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839|回复: 6

发审改革重启IPO之门 扩容提速股指节节下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4 天

发表于 2009-9-3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审改革重启IPO之门 扩容提速股指节节下跌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送人听闻 浏览:1839 回复: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今天,中小板将再次迎来4只新股 同时发行。自7月份IPO重启以来,短短2个月不到的时间内,A股市场一下子多出了20个"新面孔",合计圈钱超过700亿元,并且这些"新面孔"大都超额完成了"圈钱"任务,获得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超额"资金。
  不仅如此,自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A股市场76家公司 以不同方式从二级市场融资超过1600亿元,另外223家公司正对A股市场张开了"血盆大口";更有甚者,中冶科工上周的闪电招股,让还没有完成"消化存量"的新股发行出现了新变化。在市场萎靡不振的时候,新股发行速度却反而进一步加快,包括机构和中小股民在内的市场各方均表示,希望监管层适当控制新股发行节奏,不要让处在"牛熊边缘"的A股继续下跌了。
  发审改革重启IPO之门
  08年的大熊市,让沪指从5500点一路下跌,至9月18日沪指盘中跌至1802点。9月25日,水晶光电 和华昌化工 2只中小板新股上市之后,为提振市场信心,监管层暂停了新股的发行工作,包括中国建筑、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在内的70多家已过会企业陷入无法上市的尴尬中。
  A股失去融资功能当然是监管层说不愿看到的,沪指从10月份沪指1664点止跌企稳,到今年以来股市持续大幅反弹,最高一度站上3478点,9个月内大盘涨幅实现翻番。
  在市场逐渐回暖后,重启IPO成为监管层迫不及待要做的一件事。5月25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稿发布,标志着新股发行工作正式重启。当天沪指一度下跌至2538点才企稳反弹;随后紧锣密鼓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伴随着股市的一路上扬,到7月初,沪指已经站上了3000点,新一轮牛市的雏形已经初显。7月10日,以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上市为标准,暂停了近10个月的股市融资功能终于恢复。
  扩容提速股指节节下跌
  在经历了IPO恢复初期的谨慎小心后,自7月下旬以来,A股发行速度逐渐加快,特别是7月29日中国建筑上市后,伴随着股市的剧烈动荡,新股发行速度在8月份明显加快。根据WIND统计,7月份两市新股发行5家,合计募集资金545亿元,其中包括中国建筑上市募集高达501亿元;8月份两市新股发行上市多达11家,合计募集资金163亿元,其中光大证券上市募集接近110亿元。刚刚进入9月份扩容加速,今天就有4只中小板新股同时上市,而包括中冶科工超百亿元的大盘股上市,已完成招股等待上市的就多达8家公司,预计募集资金总额接近200亿元。
  除此之外,根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已上市的76家公司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已在A股市场合计募集资金超过1600亿元,此外包括万科、浦发等超百亿再融资计划在内,多达223家公司提出了各自的再融资计划。
  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对股市资金的强烈渴求,另一方面是沪深股市IPO重启后的节节下跌。以中国建筑上市当天为标准,持续上涨了9个月的沪深股市终结了涨势,而随后而来的8月对很多股民来说惨不忍睹。从8月4日沪指创下3478点之后,沪市如同自由落体,在短短1个月内竟然狂泻814点,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更跌至2663点,跌幅高达22.96%,6月份以来2个月的上涨成果1个月内被吞噬,超过万亿的资金被套牢在3000点之上。
  三大动机促使加速扩容
  回顾8月份的下跌行情 ,尽管大部分机构将下跌原因归咎于上半年股市涨幅过大,以及货币政策的"微调"导致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发生改变,但新股发行加速和上市公司大规模再融资毫无疑问是诱发本轮调整,加剧市场下跌幅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去年4月份以来一直对股市采取呵护态度,不断出台维稳政策,甚至在沪指跌破1800点后敢于暂停IPO,而此次加速新股发行,是否意味着监管层对股市的态度发生了方向性的重大变化呢?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监管层如此做法的背后,一方面是要满足来自金融 危机下众多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其中08年已过会的70多家公司迟迟不能上市融资,监管层在此期间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是给上半年持续上涨的股市补充"新鲜血液",加大股票 供给,避免市场出现更大的泡沫。此外,新股发行重启之后市场出现的爆炒新股的现象重新抬头且愈演愈烈,监管层不止一次地规劝和警告无效后,遂采取多种强硬手段打击"炒新",其中的手段之一便是加快新股发行节奏。
  英大证券李大霄就认为,尽管新股发行加快给股市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但从监管层的表态看,对股市的基本态度仍然是正面的,在目前的经济 形势下,股市的融资功能对监管层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因此说监管层要调控股市还为时尚早。
  扩容加速凸显两大问题
  尽管股市的扩容加速并非是监管层有意打压市场,但客观上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8月份股市的暴跌以及市场对股市趋势预期的微妙变化。
  市场历来对大盘股上市有着敬畏的心态,暂且不说中国建筑上市当天的股市巨震,让其背负上"中石油 第二"的臭名,仅仅是中冶科工8月31日的闪电招股,就让当天的A股在下跌1个月后再次出现暴跌。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市场对中冶科工的强烈反应,不仅仅是其一家上百亿规模的大盘股的发行,而是对其背后中国北车、中船重工、招商证券等大盘股的密集发行产生了恐慌。在下半年国内信贷规模骤然缩紧的大环境下,连续的大盘股上市融资,市场可能会由于过度"失血"而休克。
  此外,正是8月31日的暴跌,让沪指在2800点之上顽强抵抗长达半个月的努力灰飞烟灭,期间数万亿的资金被套牢在3000点上方。
  对此申万研究所投资总监桂浩明在接受采访时非常担忧地表示,市场新一轮暴跌的行情可能才刚刚开始,本轮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将远远超过调整之初市场的普遍预期。而平安证券的最新一份策略报告也认为,8月31日的暴跌宣布了今年以来上涨行情的终结,同时也是1664点以来熊市大B浪反弹的总结,而随之而来的大C浪下跌,其时间和空间目前都无法预测。
  市场呼声:适度控制股市扩容速度
  在最近的采访中,很多投资者都向记者表示,大量的新股以高价推向市场,上市公司从二级市场里大肆"圈钱",监管层应该"管一管了"。部分机构人士也有类似的看法,银河证券 分析师吕喆就表示,市场连续下跌可能有损股市的融资功能,新股发行的节奏应视情况加以控制。国金证券 财富管理中心张兆伟也表示,在目前人气极度低糜的情况下,单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走出低迷的环境,因而关注消息面的变化。午后市场预期,在国庆前维持稳定局面,管理层或会暂停或放慢新股发行速度,保险 和社会保险资金在大跌之后,或会重新入市,这些预期是否如实要关注消息面的变化,如是实则国庆行情可期。
  不过,桂浩明则悲观地表示,上次监管层是在沪指跌破1800点时才暂停了IPO,目前沪指的点位远远超过当时,监管层对新股发行的态度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改变,对投资者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场观望,等待市场调整到各方面因素都恰当时,再行入市投资。 (李鹤鸣 信息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新股节奏应由市场决定

