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心得(36)--回顾2012年疯熊状态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2(2012/12/27)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bakerzhan
浏览:18808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akerzhan 于 2012-12-28 11:10 编辑
5. 张庭宾也是一个在2012全年持续散布恐怖利空言论令我印象深刻的“伪经济学家”,他在4月发表“500亿美元QFII是A股短期重大利空”,在11月发表“转融券推出A股将跌破1664”,他写文章的逻辑思维是把建立在“证监会脑子进水”的前提下才会发生的事情当作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最后结论就是赶快逃命。证监会在8月份就已经停发新股,不是少发,慢发而是一家都不发,这是非常不同寻常的举动。在事实上停发新股之后,股市没有上涨,在跌破2132点之后11月还要跌穿2000点,正好11/12张庭宾发表“转融券推出A股将跌破1664点”,作为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伪经济学家”此时抛出这篇言辞坚定的文章,就相当于他是证监会决策的知情人,他已经知道证监会此时一定会推出转融券业务,他只不过冒着生命危险好心爆料让广大散户赶紧逃命。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是证监会海外推荐A股路演,证监会继续放宽QFII单个机构投资额度,8月开始QFII买入A股(大盘蓝筹股),1949点现在证明不是QFII砸出来的而是用我们自己人屠杀自己人的鲜血换来的,QFII竟然成了中国股民的大救星,同时证监会也因为上述措施自然而然也成了中国股民的救星。张庭宾如果不是QFII的利益相关者,那就是一个从来不炒股但唯恐股市不乱的麻烦制造者。 6.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在11/23《头脑风暴》节目中非常强硬的固执地认为目前的中国股市就是高价发行圈钱的市场,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应该所有的股票就按照几倍市盈率全部2-3元发行流通。这种言论我在2002年就领教过,这就是吴敬琏的中国股市“赌场论”。当时我一个刚炒股的朋友坐在我对面与我探讨,问我股市会不会因为太烂了又没法救导致干脆关了再重新发行?以我当时有限的经验加上李志林(忠言)教授的多篇文章来判断,我非常肯定的告诉他“不会关”。如果一个国家的股市因为制度和经验问题可以不顾投资者的损失而一关了之,那么他就不用再开了,因为再也没有人相信这个政府的话了。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基础,没有投资人参与就没有股票市场,就没有国家未来的强大。如果一个政府是靠掠夺投资者财富来维持,这只能是一个短命的军政府,他必然走向灭亡。今天马光远的建议又是一个激进的没有深思熟虑的毫无可操作性的只是发泄不满的牢骚话,他就像当年的关闭股市的言论,完全没有考虑已经买入股票的股民的利益,这种已经不是休克疗法,而是预防禽流感蔓延的“直接扑杀”。他认为股民买了高价垃圾股是自己应该负责的,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股民可以对自己一时贪心买了高价垃圾股负完全责任,但是政府不能随意更改游戏规则。既然政府制定市场化发行原则,那么就要一直持续下去,如果政府要改发行规则,先要妥善解决之前相信规则而买入的投资者的补偿问题,再来考虑制定新的发行规则。这就是2004年的股改(国有股减持,大股东付出10送3股权补偿给流通股东)的由来,如今大家谈论的“二次股改”就是在为2009高价发行的中小板/创业板寻找出路,但是在我看来由于接近的时间已经到来,所以管理层已经没有任何手段可以对减持喊停了,所以他只能对后面发行新股喊停,然后希望股价回稳,让市场各方自己寻找到一个“一方少赚,另一方少亏”的相对公平点,这也是管理层为自己当初的欠考虑行为纠错的行动。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就推出“转融通”业务那是自我毁灭,股票市场将想月球表面一样寂静没有人迹。2000-2004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股市一路走低就是有人高喊“加快国有股减持”,今天管理层不会再犯傻吧?B股市场还摆在那里不敢乱动,你觉得谁敢动A股?所以马光远这种股票外行还是去评论别的经济现象吧,不要好心办坏事。 7. 在2012一整年漫长寒冷的股市严冬中,哪怕一丝的温暖都是支撑你度过严冬的精神支柱,哪怕一毫的光亮都是支撑你走出黑暗隧道的坚强决心。在此感谢那些人:李志林,李大霄,但斌,林园,石建军,边风伟,姚凯,蔡均益,王世雄,水皮,夏斌,巴曙松,李稻葵,钮文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