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9】携手川大进军锂电 六国化工(600470)欲一年后量产
日前,六国化工(600470,收盘价10.82元)携手四川大学正式进军新能源电池领域。如果项目顺利达成,锂电领域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将横空出世。"力争1年之后试产,量产出符合标准的磷酸铁锂!"知情人士日前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了六国化工的新能源电池计划。
6月18日,六国化工与四川大学签署了《磷酸铁、磷酸铁锂技术研究与生产应用开发合同》。根据合作内容,四川大学负责研究开发磷酸铁、磷酸铁锂产品生产工艺,为六国化工解决利用此工艺实施工业化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现工艺技术在生产装置中的连续、稳定、达标生产,并提供产品工艺技术方案和生产线的设计方案。 另外,双方还计划共同建立电池级磷酸盐生产技术研发中心。六国化工提供360万元项目研究经费,四川大学接受委托完成。双方此次拟订的初步合作履约时间为2年。 《每日经济新闻》从四川大学了解到,六国化工此次与四川大学的合作项目,技术带头人正是国内磷化工领域的泰斗级人物--长期研究磷酸、磷复肥、磷化工及环境工程的钟本和教授。近年来,由钟本和领军的四川大学科研团队在湿法磷酸净化路线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双方此次合作的最大亮点为磷酸铁锂。钟本和研发团队骨干成员、四川大学博士郭孝东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磷酸铁锂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正极材料。 目前国内生产正极材料的企业比较多,但以钴酸锂、锰酸锂居多,磷酸铁锂价格低廉,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循环功能优越,是新一代锂电池的理想材料,未来将成为我国正极材料的主导产品,在动力电池和备用电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此,业界已形成共识。在锂电池产业链中,市场容量最大、附加值最高的是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能占到锂电池成本40%以上。 据了解,在钟本和的带领下,四川大学组织了一个近3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不乏硕士、博士等中青年骨干人员。团队不仅研究正极材料,在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等领域也有所涉及。 对于双方的合作,六国化工相关人士透露,他们看中的是钟本和教授在磷化工领域的权威以及四川大学在锂电池领域多年以来的技术储备。四川大学方面人士则表示,虽然找上门来要求合作的企业比较多,但由于锂电池研发需要长久的投入和耐心,从长远打算,他们剔除了那些短期热情高涨、但缺乏长期支撑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