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0601|回复: 19

【】划时代重大利好,非流通股东万劫不复,大盘直上2000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划时代重大利好,非流通股东万劫不复,大盘直上2000点!!!!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shijixing 浏览:30601 回复: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股权分置原则终于明确了,其中隐含的惊天大漏洞将造就划时代利好,非流通股东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媒体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张卫星、易先容这些“专家”们拘泥于学术层面追求所谓“公平”、“补偿”,竟然认为此基本原则不是真正的利好,他们实际上忽视了市场本身的巨大发现和创造机遇的能力,任何了解市场运作的投资机构或实力大户必将及时发现这个巨大“漏洞”,从而将股权分置转化为真正划时代的利好。
  最大的“漏洞”也是最大的利好,就是“临时股东大会就董事会提交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做出决议,必须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说,一旦拥有了1/3的流通股权加1股,即可以拥有对非流通股东的近乎无限的否决权,理论上除非非流通股东提出无与伦比的吸引方案,提供确定无疑的巨大上涨空间,“1/3流通股权持有人”或者叫“理性善意持有人”才有可能不提出否决,也就是说,任何机构、大户只要持有1/3流通股,就等于抓住了无限的获利机会或绝对优势地位,全流通由卖方(非流通股东)决定彻底变为买方(流通股东)决定。当然,如果他愿意,如果他够变态,在现在的游戏规则不变的前提下,他可以让所有非流通股变成只能分红永远不能流通变现的“优先股”!只需不断否决任何一种方案即可。
  历史证明,几乎所有庄股控盘都远超过了1/3,因此今天所有的庄家都额首相庆,因为,除非国有股大股东为他提供巨大的让步方案,好到让他足够满意并获利了解,否则他就可以无限否决权!未来做庄必将再次大行其道,这是形势所迫,因为只有确保持有1/3以上的流通股才能保证一定可以从全流通中获益而不是为其所害。相信任何场内主力和庄家很快都能意识到这个诀窍,买入直到1/3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而且一旦取得绝对否决权,他就可以主动与董事会谈判,要求出台最好的方案,可以明确告诉董事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方案都是废纸!
  持有1/3的流通股权并不困难,对于4元以下的股票或中小盘股一般只需要5000万到1亿就足够了,对于多数机构大户并不困难;对于非流通股东却难得多,他必须拿到2/3的流通股权才能说了算!即使对于中石化,若某些机构联手或利用征集表决权的形式,获得1/3即9亿股表决权,就可以迫使持有600亿国有股的国资委很难受,很尴尬,即使基金都被收买,也难以达到2/3的绝对话语权!
  当然,大股东可能会尝试增发、转债、配股等方式稀释流通股股权,但现有政策规定,增发、转债、配股必须50%流通股东同意,只要大家认清其用心,确保自己绝对控制1/3以上的流通股权,就可以粉碎这种阴谋。况且,并不是所有股票都够格融资,也不是任何时候想融资就融资的。
  去年8月,我曾经在发表“类别表决——划时代利好促成全流通水落石出”,当时只以为流通股东50%通过即可,现在变成了必须2/3通过,一字之差,意味着原先善意流通股东要出5000亿(即拥有5000亿市值的表决权)才能确保全流通对自己有利,而现在只需要3000多亿,一字值(省)千亿金!
  目前流通市值的1/3大约为3000-4000亿,也就是说,只要有3000亿资金掌握在“流通股善意持有者”手里,能够理性出牌,就可以决定30000亿非流通股的变现的命运!流通股大约占总股本的40%,也就是说,13%的股票持有者将决定60%的非流通股持有者的变现命运,这难道不是滑稽可笑的天大漏洞!当然这的确是保护投资者的举措,只要国家言出如山不再朝令夕改!只要所有的机构投资者、大户以及中小投资者都尽快意识到这一点,努力成为理性善意的表决人或者1/3流通权持有人,就可以通过博议实现证券市场的超级转折!
  由于长期下跌,在一段时期内,媒体、市场的反应有可能象2245时把国有股减持当利好那样,对重大消息出现根本性、方向性的误判,甚至最初会当利空反映,这需要我们作出努力、拨乱反正、以正视听。
  
