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rbf

[000609] 绵世股份:无限风光在险峰 三年股价一万元 | 08-10 三年每股收益 15 47 8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4 10:18 |
50下 空头陷阱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13:57 |
再次涨停 yeah!
发表于 2008-2-4 20:55 |
楼上的抄底功夫了得:*2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3 12:25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9d3510100924w.html

   全国的房价     2008-02-02 17:47:04
  
,而房价的涨幅却并未扣除价格因素!

当衡量与计算猪肉的价格时,社会并不会产生歧义,因为猪肉虽然不像黄金有9999的标准,但质量却相差不大。但房子的变化却是巨大的,不但房子本身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房子的位置、地点也因为城市交通、道路、环境、配套等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因素似乎并没有被计算于房价之中,那么土地的价格又怎么会发生变化呢?

94年小潘的万通新世界广场就卖出了4000多美元/平方米的高价,那时的美元是1:9的汇率。今年金融行业的甲级办公楼,硬件远远好于万通,但价格却不到94年万通的水平,房价似乎没有涨。1994年西单赛特的商铺曾卖出了6600多美元/平方米的高价,至今北京大约也就是这个水平或尚有不及。同样是1994年亚运村的阳光广场也卖出了2600—3600美元/平方米的高价,今天大约周边的楼盘能有此殊荣的也是极少数。

1994年有内外销房的差别时,外销房的地价高、房子好、有热水、有俱乐部、有环境、有绿化、有配套,标准都远高于内销房,因此价格明显的高于内销房,但并未引发市场的争论。因为还有较差建设条件和较低价格的内销房。当人们明知无能力享受外销房的豪华时,心甘情愿的接受没有浴室、没有热水、没有漂亮的楼外装饰和明亮的大玻璃窗的普通房子。

但随着城市的改造、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年的外销房的高标准已被打破,住房建设的差异性在缩小。更多的新建普通商品房不但好于了当时的外销房,连环境、绿化、配套也都大大的超过了当时的水平,但房价似乎也追不上当年的辉煌了,大约在于再也找不到那么较差的建设标准和较低的价格的住房做陪衬了。

当房子越盖越好,城市的道路、交通、普通越来越好时,政府就不得从土地中收回对城市的投资,因此几年之前地方政府才有了“经营城市”的概念,用政府加大投资的方式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在改善城市面貌中提升住房的质量,从而也大大的提高了土地的成本。总不能在城市面貌的改善中再去允许建设低标准的“破房子”吧。

七八年之后北京实验性建设的大板楼许多已被无情的拆除了。前三门当年被称为官员们的“豪宅”,今年已经成了影响城市面貌的记录。而远郊区县的新建花园式小区无论是房子还是环境都远远的超过了当年的这些豪宅的标准。北京是如此,全国也同样。无论一、二线城市还是曾经荒无人烟的海滩,或是少见樵翁的山沟,都变成了不但人满为患,而且标准远高于当年外销房的建筑群落,成为一方美景与圣地,房子也自然价格不菲。

有人说二手房的价格明显上涨,二手房并未发生住房本身的标准变化,其实不然。外部环境的改变再影响着二手房(旧房)的价值,如地铁、轻轨、学校、商场、公园的建设也是一种提升。何况还有位置因素与内装修的改善等等。

旧的房改房的改善也许并不大,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长难道不会在物以稀为贵时提升资产的价格吗?

