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022|回复: 2

[讨论] 正写《道德经》之三十一(转载)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8-11-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写《道德经》之三十一(转载)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myrisii 浏览:17022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原文如下: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别站图片_20181107215413.jpg

关于本章真正分歧来自于“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可以说这段话,经常是被曲解的很厉害的,甚至将现代语言习惯不自觉地就加到上面去了!其实我们单独看,“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出现在这里,是很别扭的!但是如果我们这么看,就很顺了,而且也不会生出那些七里八绕的主观意思出来: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这样是不是就很流畅了呢!而且也非常地吻合行文主旨!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里的“始”应该解释为“才”之意,正因为道常无名,才规定“有”以名!既“始制有以名!”而有,名万物之母也!此时名也就是有,那就应该顺之停下来了,为何?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之!夫亦将知止,也就是不要进一步去臣之,令之,否则有“殆”!最后,文章末尾用一个比喻: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作为总结!天下归于道并顺于道,如川谷归(臣服)江海,从此再无川谷,唯有江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8-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5 天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发表于 2018-11-9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6-8-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8-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9 04:46 , Processed in 0.026554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