  还有一个问题,原则中没有明确流通股是否包括H股、N股、S股和B股,如果包括B股,则B股将因话语权而上涨。
  我们先讨论流通股单指A股的情况,因为原先补偿的目标就是A股投资人。
  华能国际,假如某些机构联合控制2。5亿流通股(50%)表决权,就不仅可以控制80亿股非流通股的变现大权,而且还可以否决增发、配股、转债,然后与非流通股协商除权到净资产附近或净资产的120%即3。6元以内,否则以永不流通相威胁,会是什么情况?香港的国际投资者当场晕倒,他可是按6港元买的华能,到底谁与谁接轨。
  中石化也可以这么干,如果大盘再下跌,把某些机构投资者逼急了的话,50%不就是56亿市值吗,大家不要以为所有机构都会被非流通股东买通而甘愿丧失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增发与全流通在大家心目中的分量不能同日而语,也不能仅凭增发转债时参与投票比例低就以为全流通时也会这样。
  如果,5。9后大盘真的是下跌的,那样也只是为主力、非流通大股东争抢更廉价的流通筹码的机会,使1/3控股的成本更低来得更快,一旦1/3控股完成,博仪大幕就正式拉开,大盘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涨。
  
  首先,本帖从未否认国家将来会“调整”基本原则的可能性,也就是你想到的,我在开帖时早想到了,其实,我也不认为国家会出大昏招,相反,我认为这是国家故意卖个破绽,因为国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市场,尽快扭转市场,从试点到全面铺开时间可以很长,等到市场信心明确转好,大量资金拥入后,正式铺开时才可能调整”原则“,比如加一个所谓的DEADLIN,美其名日”提高效率,防止多次否决“。
  对于所有有能力控股1/3以上的机构大户来说,这明显只能是利好。如果你认为他们与你相比都只是蝌蚪的话,那你可真是令人起敬的青蛙了。敬礼。
  
  大家总是习惯于假定自己处于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选择了与专家们类似的视角,忽略了市场可以随认识理念而变化,占在大投资者角度,他立即就会意识到自己已经取得了博仪优势地位,只要他愿意,非流通股东就可能永远别想流通了,他需做的就是一次次闭着眼否决就可,理论上又要存在1700个善意持有集团或利益共同体,就可以将所有股票中的非流通股变成永不流通的“优先股”。这在庄家身上最明显,但有多少机构不能作到联手控制1/3的股权呢?2000点时不是所有股票都有控股30%以上的庄家联合体吗?而且,他可以主动与董事会谈判,提出自己喜欢的方案,并告诉董事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方案都是废纸,这不是单纯的价格高低问题,国资委也没办法,所以说是“漏洞”,是有利于投资者的漏洞。而对于非流通股东来说,就算与一个持股33%的机构,私下达成协议,他仍然不能确定是否还有别的投资者也拥有了绝对否决权,他的议价成本难以想象,简单说,只有控制67%流通股才能排除不确定性。是不是有点万劫不复。
  
  从现在开始,一个明智的机构只须做3件事.
  1、买入自己看好,并且资金量足够控盘1/3的股票,也可以联手。
  2、主动找董事会谈判,告诉董事会自己喜欢的方案,并叫他们尽快上报(当然需国资委审批的会有一个底限)
  3、利用相当满意的股权分之方案出货,这个方案应当比多数人预期的要好。
  如果上市公司或国资委不同意你的方案,结果是永不流通。
  (前提国家不更改现有全流通原则)
  
  虽然说,庄家可能与大股东有特殊关系,甚至钱本来就是大股东的,但大家知道只有好的方案才能自救,即使他要丢车保帅,放任自己持有的大量流通股去损失,对大股东同样没好处,因为一个不好的方案只会使估价迅速下跌到很低的水平,最终使大股东又成了另一个庄家,等到大古董可以流通时,已没法变现到好价钱。
  
  国资委的确会有地线,但在现有规则下,必将受到“1/3善意理性持股人”的强力博仪和集中性压制,因为大不了永不流通,对理性持有人等于保持现状;而永不流通最终受损害最大的正是非流通股东,永不减持决不是大股东最大利益所在,尤其是当他们发现那些提出有利于流通股东的方案的公司理论变现价值大增的时候,他会坐不住的。
  从博仪的角度,最终非流通大股东会意识到,只有抢入流通股才能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如果能获得67%的流通股权表决权,可以通过有利于自己的方案(但这里要注意一点,明显有利于大股东的方案可能只是纸面富贵,因为流通股东可以立即用脚投票给予该股更低的估价,等到三年后可大规摸流通时,非流通股真正获得的远没有自己想象的多)
  二、即使达不到67%的控股,大股东也应设法尽量买入自己的流通股,现在的证券法正在逐步打开大股东购回自己股票之门,持有尽量多的流通股,即使通过对流通股东有利的方案,大股东也可以最大限度获利,事实上这可能是对大股东最有实际价值的一块利润,因为三年后全可流通时估价水平谁也不能保证。
  或许新的公司形式“持股会”应运而生,征集1/3以上的流通股表决权后即可代理投资者与非流通股东博仪,这适合于无法形成1/3控盘庄家的股票。
  正如2245公布国有股市价减持的超级大利空时,市场居然还设法上涨一段做了个双头,令人既可笑又吃惊一样,5月9日后市场再次出现短期误判的可能是存在的,市场的扭转必须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注意到这一漏洞蕴藏的巨大机会,采用主动性建仓并努力在所有股票上控盘1/3以上,他们必须真正意识到,不必等待什么试点公司,只要自己控制了1/3的流通股,任何公司都完全可以象试点公司那样,而且是最大限度按你的要求提供令你满意的方案。
  
