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600597)中报点评:投资价值尚需等待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西瓜1983
浏览:934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业绩同比增长35%。2010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27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3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1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7%;每股收益0.0586 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49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6%;每股收益0.0473 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66%,低于市场预期。
UHT 奶业务前景堪忧。在UHT 奶业务中,由于伊利和蒙牛经营策略以常温奶为重点,较早进入 UHT 奶业务,在销售区域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均具有竞争优势。目前两家公司占据了 UHT奶业务近 80%的市场份额。我们认为,由于 UHT 奶高度集中在以蒙牛、伊利为主的全国性乳品企业手中,凭借着成本优势,伊利和蒙牛产品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在奶源成本、市场营销等方面,光明与伊利和蒙牛存在较大差距。而光明未来发展的战略路线必须是走出上海、走出华东。考虑到 UHT 奶业务激烈的竞争环境、公司在其他区域内开展UHT 奶业务尚无优势可言。因此,我们认为,光明 UHT奶业务前景不是很明朗,UHT 奶业务取得快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巴氏奶业务推广难度较大。在巴氏奶业务中,光明乳业为最早从事巴氏奶生产的企业,在聚焦新鲜策略下,公司在巴氏奶研发、生产以及市场推广方面(主要局限在华东地区,其中上海地区占有垄断优势,公司巴氏奶占上海地区巴氏奶市场份额的80%)处于绝对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公司巴氏奶业务仅仅局限于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地区) ,目前发展已经达到了极致。因此,公司未来巴氏奶业发展策略必将以外部区域扩张为重点。但考虑到巴氏奶业务所具有的特点,我们认为公司巴氏奶业务的外部扩张道路任重而道远。
营销短板制约公司发展。众所周知,营销为光明的弱项。光明乳业一直强调其“新鲜”的品牌诉求,但在营销战略中存在品牌诉求多变、品牌管理不善以及产品缺乏定位等问题, 相对于蒙牛、 伊利的 “公益”营销、 “奥运”战略等等营销策划,公司在宣传策划、广告投放等方面给消费者留下品牌印象不深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10、2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22元,对应当前股价(9.21元)估值水平分别为51倍和42倍,估值偏高, 因此给予公司 “中性” 投资评级。 后续关注集团资产注入预期 (我们认为存在这种预期)和股权激励事件给公司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