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xx18 于 2016-6-23 13:43 编辑
易学是天文学、地理学、自然科学的集中体现
中国先民在几千多年前就创立了易学文化思想并逐步形成科学庞大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我们都知道:易经是中国人文化的源头,被称为六经之首,是古代先贤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5000年灿烂文化的源头。季羡林先生说:《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梁漱溟先生说:《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易经》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
而易经思想的来源,却一直困扰着后来的学者,一方面感叹先人的伟大,一方面从各角度研究易经思想的应用、发展及思想体系。但思想来源也一直成为各时代学者的难题,众说纷纭,仁智不一,其中不妨众多神话。特别是对河图洛书的解释,几乎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有人虽然提出河图为先天八卦的源头,洛书为后天八卦的源头,但依然是没一个清晰的思路理出来。然而,系辞里早已经透露出相关信息,如:“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说明先人是经过各种生活经验而创造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仰观俯察,也就是天文和地理知识。
其实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都首先来自于人的自身需求。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就受到大自然规律的影响。日月星晨风雨雷电金木水火土,正是时刻影响我们生活的自然因素。而所有自然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太阳和月亮,是这两个因素,才有了后面的其它因素。所以我们总是说中国文化思想是天地人合一的体系,也就是说:天文知识才是中国文化思想体系的源头。有了天文意识,自然就有了地理意识(现代基础学科也是把天文学和地理学合在一起的,也说明这两个学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古人描写古代圣贤或神奇之士时,总是用“夜观天象、日观山河之气”,便知世间将要发生种种大事之类,也就是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人认为有预测能力的人,就是通晓天文地理的人,其实就是懂得自然规律的人。这也说明:古代的预测学,就是站立在天文地埋知识基础上的。其实干支学说,就是天文地理学说,是中国人认识天地自然最科学的知识应用体系。
所以,易经文化最重要载体是天干地支,五行生克。而最早最多的应用是用来纪年,有了纪年体系,时间就成了可以把握的东西,也促使人类开始了对生命的探索,进而促使人类向各科学领域探索。
首先是来源于天文学
首先是古人对天和地的认识,然后太阳月亮,继而太阳系五大行星,行星之间的关系特性、命名。
对天地的认识和太阳月亮的认识产生了阴阳学说,以河图洛书为代表;对五大行星的认识产生了五行学说,对太阳系天体的运转规律的认识产生了天干地支理论。
天干理论依附于太阳系在天体运行的规律和角度,地支理论则依附于地球与太阳月亮的关系特别是地球在公转自转中形成的四季更替。
《易经》的易字就是日和月,代表宇宙,《易经》的思想就是天地自然的运转规律。所以天地之间的事,用《易经》都能推算。这就是气场的作用,也就是磁场的作用。你和你家人的心脉是相通的,天地之间的气场也是相通的,当你凝神静气的时候,天地之间的气场便会打通一切障碍,让你家人的信息像电波一样传过来,然后通过你手上的钱币变化成《易经》里的卦象。
易经思想的核心就是阴阳相荡,循环平衡。《易传》言:“易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万事万物的由来,无不如此。
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是一种对任何事物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哲学理论,它可以涵盖宇宙内的任何领域。所以,人们把阴阳学说称之谓“宇宙法则”。八卦图是宇宙模型的缩影,是对宇宙万物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反映。从理论上讲,八卦的预测功能极其强大,八卦囊括的事物之广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宇宙万事万物都在八卦预测的范围之中。
而人体就和天体一样,很复杂很神秘,人的每寸皮肤每根神经都含有大量信息,也可以释放和接收大量磁场信息。而每个人的基因都不一样,不同的基因记录了人一生所有的信息,从受胎出生一直到死亡都写在基因里,易经就是破解人的基因信息的神秘工具,然后通过你的个人信息再延伸到与你相关的信息上,所以对于易经而言,人是没有什么秘密的。
人类的生命过程是整个大自然运行中的一部分,是和自然规律息息相关的。孔子在《系传》里说:“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天地的意愿是没办法违背的,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大自然的规律,只能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得自然之德。所以,研究易经知识可以济世救人,也使自己少犯错误,既然上天安排自己的命运是这样的,那就安心顺势而为吧,做一个快快乐乐的人。
瑞士心理学家CarlJung(荣格)是最推崇第六感的人,荣格认为,所有的人从一出生就有某些体验,如生、死、上帝、母亲和父亲、动物、能量等。这些普遍性体验构成了人们的思想、想象或模式的各种archetype(原始意象)。他对第六感的解读和中国的易经不谋而和,易经预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感应,也叫心识,而不是神的指点,要说有神存在的话,这个神就是潜意识,每个人都有潜意识,只要能满足一些条件,每个人都能把一些以前储存在心里的意识激发出来,以完成某种感知。
