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对于中国股市的老投资者来说四川长虹和深发展这两只股票并不陌生。遥想12年前的1997年也就是中国生肖的上一轮牛年中国股市也步入了牛市的最高潮在那 “摧枯拉朽”的中沪市的领军者是四川长虹深市的领军者是深发展。两位龙头老大可谓是一呼而天下应整个沪深上市公司都为两者是瞻。最终深发展从1997年年初开盘的16.50元涨到5月8日的最高价49元;四川长虹从1997年年初开盘的22.77元涨到了5月21日农历“小满”的最高价66.18元。
尽管任何一轮牛市中都会有人没挣到钱但在1997年的这轮牛市中不论是挣到钱的还是没挣到的都会深深的记下“深发展”和“四川长虹”这两个名字。尤其是四川长虹在那股指狂飙的日子里“气贯长虹”一词不仅被用于形容四川长虹更频频用来形容四川长虹领军下的整个股市。
与四川长虹在股市上“气贯长虹”相对应的则是其在中国彩电业呼风唤雨的霸主地位。这个位于四川绵阳的前军工小厂在掌门人倪润峰的带领下历经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其一家企业的产值已经占到整个四川省GDP的1/9而掌门人倪润峰还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这都是中国的企业家们难以望其项背的。
这里不妨再回顾一下四川长虹当年那些耳熟能详的口号:“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用我们品牌筑起我们新的长城”,“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长虹以民族昌盛为己任献给你——长虹红太阳”……
行文至此应该开始“但是”了。
从1997年5月21日创出66.18元的价格之后四川长虹便开始了漫漫无期的寂寞之旅而且这一寂寞就是13年。更准确一点说从“寂寞”走到了“落寞”。13年中中国股市又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几轮牛市上证指数也从1997年5月12日的阶段性高点 1510.17点涨到了2007年10月16日的 6124.04点。当初和四川长虹遥相呼应的深市龙头深发展早已创出了新高而当年四川长虹的“小弟”们——青岛海尔,海信电器,美的电器,格力电器等股价也都屡创新高。只有这位当年的“大哥”一直在走下坡路。换言之如果谁在66.18元买入了四川长虹且一直持有那么即便在 2007年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时其持有的四川长虹还亏损着50%。
长虹究竟怎么了?人们屡屡在问。那些对长虹还抱有希望的股民们总是希望长虹有朝一日能够“王者归来”但是事实最终击毁了这些希望那些意图抢反弹而屡屡被套的股民们无奈之下只能再三的用脚投票曾几何时的“气贯长虹”变成了“弃惯长虹”。
股民们用脚投票有一个人却在用手来举报他的名字叫做范德均。他是一个人在战斗从1997年开始范德均就向各有关部门举报四川长虹涉嫌财务造假。这期间尽管业界对长虹的质疑不断其中也包括知名学者郎咸平和财务专家夏草但是没有一个人像范德均这样执着的与四川长虹“恋战”了13年。终于13年后的今天范德均等来了有关部门对四川长虹涉嫌造假的非正式调查。
其实这些年来长虹的日子也很苦。被APEX公司忽悠之后元气大伤MBO无疾而终委托理财有去难回引进战略投资者有雷声无雨点多元化发展屡屡碰壁搞过空调,搞过手机,搞过电池……可最终都是卖的卖散的散。即便是想守住最后的根据地——电视可是只要逛逛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就不难发现长虹摊位前的人气是既不如飞利浦,三星等国际品牌也不如海尔,海信等国内品牌。
再看看四川长虹这些年的财报对于这个曾经雄心大志“以民族昌盛为己任”的企业在中国整体经济持续向好的大势下财报中那每况愈下的可怜的利润岂是寒酸更令人心酸。如果说真的是虚增了利润的话那么不虚增利润的话岂不更加不忍卒读。
范德均与四川长虹之间的恩怨为这场事关孰是孰非甚至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蒙上了些许质疑。但是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诸多教训上来看投资者更愿意相信“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这句古话。
如果把视野放远一点看其实不论长虹是否虚增巨额利润关键在于长虹的未来还有多少年?对于新股民而言今天的长虹已经很难入“法眼”了而对于老股民而言四川长虹真的就仅剩下传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