北京最早的拆迁用房在二环外,后来到了三环、四环,而今五环的房子都在城市扩张的大饼中变成了中心区。2007年1633万常住人口中62%的人口集中于占北京总面积仅8.3%的主要功能区内,自然连二手房的价格也在城市扩张与人口相对集中时变成了黄金的地段、黄金的价格。

问题并不是出在土地的价格普遍上涨之后,房子的标准在提高,随之房价同样在提高,而在于除地理位置差别影响的价格之外,缺少了相近地段的住房标准差别中的价格差。不在于房型面积的差别,而在于建筑标准的差别缩小了,于是当土地无差别的攀比价格时,住房的建筑标准也在攀比中逐步升高,城市面貌因此而改观了。但普遍的价格都提升了,再也找不到那些虽然标准差一些但还勉强买得起的差房子了。难为的是让不同收入差别的人群都只能在一个消费层次上进行产品的选择,而无法按消费差别分层次的进行选择性消费。

90/70的政策出台大约就是无法在同等地价的条件下去改变住房建筑标准上的差别,而不得不在面积的大小上做出差别性的一种无奈之举。

住房的普通价格上涨之后,尽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提高,但住房的可支付性指数在明显的下降。从2003年开始连续四年处于持续下降的状况,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明显,已普遍低于HAI 90的低线。但全国的平均水平按30年按揭贷款计算的HAI仍在120.68,按20年按揭贷款计算仍在101.02,高于100的标准值。除个别地区或个别城市之外,并没有到了今天无法接受的可怕程度,否则又怎么会在房价上涨的同时仍保持着销售的高增长呢?

大多数房价上涨速度过快的城市,恰恰是城市存量房空屋率较低的城市,或者是非常住人口购买率较高的城市虽有空屋但无助于解决实际居住需求。

2007年存量住房空屋率最高和较低的十个城市



2007年空屋率最高的十个城市
2007年空屋率最低的十个城市

城市
空屋率
城市
空屋率

银川
9.65%
乌鲁木齐
0.34%

石家庄
6.44%
广州
0.38%

上海
5.95%
重庆
0.39%

沈阳
5.89%
长春
0.64%

郑州
5.61%
昆明
0.93%

青岛
5.45%
深圳
1.06%

宁波
4.66%
贵阳
1.76%

厦门
4.39%
天津
1.83%

西宁
4.24%
成都
1.88%

武汉
4.17%
北京
2.02%




全国平均2.81%的空屋率即使全部能投入租赁之中,也无法满足城市不断扩张的人口增长,也无法满足每年800多万对结婚而形成的家庭分裂需求。城镇居民平均每户家庭的人口数从2003年的3.01下降为2006年的2.95,这意味着家庭分化速度在不断加剧,住房的刚性需求在持续的扩大。虽然城镇人口的绝对增长从2003年的2164万下降到2006年的1494万,但仍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新增住房的建设速度尤其是商品房(年400万套)却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试图靠商品房来解决全部城镇居民的住房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忽略或降低了商品房的作用,则更将一事无成,历史的分房政策早就证明了这种结果。

2005年城镇家庭各种住房来源调查中购买商品房的总量仅为14.1%,租赁商品房的比例为11.0%。购买商品房比例最高的是个省区中上海最高为26.52%,广东最低为15.7%,北京仅为13.9%,其他的省区就比例更低了,因此将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和房价过高问题推给市场就更没有任何道理了。



2007年政府从土地出让中获取了9000多亿元的收益,而全部商品房(含非住宅)的利润总额不足2000亿元。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却占了很高的比重,如北京约为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可见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不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住房的改善问题,而试图用非市场的方式解决房价必定是死路一条。

不管未来的房价如何,都不可能因房价的波动而否定住房政策中的市场化部分,那么就无论如何无法回避房价在供求关系与建筑质量的提高中调节的必然规律。正确认识房价上涨的必然因素,正确认识我国住房的现状,才能正确的判断出住房市场发展的未来。

所有尚未购买而只能靠购买商品房解决住房和改善住房的人群必然的希望“拐点”出现,以让他们能更宽松的负担购房的支出,但除非中国整体经济的宏观经济下滑,或是政策失控,否则这种愿望很难实现。而如果真的是中国的整体宏观景气下跌,那么即使房价负增长,这些人大约也没有胆量在此刻去购房。因为人们在下跌时永远无法知道何时是最低点,反而会让机会从手缝中流失了。