科学就是不断揭示真理的过程,什么叫真理?被验证是正确的才叫真理。自然科学发展的本质是探索人与宇宙自然现象的关系,也就是从那里来到那里去。这是西方打破宗教神权后而发展而来的。技术是在科学原理上的应用,就如《圣经》上说过的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与世界,即自身的延长。宗教中有科学。如基督教思想,认为神就是光。佛教讲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认为心能转物,因为意识也是一种物质,也是一种磁场反映,而心的意念比光速还快。《易经》就是科学与哲学的源头,是处理社会关系的经典,易经预测也正在被人类验证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人武断地说它是迷信,但再多的人也代表不了真理,不是有智者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吗?总会有一天,易经的神奇终被验证,终被承认,世界终会被震撼。
与《易经》一起应用于预测理论的还有罗盘,它是中国先贤在指南车的基础上,利用地球磁场原理发明的定位工具,其功能之强大,理论之完备,影响了整个世界对天文地理学的不断强化。罗盘二十四山上应天,下应地,包含了天地两大体系。四维八干属于天文系统,所反映的是天体系统的规律;十二地支是地理系统,所反映的是地理系统的规律。地是承载天的,所以地支中藏有干,即地支藏干,也就是说地支中已经包含了天干之气在内;天是覆地的,天干中不可能含有地之气。
风水学就是磁场学,是宇宙各大星座与太阳系对地球在不同角度下形成的磁场影响,再对应到对地球的影响及地球上某一点的影响。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及对人类的影响,大磁场与小磁场的呼应关系,和谐与不和谐的结果,就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础。中国人对五大行星的认识,正是五行命名的由来。而西方星的相学,也是利用天文学来发挥预测功能的。
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地传递能量和动量。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辐射,波长大约在380至780纳米之间,称为可见光。只要是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因此,人们周边所有的物体时刻都在进行电磁辐射。尽管如此,只有处于可见光频域以内的电磁波,才是可以被人们看到的。电磁波不需要依靠介质传播,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为光速。
现代科学的应用更已证明:电磁波的力量之大是不可相象的,小到我们天天用的电器遥控器,大到对飞机、宇宙航天器的遥控,都是电磁波的用力量。
人无论如何保持神秘,如何极力隐藏自己,如何不动声色,只要一卦出来,便什么都清楚了。卦有六爻,从一至六,不过屈屈六道实线或虚线,但是一个人前生后世,事业家庭,心肝肠肺,吉凶祸福……所有信息全写在上面了。古人说,易里乾坤大,卦中日月长。天地的玄机比一个渺小的人来说,不知要复杂多少倍,都可以用易经来揭开神秘面纱,何况生如蝼蚁死如尘烟的人呢?
有人认为顺从天意是唯心的说法,人只顺从天意就不用努力了。因为一提到天意人就容易想到迷信,以为天意就是上天的旨意,因为上天是一个虚拟的意象,所以人容易把这个虚拟的上天下发的旨意看成也是空的。其实,天意不是上天的诣意,而是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律。
荀子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天意是一种道,这个道既然生成,是改变不了的,后天的努力和顺从天意是两个概念,我们常说“必然”和“偶然”两个词,以为只要努力总会有“偶然”的成功出现,其实是不懂天意这个“道”,在这个道里,“偶然”永远藏于“必然”之中,意即你一直在努力着一直没有遇到,只是在一个令你意想不到的时间里必然地出现了,你以为是“偶然”而已。邵康节有一篇《万物赋》,里面有一句话非常有道理,“观理者,静则乎地,动则乎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洞察万物内在规律者,静则师法于地,动则师法于天。所以万物内含数理,易数是无法穷尽的。
天之气属阳,其质轻,上浮于上,不可能下沉于地,天气是不入地的。龙行地下,理应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其气的属性和运行规律。风水术的基本原则是“乘生气”,四维八干没有龙气,也就没有“生气”可乘,乃空亡之地。
《黄帝内经》里有更好的解释,“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空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凡懂得人是和自然相通者就会明白,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在天地之间,宇宙之内,无论是九州之地,还是人的九窍五内十二节,都与自然之气相通。天地阴阳平衡可使五行不乱,五行顺才会促使阴阳和气。如果经常违背阴阳变化的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乘虚而入伤害人体,所以说阴阳是生命之本。
因为人和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只有自然界的阴阳清净顺畅,人才会相应的心平气和,顺应这个道理,阳气就固密。即使有淫风之气,也对人造不成伤害。这就是遵守自然规律的道理。只有聪明人才能够传接天地之气,谨守天时,懂得顺应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在内则使九窍不通,在外则使肌肉萎缩,致使自我伤害。
人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太阳不能按其轨道运行,造成阴阳不调,万物就不能生存,人体若阴阳不调,健康和寿命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天体运行不息,是借太阳的光明,同理,人体的健康长寿,要依赖阴阳之气的顺畅和谐。
所以,一个卦,万事万物尽显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