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央行上调六银行存准率50基点 月内二度“从紧”】
分析人士称,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可能导致外汇占款超预期增长并带来大量货币投放,是央行突然从紧的原因之一。
早报记者昨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已于昨日要求:上调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银行(600036)、民生银行(600016)两家股份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时效为两个月。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行此举主要目的是抑制流动性过剩。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则预计,此举将冻结市场流动性约1500亿元。
上述消息一出,市场对于流动性的乐观情绪立刻被蒙上一层阴影。不过,对于该政策是否意味着央行将进一步从紧,甚至加息,学者观点不一。
央行不置可否
对于上述消息,央行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不予置评。
几家银行昨日则说法不一。
建设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已留意到有关新闻,但建行内部没有听说有关消息;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昨日也表示对此并不知情,“没有接到通知”;截至记者发稿前,中国银行也未就此消息给予记者明确答复,只称正在内部核实。
可查资料显示,央行从2004年4月25日起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所谓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
一般而言,央行会对贷款总量超标、资本充足率指标不达标的个别银行实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与定向央票一样,带有一定“惩罚”性质,不过一旦银行整改达标,该措施将会松绑,因此该政策一般期限较短,仅为1-2个月。
而事实上,如果上述消息属实,此次差别存款准备金的实施也并非年内首次。在今年严控信贷总量的背景下,早在年初,在央行今年首次上调除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后不足半月,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601998)和光大银行(601818)等又被要求额外征收5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当时,此消息一出,还曾引发沪深股市重挫并失守3000点。
月内二度“从紧”
分析人士称,如若上述消息属实,可能会打击各方对于眼下流动性的乐观态度。
伍永刚昨天表示,由于上述六家银行的存款余额规模约占目前银行业存款总额的五成,预计将吸纳市场流动性约1500亿元。
而多位业内人士还表示,单就差别化存款准备金这一项措施而言,对于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但此举透露出央行货币政策重新转紧的趋势值得关注。
“这已是央行在半个月(工作日)内第二次采取从紧措施,足以看出央行收缩流动性的决心。”兴业银行(601166)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透露,在9月最后一周,央行曾发行定向央票,其规模除了对冲到期定向央票外还有一部分新发规模。
在鲁政委看来,相比定向央票只能一次性收缩流动性而言,差别化存款准备金不仅能收紧存量贷款,还能收紧未来增量贷款。也正因此,鲁政委认为,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的实施对市场影响更大。
无独有偶,昨日中国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金融展望季报》中显示,从四季度开始,全球通胀压力将会逐步积累,并可能在2011年爆发,该行还特别指出,新兴市场通胀压力将会明显上升,因此货币政策将会继续收紧。
加息争议再起
近期CPI不断攀升,通胀压力增大,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也愈发增强,如今随着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的实施,业界对于加息的争论更是急剧升温。部分专家认为,央行可能会进一步从紧,但不同的观点同样激烈。
美林证券经济学家陆挺昨日发表研究报告称,央行临时提高六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央行会继续专注于采用数量型工具,而不是通过加息来管理流动性与控制通胀,短期内加息可能性不大。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则指出,针对六家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应该只是单纯地以收缩信贷为目的,且应是临时性行为,不作为加息的前奏。他认为合理的加息时点应该在2010年底至2011年初,且不对称加息的可能性更大。
基于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下加息将引发更多热钱流入的担忧,交通银行(601328)发展研究部研究员鄂永健也认为近期加息可能性正在降低。
而鲁政委则认为,由于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并不具备替代性,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的实施不仅不意味着加息几率下降,从紧的信号反而使得近期加息可能性大大提高。
(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