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楼市泡沫或让中国民众两度受损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8月16日文章]题:贪婪的中国(作者 该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裴敏欣)
[ 转自铁血社区
谁都知道,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金融或楼市泡沫不利于经济稳健发展。可是这些泡沫却一直在形成,而且任何社会都不能幸免,无论是穷是富、是专治还是民主。那么如果泡沫对于整个社会如此糟糕,为什么还会层出不穷?因为它们对少数人还是有好处的。
眼下,依据传统的衡量方式,对于想看到楼市泡沫失控的人来说,中国是最好的例证。比如,空置率居高不下,这是投机性房地产投资的典型象征。
最近有媒体报道,从每月的电表读数看,中国城市中有6500万套住房耗电量为零,表明这些房子根本无人居住。
不过在关注当泡沫最终破裂时谁会付出代价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从中国“非理性繁荣的”房地产领域获利的是谁。
很容易将攻击的矛头对准个人投机者。虽然个人投机者的确应为楼市泡沫承担一定责任,但他们不是高房价的主要推手。
首先,地方政府也许是楼市泡沫最重要的促成者。由于房地产领域(地价和税收)占到了地方政府财政的收的40%以上,它们一直在有意抬高地价从而获取额外收益,并将自己所控制的价格虚高的土地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抵押品。另外一个罪魁祸首是国有企业。许多国有企业想在有利可图的房地产市场大赚一笔。这些大企业能够几乎不受限制地从政府控制的银行系统获得无息贷款,它们滥用自己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一头扎进房地产市场,抢购高价土地,投资高端住宅,如今全国各地都有它们买下的这些无人入住的房子。
[ 转自铁血社区
如果泡沫破裂,这些罪魁祸首会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吗?不一定。地方政府的确会失去收入和用价格虚高的土地来增加银行贷款的能力。不过一旦地方政府通过房地产泡沫来筹集资金的这条路被切断,它们很可能会做两件事:减少在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上挥霍的投资,同时减少向本地区提供的服务,进而损害老百姓的利益。
房地产项目失败的国有企业也不会付出代价。它们不会被迫偿还银行贷款,因为在这些企业高管看来,偿还欠国有银行的贷款就像将钱从一个口袋转移到另一个口袋,根本没多大意义。就像过去那样,与房地产相关的坏账会一笔勾销。
那么谁会为中国充满泡沫的房地产领域迟早到来的崩溃埋单?不幸的是,中国的纳税人会两度成为楼市泡沫的受害者。泡沫存在的时,他们买不起房子;等到泡沫破裂时,他们要收拾残局。中国国有银行将坏账一笔勾销时,它们所用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相反,财政部会发行有专门用途的债券来调整银行的资本结构,也就是说用未来的税收来救助银行。
[ 本帖最后由 jetbilly 于 2010-8-22 22:2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