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爱因斯坦: . 1955年4月,爱因斯坦的生命到了尽头。 两个月前,他说:“我已经到达这样的境界,把死亡看作是一笔最终总是要偿还的旧债。” 13日,他说:“当我必须走时,就应该走。人为地延长生命是毫无意义的,我已经尽了我的责任,是该走的时候,我会走得很体面的。” 他坚持不用注射吗啡。18日凌晨,爱因斯坦停止了呼吸。 . 张之洞: 1909年8月21日晚,张之洞肝痛加剧,向老友陈宝琛叹曰:“国运尽矣!”转而对子孙说:“勿负国恩,勿堕家学,勿争家产,勿入下流。”并说,“我生平学术行十之四五,政术行十之五六,心术则大中至正矣。”语毕命去。 . 林语堂: 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相信生命像一支烛光,总有一日要熄灭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它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此外还有一层最重要: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随时使我们感悟到自己的缺点。它也使我们心中平安。因一个人的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恶劣遭遇的准备,才能够获得真平安。这由心理学的观点看来,它是一种发泄身上储力的程序。 . 杨绛: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再回家。 . 乔布斯: 成为坟墓中最有钱的人,对我来说毫无意义;睡觉前能够说我们已经漂亮地干完了活儿,对我来说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