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rty231
发表于 2006-12-19 12:22
建议斑竹详细分析一下评分指标
plokijuh1010
发表于 2006-12-19 12:34
我找不到有用的编程教程啊,请那位老大好心可以给个连接
ghoster222
发表于 2006-12-19 12:58
机构调升康裕投资评级,第一目标价位10元
ghoster222
发表于 2006-12-19 13:01
大盘虽红,实际已经进入调整了,大家来猜猜,经过这轮调整之后,下一轮炒作的热点板块会是什么?我看好旅游板块,昨天已经开始露出苗头了,明天大哥的看法如何?
xxxxzmz
发表于 2006-12-19 13:08
可能!!!!!
dasayu
发表于 2006-12-19 13:20
依然你好,麻烦分析下600797,我不是想买,而是想跟你学习点分析的技术:)
awangpian
发表于 2006-12-19 13:24
已杀入桂林旅游埋伏了...希望真是如此...
丽江旅游也不错..
showmewhat
发表于 2006-12-19 13:26
什么时候出000739好呢??
tjzh
发表于 2006-12-19 13:28
原帖由 plokijuh1010 于 2006-12-19 09:23 发表
可不可以告诉一下具体的名字,或者那一本比较好的
海风股票论坛copy的
ghoster222
发表于 2006-12-19 13:36
介绍给大家一个在普洛康裕身上做短差的方法,此法考验个人的操作经验,所以盈亏自负,到时亏了不要骂我就好,呵呵。
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康裕15分钟K线的布林通道,自从康裕步入加速上升通道以来,往往都是触及布林通道的上轨就回调,回调到布林通道的中轨就反弹,小弟已据此做了几次短差,除一次失手亏了手续费之外另外的都成功了。
操作要点:1、最好用1/10以上的仓位去操作,这样有利于你控制自己的心态,当然如果你自认为心理素质特别优良也可以重仓操作,反正小弟的心理素质不好,每次都是微小的仓位赚点小钱。每天多捡几个来回就积小钱成大钱了。
2、即将进入涨停价位时最好停止这样的操作,以防你买不回来。
3、此法也同样适用那些上升趋势确认的强势股,谨以此献给那些认为短线功夫需要磨练的朋友。
其实短线就看两点:1、经验 2、心理素质
[ 本帖最后由 ghoster222 于 2006-12-19 13:41 编辑 ]
lymanqun
发表于 2006-12-19 13:39
6日涨幅56.35% 普洛康裕缘何暴涨
2006-12-19 2:38:00 作者:钟鸣 来源: 出处: 第一财经日报
钟鸣
最近6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到56.35%,普洛康裕(000739.SZ)无疑是近期股市最受人关注的股票之一,而其今日的一则风险提示公告或许透露出一些个中缘由。
普洛康裕今日发布澄清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离 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乙胺原料药与片剂(立安)被列为流感防治储备药品;控股子公司上海普洛康裕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药研院”)研制的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现正在市场拓展初期;上海药研院的研发项目癌症基因靶向诊断试剂正在研制过程中;控股子公司浙江埃森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产品现已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目前正在抓紧筹建,联系客户。
公告称,由于某些不确定性因素,上述产品目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尚无法准确预测。除前述事项外,目前没有任何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此前,由某券商的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称,普洛康裕的研发项目癌症基因靶向诊断试剂具有高技术、高壁垒、高毛利的特征,与现有方式相比是一种革命性的基因技术,并预计将于2008年给公司带来大量利润,并据此将普洛康裕的估值提高至15.17~19.44元,投资评级为未来6个月内,超强大市。
但另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则表示,虽然普洛康裕的研发能力得到提高,但药物的研发到实际进入市场还有很长的一个过程,中间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癌症基因靶向诊断试剂能否或何时实际给上市公司贡献利润还不确定,市场目前的上涨更多的是一种预期,投资者要尤其注意其中可能蕴含的风险因素。
普洛康裕也表示,市场上出现的盈利预测传言与信息,属于研究机构或出版发布者的观点,不是公司的预测并提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普洛康裕昨日涨停报收于8.99元。
只取一瓢
发表于 2006-12-19 13:40
依然老大,请点评一下600797好吗
chenmingbo
发表于 2006-12-19 13:45
请问今天还可以进000739嘛?
