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边是数十万的年薪,一边是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股权回报,你会选择哪一个?显然后者更具诱惑。因此,一波又一波的创业板高管选择离职以备战套现,也就不足为怪。
统计显示,虽说创业板开板还不足10个月,但已有33名高管辞职,涉及2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下一个热点板块已被曝光! 这些股很可能快速翻番!
本周可能是最后建仓良机? 千亿资金进场疯抢股名单
■请辞高管平均每月4人以上
据《上海证券报》统计,今年以来,有33名创业板公司的高管宣布辞职,涉及24家公司。其中包括副总裁、副总经理等5名,以及董事8名、监事7名、独立董事8名、董秘4名、核心技术人员1名。
上述高管的请辞申请,均是在其任期未满时作出的,而个别公司高管通过董监事换届选举而“隐性辞职”的并未统计在内。即便如此,今年以来主动请辞的创业板高管平均每月仍多达4名以上。
资料显示,300033首开创业板公司高管辞职先河,该公司去年12月25日挂牌,今年1月18日,该公司董秘方超和监事易晓梅就双双辞职,距公司上市仅15个交易日。
2月25日,梅泰诺副总裁施文波,在公司正式挂牌后不到两个月,因“个人身体原因”递交了辞职报告。随后,每月均有创业板高管宣布离职。
包括网宿科技的董事兼总经理彭清、上海佳豪董事李彧、南风股份董事陈俊岭、探路者董秘范勇建、华测检测的两位副总裁魏屹和聂鹏翔等等。
■请辞意在绕开减持监管?
至于离职原因,过半高管称是“因个人原因”。而对投资者而言,这一含糊的解释大致相当于“无可奉告”。由于不少离职高管手握重金,因此在公司挂牌后匆匆离职,被部分理解为“为减持铺路”。
按照相关规定,上市公司除实际控制人之外的发起人股东,限售期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的12个月。但为了限制上市公司高管减持,深交所规定,身为上市公司高管的股东,每年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能超过自身持有数量的25%;在高管申报离任6个月后的12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得超过自身持有该股份总量的50%;12个月期满后,将全部解锁。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管们辞职,意在绕开监管层对上市公司高管套现的规定,达到提前兑现巨额财富的目的。
统计显示,主动请辞的33名高管中有14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其中,个人持股数额最高的是赛为智能(300044)原董秘、副总经理周嵘,目前共持有679万股;其次是金亚科技(300028)原董事陆擎,持股516万股。以目前股价计算,周嵘持股市值约为1.7亿元,陆擎持股市值9850万元。
■原始股东全员备战套现?
实际上,创业板的其他自然人股东、机构股东套现冲动同样强烈,因此,即将到来的原始股东中创投机构的解禁潮,颇让市场担忧。
今年的10月30日,是创业板满一周年的日子。11月1日,首批打包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的12.22亿股原始股将解禁上市。
分析人士认为,这批解禁股份中多是创投机构集中持股,由于这些进场股东持股成本低廉,加之创业板的高估值极大,诱发原始股东的获利了结冲动,因此届时创业板或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