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凹凹凹 于 2006-10-8 17:48 发表
欧乃尔还有一本书叫24堂课,看过没有? 我一直在找,那位兄弟给传上来看看?谢谢!
哈哈,姐姐的理论深度太高了,小弟不是一个水准,讨论不了.
还是MTIN*平高,我听着吧.
原帖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17:48 发表
某个时点状态下的价值是个区间,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10*:
慢慢讨论啊,小弟跟不上了!
但是目前正统的资产定价模型里面都没有记入“人的预期”因素。对于股票估值方面在相对估值下倒是由于市场环境的不同,例如牛市中给予其pe等水平相对要高些。但是也没有可以统一度量的办法。绝对估值的dcf等也都没有考虑“人的预期”因素(当然,不同的预期可能会影响里面对于未来自由现金流的估计上)。
姐姐说的有道理,不过如何定性定量“人的预期”因素,难度很大。
原帖由 老老大 于 2006-10-8 20:00 发表
我一直在找,那位兄弟给传上来看看?谢谢!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489873&fpage=1
原帖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17:56 发表
而且欧的表达能力有问题,思维不大清楚。。
比如他说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长性降低就要小心了。。。
开始我就迷惑,是今年、去年、大前年同期比较??
还是连续两个季度去比??还是连续两个季度的三年同比 ...
我觉得他第一个问题的确是指的每季度同比,因为环比只要是销售有季节差异的企业就不适合(这种企业还比较多)。如果连续两个季度增长降低,我觉得的确是问题,但是也不能简单的说该公司的经营发展就一定出现大的“拐点”了。因为因素很多,可能是公司某些产品正处于青黄不接(老的产品毛利下滑,新的产品刚培育市场),也可能是公司有目的的将一些费用加大,例如每年年初加大营销宣传力度等。最终的结果年度增长也可能一样保持。所以我觉得单季的比较还要和其他的分析结合起来用。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他就没有想过做经营“拐点”的股票。可以看得出来,他就是做经营的“趋势”,也就是前面好,后面可能更好的那种公司。(他强调过,要买高价股,就是这个原因)
第三个问题,他好像是没有分析过所谓的“重组”、“资产注入”、“资产置换”等等价值的问题。我想,主要是因为他这个模型根本就不是一个价值评估模型!只是一个选股的模型,他的模型无法告诉你最后该股票的“内在价值”,而只是说,选出来的股票可能会涨,呵呵,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第四个问题,我也很困惑,基金机构应该也很困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集集团,还包括中兴通信等。一个公司的业绩只是外在表象,内在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支撑。但是,如何考察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太过于抽象。所以,出现连续几个季度/(更多是年度)业绩下滑(其实更多的是分析主营业产品/服务的毛利是否下滑),就需要真正的眼光了。我在想,为什么巴菲特说他是格雷厄姆和fisher的结合?可能是fisher很注重管理层吧?因为一个企业说白了,大多数看领导。管理层不行,一切核心竞争力都是白扯。但是,怎么看管理层呢?
第五个问题,:( 我还在学习FCFE/FCFF估值模型,学它也只是为了揣摩机构的分析用意,所以,俺回答不了啊! 姐姐把我说晕了。
原帖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18:39 发表
其实他的买的技术分析原则基本只有一个:创出波段新高,然后用止损去控制。。
至于他的形态,就不必考虑了,只要这个股票涨,回头看,怎么都是对的!!
至于他的卖的原则,他的书里写了很多条,但是我看他 ...
嗯,技术上他就是:RSI选强度,选波段新高(这里面很混乱,杯子柄形态算是有点规律的,类似国内的很多叫法,什么青龙取水?好像有点像这个),卖出方面更加混乱,主要看价格和成交量的配合。(还有什么每20%多就卖出等等,乱就一个字)。
还不如维克多那些例如2B或者1-2-3法则等更清晰,且实用性高。
原帖由 mting 于 2006-10-8 20:14 发表
:*10*:
慢慢讨论啊,小弟跟不上了!
但是目前正统的资产定价模型里面都没有记入“人的预期”因素。对于股票估值方面在相对估值下倒是由于市场环境的不同,例如牛市中给予其pe等水平相对要高些。但是也没有 ...
这我也不大擅长,才开始学习。
但我觉得最终的下手点还是在绝对估值上,相对也就是各自的绝对产生的各种函数比来比去罢了。。。
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绝对上。。。
那你就把不同的极限情况考虑在绝对上,区间不就出来了吗??
之后你很容易解释市场上出现的传统估值理论无法解释的各种奇怪现象了!!:*29*::*29*:
原帖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18:18 发表
偶相信,在美国高科股票狂跌的背景下,仍然有不少的行业龙头体现出了收益的强劲增长。。
但是他一样跌,而且跌的很惨烈。。。但是他当时就是值这个价格,这绝对没错。。。
否则套利者会自然的将其价格抬升 ...
没错,他写《股票买卖原则》的时候正是2001年左右吧?书中参考的也基本都是纳斯达克的科技股。
:(
姐姐后面的话,我有些头晕了。
再说详细点看看啊。
原帖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20:43 发表
这我也不大擅长,才开始学习。
但我觉得最终的下手点还是在绝对估值上,相对也就是各自的绝对产生的各种函数比来比去罢了。。。
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绝对上。。。
那你就把不同的极限情况考虑在绝对上, ...