ghoster222
发表于 2006-12-19 13:46
猜错了,汗一个,又奔涨停去了
king1898
发表于 2006-12-19 13:46
000739涨停了
lymanqun
发表于 2006-12-19 13:46
原帖由 ghoster222 于 2006-12-19 13:36 发表
介绍给大家一个在普洛康裕身上做短差的方法,此法考验个人的操作经验,所以盈亏自负,到时亏了不要骂我就好,呵呵。
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康裕15分钟K线的布林通道,自从康裕步入加速上升通道以来,往往都是触及 ...
看看000739的30分钟布林线。走得多标准啊,诱惑很大,做好可不易
showmewhat
发表于 2006-12-19 13:47
000793 华闻传媒涨停了,依然老大对这股有什么看法,明天是否可以跟进??还有广深铁路什么时候正式上市??上市后应否大力入仓吗?
p.s:000739也涨停了!!今天我也买了一些:),多谢老大指点跟进
[ 本帖最后由 showmewhat 于 2006-12-19 13:49 编辑 ]
chenmingbo
发表于 2006-12-19 13:50
请问老大,我今天才进000739可以吗?
ghoster222
发表于 2006-12-19 13:51
原帖由 awangpian 于 2006-12-19 13:24 发表
已杀入桂林旅游埋伏了...希望真是如此...
丽江旅游也不错..
嘿嘿,兄弟我埋伏的丽江旅游,可惜没钱了呀,所以只埋伏了100股,哈哈哈哈哈
这些钱还是买康裕剩下的边角料。
只是想试试自己的盘感,老待在康裕身上,还是要经常练练手
lymanqun
发表于 2006-12-19 13:54
原帖由 只取一瓢 于 2006-12-19 13:40 发表
依然老大,请点评一下600797好吗
我以前点评过,主力控盘极高(72%),前景看好,但这一行业的龙头是东软股份,给份报告参考:
浙大网新:软件外包将爆发式成长 买入
2006-12-11 17:23:00 作者:朱亮 来源: 国金证券 出处:
预计2006~2008年EPS分别为0.149元、0.225元和0.27元,分别同比增长33.7%、50.8%和20%。
我们与众不同之处在于:1)对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长期看好,认为中国目前类似10年前的印度,将迎来外包的黄金十年;2)认为07年后网新对美外包的爆发增长,理由是:网新恒天有望年底重组完成、11月收购的Comtech将有大量贡献及Microsoft有望成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3)十一五期间,国内脱硫市场容量600亿。未来三年,烟气脱硫仍可为公司带来大量利润和现金,过度看淡此项业务太过悲观。
我们认为,网新未来最大看点是对美外包业务。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1)
直接从道富等海外美国客户拿单,具有20%额外利润空间;2)背靠浙大,使网新具有相对优秀人才储备优势。
用PE估值法,给与网新外包40X,脱硫18X,国内IT服务25X,网络设备分销8X,以07、08年EPS为基础,得到股价区间为5.62~7.2元;采用DCF方法,得到股价为6.39元。综合考虑,我们认为未来6~12月内股价合理区间是5.62元~ 6.39元。目前股票价格还未反应2007年价值,给与“买入”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在于恒天重组的宣告完成或与Microsoft合作的进一步确定。
未来风险主要在于:
网新并购Comtech后,是否能够快速度过磨合期;网新毕竟处于外包发展早期,经营管理经验还不是特别丰富。
网新目前主营业务分为四块:软件外包、国内IT应用服务、烟气脱硫和网络设备分销。其中盈利能力强的软件外包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烟气脱硫则是近期利润的主要来源。对于国内IT应用服务和网络设备分销业务,公司计划以控制收入规模,提高盈利能力为主。
网新软件外包2005年收入1亿元,名列中国软件外包第二名。占外包收入半壁江山的对美业务是网新外包未来最大的看点。虽然对美外包主力网新恒宇2005年9月被客户道富集团收购,但道富与网新目前正在重组网新恒天。作为双方利益的载体,网新恒天不仅承接道富的项目,更是要借助于道富的力量,扩大在美国金融行业软件外包的领地。2005年对日业务收入的84%来自于网新新思,16%来自于网新富士,主要客户是日立、NES、NTT、野村证券等。