  A股大跌,"新股发行"就成了众矢之的。在不少投资者看来,正是因为扩容太快压垮了股市。要拯救股市,就该再次进行发行制度改革,改变新股蜂拥而上的局面。
  对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笔者深表同意。但需要改变的不是目前蜂拥而上的局面,而应该是管理层尊重市场的自主选择,改变以新股发行调控市场的手段。
  以节奏而言,近期A股新股的确是"蜂拥而至",但为何会有此局面?自2008年9月25日华昌化工上市之后,一级市场整整被管理层叫停了近10个月才在2009年7月10日迎来了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的上市,而这期间原来大量等待上市的公司,一旦市场复苏自然蜂拥而至。如果没有管理层的叫停而是放任市场掌握新股上市节奏,那么也许这些积压下来的新股早在今年初就可逐步上市,也不会如近期这样短期内集中上市,造成市场的巨大压力,也许提早上市的新股们也会让A股的反弹速度稍微放缓一些,不至于如近期这样涨得高后跌得惨。
  其实,管理层只担监管审批职责,不调控新股上市时机,不等于说新股发行就会失控。"发行失败",无论是在港股还是在美股这样的成熟市场,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当股市低迷、新股定价过高、新股题材不受吸引等情况出现时,新股无法获得足够的认购而导致发行失败,新股对于市场的压力自然迎刃而解。与此同时,即使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题材好定价有优势的个股依然能够上市集资。由于新股敞开供应,那些定价过高的新股上市后破发便成为家常便饭的事情,正因此在发达市场"打新"绝非旱涝保收的好事。如此,市场对新股优胜劣汰,而优胜劣汰的标准正是市场的承受能力--天底下不可能有比市场本身更清楚市场承受能力的一方。很可惜,由于A股管理层对新股的供应进行了监管,使得新股很大程度上成了稀缺产品,由此造成了A股新股发行不败神话,乃至大多数时候摇新不败的局面。
  如果有一天,当A股出现牛市新股乏人认购"发行失败",熊市仍有热捧个股逆势发行的场面,那A股市场真正成熟了。
(张佳昺 新闻晨报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市盈率IPO难获市场青睐

