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着市场化之名,就按市场办事如何--对新股发行竞价的提议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gentle_db
浏览:9101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一,股改的意义
股改,非流通股东要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的逻辑基础是,在原来股权分置条件下,是因为新股发行时数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所以流通股得以高价发行。现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要变成流通股,那麼理所当然非流通股东要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
A,股改前发行市盈率
那么,股改之前的IPO市盈率是多少呢,我是没法全部去统计的,既限于精力,很多公告也难以查找了。仅举大家都乐提的002024苏宁电器和002028思源电气。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按发行前一年每股收益及股本全面摊薄计算,苏宁电器IPO市盈率是11.26倍,而思源电气是19.31倍。
B,目前的发行市盈率
而看目前的发行市盈率,除了少数几个特大盘股,发行市盈率普遍都在50-90倍,甚至有几个100多倍。下表是4月份来已发行股票的市盈率,大家可以参看:
代码 名称 市盈率
300079 数码视讯 78.82
300078 中瑞思创 72.5
300077 国民技术 98.33
300076 宁波GQY 73.86
2397 梦洁家纺 53.13
2395 双象股份 54.35
601369 陕鼓动力 40.22
300075 数字政通 73.97
300074 华平股份 68.57
300073 当升科技 78.26
300072 三聚环保 66.67
2394 联发股份 31.47
2393 力生制药 54.88
2392 北京利尔 59.15
300071 华谊嘉信 50.58
300070 碧水源 94.52
300069 金利华电 64.59
300068 南都电源 54.1
300067 安诺其 55.79
2391 长青股份 50
2390 信邦制药 63.46
股改前需要支付对价的发行市盈率,和现在不用支付对价的发行市盈率,比一比,后者是前者的3倍,4倍甚至5倍。那么我要问股改的理由是什么呢?“在原来股权分置条件下,是因为新股发行时数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所以流通股得以高价发行。现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要变成流通股,那麼理所当然非流通股东要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这个逻辑哪里存在?按照现在的“市场化”IPO来看,岂非股改不仅不应该进行,而且应该是反进行--就是应该流通股东向非流通股东支付对价才对!
第二,为什么发行现在市盈率会这么高
其实这个问题是皇帝的新衣,大家都明白。所以也不必说了。
而越来越高的发行市盈率的危害性。也是皇帝的新衣,也不必说了。
第三,籍着市场化之名,就按市场办事如何
记得有GLC人员说过,现在的IPO询价定价都是市场化的,所以现在的定价虽然高或许高,但是是合理的。那么我要问,现在的市场参与者,除了具有询价资格的机构,还有人吗?对了,还有包括个人投资者(我不用股民这二个字)在内的大量的中小投资者。把大量的中小投资者排斥在外,所谓的市场化是不市场的。而机构的询价水平或者不关水平问题应该称为询价结果,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因此,我提议不如采取竞价定价,才符合三公原则,才会有合理定价。
竞价的基本方案:
1,在披露招股说明书后,确定某一日为竞价日。
2,在竞价日,任何具有股东帐户的投资者或机构愿意竞价的,根据自己对该发行人的估值出价和认购数量(或者说报出他愿意出的价格)在网上申购,并按此冻结金额。
3,根据报价高低,以满足发行数量的最低价作为发行价。出价高于或等于发行价的申购人是竞价成功者,按照他们认购的数量和各自的报价扣款(注意不是按发行价扣款)。价格超过发行价的金额发行人作资本公积处理,由新老全体股东共享。
4,返回竞价不成功的冻结款。如果最低价的认购数量大于剩余数量的,按最低价的认购数量的比例分配。
5,为了防止操纵,应如现行一样对每类帐户申购上限作出规定。
6,发行人可以规定最低报价,如果满足最低报价的认购数量不足,由承销商包销。
举例说明:
尧锍发公司公司要发行新股2000万股。A等200人报价100元认购500万股,B等1000人报价90元认购1000万股,C等报价70元认购400万股,D等人出价50元认购100万股,又有E、F等人出价40元、30元等等。。。。首先按各自的报价和认购数量冻结款项,按报价高到低,从A到D正好满足2000万股,确定A到D等人为“中签”者,A按100元每股扣款,B按90元每股扣款,D按50元每股扣款。而发行价按照50元算,A100元B90元C70元大于发行价50元的部分作为尧锍发公司的资本公积。
第四,本竞价方案的意义
在这样的方案下,我认为每一个申购者都会认真评估发行人的价值,审慎报价,又必须为自己的报价负责。象现在这样乱询一气,报天价,就会自己吃苦果;
报价太低,则会竞价失败。对于报价高于发行的部分,你可以这样理解:你之所以出这个价,是你觉得这个公司确实值这个价。这是真正市场化的发行,可以让新股发行申购理性化,定价合理化,并且具有方便的操作性,虽然与以往都不相同。同样重要的是,任何市场参与者都有资格参与,获得同等的机会。 |
[ 本帖最后由 gentle_db 于 2010-5-6 18:1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