网新从2004年迈入烟气脱硫领域,目前是国内Top10脱硫解决方案供应商。其脱硫业务主要由两家下属公司经营:网新机电——提供国内烟气脱硫业务解决方案;网新香港——为国内机电总包提供设备进口服务。2005年,脱硫业务收入9.5亿,净利润6776万,贡献给上市公司5400万,占全部净利润60%。由于06、07年脱硫项目进入竣工高峰期,这块业务将成为未来2-3年重要利润来源,因此网新今年8月通过收购,占据网新机电95%的股权。
国内IT服务和网络设备分销作为网新起家业务,一直是主要的收入来源,2005年这两块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75%以上。国内IT服务主要由子公司浙大快威和浙大网新软件产业集团经营,快威侧重于系统集成、网络工程等硬件集成业务,网新软件侧重于电子政务、电信电力、医疗卫生等行业软件定制开发;网络设备分销由子公司北京晓通和浙大图灵负责,北京晓通是Cisco中国渠道总分销商之一,浙大图灵以分销联想、TOSHIBA、HP等网络终端设备为主。
未来5年,中国软件外包至少保持40%-50%高速成长
IDC统计全球软件离岸外包产业规模在2004年已达328亿美元,预测2009年将达到8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9.5%。印度国家软件服务协会(NASSCOM)预计未来五年,印度IT-BPO离岸外包产业规模将保持CAGR 26.6%,在2010年达600亿美元。
我们认为,已经保持十五年高速发展的印度IT外包产业,未来还能继续较快成长,充分证明了全球软件服务产业未来五年依然处于向成本较低地区的快速转移过程,为印度、中国在内的接包国家提供了充足的业务。
CCID预测,到2010年,中国软件离岸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70.28亿美元,占全球软件离岸外包市场的8.4%,CAGR为50.2%。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产业规模为9.3亿美元,预计06年超过13亿美元,已经超过1996年印度产值10亿美元。分析目前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内在素质和外部环境,我们认为,未来5年,中国会像十年前的印度一样突飞猛进。关于软件外包行业的详细情况,请参见《2007中国软件外包行业报告》。
网新可直接从美国市场拿单,具有20%额外利润空间。早在2000年,全球最大共同基金——美国道富集团就在浙大成立研发合作机构,成为网新对美业务公司——网新恒宇前身。2002年该机构对道富Lattice系统成功改造和移植,另道富对其软件开发能力刮目相看,也打开了道富外包的大门。2005年,道富就发包给恒宇500多万美元。据我们了解,从美国市场直接拿单,印度公司大约4-5万美元/人年,网新价格为3万美元/人年;而国内大部分对美外包企业仅能从MS、IBM等国内公司接包,价格为2~2.5万美元/人年。我们认为,国内大多数企业由于知名度、资金实力以及客户关系等不足,短期内还很难直接到美国拿单。而网新与道富则是长久合作建立起信任,且与道富合资实现利益绑定。利用道富在美国影响,我们相信网新未来会有更多来自美国的客户和合同。
背靠浙大,网新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储备。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是外包企业迅速做大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对技术和英语要求较高的对美外包企业。由于目前很难从社会招聘软件外包人才,企业还是主要从高校招聘毕业生再培养。我们认为,虽然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很多,但太多的就业选择,使得软件外包企业找到优秀人才也不容易。网新背靠浙大,拥有宁波软件学院,在就业选择相对不多的杭州,还是具有相当号召力。据我们了解,网新恒宇和恒天70%员工都来自于浙大。网新对美外包员工400多人,计划今后每年新招200-300人,仅每年浙大毕业的软件硕士就达500人,按研究生本科生比例1:2算,每年浙大毕业可供选择的范围就在1500人左右。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年,网新人才上的优势是可持续的。
恒天重组即将完成,收购Comtech增强实力,Microsoft或将成为战略伙伴,对美业务07年将有爆发式成长。
据我们了解,恒天重组已近尾声,目前道富正在走一些最后的常规程序。
由于道富前期程序审批缓慢,所以导致重组进度一拖再拖,但双方没有原则性异议。我们认为,重组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
