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政策改变股市,而是股市造就政策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zha5858
浏览:7691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正确对待政策 不相干,也相干,强说愁,天凉总说秋,好一个冤大头
每次股市的逆转前往往都伴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特别是重量级的政策之后,股市的运行方向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就给许多参与者造成一种影响:政策改变股市,其实不然,我们先看一下下表,这是1990年到2005年中期重大政策及股市对应。
时间
| 政策
| 影响
| 92-5-21
| 全面放开股价
| 当日大涨105.27%,其后展开一波中级熊市。
| 93-5-18
| 第一次加息
| 加速下跌,熊市延续,无影响。
| 93-7-6
| 第二次加息
| 加速下跌,熊市延续,无影响。
| 94-3-14
| “四不”出台
| 仅3个交易日的短线上涨行情
| 94-8-1
| 三大救市政策
| 熊市结束展开了一波大牛市
| 96-5-21
| 第一次降息
| 短线下调。
| 96-8-20
| 第二次降息
| 中期调整中,中期调整继续。无影响
| 96-12-16
| 涨跌幅限制
| 一波中级调整
| 97-5-9
| 上调印花税至0.5%
| 牛市结束,熊市展开。
| 97-5-22
| 严禁3类企业上市
| 牛市结束,熊市展开。
| 97-10-22
| 第三次降息
| 熊市中,无影响
| 98-3-23
| 第四次降息
| 熊市中的中期上涨转折点。
| 98-6-13
| 降低印花税
| 熊市中中期上涨结束。
| 98-7-3
| 第五次降息
| 继续下跌,无影响。
| 98-12-9
| 第六次降息
| 继续下跌,无影响。
| 99-6-10
| 第七次降息
| 继续上涨,无影响。
| 99-7-1
| 证券法实施
| 单边上扬结束转折点。
| 99-9-10
| 三类企业获准上市
| 中期下跌开始转折点。
| 99-10-15
| 储蓄利息税11月开征
| 继续下跌,无影响。
| 01-6-14
| 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
| 牛熊转折点,阶段性高点。
| 01-6-25
| 国有股减持试点
| 牛市结束,熊市开始转折点
| 01-7-23
| 新股发行首开“减持”先河
| 加速下跌。
| 01-10-23
| 首发增发停止国有股出售
| 继续熊市,无影响。
| 01-11-16
| 印花税下调
| 继续熊市,无影响。
| 02-1-11
| 减持方案仍在讨论中
| 无影响。
| 02-2-25
| 第八次降息
| 中期上扬中,无影响。
| 02-3-21
| 四届证监会主席:中国市场前景光明
| 大熊继续,中期上扬结束。
| 02-4-8
| 佣金下调
| 中期下调开始
| 02-12-3
| QFII正是启动
| 熊市依旧。
| 03-6-11
| 社保基金入市
| 熊市依旧。
| 03-7-28
| 国有股减持不会贸然推出
| 熊市依旧。
| 04-8-30
| 暂停新股发行
| 熊市依旧。
| 04-11-1
| 加息
| 熊市依旧
| 05-1-21
| 印花税下调至千分之一
| 熊市依旧
| 05-4-29
| 股改开始
| 继续下跌。
| 05-5-31
| 证监会《股改意见》
| 熊市结束,牛市开始
|
下面我们逐个分析行业内普遍认为的对股市影响大的政策
首先看国有股减持,许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01年开始的大跌是国有股减持直接造成的,01年4月27日,当时的财政部长项怀诚透漏:国有股减持方案不久出台,其后虽然股市还继续蹒跚上扬,但是强弩之末已经明显;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出台,当日沪市创造阶段性新高,由牛转向了熊市;01年6月25日:随着江苏索普、韶钢松山的减持申请,国有股减持试点序幕正式拉开,当日构筑了头部的右肩,从此拉开了长达数年的熊市序幕;01年7月23日:广西北生等四家公司在招股说明中表示有10%的国有股存量发行,首开了国有股在新股发行中即减持的先河,从而加速了沪市的下跌。
从表面上看,似乎印证了政策直接导致了股市的崩盘,政策可以完全左右股市的走势,其实不然,我们假设造成01年大顶的主要原因是国有股减持,那么该政策的改变也将继续影响股市,当国有股减持改变后,股市将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们来看国有股延续政策,01年10月23日:新股停止国有股减持;02年1月11日:国有股减持方案仍在征集讨论中,具体操作方案要根据市场情况不断改善;03年7月28日:国资委发言人马建堂表示,国有股减持方案不会贸然推出;这一系列政策无一不在表示,政策面上国有股减持已经得到更正,但是市场毫不买账,继续长期下跌。
