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697|回复: 4

[大盘交流] 新解三字经第一篇(修改稿)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5 天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发表于 2012-10-26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解三字经第一篇(修改稿)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23697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唱歌嗓子哑了,哄儿子睡觉的时候顺嘴就念起了三字经,这一念就是半年。三字经前半部熟悉的可以顺嘴而出。 生活随着岁月的转动,让我们在现实里常会遇到一些危机和困惑!有时候也会念叨几句三字经,慢慢的,品出来一些不一样的味道。三字经不单单是一本启蒙读物,其中也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成年人去体会,去验证,再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才不失为最好的读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三字经开篇的一段话将宗旨展开,整段话中,初,善,近,远,迁,道,专为核心,而全文围绕着“善”字展开。
“人之初”指的的婴儿初生,也可以引申到人智初开。混沌初开的时候,人类多依着本能,欲望行事。如婴儿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但是这一味的索取怎么能称为“善”呢?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善的意思不是要多给予,多帮助么?初生的婴儿毫无付出怎么能善呢?
汉语几乎每个字的背后都有深刻含义。例如这个善字,上面是个羊,中间的两点一横好似一个托盘。下面是一张口。羊经常会作为祭品去祭祀天地。而下面的托盘,证明了这只羊是为了祭天,祭神所用。而下面的口代表祭祀时的祈祷。一个善字,画出了中国古代祭神的场景。

从上古流传下来的文字,其实向我们揭示了不同于一般理解的善。
祭神,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祈祷,一个是还愿。善字,演示的是祭祀的场景,是表达了一种对天地的敬畏和奉献。那么,善的含义就很清晰了,敬畏和感恩,是善的本意。
现代人理解的善,指的的是吉祥,帮助别人等含义。这样的理解没有错,但是只表现了善的外相和行为。例如给老人让座,给乞丐施舍,捐助弱小。
人类只有敬畏才能够对给予我们一切天空,大地,父母,亲朋感恩并回报。只有懂得受的人才懂得如何更好的予,才能够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并且无索求的付出。
人也只有敬畏才知道节制,节制是对自然最好的回报。

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是相似的,但是在后天的教育中,学习,模仿的对象是不同。农村的孩子,和大学教授的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完全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养成了不同的习惯。有本书名叫《习惯决定命运》。确实如此,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决定了他们讲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
也所以才有了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等。

苟不教,性乃迁。
人本是有敬畏和感恩的。教育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人性。脱离了善的教育,人就会往恶的方向偏离。
书本和语言,把正确的方法流传下去。父母的身教,对孩子的本性发展决定了方向。不注意自己言行的父母,忽略身教的父母,让孩子在人性本善的方向偏离的越来越远。
最近几年的官二代,富二代,正是性迁的活案例。李刚的儿子,生活条件优越,家庭也绝不缺乏教育经费。但是父母官身的忙碌,让孩子没有生活目标,更让孩子不知人间何为善。没有了对生命的尊重,没有了对法律的敬畏,没有了道德的约束。“我的爸爸是李刚”事件出现绝不是偶然。

教之道,贵以专。
这句话上,也有一些歧义。在传统的理解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教育孩子的原则是要孩子专心一种学问。这个理解本身没错,专心研究一种知识的人,成功的概率会多些。但是如果人人都这样,岂不是没有博学多才的人了?更没有人能跨行业将创造融会贯通了?
中国字中“道”是个很深奥的字。道,指的是真理,指的是正确的规律,不能简单的理解成方法。教育正确的观念,只能有一种。孩子可以习文,可以弄武。可以专注,可以博学。但是对道的认知,是不能够摇摆的。或者对善的教导,是不能够偏移的。
人对天地的敬畏(仁),对他人的感恩(义),对师长、生命的尊重(礼),对事物的理性分析和自我控制(智),对他人的尊重(信)。构成了中国五千年文明一以贯之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5 天

发表于 2012-10-2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的蛮好,学习了#*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19 天

发表于 2012-10-26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2-7-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500 天

发表于 2012-10-2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股之初,性本涨,形相近,质相远,若不骗,何来钱,天朝赚,小散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3-3-6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出问题了,人性不是善恶可以概括的,非要弄清楚是善还是恶,这本身已经掉落视角陷阱。
典型的是在一个不存在答案的地方硬要找到确定的答案,这也是几千年争论不休的原因。

而人性,其实很简单,就是生存、为所欲为。善恶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用什么方法取决于价值观视野范围内的成本与预期回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6 02:27 , Processed in 0.02986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