我们认为,重组后的恒天将是双方拓展美国市场的新平台,凭借道富的影响,其盟友、客户不久之后或许就是网新的客户。实际上,德意志银行、ADP、富达、富兰克林等与网新最近交往甚密,正是道富的功劳。
收购Comtech、或将与Microsoft战略合作,对美外包第二条路日益清晰..网新对美外包第二条路就是与Microsoft、IBM等美国IT企业合作,最近或即将发生的一些事件已构出轮廓。
11月收购的Comtech,主要面向Microsoft亚洲和Microsoft中国。我们认为,此举不仅充实了网新Microsoft中国业务的力量,还打开了Microsoft亚洲的大门。今后有望成为网新Microsoft业务的发展平台。
Microsoft可能成为网新重量级伙伴。从今年初,网新向Microsoft中国输送人才,到年底收购Comtech,我们依稀可看出未来Microsoft在网新伙伴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前期Microsoft与国内企业的合作模式,我们推测,双方合作有可能出现在3个层面:
业务:Microsoft利用网新销售渠道卖自己的软件,网新则可得到更多的外包订单;..研发:依靠浙大的人才技术优势,双方有可能联合产品研发。这是网新不同于其他国内IT企业的优势。
资本合作:Microsoft去年5月2000万美金入主浪潮就是先例,不排除这种事情在网新身上重现。
我们认为,如果双方战略合作落实,不仅Microsoft可以输送更多外包业务,且对提高网新在海外市场的形象将大有益处,网新对美外包第二条路也得到进一步夯实。
我们认为,与06年比,07年对美业务将有爆发成长。
恒天重组后,07年道富订单有望恢复到05年500万美元水平,并保持60%增速;预计Microsoft中国业务(剔除Comtech部分)07年也将增加100人;Comtech 07年并表,并保持50%以上增速;未来3年,公司计划每年新增两个新客户,合作初期预计每位客户贡献100万美元。我们认为,以道富在华尔街的影响力,这个目标不难实现。据悉,目前德意志银行、ADP已经发给网新试验性的小项目。我们预计明年,二者将贡献200万美元订单。
目前对美业务约400多人,我们认为,如果按照50%-60%的扩张速度算,收购后的对美外包人员每年新增应在300人左右。
我们认为,通过4年的积累,网新已经培养出一批熟悉客户业务、可顺畅交流的中高级人才和较成熟的项目管理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法,为后面人员快速扩张搭好了基础。对比04、05年恒宇人数每年翻番的历史,以及前述网新人才来源上的优势,我们认为公司人才扩张应能支持业务量的增长。
未来3年,对日业务将保持50%的增长速度..网新新思、网新富士从事对日软件外包,新思目前600人,富士60人左右。
我们了解到,公司对日业务也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金融、基础软件等业务,这主要与管理层大都技术出身有关。不过虽然技术含量高的业务进入门槛高,但相应对公司人员素质要求也高,所以毛利率并不比技术含量低的外包(如运维、测试等)高。公司管理层已经注意到这点,下一步计划在对日业务4个基地(北京、杭州、大连和沈阳)业务差异化,加大中低端业务比例,加快扩张速度。
预计未来3年,对日业务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略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做深老客户。经过4年,公司与东京证交所、野村证券等老客户的合作已走上正轨,接单规模也从当初十几万美元上升到上百万美元。我们认为,“试用期”过后通过做深老客户,未来可保持稳步成长。..引入新客户。06年,NTT Data和日立系统都成为公司新客户。特别是新思今年通过转让5%股权,引进日立系统,并承诺将面向日立系统的专门组织规模从160名扩大到300名。我们认为,把客户变成股东,此举拉近了与客户的关系和信任,可使客户今后更放心发包给公司。
“十一五”期间,国内脱硫市场容量600亿左右..近年来,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连续多年超过2000万吨,其中火电厂排放二氧化硫接近总量的50%。“十五”期间不仅没有完成削减20%的任务,反而增加了27%,导致环保目标成为“十五”期间唯一没有完成的国民经济考核指标。意识到环保问题的严重,“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末减少10%。我们认为,近期一系列政策和举动,显示了国家推动脱硫市场发展、将环保进行到底的决心。
