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财经精华研报选读每周例会(20120806)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须须之臾
浏览:4092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周例会背景:
◆海外:
1、欧洲央行拒绝立即行动支持货币联盟。
2、西班牙暗示或向欧元区救助基金求助。
3、欧元区7月PMI指数创3年来新低。
4、美联储议息会议强调“未来几个季度中经济将以温和的步速取得增长,然后将逐步加速”;声称“将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区间至少到2014年下半年;”但QE3只字未提,市场认为悬念或得留待9月。
5、8月3日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表现强劲。
6、继8月2日欧元兑美元汇率上演了一轮“过山车”行情后,3日美元指数又暴跌1.14%。
◆国内:
1、中央年中经济工作会议落定,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中国7月官方PMI发布,50.1为8个月来新低;但回落斜率趋缓,市场普遍憧憬中国经济趋稳概率提升。
3、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关注需求变化”,“综合考虑外汇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等情况,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与此同时,央行上周四继续在公开市场巨量逆回购操作。
4、7月宏观经济数据本周密集发布,市场普遍预期CPI迈入1时代,新增信贷6500亿元左右。
5、证监会宣布将下调多种金融工具的交易手续费。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下调证券、期货市场相关收费标准。据证监会估计,今年这几次降费可合计减轻投资者交易成本人民币155亿元。与此同时,证监会澄清暂无安排降印花税。
6、新三板扩容落定,新增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三大高新区。
对于海外市场的主要观点1、对美经济形势仍谨慎乐观。乐观在于美国就业的主要动力,非农业部门看似正在恢复动力,这与我们此前预期相一致;而谨慎在与美国干旱天气正在对整体就业形成拖累,这是未来需警惕的地方。
2、当前来看,美联储推出QE3的概率仍很小,而就业是主要矛盾.未来非农就业增长的强度若不足以抵消供给冲击,美国整体失业率继续上升,Fed祭出QE3的风险将提升。
3、欧元基本面与政策面都不利好,欧元短中期走势无支撑。欧央行仍没有采取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的举措,其短期出台真正有效性非常低;而欧元区7月PMI指数创3年来新低,基本面并不利好。因此,即使欧央行在年底前重出国债购买计划也难改欧元中期下行的趋势。短期而言主要看美元。
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的主要观点1、下半年政策“暖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政策会很冷,企业者和投资者都需要做好“过冬”准备;二是这个冷比起2011年不讲情面的绝对紧缩,还是可以承受的。
2、从年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中央最看重的仍是调结构,而非稳增长。稳增长的相对权重的提高,并未改变其绝对权重仍然低于调结构的地位。同时,“新4万亿”倾向已被中央最高层紧急刹车,类似5、6月份中发改委一天批准100多个项目的情况年内不会再重演。总体而言,未来不会再有大动作,符合下半年没有“政策底”的判断。
3、7月PMI再证微调加力,但无全面刺激。从官方对PMI的评估看,决策层绝不打算忽视“风险”,但是相比而言“信心”仍略占上风。
4、持续逆回购恐将进一步延后再降准的时点,未来半月应是再动作的敏感时期;降息已处“两难”境地,决策层近期或“备而不发”。而在“核武器”再出招前,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此前的微调加力举措是否已生效,这需待7月、甚至8月宏观经济数据验证;二是货币再宽松会否严重冲击楼市调控。
对于证券市场的主要观点1、短期看,A股有反弹。如果能得到宏调政策与数据的双重支持,特别是局部性的财政刺激与货币宽松将在宏观数据上有进一步的反映,那么反弹将至少横贯整个8月;否则,将难以脱离技术反弹的范畴。8月9日,市场将以7月宏观数据对反弹行情做第一次检验。
2、针对备受关注的“年内第三次下调多种金融工具手续费”、新三板扩容落定等一系列“金改”举措,我们认为市场会有短期炒作,但仅属局部性热点,难以引领市场势头;毕竟,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与“金改”处境,都与此前的4月显著不同。而从中长期来看,证监会的各项举措在朝资本市场“大扩容”之目标迈进,对现有的二级市场产生资金分流的利空效应。
