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为何能容忍持续负利率?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LX5408
浏览:12152
回复:1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央行为何能容忍持续负利率?[推荐]
2010/09/16 08:07:59
中国央行为何能容忍持续负利率?
8月份中国经济数据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CPI,3.5%的同比涨幅也创下了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如果粗略地把一年期存款利率与月度CPI同比涨幅之差作为实际利率的衡量,那么自从2010年2月以来,中国已经连续7个月出现实际利率为负(即负利率)的情况。
负利率意味着存款的缩水,是对储户财富的掠夺,如果持续下去,不仅储户难以忍受,而且监管部门也会忌惮存款大量流出银行和通胀预期的进一步增强,但中国央行对于负利率的容忍度却超乎想象。
从历史上看,在1990年9月-2010年8月这240个月中,约有80个月出现了负利率现象,分别是1992年12月─1995年11月、2003年11月─2005年3月(不包括2005年1月)、2006年12月─2008年10月(不包括2007年1月)和2010年2月至今。可以看出,负利率一旦出现一般会持续较长时间,如果不考虑1992-1995年间由于价格闯关改革等带来的“异常”现象,平均也要持续20个月左右。
当然,在持续负利率期间,中国央行也并非无所作为,只不过动作或者稍显迟缓,或者幅度较小:在2003年11月─2005年3月期间,只是在2004年10月加息一次;虽然自2006年8月就开始加息,而且在2006年12月-2008年10月间,又连续加息六次,但这期间一直没有摆脱负利率。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0月,由于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央行还曾两度降息。
由上可知,中国央行历史上对于负利率具有很强的容忍度,而且加息的时机和幅度也并不太参考负利率的情况,更多的是参考宏观经济走势。因此,即使2010年2月至今已经持续出现负利率,也不一定会“逼迫”中国央行加息以保证实际利率为正。那么,中国央行对于负利率的容忍度为何这么高呢?
首先,负利率其实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算法,中国央行可能更多的是引导大家“向前看”。比如,尽管2010年2月至今出现负利率,但它也只是意味着在2009年2月─2009年8月之间存入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实际上是缩水的。这一切都过去了。“向前看”的话,未来CPI和存款利率都有可能出现动态变化,按照中国zheng.fu的设想,通过加强农产品供给和打击价格炒作,再加上去年四季度CPI基数较高,未来CPI可能会有所回落,那么负利率的现象就有可能缓解,而不必通过加息的方式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