供求关系只能解释房价的预期,但最终决定房价的仍将是宏观经济与政府的强制性政策。非市场的政策是无法用市场化的方式预测的。

文章引用自:
 楼主| 发表于 2008-2-13 12:28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9d35101009250.html

  北京地价仍飘红     2008-02-02 17:52:31


自有“拐点”论以来,许多地区出现了土地流拍的现象,连北京也不能幸免,于是许多人以此来证明“拐点”的出现,似乎开发商连北京的市场也失去了信心。

纵观去年的土地供给情况,可以发现北京12月份的土地供给量大涨,其实实际的土地供给是在今年的1月份才支付。政协会议上为此我们专门询问了土地部门,才知道原来当年的土地收益已经翻了倍,希望将再收的土地钱放在08年,因此才故意在去年底的12月大量的推出土地。土地的供给计划算在07年,但土地的收益结算于08年。计划管理和鞭打快牛让政府机关并不从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完成本部门工作任务的角度博弈。

为树立北京市政府的亲民形象,北京市的土地供给极大的向社会保障住房倾斜,经济适用房供地超额完成了89%的计划,两限房超额了28%,廉租房也超了20%,但普通商品房的供地仅完成了计划的59%,800多万建筑量让市场干渴的程度恶化。

进入08年之后,北京再次进入了土地供给的高峰,07年土地总量中三环之内的土地为零、五环之内的土地不到10%,绝大多数的土地在五环之外。今年的土地也几乎都在五环之外,大兴、通州区、顺义、昌平、房山、密云成为了主力地区。北京在扩大城市外延和多功能区的同时,居住也向城郊蔓延了。

1月份成交的11块带有居住性的用地中,成交价已是低价的1.5倍多。较大、较好的8块土地中7块土地的溢价都在1.5倍以上。2倍以上的5块、3倍以上的2块。通州区的楼面地价已高达5740元/平方米,普通商品房的最低销售价格大约也不会低于8500元/平方米。

卢沟桥是北京的名胜古迹,也是宛平县城抗战的前沿,是将日本鬼子挡在长城之外的起点。而今卢沟桥乡的土地楼面地价也高达了6316元/平方米,住宅的最低销售单价大约会攀升到9500元/平方米以上了。

去年的12月份门头沟的土地拍出了天价,今年1月份多块土地的成交价格是低价的3倍多,只能说土地仍被热捧为香饽饽,开发商不但看好北京的市场,同时看好房价的预期、看好中国的宏观经济。

1月份大约有40%的楼盘是低价开盘的,但这个低价仍远高于去年的同期,有人将其解释为“拐点”的表现,但也有人将其视为一种策略。也许现金流充裕的公司仍在我行我素,现金流紧张的企业则打个短平快,加速资金的周转流速,换一个盈利的方式。房价的涨幅在减缓,却还难以看到由正变负的迹象。

土地是未来房价的重要基础,土地价格的升降则潜在的反映着预期的房价。尽管成本不是决定房价的唯一条件,按通过土地的价格可以估算出保本情况下的房价。其余的利润则要看市场的反映了,这也就是消费者的选择权。消费者既可以给较高的许可度,也可以用脚投票。

美国的次债可能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南京的冻雨雪天气,影响了交通、电力、能源、消费、物价,自然也会让GDP打折扣,可以想像这对未来的影响巨大。但北京市的经济似乎并不会放缓,奥运会让人们的信心十足,首都这块金字招牌以及指挥机关的审批重心仍对全球和全国具有无限的吸引力。年均近30万外来人口转化为常住人口的长期发展趋势并未改变。北京无法像新加坡与香港那些城市型国家一样,用护照来限制人口的集中,中国的首都自然就属于整体中国人了。

华远已经连续两年每年都不少于十次参加土地的招投标,包括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普通商品房等几乎所有的项目用地,但却一次都未中标(有最高价也有中间价)。可见北京的土地仍是狼多肉少,至少在市场上阴云笼罩的今天,北京市的土地价格仍是一路飘红的。