3、长期来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战略机遇期已经关闭,我们维持A股处于“长期下行通道”的观点不变。
博览研报主流观点每周一览表(2012/08/05) |
| | | 全球经济
| 1、美国经济在持续复苏,但复苏力度有所放缓。接下来,美国经济将进入观察期,三季度是重要的确认或转折窗口。
2、从短期来看,QE3仍不会有,但市场对QE3的预期会升温。如果将时间拉长至在10月之前,QE3是否会出需要观察两个重要指标:一是美国3季度经济,二是美国失业率。
3、汇市和大宗,目前均由全球政策决定。短期来看,政策转好预期(包括欧洲救市和QE3)是支撑美元调整和大宗调整的主要因素。中期趋势依赖于这些救市预期能否实现甚至超预期实现。
| 1、对美经济形势仍谨慎乐观。乐观在于美国就业的主要动力,非农业部门看似正在恢复动力,这与我们此前预期相一致;而谨慎在与美国干旱天气正在对整体就业形成拖累,这是未来需警惕的地方。
2、当前来看,美联储推出QE3的概率仍很小,而就业是主要矛盾.未来非农就业增长的强度若不足以抵消供给冲击,美国整体失业率继续上升,Fed祭出QE3的风险将提升。
3、欧元基本面与政策面都不利好,欧元短中期走势无支撑。欧央行仍没有采取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的举措,其短期出台真正有效性非常低;而欧元区7月PMI指数创3年来新低,基本面并不利好。因此,即使欧央行在年底前重出国债购买计划也难改欧元中期下行的趋势。短期而言主要看美元。
|
| | | 中国经济
| 1、微观经济信号表明中国经济没有底,中国经济仍在衰退通道中。要让小人物有工可打,有家可归,只有靠深层次的改革,靠纵深推进的市场化,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而像央行这般孤注一掷投放货币,毫无成效,这只会将中国经济拖入流动性陷阱。而现在中国的问题是需求不足,不是信贷不足。
2、宏观政策也没有底,即使上半年GDP破8,也不会转向宽松,国务院督查楼市调控就是对此最好的证明。下半年宏调只会在微调加力下保8,因此,其最终成效成疑。
3、美国大旱,中国是最大受害国。需要密切警惕中国通胀的潜在风险,即使目前通胀回落,也不改中国长期通胀趋势。
| 1、下半年政策“暖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政策会很冷,企业者和投资者都需要做好“过冬”准备;二是这个冷比起2011年不讲情面的绝对紧缩,还是可以承受的。
2、从年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中央最看重的仍是调结构,而非稳增长。稳增长的相对权重的提高,并未改变其绝对权重仍然低于调结构的地位。同时,“新4万亿”倾向已被中央最高层紧急刹车,类似5、6月份中发改委一天批准100多个项目的情况年内不会再重演。总之,未来不会再有大动作,符合下半年没有“政策底”的判断。
3、7月PMI再证微调加力,但无全面刺激。从官方对PMI的评估看,决策层绝不打算忽视“风险”,但是相比而言“信心”仍略占上风。
4、持续逆回购恐将进一步延后再降准的时点,未来半月应是再动作的敏感时期;降息已处“两难”境地,决策层近期或“备而不发”。而在“核武器”再出招前,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此前的微调加力是否已生效,这需待7月、甚至8月宏观经济数据验证;二是货币再宽松会否严重冲击楼市调控。
|
| | | A股市场
| 1、上周例会中我们提出的“2132点势在必破”观点已被验证,本周继续维持中期“上证指数年内挑战2000点应是大概率事件”的观点不变,同时保持对短期“2132有百点反弹”的观察——当前A股技术指标超跌,行情有反弹需求。技术反弹上升为阶段性反弹的前提是:5、6月份的那一轮“政策放松”,能在7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中有所体现,或是央行在较短时间内再次动用利率或者准备金工具,进一步确认货币放松的信号。
2、长期来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战略机遇期已经关闭,我们维持A股处于“长期下行通道”的观点不变。
| 1、短期看,A股有反弹。如果能得到宏调政策与数据的双重支持,特别是局部性的财政刺激与货币宽松将在宏观数据上有进一步的反映,那么反弹将至少横贯整个8月;否则,将难以脱离技术反弹的范畴。8月9日,市场将以7月宏观数据对反弹行情做第一次检验。
2、针对备受关注的“年内第三次下调多种金融工具手续费”、新三板扩容落定等一系列“金改”举措,我们认为市场会有短期炒作,但仅属局部性热点,难以引领市场势头;毕竟,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与“金改”处境,都与此前的4月显著不同。而从中长期来看,证监会的各项举措在朝资本市场“大扩容”之目标迈进,对现有的二级市场产生资金分流的利空效应。
3、长期来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战略机遇期已经关闭,我们维持A股处于“长期下行通道”的观点不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