,企业很多根本不分红,这个模型实际上没有用。因此出现了所谓的很多相对估值得方法。包括PE等等。根本上都与企业的每股净利润和净资产有关。但是,随着企业财务作假的能力越来越强,净利润和净资产的水分越来越大,西方开始推出了自由现金流的概念,也就是说:企业净利润中包含的自由现金流按理论是可以供投资者分配的资金,因此股票的价值就等于这些资金到现期的贴现。
于是终于诞生了一个国际上权威公认的评估股票内在价值的模型:DCF/DDM/FCFE/FCFF。
但是,在一段时间内股票有没有一个绝对公认的价值点呢?(非常精确的价格位置)
没有!因为股票市场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市场给股票寻求定价!如果价值点一段时间固定,那么股票市场没有存在价值了。
所以,即使DCF等绝对估值法,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也不能一段时间内绝对定位清晰。
因为,他的WACC虽然可以差异小,B系数可以差异小,贴现周期算法也会有主观性,对于未来自由现金流的预测就更加具有差异性了!特别是情况发生变化下,这种差异性就更大。
但是,我觉得DCF等绝对估值法出现(还包括PE估值等)绝对是个划时代的标志!因为它真正的将大家对于股票内在价值的区间缩小了。这点和姐姐描述的价值区间有点类似。也就是说,大家的差异只是一个相对小区间的问题,而不是以前那种巨大的空间问题(或者说没有空间)。
所以,我关心的问题是:如果一只股票符合(类似O'NEIL描述的各种情景,如大盘、基本面好、技术面特点等等)要求下,得到众多机构研究所的认可,而价格又处在他们按照DCF等估值区间的下沿很多,那么买入后获益的概率就会很大。关键的问题是:还需要分析,这种股票所处行业是不是现阶段机构们必须配置的?(热点)
但是回头来说,为什么价格会低于他们估值区间很多呢???
我们知道DCF等核心问题是:确认增长周期(二阶?三阶增长?)和对未来自由现金流的预期!所以,在大家突然改变了该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预期背后,一定还隐藏了什么!
我现在总结就是:
1、公司包含资产注入/置换/重组等(特别是不透明的注入,例如军工)情况下,预期可能突然变化,或者变化巨大。
2、公司经营情况发生了变化,而机构研究所们意识错误了,或者相反了,或者说根本就是他们无能,没有预期到。这个通常发生在:季度报告出来前后、公司内部透露、公司公开申明(例如股改承诺)。公司的实际业绩或者说管理层承诺的业绩超出了原来的预期。
3、公司经营的不透明,在某些情况下带来的预期不明确。例如军工企业,因为军工企业很多合同交易都是保密的,很难去预测公司市场的占有情况,客户的需求情况。因此,往往会充满盲目的预期。
回头来讲,估值有两种方式:
第一:自己独特的估值,等待市场认错。
第二:公认的估值/分析别人的估值,跟随可能犯错的市场。
绝大多数机构/散户选择后者,而极少人选择前者成功的,代表就是老巴。
而我们究竟要去做极少数的“神”,还是做大多数的“人”?
我到现在觉得,还是先做人吧!哈哈。
学习
好贴再次留名。
呵呵。
原帖由 mting 于 2006-10-8 22:32 发表
欧的canslim系统第三版中对于如何选择市场领涨股L的定义就只包括:强势集团表现最好的2-3只股票,相对强弱指标,底部形态,不要选择市场调整期的个股。
也许他在具体书中有描述,我没有看到。
他的虽然也叫相对强弱,但不是RSI。
原帖由 cosmos135 于 2006-10-8 22:23 发表
是先与本身的历史比,再与市场比
晕,少写一句
与市场比的相对强弱
原帖由 凹凹凹 于 2006-10-9 19:58 发表
他的虽然也叫相对强弱,但不是RSI。
是吗?那得去看看再说。
理越辨越明,多谢!
欧的相对强弱是一年中表现远超过98%其它股票,现在国内好像还难有公式描述它.
原帖由 凹凹凹 于 2006-10-9 19:58 发表
他的虽然也叫相对强弱,但不是RSI。
:*26*::*26*::*26*:
书看的比较仔细。
现在很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