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410|回复: 5

[大盘交流] 【讨论】三种方法辨别暴跌性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三种方法辨别暴跌性质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pt07pt07 浏览:10410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某些专家断言牛市来临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股指就出现了自去年8月31日以来的最大一次暴跌,而11月16日收出的光头大阴线则更是市场通过盘面语言明白无误地告诉了你:升势结束,调整开始了。

  其实,虽然由于许多突发因素的影响,要想预测市场短期趋势非常困难,但对中长期趋势的判断则是有一定把握的。遍观海内外市场,无一不是按着低迷期、初升期、回档期、主升期、末升期、初跌期、反弹期、主跌期和末跌期九个阶段进行着牛熊轮回。暴跌则大都发生在牛市的回档期以及熊市的初跌期、主跌期。需要强调的是,暴跌发生在市场的不同阶段,其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如2007年2月27日,沪综指单日跌幅达到8.84%;2007年5月30日和6月4日,沪深股市又发生了两次暴跌,沪综指单日跌幅分别达到6.50%和8.26%,但这只不过是牛市在经历了初升期后产生的回档。而2007年10月18日沪综指虽只下跌了3.50%,但事实证明,这已经是由牛转熊的标志。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暴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辨别:

  参与各方的心态不同。在牛市回档期,可以明显感觉到包括大部分分析师和投资者都在努力规避已有高估之嫌的投资品种,寻找被低估的品种,并表现出极强的风险防范意识,(股市马经 http://www.goomj.com收集整理)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断然离场避险。而在牛市末升期和熊市初跌期,却可以听到大部分分析师和投资者都在谈论后市还将有多少涨升空间,至于这些投资品种是否高估已经很少有人关心了。卖出者大都后悔自责,持股者更是严重惜售。从盘面表现看,则往往不需要多大成交量就可以使指数创出新高,整个市场充满了乐观情绪。

  K线组合形态不同。牛市上升途中发生的暴跌,虽然跌幅巨大,充满恐怖,但通常不具有连续性。从K线组合形态看,一般是阳线多于阴线,整体趋势仍然向上。而趋势逆转后,往往是先以小幅下跌开始,通常跌幅虽不是十分大,却具有连续性。从K线组合形态看,虽然还可能阴阳相间,却必定是阴线多于阳线。暴跌过后,整体趋势会转头向下。如2007年10月18日这一次,沪综指在下跌3.50%的前一天就已经下跌了0.92%,并在盘面出现了四连阴走势,其后在反弹了两天后,再度暴跌4.80%。

  对利空的反应不同。牛市上升途中,尤其是初升期,人们由于头脑中对不久前熊市的恐怖记忆,对各种利空消息的敏感反应随时都可能引发暴跌。如2007年5月30日和6月4日这两次,均同管理层公布的调控政策有关。反观熊市初跌期,由于人们心中仍残留着牛市主升期的热情,对各种利空消息极为麻木,甚至将利空视作利好炒作也屡见不鲜,以致当暴跌真正来临时,大部分人依然意识不到这是推动股市扬升的动能已经衰竭的信号,认为之前并无特别利空发生,因而也不相信市场趋势会发生逆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1-3-2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Nice.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1-3-23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分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87 天

发表于 2011-3-23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心理方面刻画的很到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3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阿弥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6-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8 13:17 , Processed in 0.02765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