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这一波行情?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石子馍
浏览:18948
回复: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
二个月前,我做空茅台初始,问一朋友:“假设熊市还久,连喝酒吃药在内的那些自下而上的牛股都将完蛋,机构要从追求绝对收益的思路,转而寻求相对收益,那么会转向那里?”
他明确的回答:“银行。最近机构可能会出白酒的报告,建议降低超配的比例,而银行则过度低配。如果资金要寻求相对收益,银行板块的容量足够吸收,只要回到标配即可。”
经过简短讨论,二人很快达成一致。回头看这无疑很有价值,但很可惜,实际上无论我或他,都没有买银行股。理由很简单,因为那只是基于“相对收益”的换仓。
二、
郭掌门一年来兴市、治市、救市都没用,最后还要维稳。可惜维稳也没用,但问题是股市一直这样跌下去,将成政治问题,所以只有最后一招:借用外资,快批额度。
外资在H股已经表现的很明朗,那就是:如今欧美日都是零利率,银行贷款不需要成本,跑过来搞H股,光分红也可以赚。而且如今中国资本市场,的确老外也很有兴趣。中资股流通市值现在香港也就一二万亿人民币,换成美元不过3000亿,对全球基金来说,僧多粥少,所以过去二年明显强势。
这几年,AH折价成为常态,尤其是权重股。在这一波反弹前,中国平安A股是36元,H股是58元。即便考虑汇率,差异也接近50%。这一现象在金融股尤其显著,比如银行、券商、保险等。
融资货币,简单说是投资者在国际市场借入利率较低的货币,然后在国际市场买入利率较高货币如澳元,通过两者差价获得收益。现在,美国、日本都已将基准利率下调至零水平附近。欧洲央行的基准贷款利率降至0.75%,基准存款利率则降至零。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间资本是泛滥的。 当然,投资者不一定都要去买固定收益产品,也可以买风险类资产,比如股票。
未来几年,中国不会有贸易顺差的压力,也不会有热钱涌进的压力。从这个角度说,此时放进长期国际投资资金,或是一个好时机。当然,对市场来说,还有一个是金融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于是QFII,RQFII可以不断扩容。
三、
假设未来几年国际流动性状况持续,假设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有增无减,假设进一步扩大QFII,RQFII,那么情况会怎么样呢?
从最近的形势看,虽然没有新政,但是新气象却有一些。中国会有真正改革么?中国改革转型会顺利么?中国转型后又会是怎样?这些问题固然涉及风险偏好以及标的物价值变化,然而,假设投资方是零利率成本,那么他可以等很多年;假设买入成本还比较低,那么他不在乎持有期间会有多么不确定。
不仅如此,同样的情况在内地投资者身上发生:假设未来房地产没有什么好投资的,假设未来经济还要继续低迷,因而实业也没什么好投资的,那么那么情况会怎么样呢?
内地投资者固然利率成本很高,但是经过30年的发展,国民财富已经很庞大,而A股只有区区几万亿流通市值(扣除国资)。当2000点是低位成为常识,他也不在乎等待多少年,也不在乎套多深,那么持续流进抄底的资金会源源不断。
四、
市场真是充满变化。
机构换仓的举动,货币上QE3QE4的时机(含日元的走势),时局上斯巴达后的乡愿,和抄底力量合起来造成这样一波反弹,以金融性资产为引领,少关经营性资产。
有一句话是:股票和经济不一样。
如果是这样,那么很有可能,A股的熊市,正在走入相持阶段。从形态上,类似02年到05年,相比较而言,这一次在基本面上的不确定性差很多,但是资金流动性好不少。未来三五年,前期靠资金支持,后期看实体因素,具体走势与时长要看实际进程。
那么反弹何时结束呢?要等经济数据重新下行,尤其是进出口数据,这关乎环球冷暖。
最后汇报一下,我已于上周五暂停做空,满仓做多,权重股票主要是青岛啤酒和中国平安,一二个月后继续做空中联重科或贵州茅台。这三篇为我完整观点,供参考,有兴趣建议完整阅读。
(补充:02年到05年的熊市相持期,2002年1月23日,1346点为低点,结束左侧,之后四年为相持期。WTO既使得市场结束左侧,进入了相持期,又在数年后,带领大市走出相持期。而中国目前尚未有这样的政经举措,因此,如何真正进入相持阶段还有待观察,指数不排除未来新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