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几个错觉 以前列了个标题,没来得及全部写出来。
其实,我也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的东西。
说实话,我比较佩服那些价值投资者(真实的,而不是口头传教的),他们掌握了投资三到四分之一的精髓.这种内生性的增长对于整个经济都是有益的,对于市场以及市场的参与者都有益处.
投资,是自己做正确的事。
投机,则完全不同,要找的是别人(尤其是市场群体)在某一时期的错误.
所以,研究市场的错觉,和泡沫,是每一个投机者入门第一课.
一、沪指失贞
只看沪指,容易给人带来错觉。你看2001年6月沪指2200点,现在也是2200多点,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股市居然没涨!
解释可能是:
⑴、两点间,股市价格的路径,以及其波动幅度,这种波动不停地吸收和散发能量,从而增加了这条曲线的价值;
⑵、流通市值/总市值,单从上证A股来看,07年流通市值6.32万亿,总市值26.85万亿;上一交易日(2014年8月28)流通市值14.5万亿,总市值16万亿。相比07年末沪指6000多点,尽管现在沪指才2200多点。总市值是虚的,流通市值才是实的,期间流通市值扩大至2.3倍。
沪深300可能比沪指更为可靠,但是仍然有所失真。
我暂时只能大略估计,目前的沪指2200点经过调整修正后,实际上在3500——4500之间。
非流通市值,仍然是一种社会财富存在,可以占用某种形式的货币,比如可以用于抵押贷款,或者某种支付对价.在未来解禁之后,就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它是一种准流通股,并可以在未来流通的时候对二级市场构成压力,因为它一旦流通,随时都可以从市场抽取对应的资金(这种资金被抽取之后是否还能返回市场很难确定,不过国有的有些例外.)
修正的时候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总市值变化;2、流通市值变化(尤其是解禁和ipo);3、沪指(或者沪深300)构成.
和很多经济学家和市场参与者不同,我对泡沫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看法:泡沫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或者说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泡沫是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泡沫和实体经济互相补充,泡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支撑了实体经济.在这个特殊阶段,泡沫在前,实体经济在后.股市和其他资产都可能出现泡沫.直接戳破泡沫是愚蠢的做法,会导致经济结构的撕裂,和实体经济的损伤,正确的做法有两个:1、用另一个泡沫来接力和转移;2、“跳跃和平衡”,即短期将价格跳跃式压迫至新的平台,并逐渐稳定下来.
二、GDP
根据某些显而易见的因素(1、偷漏税;2、灰、黑钱),我国的GDP有着明显的低估,这也是很多人都谈到过的。大家的估计各不一致。我觉得,真实的GDP在国家所公布的数字上,可以上调30%~40%.
据媒体报道,2013年我国GDP为57万亿,那么真实GDP可能在74~80万亿之间.
以后在用GDP/流通市值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二元经济模式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并导致西方教条的失败.
这也是CPI失真,不过可以根据日常生活大众估计通胀情况,我觉得现在用6~12%这一区间比较恰当.
即使目前沪深市值按照30万亿计,占GDP的比率也不到50%(现在数值为35%左右).
在这个比值上,我们应该与德国进行比较,而不是美国(原因是1、证券化程度低,金融不发达;2、制造业支撑的工业体系).正常波动范围应该在25%~70%之间,在25%附近区间为低点.
三、PE
price to earning ratio,即是市值与盈利之比,这里面市值是不断变动的,而盈利按季度或年度披露,也是变动的.
所以这个指标只是市场某个时点的特征.
市盈率的倒数,即是收益率.
(从企业拥有者的角度)企业的真实价值,不在于其拥有多少资产,而在于其能创造多少盈利。
所以,市盈率这个指标很重要。
但是,与很多时点指标一样,它只能表示已经过去的某一时点企业的情况.
根据巨潮指数网提供的深交所行业加权市盈率,目前只有三个行业的市盈率在15之下:金融业、房地产和水电煤气。
上交所的缺乏数据,不过上交所可能情况要乐观一些。
四、除权
送股,其实就是某些玩家玩弄人的一个工具,什么也没改变了。
问?能否10送10,或者送20甚至30?送股能否即日或者在近期买卖?如果不能,那么可以锁住很大一部分筹码,可以算是一招高棋.查一下相关的规定,活用规定就是本事.
五、跌幅很多
六、价格低
七、十年轮回
这个就是政府驱动以及审核制的恶果.
以前的经验,大多数股票,即使你被套牢,拿了几年之后,新一轮爆炒,你还是可以解套的.
政府5年一届,一般两届,这就叫做“十年轮回”.
甚至可以据此猜测股市的周期和高低点,这方面还要做一下数据分析.
不过这个面临几个漏洞:
⑴、
⑵、
八、ST风险
这个既没有想得那么高,也不是想得那么低.
九、我比别人聪明(或者运气好)
这个很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