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被指融资链面临断裂 负债超5万亿元 求债券高手提携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mopdog
浏览:8838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地方政府被指融资链面临断裂 负债超5万亿元
| 时间:2010年03月02日 07:39:26 中财网 |
|
国家审计署的报告称,在2009年的扩内需项目中,45%的地方配套资金没有到位。
为化解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央政府分别在《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及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到要加快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以解决当前困难并为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 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
在此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依托原有城投公司和新建的投融资公司,试图打造出新形势下更大规模的新型投融资平台。有的省份甚至明确提出建立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融资体系,以解决融资困境。
央行的调研结果显示,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已上升至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60%,平均资产利润率不到1.3%,特别是县级平台几乎没有盈利。
尽管如此,对这一统计中得出的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的数字,更多的人认为是比较保守的估计。有相关市场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现在甚至有的乡镇都在建立投融资平台,具体数量或许根本无法统计。
6万亿之忧
--地方融资平台80%负债来自银行
除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激增的数量外,这些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以及这种投融资模式是否可持续,亦是争论的核心。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价格与税收研究室副主任张斌看来,地方负债问题一直存在,只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去虽然欠很多钱,但是收入增长得快,有还款能力,"但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地方的财政收入相对来说增速放缓,问题才被重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迫于地方投资缺口所设立的投融资平台大多面临单个实力有限、政府资源分散、融资渠道单一、后续资金有限、公司职能单一、缺乏持续经营模式等不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反映就是,银行贷款一直是这些投融资平台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测算,目前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负债已经高达6万亿,其中有80%都是通过银行信贷获得的资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负债率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警戒水平",据他粗略统计,2009年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规模已经超过了地方政府全年的总财政收入,"这至少应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和边界"。
"国务院要特别提出规范地方投融资平台,是因为如果城投公司债务出了问题,不但可能让地方财政兜底,而且直接风险很可能被转嫁给银行。"长三角某市的城投公司高管这样告诉《中国经济 周刊》。
"目前,我们银行中的呆账坏账70%~80%都是由地方政府担保或地方政府背景公司无力偿还贷款所造成的,主要是在20世纪 90年代末那波政府基建投资热潮中形成的。"某中型股份制银行高层领导对记者表示。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要合理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信用风险,加强贷款用途管理,防止变相使用银行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