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三年央票发行预示回笼力度微调,央行放松流动性回收力度。
官方开始愈加关注欧洲债务局势,从而促使外界对于紧缩政策可能松动的预期升温。 一周前,市场还在为中国略显偏高的CPI数据而唏嘘不已;一周后,大家却在忙着调低对中国紧缩的预期。考虑到欧洲债务危机等不确定性因素,最近两天,有多家海外投行重新调整对中国加息的预期。总体的基调是:加息次数会减少,启动时机会推迟。摩根士丹利19日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预计中国今年最多加息一次,而且加息会发生在下半年。此前,该行预计中国将在上半年加息。德意志银行同样对其有关中国加息的预测进行了“软化”处理。在被海外媒体引用的一份最新报告中,该行下调了其对今年中国加息次数的预期,由原来的两到三次降至仅为一次,并称政府可能会更倾向于用“行政手段而非利率工具来为经济降温”。华尔街日报18日引述瑞信发送给客户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由于欧洲经济动荡导致二次探底担忧加剧,中国的决策者可能对采取紧缩措施更加谨慎,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大幅下滑之后。瑞信中国经济学家陶冬表示,中国的加息时机已被推迟,直到全球经济前景更加明朗后再定。不过,该行仍坚持认为,中国的通胀率会在今年下半年大幅上升。
地产新政推出已有时日,悲观预期有所消化;银行再融资利空也已大半兑现。在证券市场上,利空(出尽)兑现即是利多,信心拐点出现。人民币汇改升值预期也将再次趋热。
结构调整注定会伴随着痛苦或痉挛,今年成中国宏观调控最复杂一年实至名归。
既要控通胀,又不能过分增加企业的压力,造成经济二次探底,宏观调控无疑更需要艺术性。以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和成本传导方式来看,下半年滞胀悬疑拉大,加息的时点及如何操作等等分歧成为争论焦点;未来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由于36条的出台将更为广阔(需要民营经济来接力)。针对投资的回落与出口的不确定性,央行拉长观察时间、静待国际市场变化的迹象明显(上半年出台的诸多区域经济规划与日本的列岛计划都是应对增长放缓和分散风险的招数,该做的做了,余下的就只有让时间而说明问题了,在这个过程中,是具有长远眼光的并拥有较大资金实力的投资人下注之时,也是未来几年投资热点形成的铺垫过程)。
上证指数这种三角形整理后下破挖坑的做底方式,决定了其后的底必然是尖的,而非圆的,且下跌中反抗越频繁,跌幅就越大,下跌时间就越长;若下跌中抢反弹的现象越弱,底到来的时间越早;即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此次下跌中大阴线已经出现了五次,每一根都对应着一个整数点位:3000、2900、2800、2700、2600,但每一根大阴线后却都没有接续中阴线,即早期调整中的连续性中大阴线没有出现。借鉴历史图表是因为人性的不变,后面的反弹可能辗转反侧、非一蹴而就,但当下的下跌却有一蹴而就的味道。从重心不断下移转为不断向上将成就大周期上的V型反转,尖底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大级别的调整之后,将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与股市炒作题材。2650点以下的K线值得深入研究和密切跟踪分析。
至于周五所说的 “扫货”并非是一概而论,难道你真的认为什么票都可以进?可以非常明确的说,某些个股将就此提前于指数走出一波V型反转行情。
[ 本帖最后由 Nastock 于 2010-5-22 10:4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