由此来看,01年大跌与国有股减持关系并非像大多是分析人士认为的关系那么密切,沪市从96年开始的这波牛市,上扬了400%多,本身已经需要用熊市来替代了,这时政策的作用只不过起了导火索的作用,点燃和助长了熊市的反扑。
我们不妨猜测一下为什么推出国有股减持,下面讨论的东西仅仅属于一个交易者为了取得更好的交易业绩而进行的猜测,无意于评论国家政策。
国有股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国外的股市基本属于全流通的性质。改革开放这些年,我们的政府一直致力于跟国外接轨,股市也是一样,跟国外接轨就要渐渐的走国际化道路,01年趁着牛市中推出国有股减持本来是件好事,天大的利好,谁知道结果竟然是市场的大跌,完全违背了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我不杀仁伯,仁伯为我而死”,后来一看市场竟然如此反映,干脆把国有股减持流产了,但是市场就是市场,还是不买帐。更有意思得是,06年开始的这波行情中,国有股减持换了个名字:全流通,竟然成为了利好,呵呵,“早上给3个枣、晚上给4个枣,猴子不接受,换成早上给4个枣、晚上给3个枣,猴子很高兴”,表面上看有些滑稽还有些可笑,本质上说所谓政策利好利空要看行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出来政策跌了,那就是利空,出来政策涨了那就是利好,市场自己在走自己的路,政策到底是啥岂能影响?什么利好利空,留作分析家和股评家去说吧。
如果说国有股减持属于根本性的股市改革政策,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调控政策,国际惯例的调控政策是银行的加息和减息,其次是印花税的调整。
所谓调控,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通过政策修正一下目前不健康的走势,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先决条件,管理层认为市场走势不健康了,我们是不是可以下一个这样的结论:市场走势造就了调控政策的出台。既然如此,市场本身是内因,如果市场真的不健康了,那么调控政策就会奏效,否则政策就不奏效。我们看上表中历次的加息和减息,政策出台以后,市场因为政策而修正的次数几乎没有,牛市亦牛,熊市亦雄。
用哲学观点看待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本,什么末,就股市而言,股市自身规律是本,而政策影响是末,可以说,任何针对于股市的政策都是股市自身发展的需要,只要弄清楚股市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就能判断出什么政策是利空,什么政策是利好;什么政策会有效,什么政策会无效。其实呢,弄清楚股市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了,还管什么政策?
股市自身规律和特点我们在后面讲,看了我用这么多篇幅来描述政策,最后的结论竟然是:“还管什么政策”,好像自己在一直说废话。之所以这样是想极力扭转我们初学交易的参与者的一些错误认识,不是政策改变股市,而是股市造就政策,说到这里,我们更深层的理解了股市法则:不要试图改变市场,不光是交易者不要试图改变市场,所有市场的方方面面都不要试图改变市场,这其中也包括股市的缔造层和管理层,因为市场一旦成为市场就有了自身的规律和运行方式,是不可改变的。
我们如何正确的看待和利用政策呢?
股市运行到某个时候,市场心理已经偏向于某个方面,平衡被打破了,也就是内因起了变化,此时需要外因来作为催化剂,学过化学以后,我们清楚催化剂的作用仅仅是提前、加剧或者放大,没有内应一样不会起到反应。这个催化剂大多数是政策面担当的,我们来举个例子,07年5月,市场运行在不正常状态下,股指单边上扬超过30%,获利盘累计超高,市场需要一次修正走势了,5月30日凌晨发出的印花税上调政策无疑是这次修正的走势的触发点,其后,股指下调超过15%,大多数个股下跌超过50%, “5.30”惨案给大多数参与者带来了巨大损失,一时间网上怨天尤人的、骂声栽道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传闻政府高层官员不合等等乱七八糟的论调。其实这个调整即使不出台印花税上调政策也一样会来,只是时间不一定定格在5月30日。市场需要修正,恰在这个时候出台如此重拳,行情转折点就要发生了。明白这层意义以后,当出现转折点的时候,及时清理股票,截止损失才是上上之策。然而更多的参与者是嘴里骂着娘,手头不忍心割股票,心里期待市场马上回来,结果造成了巨大损失,怨天尤人,不如自我找原因。
转自http://blog.sina.com.cn/d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