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领域不可忽视的方向:IGBT模块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术道研究员
浏览:66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车规级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作为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系统的“心脏”,在电控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车规级IGBT模块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24年全球车用IGBT模块市场规模已达到111.29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猛增至433.88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45%。
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IGBT消费市场。2024年中国IGBT整体市场规模为223.3亿元,较上年增长10.7%,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至244.9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IGBT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600万辆,单车IGBT价值量平均约1700元,占比汽车价格约为1%,直接带动了车规级模块需求的激增。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大幅增加。据行业巨头英飞凌的统计数据显示,功率半导体在传统燃油车中的单车价值量约为71美元,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这一数字大幅提升至330美元,是传统燃油车的4.6倍。IGBT作为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的核心组件,其单车价值量高达273美元,占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总价值量的83%,成为汽车电动化趋势下的最大受益者。
一直以来,中国IGBT市场主要被英飞凌、三菱电机、安森美等国际大厂占据,特别是在车规级IGBT领域,海外厂商曾一度占据垄断地位。但是国产替代也明显加速,一批优秀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比如时代电气、斯达半导、比亚迪半导体、士兰微等在车规级模块和高压技术(如1700V以上IGBT)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芯片良率已提升至接近国际水平(失效率200ppm)。
随着国产IGBT产品可靠性的持续提升,国内新能源车企出于供应链安全和成本考虑,也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本土IGBT供应商的产品。例如,比亚迪已与士兰微、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华润微签订IGBT供货订单;理想汽车新增时代电气为主要供应商。
国产替代仍是国内IGBT企业最大的发展机遇。当前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可靠性的验证,国产IGBT模块将在更多领域实现进口替代,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147亿元,年复合增速约44%。国内厂商将迎来持续的发展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另外:车规级IGBT模块凭借其高可靠性、低损耗和宽电压范围特性,除新能源汽车外,已广泛渗透至能源、工业、交通等领域,并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器件。
关注术道有方研究关于车规级IGBT公司挖掘报告。具备中长线投资价值。
术道有方研究中国AI生态报即将免费分享,关注周一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