中电联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底,我国建成投产的烟气脱硫机组容量达到5300万千瓦,正在建设的烟气脱硫机组容量超过1亿千瓦,十一五约有3亿千瓦在用的燃煤机组需要安装烟气脱硫设施。按目前单价200元/千万,市场容量大约600亿。
从时间上来看,考虑到十一五新增电厂建设将在07年减速和脱硫工程的延迟效应,我们认为08年将是脱硫市场自高转低的拐点。
各据一方,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市场已经充分竞争,毛利率下滑空间不大..国内脱硫市场客户几乎集中在六大发电集团。而据中电联统计,拥有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总承包业绩的公司近50家,发改委根据2006年脱硫合同额统计数据表明,前十名主要厂家市场占有率也仅有78%。
我们认为,国内脱硫市场竞争格局基本成形,未来变化不大。
由于核心技术基本都引自国外,国内企业只是充当工程总承包商的角色进行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所以企业很难利用技术手段来扩张地盘。
另外,主要发电集团都有自己的脱硫企业,以各地电力设计院背景的浙江天地、苏源环保,和民营企业凯迪电力、浙大网新等都已占据一方,日益下滑的毛利率也让企业大力开拓市场动力不足。
依托浙江大学能源与机电学院,通过与法国阿尔斯通ALSTOM、意大利IDRECO、德国GRAF-WULTF等公司的密切合作,网新掌握了成熟的干法、湿法脱硫技术。虽然网新缺乏像国电龙源、中电投远达等电力集团背景,但凭借出色的工程设计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网新成为国内主要脱硫工程供应商之一。
网新在2004年迈入烟气脱硫领域,按照脱硫项目一般实施周期为18个月,06年进入项目竣工高峰期。截止到2005年底,网新累计签订脱硫合同34亿,除了05年确认的收入9.5亿,预计剩余收入在06、07年确认。面对毛利率不断下滑,公司加强项目管理,更注重项目盈利能力,计划在稳定毛利率15%~20%的基础上,06年以后每年签订8-10个项目,合同额在13~14亿。
国内IT服务和网络设备分销业务,醉翁之意不在酒..与外界认为国内IT服务和网络设备分销业务应当被剥离的观点不同,我们认为这两者近几年对网新利大于弊:
可作为谈判的筹码。我们认为,吸引国外IT企业(如Microsoft)的正是网新全国性的销售网络、良好的客户关系以及强大的分销管理经验能力。作为筹码,网新可以从Microsoft得到更多外包订单和国内外营销支持。
分摊经营风险。鉴于公司软件外包刚刚起步,收入利润贡献尚小,所以这两块业务可以分摊经营风险。
对于国内IT服务和分销业务,公司未来目标是控制收入规模,并通过向IT服务转型来提升盈利能力。我们相信,随着国内客户成熟度的提高、对IT服务商越来越依赖,有品牌、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大型IT企业将来的路会越来越平坦。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2006~2008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721.7百万元、5071.1百万元和5250.5百万元,分别同比增长8.9%、7.4%和3.5%;EPS分别为0.149元、0.225元和0.27元,分别同比增长33.7%、50.8%和20%。
未来6-12个月,合理价格在5.62元-6.39元间,给予“买入”建议
综合DCF与PE估值结果,我们认为未来6-12个月内,股票合理价格区间为5.62元-6.39元。
我们认为,07年以后公司对美软件外包的爆发式成长不仅带来可观的利润,更是垫定公司未来长期业绩高速成长的基础。目前股票价格还未反应2007年价值,给与“买入”建议。
风险提示
未来公司的业绩成长主要依赖对美外包业务的高速发展,关键在于06年底或07年初恒天重组完成后,道富订单可恢复到500万美元以上,以及网新与Comtech整合不会对其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但如果这两方面远不及我们预期,则可能达不到我们预测的目标。
与东软十多年外包经历比,网新外包毕竟年数较少。因此公司外包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这可能导致业绩出现一定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