  庄家根本没有必要非得在股东会路面,他只需最少持有三个帐户,每个帐户持有不到5%的全部股份,连公告的格都不够,怎么能说是操纵。按平均来算就可以控制1/3的流通股权,他投票反对就意味着最终结果一定是被否决,这是最简单的算术。
  后面这句话很对,大股东是党,公布的原则可以再“更改”、“补充”、“完善”,但现在只能就目前原则来看。
  从经济学角度看,国有大股东的代表上市公司高管更可能是“经济人”而不是“雷锋”,整体来说,贱卖国有资产为自己牟利是他们更愿意做的事,而争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只是口号(尤其是一旦遭到控盘庄家反对时),自己及其关联人可以大量买入流通股,然后通过股权分之方案获取暴利是更实际的选择,这与MBO思路是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供的是只思路方法、是战机、契机,是需要人主动去把握的,不去主动把握那就什么也不是,自己不去行使权利输钱还能怨谁?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机会,契机才能最终演化成胜机,未来的股市发展就是投资者由恐惧、怨恨到主动把握机会保护自己、参与博仪的过程。
  对于机构、庄家来说,不必为他们担心,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只需一分钟而已。
  节后行情短期会怎么演变并不重要,因为那取决于有多少人率先具备了主动意识,我们试图推演的是长期博仪的结果。从国有股大股东代表来说,作为一个“经济人”,国有股是在股权分之方案中能否增值他并不太关心,因为增殖了国资委也不会奖励他,那是国资委的功劳;相反如果能够预先买入流通股,然后通过提出优惠方案大捞一把,才是其最大利益所在,才符合MBO的原理。
  
  再讨论一个问题。
  看多者说,股权分之试点开始,即使是利空也出尽了。。。。
  看空者说,股权分之试点开始,因为将大大增加供给,所以将大跌。。。。
  这里要讨论的是,股权分之后供给真的会增加吗?
  事实是,有些朋友忽略了这个命题的关键性的前提条件,即股权分之解决方案提出,只有“在确保该股票上涨”的必要条件下,供给才可能会增加。根据现有原则,只有2/3的流通股东确信该方案将导致该股立即上涨,且有足够的盈利空间,他们才会投票同意,最快1年后才会形成真实的新供给;或者说只要有1/3的人怀疑他们可能亏损,该方案就不会被通过,因此就不会产生新供给。
  如果认为全流通将导致自己的股票下跌,则多数投资者就不会同意全流通方案,(变态者除外)结果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供给增加”,也必然推导出“全流通导致供给增加进而导致股票下跌”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观点根本不成立,是伪命题。
  股票上涨后,新股供给自然会增加,而且可能立即就增加,大家都不太在乎,认为是市场规律,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为什么用到解决股权分之时,同样是先有股票上涨,然后供给才增加,而且是三年后才大量增加,中间存在明显牟利时间差。
  有人会引用最近网络投票的投票率低甚至怀疑造假的例子,其实全流通与增发、转债、配股对股票投资人的利益影响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关注度肯定不同,况且增发、转债、配股通常不利于股价,即使参加投票也不能让他解套赚钱,热情不高很正常;而全流通方案则不同,好的方案可以让人获大利,有好处时谁的眼都溜园,中了签的朋友很少忘了交款。
  如果有公司敢造假,他想利用某些技术手段使其方案“通过”,他必须肯定没有机构或大户联合体持有1/3股权,因为如果那个机构投了反对票,他的洋相可出大了!如果他买通了某些机构,他也不能保证是否还存在别的集团也拥有那要命的1/3,成本太高了,况且,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设法通过了国有大股东喜欢的方案,3年后能保证如原卖出好价钱吗?现在费巨大的力气,为国资委卖命,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资委还不认为是你的功劳),去换取一个不确定的饼,真的是那些上市公司高管的爱好吗?恐怕,他们更容易加入另一方,与庄家连手或自己设立关联公司,直接买入流通股,利用优惠方案牟利!
  可以说,只要有可能,除了某些名牌大蓝筹太碍眼不敢运做外,最终博仪的整体结果是,一般中小企业方案都会比较优惠,有赚头。
  
