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浪财经客户端:证监会新政激活A股 IPO改革八大关键词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特约作者 招商期货 徐世伟
上周股指期货还算不错的走势基本验证了这样一个观点,IPO与否对行情影响有限,真正起决定作用或者说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无风险利率的水平,更进一步来说就是央行对于货币供应的松紧把控以及市场对于未来是否出现违约的预期。
央行放水,资金紧张暂缓
上周,央行终于结束了从去年6月以来对于市场资金紧张而按兵不动的策略,意外大规模注水,周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7天750亿、21天18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一举投放资金2550亿,同时宣布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向大型商业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
受此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利率水平大幅回落,债券价格出现反弹。特别是国债期货,尽管交投并不活跃,但周二在利好刺激下国债期货价格大幅高开120个基点,一举突破91.85平台,并最终收复92关口。央行的突然放水使得市场原先担忧的金融机构违约风险大大降低,股债双杀的预期被打破自然刺激了股票市场,并带动股指期货大涨。
随后央行又在上周四、本周二再次投放21天逆回购1200亿元、14天逆回购1500亿元,也就是说央行在节前的两周里(不包括本周四)已投放资金超过5250亿元,其中期限覆盖春节的资金共4500亿元。
节前狂欢,后续难以为继
虽然央行大幅放水,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投放资金的意图还有待。央行此次投放很有可能完全是为应付短期过节资金压力而准备的,而非主动化解近半年来银行间资金紧张的困境。节后央行很有可能不新增投放而继续采取过去半年以来按兵不动的策略。这里央行的态度并不明朗,而且从本周二的资金投放看,1400亿的规模低于市场普遍预期,似乎按兵不动的可能相对更大一点。
一旦节后央行重回老路,很有可能会再次引发市场对于违约风险的担忧,进而引发股指下跌,因此本周四以及节后也就是2月11日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尤为重要,可能会反映出央行的最终意图。
外围动荡,股指焦点转移
由于股指影响因素较多,而春节长假7天假期突发事件太多,很难预料节后开盘后究竟是何种因素更容易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而目前来看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外围金融市场的多变。从上周五开始,新兴经济体市场突然爆出众多风险隐患。先是阿根廷比索1月24日出现单日10%的暴跌,其资本出现大规模外逃迹象,随后土耳其、巴西、南非、印度和印尼都爆发了类似问题,引发各国金融市场动荡,从纽约到伦敦,从法兰克福到东京,各国股市均出现大幅下挫。
本周一开始,各新兴市场央行出手反击,周一,俄罗斯花费10亿美元希望稳定卢布汇率;周二印度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土耳其央行更是孤注一掷,一次加息425个基点。虽然随着央行出手暂时阻止了本币下跌,但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索罗斯狙击英格兰银行以及东南亚央行后,已经没有人能够保证一国央行一定能扭转乾坤。
预计,市场的反应很可能在春节长假中在外围金融市场中有所体现,而且结果可能是不利的。而一旦外盘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情况继续恶化,股指期货的关注点可能会从国内资金紧张而引发的违约风险转移到外部。
期权仿真,隐含波动率走高
虽然谁也无法预测春节长假期间究竟会发生什么情况,但是随着期权这一崭新品种的来临,为投资者观测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提供了一种方便之门。根据期权定价理论,通过现有交易的期权价格能够反推价格中包含的隐含波动率,这个数据反映了市场全体交易者对于后市的看法。
根据近30天的沪深300指数表现情况,可以发现其30天历史波动率为18%左右,5日波动率为最高位25%,而根据股指期权仿真交易数据——2200平价期权及附近虚值期权的实际交易价格,市场认为波动率将会在40%以上,虽然由于是仿真交易存在一定偏差,但是未来波动率上升是个明确的信号。
综合考虑到外围环境以及国内央行操作的态度,笔者认为,节后股指期货短线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目前的反弹行情可能到此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