两位精英讨论的内容好高深:*9*:
俺只有听的份:*22*:
学习.
原帖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20:43 发表
这我也不大擅长,才开始学习。
但我觉得最终的下手点还是在绝对估值上,相对也就是各自的绝对产生的各种函数比来比去罢了。。。
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绝对上。。。
那你就把不同的极限情况考虑在绝对上, ...
目前国际上得到公认的绝对估值方法有一些,最常用的就是DCF,原理都是把未来的收益(股息,或者股东权益对应的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对现在进行贴现。
其他的方法,我看到国内外有一些独创的,基本都是按照公司的各类财务指标+管理层评价+行业景气程度+垄断优势等等,按照一定权重进行计算。
但是麻烦的就是,这些模型(应该不能叫做模型,叫“评分表”合适点)都是自创的,主观性太强。也可能会做得很好,但是需要做模型的人方方面面,以及对于各行业都有深刻地认识。
极限的情况我理解是指:能找到价值区间的下沿,也就是说足够的“安全价值区间”。
原帖由 mting 于 2006-10-8 20:41 发表
嗯,技术上他就是:RSI选强度,选波段新高(这里面很混乱,杯子柄形态算是有点规律的,类似国内的很多叫法,什么青龙取水?好像有点像这个),卖出方面更加混乱,主要看价格和成交量的配合。(还有什么每20%多 ...
买入动作符合的条件应该和卖出动作符合的条件成逆否命题的,我觉得应该是。。
比如,多头买入,反之,卖出的条件就是非多头。。。
他涨超过20%卖出,那买入的条件当为涨幅小于20%时买入??
他跌超过7%抛出,反之买入的条件应该是跌幅小于7%时买入??
我也不知道这么个思维方法对不对??总之觉得他的有些法则不大对。。
咱们一般人用的交易系统买入和卖出法则都是相对应的。。
比如,均线多头买入,卖出的条件为均线不多头了。。。(未必空头)
再如,放量上涨买入,反之,卖出的条件是不放量上涨了(缩量上涨,放量下跌等等)。。。
这些都是基本成逆否命题,值得推敲的。。
但是欧的法则感觉经不起推敲,往往买的时候较清醒,但是卖的时候就乱套了。。。。
:*29*::*29*::*29*:
原帖由 mting 于 2006-10-8 20:53 发表
目前国际上得到公认的绝对估值方法有一些,最常用的就是DCF,原理都是把未来的收益(股息,或者股东权益对应的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对现在进行贴现。
其他的方法,我看到国内外有一些独创的,基本都是按照公司 ...
你有句话说的特好,说你是悟性好一点没错。。。
偶一直尽力回避的被你一言点破,一起进步!:*9*::*9*::*9*:
[ 本帖最后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21:01 编辑 ]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6-10-8 20:50 发表
两位精英讨论的内容好高深:*9*:
俺只有听的份:*22*:
学习.
哈哈,我是半瓶子水,被双子姐姐问晕了。
小y
俺节前也去海通总部申请了一个股指期货的账户
过几天弄个模拟软件试试
以后要多指点老哥呀....哈哈
原帖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20:55 发表
你有句话说的特好,说你是悟性好一点没错。。。
偶一直不想说一句话的被你一言点破,一起进步!:*9*::*9*::*9*:
:*18*:
多谢姐姐,俺正在努力学习中!
原帖由 凹凹凹 于 2006-10-8 17:48 发表
欧乃尔还有一本书叫24堂课,看过没有?
这个好像看过了电子版的,没有太多印象了。我认真看过的就是《笑傲股市》和《股票买卖原则》两本。
原帖由 最最最笨的股民 于 2006-10-8 18:38 发表
姐姐好!小弟看到就回了,不慢:P:*18*:
:*26*:MM嘴好甜啊!学习!
哈哈,MTING好样的.学习学习.
估值模型,偶一点不懂:*10*:.
[ 本帖最后由 richwood 于 2006-10-8 21:07 编辑 ]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6-10-8 20:55 发表
小y
俺节前也去海通总部申请了一个股指期货的账户
过几天弄个模拟软件试试
以后要多指点老哥呀....哈哈
偶只会时间预测,而且需要交易策略来控制预测错误的风险的。。
期货风险大,如果需要,我会尽力把结果提供出来供大家参考。。
不过错了或者大家不会运用,整个倾家荡产可别怨我。。
至于老哥你,只要开口,我尽力。。。。:):):)
偶给大家举个例子:
假设地上有10美元,一个乞丐见了肯定去拣的,对不对??因为他价值确实就是10美元。。
盖茨开车路过,他会停下车来去拣吗??不会,为什么??
因为停车、拣钱耗费他的时间也许足够他去赶场会议,价值足以万美员来计算的。。
说明,目前的十美元对他来说价值为负的。。。他不会下车去拣的。。。
但是按照目前的估值模型,似乎这10美元无论怎么计算都是10美元。。
因为模型的无风险收益率似乎一般都取的国债或者银行利率。。。
总之,传统的估值模型似乎体现不出盖茨和乞丐对于这10美元的态度区别。。
这10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其实是个区间,那么最终的定价到底该为多少??
那似乎只能看世界上乞丐多还是盖茨多了。。。随着二者变化,10美元的价值也在区间内浮动。。
我上面说的对不对??请擅长基本面的高人指点下!:P:P:P
[ 本帖最后由 ☆双子→怜心♂ 于 2006-10-8 21:2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