  有朋友还在说,方案没有提补偿,所以是利空.
  这是静态看问题,方案的潜台词很明确,只要获得1/3的流通股话语权,就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补偿",国资委虽然可以有地线,但他提出对自己有利的方案注定永远难以通过,没有变现价值的股票将来如果盈利下降再失去融资和分红价值,岂不是废纸一张,所以国资委肯定是被摆了一道,甚至自己还没意识到.
  或许,将来他意识到这一点,修改这个基本原则中2/3通过比例,或者强行规定一个自然全流通的时限,才能找回这一局,当然这是后话了.
  
  大家应始终明确新方案的核心特点:股票涨了,1年后供给增加;股票跌了,供给不会增加。
  
  接着讨论所谓“供给增加”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任何国家的股市中都不是按业绩做简单排序,在每个行情的不同发展阶段,业绩也从来不是唯一的估价标准。因此,在行情发展的许多阶段,资金推动很重要,国内外概莫如此,那么如果将来股市上涨了,涨得很高,全流通应该会导致供给增加了吧?似乎也不尽然。对于每个股票来说,关键是看提交方案时,是否有“超过1/3的流通股权持有人”被套牢,比如将来某日股市涨到5000点,然后回落到4000点,这时如果某股票超过1/3的流通股权持有人已被套牢,这时公司提出全流通方案,而这个方案被“超过1/3的流通股权持有人”认定即使在4000点的水平上,也不会有助于改变其亏损、套牢的现状,即他们无法获得“帕累托改进”,他们仍然会选择否决全流通以防止供给扩大,于是,即使涨到再高的水平,全流通也不一定导致供给绝对增加。也就是说,在每个股票回荡期,全流通方案的提出都可能被否决,除非该方案让“2/3的流通股权持有人”认定可以增加其盈利或减少损失,因此,全流通只可能在某一个上行过程中被通过,或者他的通过通常会带来上行过程。如果全流通整体来说,不能改变目前市场2/3的人的现状,全流通方案就无法通过;现在全市场90%的人是亏损的,让2/3人的情况好转,市场最终会怎么走?所以本帖不太在意5。9之后几天是涨是跌,讨论的是长期博仪结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5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5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很好,如果是你自己写的话那么可能肯定的是你已经具有专家级的水平了,对于过节期间出的这个消息我认为是一个具有期货性质的利好,并且我相信在未来一到两个月内还会不断的出现和这个消息有关的其它消息,到时消息面和技术很有可能产生一次比较大的共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看来这次大盘不上2000也难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是工具,政府喜欢上也行,下也行,只是时间未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00 天

发表于 2005-5-6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情不可能象楼主那样乐观,经过几年的剿杀,很多股票已经没有“庄稼”了。
而流通股东要行动一致,几乎不可能。否则这几年就不会有新股发行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说到点子上了。
顶死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又读了一遍,应该就是利好,特别是对那些有核心竟争,管理优势,业绩已被证明能持续增长的股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说,那么。。。。。

那么,有庄稼的股票才有希望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市的时候,股指往往能涨到你不敢相信的位置。同样,熊市的时候,指数往往能跌到你难以置信的位置。什么狗屁利好?有漏洞?按照管理层的做法,有什么政策不可以修改的?别忘了,这里是中国,中国特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37 天

发表于 2005-5-6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论坛发言难道就可以不负责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我的理解:1.短期利空,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新股发行将实行全流通。
              2、长期利好,因为上述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流通股的话语权,从另一层面提高了流通股的价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05-5-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拭目以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思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厢情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流通股东万劫不复?做梦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晕,看来楼主是太理想化了,真实的情况是,假如流通股东总数是10股,如果有3股到会,其中两股同意,那就是2/3通过,这两股就代表了另外7股同意了,电广传媒的"以股抵债"已经做了很好的解释,5%的流通股东到会,4%同意"以股抵债",这样4%代表了另外的95%同意。
《原则》应当明确到会流通股东底线,比如到会流通股东必须达到流通股的30%,否则决议无效。


[ Last edited by 任永泉 on 2005-5-6 at 21:53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bu xin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6 00:04 , Processed in 0.043998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