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483|回复: 11

[讨论] 心理盲点 投资失误原是情绪作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1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理盲点 投资失误原是情绪作怪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wongwongjoe 浏览:10483 回复:1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投资应该是一个理性和长期的抉择,但不少例子告诉我们,当人面对着股价显示屏上的价格变动,理性及长期决策反而会变成受感性支配的冲动行为。本来也作好风险评估,却听说别人有内幕消息,就不顾风险的大手买入热炒的股票。种种不智的投资行为,都跟我们的情绪相关。
有人说华尔街是藉人贪婪与恐惧(Greed and Fear)所推动,但我们投资时的失误又岂只受两种情绪影响。在投资决策时我们有不少理性与感性之争,多了解自己投资时不理智和受情绪影响的盲点,是明智投资者的成功的心法。
笔者会透过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以及神经经济学(Neuroeconomics)的研究,为大家解开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为何会出现那麼多认知和情绪的偏差。
在这里先简介何谓「行为金融学」。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行为金融学主要的研究目标,就是将心理学应用在投资行为上,通过研究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等心理特点,分析并解释金融市场的各种异常现象,并由此引起对市场有效性的讨论。
众所周知,在股票买卖中,应作的理性决定是「低买高卖」,但不少人反倒「高追」及作恐慌性的抛售。行为金融学就是着眼於这些投资上的非理性行为表现,与传统金融学形成对比,因为后者认为人是基於理性的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作投资。行为金融学的贡献,在於更准确解读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指出他们不理性投资行为背后的心理。
现在,我们先从厌恶损失这种情绪如何人理性投资谈起。
一般来说,人对得(Gain)与失(Loss)是有不对等的反应。例如,你失去赚取一千元的机会,不及损失一千元来得难受。虽然同是一千元,正因这感觉来得这样不同,让心理学家对此非常感兴趣,也藉此发展出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并获得世人广泛的注意,有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发现,他没有修读过经济学,却在2002年以行为金融学及心理学之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奖。
卡尼曼把心理学成果与经济学研究结合,他最重要的研究是关於人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证明了人们不是理智地进行交易,与传统理论认为人是会为自己最大利益作抉择有很大的出入。
面临获利 爱避风险
卡尼曼主要的理论就是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这理论最重要的发现是对人厌恶损失(Loss Aversion)的理解。先用以下两条问题作例,也可以试答:
一、你刚得到1000元,将会有以下两种机会,你会选哪一个?
a. 有50%的机会得到另外1000元
b. 有100%的机会得到500元
二、你刚得到2000元,将会有以下两种机会,你会选哪一个?
a. 有50%的机会输掉1000元
b. 有100%的机会输掉500元
卡尼曼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如下:
一、大部分人选b。
二、大部分人选a。
问题一是以赚钱的情境为问题的框架,一般人都会选择b,因为多出来的500元不足以让人选择冒险;而问题二则以蚀钱的情境为问题的框架,一般人都会选择a,因为选择b就肯定失去500元,而选择a就有机会不用失去这500元。所以在可能蚀钱的情况下,一般人会希望避免损失,而展现出赌性更强的行为。
人在投资时,因应自己所设下的参照标准(Reference Point),例如心目中的理想股票价位(Good Price),这可以是股票的历史高位或市场的预测,来评估自己的得失。但当购入了一只「堕落天使型」(Fallen Angel)的股票,明知它的表现差强人意,也不会将它卖掉止蚀,反而想博它反弹,满以为这样就不须经历真正的损失。
概括来说,前景理论有以下两个基本原理:
a. 人在面临获得/赚取时,倾向迴避风险(Risk-aversion);
b. 人在面临损失时,反而偏爱冒险。
惜售损失 急售利得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
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大订律。
投资有一个常见现象,称为处分效果(Disposition Effect)─—「惜售损失、急售利得」,投资者倾向继续持有资本损失的股票(惜售损失),卖掉获利的股票(急售利得)。
以下的小测试,能揭示我们对损失过度厌恶的心理盲点:
倘若你以20000元买入一项股票,今天这股票的价值跌至只馀10000元,你会卖掉这股票吗?
倘若你一时不慎,在网上股票买卖系统中错按「沽出」的指示,在手续费全免的情况下,你会再购回上述股票,还是买入另一只更具升值潜力的股票呢?
虽然两个情况所涉的资本一样,但大多数人在前者会倾向於继续保留股票,而在后者则会选择买入另一只股票。原因很简单,把亏损的股票沽出,投资者会因蒙受损失而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所以会倾向持有股票直至「平手」为止。
但若然启动了「沽出」的指示,大多数人会选择买入另一更具升值潜力的股票。
传统投资理论假设投资者是趋避风险的,能作理性的选择,但实证显示并非如此。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投资者面临损失的悲伤比面临获利的喜悦大两倍!
所以,投资者经常是痛恨损失,而当损失出现时,不但不愿面对坏消息的事实,有时反而倾向「惜售损失」,希望保留导致损失的股票,等股票一旦回本或小额获利,可以扭转他们曾经损失的事实。
「惜售损失」可以说是一种心理障碍,投资者一定要懂得「止蚀」。情感上出现不愉快感觉是无可避免的,但总好过在金钱上出现重大亏损才斩缆,不是吗?此外,他们有时候会偏离理性的选择,为避免损失而放弃获利的股票,「急售利得」的意思是人在面临获得时却为迴避风险,怕股价下跌而尽早出售获利。
投资者若已做足研究,经过耐心等候才入市,面对大市短暂的调整,以长线投资的角度来看待,或许不一定要进行止蚀。反之,若只是跟风或未了解个别股票的表现,就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尽快止蚀。
损失的经验肯定是不好受的,有人会伤心一段时间后,才能接受事实。我们的成败,不但取决於对股票市场或个别股票的研究和认识,能认识自己投资时的心理,及当中那些不理智的情感障碍,从中知道自己的弱点所在,痛定思痛,这何尝不也是为自己赚到了宝贵的一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顶#*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8-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7 天

发表于 2010-9-1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11 17:23 , Processed in 0.03517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