媒体更关心的是广渠门土地的流拍,岂不知如果将广渠门用地切成数块早就成交了。当“拐点”出台之后,媒体更关心能与“拐点”相迎合的新闻。当房价高升时,媒体则更关心“地王”的出现,以迎合掌声的节拍。

其实媒体更应该在“拐点”之声一片时,正确的告诉市民1月份土地仍在被高价拍出,远远没有一丝一毫北京的市场前途渺茫的寒意,更看不到房价一路下滑降到能让购房者高呼万岁的曙光。

2月份还有一批土地要开标,如果仍保持1月份的飘红记录,就更能让市场清楚了。

或许人们更关心的不是“拐点”,而是房价不要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和谐社会大约在保障低收入家庭更容易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同时,也要保证更多家庭的财产升值。
发表于 2008-2-14 23:30 |
51.12买了10手
看明天的了
呵呵
发表于 2008-2-15 08:44 |
佩服387楼的这位,对盘面的感觉值得我敬仰和学习:*22*:
发表于 2008-2-16 00:39 |
楼上见笑了
昨天的底是今天的顶啊
呵呵
周一如到49以下
我会再买些
发表于 2008-2-16 02:17 |
好像还未见底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17:15 |
证券简称:绵世股份 证券代码:000609 公告编号:2008-8

北京绵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控股股东的股东转让其持有控股股东股权达成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2008 年1 月11 日本公司发布公告,公司的控股股东北京中北能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北能能源”)的股东之一的周双盛先生拟将其持有的北能能源33%的股权转让给本公司董事总经理郑宽先生(具体内容轻参阅本公司于2008 年1 月11 日在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上发布的公告)。

本公司于近日接到北能能源的通知,郑宽先生与周双盛先生已就前述股权转让事宜达成一致,周双盛先生同意将其持有的北能能源33%的股权全部转让给郑宽先生,并已办理了相关的工商登记变更手续。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郑宽先生持有北能能源33%的股权;石东平先生持有北能能源33.43%的股权;胡陇琳先生持有北能能源33.285%的股权;周双盛先生持有北能能源0.285%的股权。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石东平先生、胡陇琳先生、周双盛先生仍共同持有北能能源67%的股权,其对北能能源的控制关系未发生变更。

特此公告。

北京绵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08 年2 月19 日
发表于 2008-2-19 22:30 |
怎么没人点评一下嘛
呵呵
个人以为是小利好
发表于 2008-2-20 16:05 |
受大盘拖累
未涨停
但仍值得庆祝一下
呵呵
发表于 2008-2-20 17:47 |
近日全仓抛出000609,没亏也没赚
发表于 2008-2-21 14:11 |
大盘不行 逆市难做票
发表于 2008-2-21 23:06 |
0609虽是好票,但也应选择好得买点,本人已深套其中,
解放是迟早的事,但黑夜也是难熬的。
还是多多反省吧!
发表于 2008-2-21 23:14 |
今日0609小单买多,大单抛多,资金净流出2118万。
发表于 2008-2-22 14:01 |
可能今天把很多绵世小股东吓坏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19:07 |
绵世关于限售流通股持有人出售股份情况的公告

     天华国际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天华公司”)为本公司持股 5%
以上的股东,截止本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日(即 2007年 1 月 29 日),天华公
司持有本公司 14,850,503 股的股份,其中 7,452,388 股的股份已于 2008 年 1
月 29 日取得了上市流通权。本公司于 2008年 2 月 22 日接到天华公司的通知,
截止2008年2月21 日收盘,天华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已累计出售本公司股
份1,670,440 股,占本公司股份总额的1.12%。  

     本公司将继续关注限售股份持有人出售股份的情况,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北京绵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08年2月22日
发表于 2008-2-24 23:42 |
二股东为何减持?还会减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07:18 |
预期中的公告内容

收回投资成本 剩下没卖的全是账面利润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6 21:37 , Processed in 0.045671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