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295|回复: 11

<研究报告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报告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queenie000039 浏览:2295 回复:1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的电脑里现在有1300份研究报告,每天整理报告需要15分钟,看报告需要至少一个小时,往往刚看完概要,回头一瞧股价已经起来了”,某券商投资部人士告诉记者,“连我们都这样,一般的投资者又怎么看得过来啊!”一位网名corner 的投资者在留帖时写到,“体会颇深,报告只看了一个题目或者简介,这边价格就已经上去了,还是比别人慢了半拍,有时候真是不到半天功夫”。

  除了内容庞大难以及时消化外,目前的研究报告还存在诸多客观的弊端。

  首先是信息的不对称。机构们可以通过花钱或者分仓的形式获得第一手的权威报告,但对于众多中小投资者而言,目前却无较好的途径获得。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某小股民便曾向记者抱怨,“往往是听说某机构推出了研究报告,但我们却难以看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股票往上涨。”

  其次是存在短期哄抬股价的可能。据了解,目前有些权威机构的研究报告在时间上有个先后问题,即依照客户的重要程度依次发放报告,因此一份有份量报告的出台,将会在不同投资者中产生一定的时滞。如果首先获得报告的机构先行抢货的话,后面得到报告的机构就不得不在相对高位买入,从而导致哄抬股价现象的出现。

  当报告的权威性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而报告中如果含有虚假成分,也必然会对机构的操作产生较大风险。“许多研究员对相关行业的跟踪研究长达八、九年之久,和上市公司之间保持着非常好的人脉关系,如果他们想造假,确实难以控制”,国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长谢建军博士表示。他同时强调,“由于我们一直强调研究的独立性,不论是对于熟识的上市公司还是相对陌生的上市公司,研究员的分析结论都会力求客观、公正。”

  此外,国内众多研究机构目前也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如何兼顾研究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近几年和客户共同成长,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但是也面临着一个如何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满足客户日益增长需求的问题。目前随着基金数量大扩容、保险公司直接入市和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客户数量越来越多,对研究报告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在满足数量需求的同时,仍然保证研究报告的高水平就成为一个问题。

  二是国内研究机构研究服务的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以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取胜的竞争格局还没有形成,这就需要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研究机构有不同的市场定位。

  三是如何应对国际大行研究势力对国内市场的渗透。“一些获准进入国内A股市场的QFII,都在充实研究队伍,境内研究机构与之相比,在研究工具的使用以及在全球视野下对投资的理解上还存在差距”,谢建军表示,“这就需要我们拓宽研究视野,更多地重视定量研究,例如一些估值模型的应用。”

  研究报告具备如此大的威力,研究员作为无冕之王,必然创造一个腐败滋生的肥沃土壤。如何在此环境下洁身自好、秉持原则,对研究机构和名牌研究员是一个考验。已故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前董事长庄东辰博士,早在2001年就提出“绿色咨询”的研究服务理念,带领申万研究所坚持走独立的市场化之路,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准确、有效、恰当的研究咨询信息。“绿色咨询”,代表了独立客观的立场,代表了专业的信任,代表了投资人的“阳光利润”。绿色咨询还有一层涵义,就是不提供冗余的信息,不追求长篇大论的无用文章。所有报告,基于必需、简练、有效的原则,以最恰当的方式呈现给投资者。
参与人数 1 +8 时间 理由
苏州活梅 + 8 2005-7-28 15:46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良心的研究员写的报告才有参考价值的,投资者看报告要用“心”去看。不然的话,会身受其害的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8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有鉴别及分析能力,独立思考...

[ Last edited by queenie000039 on 2005-7-28 at 15:15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研究报告拿来怎么用,自己应摸索一套方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身,对于研究报告的解读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投资者应该是依靠优秀的投资理念和对风险和利润的良好的控制能力

得以区分高下的

因此,据说巴菲特从来不看什么大行的投资报告,只看年报和姆迪,说明了什么,大家可以想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般这样对待报告:当我关注的某个股票在股价上有所反应(趋势改变)时,找来该股票的研究报告、快报、最新股价异动点评等(多多益善),希望从中得到解释。
所以,我在论坛下了许多报告,一般只看看结论,存起来,备用。
不能只依据报告来投资,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立思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篇有见地的文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问题还要讨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报告确实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不排除有些研究机构通过研究报告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研究报告也只是一面之词。但我们要通过研究报告,来发现问题
学习其中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
独立思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 04:34 , Processed in 0.02806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