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情况下的紧缩政策,哪痛医哪?有失中国五千年智商水平!中国人不用学美国人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旋转的股市
浏览:7797
回复:1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政策是有效的;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紧缩的宏观政策无效。”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 经济学家议通胀难题,称目前通胀是成本推动型通胀,担心今年经济现滞胀 针对当前最热点的通胀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5日表示,当前我国遇到的通胀形势是个新问题,因为这属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胀,紧缩的宏观政策对此是无效的。此外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表示,对今年经济有滞胀的担心。 厉以宁15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上分析,称该问题之所以“新”,是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遇到的成本推动型通胀,该问题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尤其从去年开始越来越明显。之前计划经济时代的通货膨胀是隐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之前不少研究者认为,中国此轮通胀,和金融危机期间大量发行的货币有直接关系。 厉以宁表示,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四种原因造成,即首先是原材料短缺而价格上涨,其次是农产品供不应求引起了整个成本上升,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引起了物价的上涨,最后是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 “成本推动型的通胀,紧缩的宏观政策是无效的。”厉以宁解释说,宏观紧缩政策不能解决原材料的短缺,也不能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更不能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消除掉,可能对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既然已经上升了,成本还在推动着总价格的上升。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也表示,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不是较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将传导到国内。 为应对通胀,2010年下半年以来,决策层已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上周五,央行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经过此次调整,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调整到1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去年10月份开始了此轮强硬的宏观调控,迄今加息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11月中旬,因中国调控,加上国际农产品猛涨后有回调需求,一度大幅下挫。然又很快重拾涨势,截至上周五收盘,除棉花外,玉米和豆油分别比去年11月高点上涨了3.7%和3.6%。 简言之,此轮试图以货币紧缩控制CPI很难奏效,但如继续下去其副作用将越来越严重。在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价格大涨、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人民币加速升值、货币连续紧缩等效应累加下,中国企业将很快面临生存困境,不排除在不久后重现2008年世界工厂“休克”的危难局面
难道我们五千年智商的水平就不会创新吗?只会哪痛医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