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进军房地产业意味着泡沫快要破灭吗?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blissone
浏览:15730
回复:1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是不是?俺个人认为是。
为啥?因为民企对这个方式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看不到啥前景,目前虽然没有人承认,其实房地产已经崩溃了,没崩溃的只不过是房价这个和GDP一样的数字而已。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这点,所以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少,舞台搭得那么大不能没有唱戏的塞,所以人家不上央企上,虽然挂了那么多年社会主义国家国企的牌牌也没给老百姓分过什么红,利润肥肥的,现在有用处了——唱戏和烧柴。
后面高房价要维持多久,一方面的确是看海外市场的情况,另一方面就是看把这央企的利润当柴火还能烧多久? 当然啦,外部环境恢复到2007年前水平是不可能的啦,这业内人士或者稍微懂点经济的人都明白。
这么说单烧国企利润这把柴火还能管多少用?不知道,国企的利润资金池会出现三个大的外流口,一个就是进入这种房地产行业,另一个就是后面连续多年的当年折旧/利润比会飙升,因为前面投资太大了,计算不精确,后面又没那么多活儿跟上,当年折旧和利润比不仅能反映企业财务利润表的健康状态,还能反映企业经营发展的健康状态,这两方面同时出问题那问题就不小了。还有一个外流口就是负债,当外部市场呈反弹再逐级下降趋势后,对外负债的效用也会逐级下降,负债资产的质量自然也就逐级下降,最后反映到结果上就是负债的风险敞口不断扩大。
当然,国企利润资金池外流的第一方面还不是那么可怕,为啥?因为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一块地价实际上不过是把象征着地价款的这笔钱从左口袋转移到了右口袋,对于国家这部分来说还好,算能对冲一下地价下跌的风险,或者说央企就是拍出1万亿人民币的一块地皮也没关系,因为钱怎么转移、以什么名义转移了都有其他的说法。
央企进军处于高房价的房地产业除了可以热热闹闹的唱戏,另外还有一个作用,恐吓作用。
吓,这话好像不敢随便讲哦。没关系,讨论价格和市场经营策略本来就可以公开的,也没有涉及并购重组这样的企业机密,况且基于公开信息的分析也算不了泄密吧。
那是啥恐吓作用呢? 就是对美国,如果美联储坚持继续实施把中国“拖下水”(因为美国的货币水了,中国央行的货币也要水)的宽松货币政策,那么全中国央企进入房地产业就是一种宣战,表示我中国可以用全国的力量来对抗你美联储的货币决议,看你能拖我到啥时候,这对美国算是恐吓吧。
但这种玉石俱焚的手段有它起作用的极限值,如果说有作用,首先就是在时间上的作用,问题就是能拖多久算多久,只有拖过了这一阶段,后面的一些话才好说。
从技术手段上讲,我个人完全理解央企全面进入高危的房地产市场的这一技术动作。从经济的系统科学角度上讲,那就只能再讲那句老话:“用新的泡沫去撑起老的泡沫”。
转一下啊,为啥?因为在什么“用新的泡沫去撑起老的泡沫”、什么对抗美联储这样看似专业、时髦的说法之上,我们还应该再问问,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出在哪里?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不断开放的世界,基于社会的控制手段是会越来越宽松还是越来越严厉?什么样的社会可能做到利益格局最大化,当然也符合十几亿中国公众的利益?
这两个问题有必要放在一起想一想,想明白了,中国的未来就有了新出路。想不明白,中国就只能始终在胡同里打转转——那“前方道路狭窄请慢行”就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