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41|回复: 1

股指期货套利的起伏进退1/4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10-5-26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指期货套利的起伏进退1/4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jamesjie2002 浏览:1041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早先一篇的《股指期货套利的前世今生》中,整理了一些股指期货套利的基本境况。休息一晚沉下心来,反思那篇文字记述中可能有些对国内数量化投资情绪化的表述,多少有些偏失之处。更重要的是,一些实务性问题,并没有太多涉及,对同业对自己而言,实际裨益不大。
在实务操作领域,笔者并没有什么操盘经验。但从在校园起便喜好读阅金融史实,十几年下来,基本对国内国际金融变迁中的事故都有所感触。从两条方向,杂乱的聊一聊股指期货套利的一些具体问题。之所以说“杂乱”,首先是笔者写作能力较差;其次,是套利技术作为金融竞斗的一个高台,确实很多事件的隐秘之处,难以全面阐述;成败一念之间,只好意会。
第一个聊的方向,定在“广义的套利策略”上。希望由此共同反思凭什么“无风险套利”!一起往远处看,从而确定谈论的语境与目标,之后再进入第二个方向。
在任何竞斗逐鹿中,当局者的起伏,多不在于自身而是受环境背景影响,如同人走峰峦。对外部环境的理解与融入,才会让当局者适宜抉择……
在期货套利领域,笔者感触最强的似乎不是9798年港股保卫战,而是国内商品期货操作者0203那几年沪铜与伦敦铜间的组合套利,以及事件后期与国际炒家之间的狙击与反狙击。从国内操作者角度出发,利用国内铜业产能较集中,配以进口配额监管权力制度,从供求两方面合纵连横,形成一个进退有余的策略与赢利机制,并且在初期实际运作过程中验证确实有效可靠——这一模式的整体策略性而言,要比随后的国储棉、中航油期货事件中操盘者的投资策略完善得多,其设计者用心确实到位了。但从事件后期演变来看,基本是重复了十几年前索罗斯和5%铜先生间的竞斗结局。
这一件事情中,让笔者有两点感触很深。第一是套利策略的完善性,有其相对的背景与基础,在竞斗的过程中,不得不时常反省,并深刻理解“想到了不一定能做到”。
第二,则是虚拟金融世界无国界。金融期货领域的套利,单纯的策略或许集中在一些基差定价领域;再上一层的策略,可以规整一定的资金资源,在特定时点引发一些特定事件,从而在国内宏观层面获取价差组合收益。但更高一层,对国际金融资源的协整来看,国内金融操盘者,还是有所缺失的。这种缺失,并不妨碍前两类套利策略的成功,但也决不是画蛇添足……第三类策略储备的缺失,一旦发生,早先数年累积的成就,一朝边能灰飞烟灭 对这个的思考,笔者心境也有不确定之处,首先是过去两年国内各家QDII投资失宜,尤其是**QDII基金的清盘事件,让人感到国内基金管理者,对股指期货工具实务管理策略的严重缺失[当然,也可能是笔者信息闭塞,对一些深层情景不是很了解,其中当事操盘者的困顿之处,以及制度枷锁的桎梏等等,没法感受]。但又似乎并不那么悲观,很早的一批人如吕梁等都是从港股转杀回国内股市的,而同期也有国内私人资金转战东南亚、南美洲等,布局在资源等产业领域,这些人事又隐隐让我觉得,[人力资源]局面并非那么严重。唯一可惜的一点是,这些人中一些思想活跃者,因为种种原因消失了;他们在的时候,或许给国内市场带来一些波折与成本……但如果没有他们,国家金融安全一旦遇到国际变故,似乎凭国内目前这些基金经理们“乖孩子”的性格,结果怕又是中国足球的境况翻版。
广义的股指期货套利,似乎和股指期货关联不大了,但这有那些问题解决了,才能说是一个“套利”。否则,硬把投机说成套利,便有些自欺欺人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7 18:46 , Processed in 0.02691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