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171|回复: 0

[大盘交流] 炒股心得(36)--回顾2012年疯熊状态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1(2012/12/2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炒股心得(36)--回顾2012年疯熊状态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1(2012/12/27)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bakerzhan 浏览:16171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      人类的历史是用文字和数字记录的,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是如此。政府通过对经济数据的统计,对当时决策的记录,事后来观察当时政策的有效性,对未来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这是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以史为鉴”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国家而言,对个人,对家庭,对家族,对社区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没有人类个体的成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巴菲特/比尔盖茨/乔布斯/张瑞敏/柳传志/李彦宏/马云的成功,就没有当今社会的进步。同时,回顾历史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一代比一代聪明,但是聪明不等于必然成功,当今社会很多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犯错甚至犯罪这完全是因为后期放弃学习,放弃了“活到老学到老”,面对人性的特点(恐惧和贪婪),放弃学习就等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自身的实力在慢慢消退,而善于学习的对手的实力在不断加强,此消彼长之后,你被消灭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在我看来,投资市场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市场,但它又是一个集所有学科门类于一身的竞技场。我们看到的现状是:不论什么学科的“专家”在此都被残酷的现实无情羞辱以失败告终,有些甚至如“皇帝的新衣”被扒的精光,倒是一些“杂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所以投资市场是一个不以出身/文凭/社会地位/社会关系论英雄的地方,它是一个挑战人类极限,克服人性弱点的“角斗场”。在这里活下来的人都是勤于学习,善意学习,善于模仿,勇于创新,有强大意志和坚定信念,具有“草根精神”的人。
2.      在过去经济金融专业属于文科范畴,现在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聘用的是却是理科人才,因为现代金融投资全部运用大型金融数据模型来指导投资决策,事先将更加科学的判断买卖条件编制成电脑程序,这是为了避免人性的弱点配合现代化仪器而做出的重大改进。可是人类顶尖数学人才+名校金融精英+顶级电脑设备+看似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巨大的成功吗?1995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2008年的雷曼兄弟公司倒闭,这些都说明任何超级巨无霸都不是完美无暇的,他们都是有无数个体组成的,而这些自认为华尔街精英的个体如果认为只要坐在著名公司的超级机器面前动动手指就可以所向无敌,这只能说明这些个体的素质仍然非常肤浅。回顾总结2012年的疯熊市场的那些市场人士的观点,就是对自己投资思维的总结和提高,这是我不论牛熊每年都必须做的事情。我要回顾和总结所有声音,就必须强迫自己非常专注地倾听这些声音并且还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分析他的思维逻辑,最后经过自己的逻辑判断来变成我的投资逻辑。在疯熊状态下倾听这些刺耳的声音还要做出判断是非常艰难的,你会感到“极度深寒”,在你“失温”的状态下你的头脑就会产生空白,你会烦躁/易怒/沮丧/逃避/悔恨/自责,无法静下心来理清对方的逻辑主线,因为你自己的思维已经没条理了,此时你就会选择“屈从”,默认他人的逻辑判断这样会让你好过一些,毕竟“抱团取暖”是寒冷天气下的唯一选择,否则你就象被空投到了极地不仅感到无助而且感到了死亡。16年来我前8年都是抱团取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了第9年我下决心单飞,不再照搬照抄那些专家学者的建议,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强迫自己先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再用微观角度去解决问题。我训练自己从“外星人”的角度来看地球,看世界经济,看中国经济,从考古学家的角度来看中国20年的证券市场,从人性博弈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用“哲学观”和“史学观”来分析问题,我渐渐地感到我的内心越来越强大,我的心情越来越平静,我对事情的判断越来越准确。其实这很好理解,如果你的逻辑是正确的,只要把时间拉长来看,你的判断结果都是正确的。我们之所以纠结就是因为我们自己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比时间争速度上面,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难为自己,把自己逼疯,疯狂的结果必然是灭亡。我从“炒股心得”第一篇文章开始就不是在具体论述市场,而是在告诫自己要“超脱”“舍得”“放下”,所以写文章的目的不是给别人看而是在告诫自己,因为那时起我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做职业投资者。所以我在做实验,真正看得懂我文章用意的人如果几乎没有,那么我未来成功的概率就很大。投资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条不归路,我在这条路上越孤独,我就越自信。人最后总是注定要孤独离开的,你成功了也是孤独,高处不胜寒,独孤求败。你失败了也是孤独,一无所有,众叛亲离,婚姻失败,江湖追债。从哲学的角度看,失败是必然的,盛极而衰是注定的,所以“打工改变生活,投资改变命运”是一句至理名言,但是这句励志的名言缺少横批:江湖险恶。
