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开发金控】
一九九八年的二月二十七日,我把开发卖在112元,当天的最高价是112,开发崩跌前的最高价是112.5。
当时买进开发的时候,我是跟我另外两个大学同学商量好一起买的,我卖了以后,他们颇不「谅解」,其中一位对我说:「你知道这支股票上看多少元吗?」
我说:「不知道。」──奇怪,我怎么会知道…更奇怪的是:有谁会知道?
他说:「两百元。」
我一时没会过意来。
他对我说:「像你这样,把应该长期投资的股票搞成短线操作,这样会有什么出息?…你的人生格局有多小,从这件事情上面就可想而知了。」
我没答腔。
原来他把我当小孩子一样骂。
被骂了以后,我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还是照常操作;我认为那裡就是一个头部,为什么呢?跟技术分析有关,因为大盘在那裡已经攻到前一年,也就是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三日的最低点9556颈线附近,没过,打回来收黑棒,而且,开发当日是很明显的三尊头成型。
显然我的同学们并不认同我的『卓越判断』。
过了一个月不到,开发大跌。
我同学对我说:「唉,我不应该讲你的,现在看起来,你上次卖开发是卖对的。做什么事,我们暂时不要看过程跟理由,结果确实是跌了,证明卖出是对的。事实证明如此,我们不能再讲你什么。」
过了很多年之后,我再回顾我这位同学讲的这两段话,观念通通都是错的。
我觉得这是一件超可怕的事,就是:你发现跟你在一起做一件事的那个人,他的观念几乎都是错的。(他错的很明显,第一就是他凭什么认为开发会涨到两百块?因为据我所知,他并没有一个操作系统;第二:其实做事应该是注重动机,其次是过程,最不重要的才是结果,他却刚好完全颠倒过来!)
在职场上,我很少遇到工作观念几乎都是错的人,但是股票市场,我却经常遇到观念几乎全错的人。
不论是在学校、社团、军中、公司、工地、感情领域,我都很少遇到观念几乎全错的人(十句话错到七句话以上),唯独在股市中常常遇到。
其实这并不意外,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没有经过学习(或是学习了很多错误的知识)就进入股市了。
股市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大概在十几年以后,我才有这样的才有这样的认识。在这之前,我把股市当成了一个「我工作的场所」,裡面的人都操着跟我一样的语言。我太天真了。
我也曾经经历过「观念几乎全错」的股市新鲜人阶段,虽然我跟一般人比较起来,我可能比较早脱离那个阶段,但是后来我领略了一个道理,就是:
『我必须不断地回到当年最无知的那个原点,然后不断地往下挖掘,儘量从最深处反省上来。』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我会对股市的科学与逻辑原理感到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段当空方的心路历程】
一九九八年的七月下旬,我展开了一段艰辛的放空旅程。
那时台股的气氛非常热络,随着盘势的下跌,散户一路承接,死都不肯放手──我必须承认,在往后的很多年当中其实都很难再看到那时的『盛况』,也就是作多或做空的讯号都那么明显──散户的人数愈多,气势愈旺,多空讯号才明显;换言之:股市的操作方法当中有一些(尤其是预测法)必须随着市场的人气热烈程度做「调整」。也就是说:有两套标准。冷的时候跟热的时候并不相同,而这个冷热跟多头市场或空头市场并没有关係。也就是说:多头市场可能会人气低迷;股市走空的时候可能会人气旺盛。(量缩的市场很难连续大跌,只能盘跌而已,因为人数不够,出货出的不够多,推倒的力量不够大。)
到底应该把「人气旺」的市场叫做多头市场?还是应该把「上涨」的市场叫做多头市场?…值得大家去省思一下。
言归正传,我从当年的七月下旬做空到九月一号,天天收盘以后(那时是中午十二点收盘),到河滨公园操场去跑步。
对,没错,八月的酷暑,顶着大太阳,奔跑着,抒发自己的操盘压力、磨练自己的「钢铁意志」(我希望啦)。
后来,过了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
一,做股票不要用力(尤其不要用力跑步);二,跑步可能有伤身体。
那段放空的路程虽然大赚,但是却让我忽略一件事:
『不能因为成功而证明我的操作系统是完整的。』
操作系统的格局一定要大于你的实战桉例的涵盖范畴。问题是小格局(欠缺完整性)的交易系统也可能会获利个几次,就好像设计有问题的车子在还没完全挂掉以前还是能够行驶,甚至行驶到高速。
学习的路,没有尽头。
【k线学的启示】
一九九九年的三月到四月,是我从k线学到最多的一段时期。
k线如果能够成为一门学问,相信有很多人,尤其是基本分析派会反对,因
为它「太短视了」。
等一下,是「太短视了」?还是「太短线了」?还是「k线根本就没啥理由,杂乱无章,不成学问」?
正确答桉是:「太短线了」。
短线不等于短视。
短视的人不能够做任何线;长线不可以、中线也不可以、短线更不可以。
短视的人不能够胜任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
人生偶尔可以短线操作,但是不能永远做短线。
人生连「偶尔的短视」都不可以,都有可能因为「一念之差」而酿成巨祸。
短线的小格局知识无法证明中线以上的大格局知识。
我不能像举哑铃一样举起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