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廷 于 2014-10-26 12:08 编辑
mrgjy1818 发表于 2014-10-26 00:04 
错漏之处俯拾皆是:请略举一二例如何?
好的我简单讲讲,因为我也不是搞这行的,随便说几个,说错了见谅。
我阅读了几遍文章,文中作者反复推崇金钱也就是资本对社会的调节和配置,本质上却并不是一个经济学的观点。无非是对现阶段国有制度的不满。但不满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促进公平而不是简单的反对,最起码要有个合理的可供引申的观点吧。但我只能遗憾地说他不是一个严谨的社会学者,意气之争的程度远大于观点的研究。
他说金钱诞生公平,金钱促进公平,称赞金钱将人类解放出来,殊不知货币本身就是诞生阶级的必要条件之一。货币与权力的结合,资本力量对阶级地位的确立是资本逐利的必要条件,资本积累阶段时期那些必然的血腥运动一点不比阶级斗争善良。通过权力或者金钱对社会阶层进行划分,这有什么实质性区别么。他不可能不知道货币本身不代表财富,货币本身就是资本力量结合权力之后对计价方式,通过这种计价方式的推行对社会财富进行掠夺是资本的属性,就如国际金融力量操控商品定价权一样简单明了。他是真不知道,还是视而不见?
社会治理国家形态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学江恩的人对此应该很好理解——这是一个制衡合作分裂又回归的过程,力量之间平衡的形成和失衡是永远的主题。无论是权力或是资本,都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味地推崇一方面贬低另一面,很难说不是为了某种背后的观点而唱戏。正如文中的作者简单地陈述了一些现有阶段的弊病之后,对此并无深入地分析和解读,而是迅速地又跳回自己的观点“金钱资本调节社会”中去了,中间没有什么逻辑,唯一的联系就是运用了“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子。简而言之作者的逻辑就是“金钱资本对社会的调节作用是最好的——现阶段国家的毛病完全是权力调节造成的——所以金钱资本是最有效的”,这种看上去咄咄逼人发人深省却循环论证并且毫无用处的文字,和心灵鸡汤实在没有什么区别。
他故意曲解中国的城镇化,更很搞笑是地提出了制造业过剩的理论,理由是“中国的全部工业平均开工率不到65%”。——然后简单地推论出应该发展服务业。这种观点早就被现代经济生活所否定了。工业开工率下降,这和中国缺少核心制造工业没有矛盾,那种来料加工式的企业,在国际资本对资源定价权的掌控下早就边缘化,被淘汰是正常的。现阶段反而更应大力推进核心制造业的建设——看看德国就知道,德国是欧元区的核心,他之所以成为欧元区最中坚的力量,完全是因为他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倾注于制造业的结果。作者看见美国只有不到百分之几的人口从事制造业就迫不及待地宣称中国需要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转移到服务业来,而完全不提这种转移的前提和后果以及和美国的经济方式之间的联系。远的不说,香港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看看香港的制造业就知道了跟着金钱资本走是什么结果了。房价畸高寸土寸金,除了房地产啥也搞不了(我估计这个作者说到香港房地产的时候就会提出这体现出资本主义优越性的观点了)服务业再发达,没有核心制造业做支撑,只能沦为跨国资本手中的棋子,货币再多分分钟变成一堆废纸。
文明的传播本身就是权力或是资本力量的一种思维塑造方式。改革几十年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既丢掉了自己的传统,又不合时宜地汲取了西方资本所推行的那一套。中国有中国的文化方式,几千年的传统被丢弃,又融不入西方文化的圈子(人家也不可能让你融进去)最后成为香蕉人是最悲哀的结果。作者号称民族国家的分界在金钱力量之前会慢慢消失,金钱资本必然实现全球大同,我觉得这个蛋不仅扯得厉害,而且扯到了一定高度。每一种权力在得以确立地位之后,都会通过思想改造来现阶段的文明,这是巩固自己地位的必然措施。民族国家的分野永远不会消失,只要文明的传播还在一天,这种鸿沟就不可能消亡。金钱通行世界的背后依然是国家力量的角逐,没有可以强大到对抗半个世界的武力,美元拿什么通行世界输出通胀?一说到老美就浑身高潮是这些所谓公知人士的一大特点,在他们眼中,美国是真正的“美”国,完全无视金钱资本的逐利性,更对金钱资本为逐利所确立的世界阶层所视而不见,这种选择性失明者所写下的文字,又有什么可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