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传闻 东华能源 ( 1027--3 )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fwp963
浏览:2079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东华能源:
1、张家港项目 公司张家港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是土地节约(20亩)、高效(操作工16-20人)、节能的优质项目。一期设计产能60万吨,最高可达到120%开工率,即产能可达到75万吨。张家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公司项目建设,希望以公司120万吨项目(总产值150亿)为龙头,带动下游1500亿的化工产业发展,实现当地经济的第二次革命(从原来的物流+钢铁加工转向化工)。因此在土地出让(给公司划出25万亩地以建设项目及储罐,提供无免五减的政策)及资金方面给予方便。 首先,项目公司扬子江石化资金保障方面。需要10亿注册资金,其中4.8亿依靠增发(增发完成之前通过工商银行过桥贷款),注册资金差额及项目建设需要的资金都由苏州工商银行提供银团贷款。 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80%只是时点数,主要是库存大导致的,去掉库存公司负债率不高。未来项目贷款等投资由子公司做,合并报表后,资产负债率可能是下降的(扬子江资本10亿,贷款10亿,资产负债率50%)。 其次,项目技术方面。公司采用UOP技术(目前最大规模装置75万吨),生产1吨丙烯需1.2吨丙烷。该技术在金融危机之后才开始向俄罗斯、中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转移销售(这是之前国内没有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的主要原因;其次国家之前没有鼓励政策,而在“十二五”规划中鼓励丙烷深加工及丁烷的综合利用项目发展、丙烯-丙烷价差等也是行业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公司获得技术的价格全国最低。UOP技术优点是能耗低,是Lummas技术的70%左右(石脑油->丙烯900标煤/吨,甲醇->丙烯,丙烷->丙烯300-400标煤/吨);催化剂采用铂金,无污染;工艺成熟,项目环评正在进行,只需要苏州当地机构审批即可。由于采用铂金催化剂,环保问题基本没有。 再次,原料来源方面。原料主要来自中东贸易。到2014年,卡塔尔将新增丙烷产能3000万吨(到高峰,一般丁烷/丙烷产量=1:2,丁烷产量减少得更快),另外阿曼、伊拉克等国家的产能也将增加(油田生产中油产量越少,气越多);此外美国页岩气开发令伴生气供应增加,丙烷/丁烷供应量也会增加。中东液化气贸易是俱乐部的形式,公司是成员,已经与卡塔尔、沙特经销商洽谈,注册FOB采购资格500万吨以上。长期来看,还可能通过参股合作项目换资源的方法获得更有保障的资源或者签订长约合同的方式。 再次,项目盈利方面。目前,丙烷6000元/吨,丙烯12000元/吨,原料成本7200元+加工成本1300元,吨毛利3500元/吨,扣除管理费用、税收,净利润估计可能到2000元/吨。即60万吨项目有12亿利润,考虑公司56%的股权比例,可分享到5个亿以上。 最后,项目的人才正在招聘。由于全球有400多套重整装置,国内游30多套,中石油中石化旗下有很多人才可供招聘。 目前,项目土地资源具备、技术成熟、原料来源具备、人才正在招聘。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关键进口装备压缩机、塔板及流通管的采购,由于其供货时间15-18个月(来自德国)。若这些采购顺利完成,只需再加3个月项目即可完工;此外,脱氢需要水公司仍正在争取。公司预计项目完成时间比原来要短,2013年上半年可能投产。 关于项目下游产业链的延伸。目前,项目公司只打算将丙烯产量中的30万吨自己加工成聚丙烯(主要是为安全考虑),其他下游主要由华昌和飞翔做(公司主要以参股合资的方式合作参与),如华昌可能做丁辛醇(结合CO、H2)等。 2、行业介绍 公司认为丙烷脱氢制丙烯行业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其景气有望维持5-10年(个人认为有点乐观)。我国丙烯缺口800万吨,若考虑聚丙烯进口量,则丙烯折算进口量2000万吨。 