3.      我把股票市场的评论人士从宏观上分为2种,一种是自己炒股,另一种是自己不炒股。这种分类非常重要,只有先分清本人是否炒股,才能去判断他后面讲的话的逻辑主线。自己炒股的人士进一步分为:职业炒股和副业炒股。以我多年的跟踪分析判断,绝大多数在媒体上发表评论的人都不炒股,这里面包括经济学家,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基金从业人员。类似韩志国之流的“伪经济学家”,他们靠过去书本上学到的经济知识和获得的学位就可以对只有20年的中国股市大放厥词,真是恬不知耻。这些人当年在大学的时候根本没有股票投资的课程(只有经济学课程,大学把股票还当作资本主义的产物来批判),毕业之后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大学),以他们的工资水平根本没有不需要投资股票来改善生活,只要走穴为那些傻呼呼的文化水平很低的求知若渴的老板们演讲就可以赚到很多钱,他们凭借在大学学会的七拼八凑的写论文的小聪明把美国的200年股票历史和中国20年的股票历史掺和在一起,靠想象来评价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这样的“伪经济学家”+“股票白痴”=“股市评论员”,这是中国人目前整体素质低下的经典的写照。科技越进步,人类越白痴。中国的科技还没有多少进步,中国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奔向白痴的境界。这些经济学家之所以越来越放肆,越来越高调明星化娱乐化,还要开微博让粉丝来关注的他的吃喝拉撒,就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学习,不愿思考,不愿意付出,不愿意实践,希望不劳而获,正是这种无知且贪婪的性格,加上从小被宠坏的傲慢的个性,导致一进入险恶的江湖就被金融大鳄锁定为“猎杀对象”。由于“伪经济学家”不断地上镜曝光吸引大家的眼球,于是毫无防备的人们扑向经济学家,他们抱着“伪经济学家”的样子就像“考拉抱着桉树”那样痴情,希望从中得到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毛孔都滴着鲜血”(马克思),股票市场是资本汇集的地方,也就是鲜血淋淋的地方,你认为这些血来自哪里?来自于你自己,考拉们抱着的不是桉树而是捕猎的木桩,抱得越紧死得越快。
4.      在我的记忆中韩志国是从8月份突然高频率的出现在各类媒体的头版版面上,我16年来从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对股市有深入研究的“著名经济学家”,从吴敬琏,茅于轼,巴曙松,夏斌,汤敏,李稻葵,到叶檀,马光远,这些每天出现在媒体面前的人我都很习惯了他们对股市对经济的评论,唯独这个突然闯进大家视野的韩志国,他空降速度之快,语言之恶毒,口气之嚣张,俨然一个砸烂一切反动权威的“造反派”形象。他以2012全中国最热门的词汇“钻石底”为突破口,针对曾经在2007年大牛市树立很高威望的李大霄进行密集的攻击,试图以击败顶尖高手来树立自己顶尖高手的威信。我承认这是最有效率的上位策略,但是要击败顶尖高手你自己也必须是顶尖高手。在股票市场的高手没有十几年的经验是没有资格进入高手圈的,没有十年以上的成功战绩是没有人认可你是顶尖高手的。韩志国自己很清楚自己是什么东西,以上条件他都不具备,他只能靠攻击对方的观点来显示自己,李大霄的2132“钻石底”在8月被击穿,这正好是开始集中火力迅速突击的大好时机,只要把李大霄踩在脚下,所有头脑简单的散户自然会拥护他做“股林盟主”,他将真正成为“著名经济学家”。很遗憾韩志国是个经济白痴,中国8月的经济数据开始第一次止跌回升,他在此时针对2132出招其实是在对抗经济回暖,对抗政府救经济的决心。他也是个股票白痴,不知道什么叫“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不知道占有极大指数权重的大盘蓝筹股跌无可跌后会怎么走。我觉得他就像一个无知的造反派,只知道998/1664/2132这些数字,所以他才毫无顾及的喊出跌破1664的雷人言论,他就像一头公牛闯入了瓷器店,让所有人目瞪口呆,所有人都害怕他会哪天突然喊出跌破998更加雷人的言论,他像一个毫无责任感的孩子在下山途中还在脚踩油门,他看到同车乘客吓得屁滚尿流,内心充满了快感。如果我们认为韩志国就是一个白痴那就太肤浅了,在资本市场所有的言论都是经过谋划的,任何利空和利多消息都不是不小心传出来的,这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消息通过流传造成的动荡,让早已潜伏的猎杀者得到机会。股票零和博弈的游戏规则决定了你要么是猎杀者,要么是被猎杀者。韩志国的1664言论一出现我就大胆断定他是某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投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他的口气越是恶毒,越是坚定,就越是谎言。但是韩志国虽然是一个有文化没素质的人但他绝对不是傻瓜,他能出卖自己经济学家的灵魂,甚至可能最后遗臭万年,背后一定有巨大的利益输送。观察他随后的言论逻辑走势,他从攻击李大霄到攻击监管层到攻击政府制度,这种路径是全球资本市场惯用的,目的就是在经济衰退的末段最大限度的制造恐慌,让早已死心持股不动的散户感到末日来临而绝望抛出筹码逃命从而在低位让利益集团拿到低价筹码。
20121214美元指数月线图.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7 07:00 , Processed in 0.037161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