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二天,@王冉 的微博说:“未来两三年,我们很可能进入这样一个时期--如果每天爆出来的都是问题和坏消息,或许还有救,政治体制改革辅之以敢于向利益集团宣战的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有机会把中国送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每天听到的都是没有问题和好消息,那么有全球资产配置和移民能力的人就真的需要有应急方案了。”
这段话很有意思,蛮适合展开解读一番——我完全赞同前半段,对后半段也没大异议。
这次暴跌,一般的说法是缘于钱荒。大多数人因此预期到未来会更坏,比如按高善文的预期,还会有第二波,第三波。同时经济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PMI、出口等等。老百姓的解读更加夸张,人们都说这次经济肯定完蛋了。所以市场悲观异常,引发强烈恐慌,短短数日导致上海深圳指数双双创出新低。
我认为市场的反应有些出离。因为钱荒现象是王冉所说的“问题和坏消息”,它甚至是主动“爆”出来的,既没有被遮遮掩掩的控制消息,也没有乘机大肆放水救急。有评论说李博士“一战成名”,这我倒未置可否。但很想说的是,虽然央行在应对细节上可能略有些偏差,但“紧货币、松市场”的新政意图,却被强烈地充分地昭示给了天下,从银行家、股民到老百姓,效果是非常得好。特别是利用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年中正常考核时间点,实现了提前敲打。如今,各金融部门都在解读“盘活存量”,各政府部门做着减少5%的预算……虽然很多解读说,新政到目前为止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改革招法,但把问题暴露出来,总是必须走的第一步,对吧?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当权者,还不知道问题有多严重呢。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利空出来,我想,只要局面不失控,利空其实是一种“利好”。茅坑里臭不可闻,首先要做的是,打开盖子。所以,从市场走势的规律看,这样引发的下跌,往往是一个坑。
接下来我想重点谈谈我对改革的看法。这也是我持“熊市相持阶段”行将出现理论的一个逻辑。大家会发现,其实钱荒是件好事情。
为便于描述,我用一个极为简化的模型,来概况过去三十五年的经济增长。从经济发展看,最开始是靠出口部门带动的,国内经济在一开始仅仅处于自然恢复阶段。出口部门从最简单的产品做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慢慢在绝对多数行业,都进入了国际分工体系,占有一席之地。当然,最大的好处,是学到了市场经济的各种制度。他们创造利润,提供税收,吸收劳动力发给他们工资,同时盘活了上游国资的资源工业,顺便激发了政府的土地生意,以上循环又带动了消费、房地产和服务业,于是内需经济也发展起来了。
到世纪初,尤其加入世贸后,出口部门开始加速,经济确实变得很有希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很快。但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政府觉得他可以或应该成为主角,于是国进民退开始了。不仅在经济领域,国企像怪兽一样扩张,社会领域也一样,大学里都由书记控制。政府动用一切手段,政策体制法律货币等等,用于扩张,于是社会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就是这样一个模型。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问题出在哪。所以,我觉得情况其实没有那么悲观。当然,如果有全球资产配置实力的人,可以像王冉说的那样去做。但我想说的是,有时候,强大的敌人,可能非常脆弱,就像《绿野仙踪》里的西方女巫。理由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