目前,国内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有东华能源张家港60万吨(一期),海越股份宁波40万吨,烟台万华,浙江三圆、中国软包装及天津渤化石化。目前,海越正在修建码头、烟台万华自己建设75万方液化气储库,中国软包装项目码头在审批(至少需要3年),天津渤化石化原料可能通过管道输送(在建),因此浙江三圆项目可能最快投产。后期,新项目可能很难再审批(审批权限可能集中到国家一级,如烟台项目是国家审批的),首先是因为码头资源,其次化工园外项目已经停批。 公司认为,项目的风险点在于未来的竞争。根据规划,到12.5年末,我国丙烯产能要到2200万吨,现在只有1000万吨。当然由于很多项目已经上马,部分企业原来的计划也可能延后。 进口液化气行业与公司形成竞争的主要是华南地区贸易商,但当地进口气主要作为国产气的补充,供应车用、民用。工业气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公司是华东最大贸易商。华南地区若要发展进口气下游化工市场,需要下游产业链跟上。另外,丙烯、丙烷产品有500公里的运输半径,因此即便华南上项目,也不会对公司项目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3、宁波百地年储库的意义 项目连续生产的关键在于原料的连续供应。因此集团把百地年储库装到上市公司。百地年储库是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地下液化气储库(地下库建设的三大条件:5万吨的码头、海底100-150m有礁石、花岗石,地下水丰富且互通)。百地年拥有丙烷库容26万方、丁烷库容25.8万方,采用水压密封设计,无需维修。目前,受地质条件决定,我国只有汕头(chevron开发的,由于地质条件问题有泄漏,码头条件差,停船容易出现事故)、BP珠海(码头水深8m,第一港需要13m)及公司储库三个地下液化气储库。 百地年储库周转能力(卸载能力)200万吨,若加上管道运输,则可以达到500万吨。百地年是国内唯一具有第一港资格的码头(吨位5万吨,水深13m以上),是整船采购丙烷的必须条件。若没有该码头,则公司原料采购只能半船采购,无法拿到FOB采购资格,成本也会提升。 未来,百地年储库主要作为丙烷卸货码头,流程为从中东采购整船货->宁波百地年卸半船->半船货开往张家港(张家港码头水深不够,5万吨整船无法进入航道)给项目提供原料。公司将会把张家港丁烷压力库改装成丙烷库,全部用作项目原料储罐。 由于具备第一港及张家港码头资源(修建后,周转能力大大提高,平台从原来的50m扩至500m,可同时停泊3-4艘船),以及足够的液化气仓储资源,是公司保障原料供应,降低成本的法宝(码头中转费200元、国际中转150元/吨)。而其他企业若要投资码头及储库资源,则投资已经大大提高。如渤化项目投资55亿元修建原料输送管道;而修建50万方的压力库,现在需要50-60亿元投资,相同规模地下库的投资只需10亿元(但地质条件很难具备)。 除了地下储库资源,公司未来还可以在宁波地面上大做文章。目前宁波库区还有200亩地,基本可直接使用的。公司可以再建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消化宁波进口的半船原料。另外由于公司还拥有丁烷进口量,未来在丁烷综合加工项目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考虑到这些项目的需求,未来公司仓库能力使用基本饱和。可能会停止批发业务,仅保供工业用户。 4、加气站业务 出租车加气1吨/辆/月,价格为8000元(约4元/升,与天然气加气价格相当)。到2011年底,公司将运营10个加气站,到2012年可达到20个。按照经验,加气站单站利润200-300万元/年(1000多吨,个人认为乐观了)。加气站建设难点在政府审批,主要是土地资源。目前,公司主要集中精力发展地级市城市加气站建设。 与柴油相比,LPG做车用燃料可减少CO80%,司机每个月可省2000元。与天然气相比,LNG车改装成本7000-8000元,LPG只需3000-4000元,且后者续航300-400公里,天然气续航100公里左右。因此,随着天然气价格的提高,未来LPG加气站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 5、成本锁定 新加坡贸易公司的成立主要是为参与国际丙烷-丙烯价格衍生产品交易,锁定成本;以及海外资源收购(资金国开行全力支持)。可以通过芝加哥交易所的产品价差互换衍生品锁定丙烷-丙烯的额价差。
(摘自:中国金融投资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