  光大证券昨距发行价仅有5%涨幅
  昨天,光大证券收市报22.19元,离发行价21.08元仅有5%之遥。市场预期,在大盘连续下跌的态势下,光大证券有可能成为今年第一支破发的新股。市场人士分析,一旦光大证券跌破发行价,市场人气将会遭到重重打击。
  光大证券逼近发行价
  光大证券发行市盈率为58倍,不过发行时受到打新资金的追捧。按照其中签率,当时要超过250万资金才能中到一签。不过上市首日该股并没有得到机构的青睐,五大买入营业部中没有见到机构的身影。当天开盘报30元,涨幅42.31%。到收盘报27.40元,涨幅29.98%,较开盘反而下跌8.7%,创下新股最低涨幅。上市第二天,该股竟然以跌停报收,大出市场预料。
  不过,光大的中期业绩抢眼。上半的实现营业收入26.23亿元,同比增长16.6%;营业利润16.79亿元,同比增长30.3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9亿元,同比增长19.2%;中期分红方案为10派5.8元。这个方案公布后光大证券有所企稳,但昨天仍旧跟随大盘下挫,全天下跌6.88%,报22.19元。如果今天再跌5%将破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分析,最近几天大盘非理性的暴跌,或许正是市场在发泄对IPO速度过快和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的不满,高市盈率发行的光大证券成为抛售对象并不奇怪。昨天,上周五上市的奇正藏药也以跌停报收。券商股表现也非常低迷,四家券商股跌停,中信证券下跌7.48%,8月份共下跌35%,跌幅超过大盘14%。
  中冶科工发行市净率预计高达16倍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刊登A股招股书,将发行不超过35亿股A股,预计融资168亿元。公司还拟随后发行不超过26.10亿股H股,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最终将发行不超过30.015亿股H股。按照H股发行价不低于A股的原则,中冶科工"A+H"融资总规模将超3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冶科工发行前的每股净资产仅为0.3元,不仅跌破A股1元面值,更是创下上市公司发行前净资产新低。至于发行价,按照发行35亿股,预计融资168亿元,每股发行价应该为4.8元,发行市净率将达到16倍。市净率之高直接进入两市A股前40名。难怪有投资者这样评论,新股短时间内破发,"二级市场上想买多少买多少,还用得着去打什么新股吗"?
  今年新股最新行情
  代码名称最新价相对发行价
  (元)涨跌幅(%)
  601788光大证券22.195.27
  601668中国建筑519.62
  002282博深工具13.8920.78
  002284亚太股份23.7526.33
  002283天润曲轴17.8727.64
  002275桂林三金25.8430.51
  002286保龄宝27.7434.92
  002280新世纪30.9535.75
  002278神开股份22.2539.41
  002285世联地产27.9341.92
  002277家润多2948.11
  002279久其软件42.2956.63
  002281光迅科技26.4965.56
  002287奇正藏药21.7984.50
  601107四川成渝7.1398.06
  002276万马电缆23.91107.91
(林彦龙 桑彤 深圳特区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速扩容:难以承受之重

  600多亿新股发行接踵而至
  8月份以来IPO市场的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单月发行14只,较7月份多发了8只,且连续三周的单周发行数量达4只之多。快节奏的发行是否对二级市场形成重压呢?
  今年IPO市场恢复融资两个多月以来,累计融资759.97亿元,若以平均上市溢价50%计,则首日上市流通的股份给二级市场增加了660亿元的流通市值供给,在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对二级市场构成了相当的压力;而且,8月份深交所安排新股上市采用"打包"方式,即同一交易日安排4只新股同时上市,进一步增加了二级市场压力,8月份新股上市平均涨幅仅有40%就是印证。
  导致8月份股指不断走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IPO市场的扩容并非是最重要的因素,相反地,二级市场的低迷反过来会对IPO形成制约。当然,IPO市场未来如果出现过度融资的情况,使得二级市场的供给在短时间内极度膨胀,那么,将会对二级市场形成负面影响。
  经统计,今年已有24家公司通过了IPO审核,计划融资额约462亿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中冶科工、中国北车等,而2008年的库存虽已消耗大半,但仍余9家待发,预计融资将超过140亿元。因此,已过会未发的合计融资规模达600多亿元,若这批待发新股今年全部消化,则未来4个月月均发行规模将达150亿元。这一规模虽对二级市场还不会构成严重威胁,但与上市公司的频繁再融资合在一起,对二级市场的扩容压力就大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询价机构博弈机制下,发行人超额募资非常普遍,8月份平均超计划募集64.39%(见附表)。而对于超计划融到的资金用途,有些发行人称将用作补充流动资金,有的则语焉不详。投资者担心的是,上市企业不能合理使用这笔"意外之财"从而难以获得相应的回报。而这种超常融资也给监管机构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制约大比例超额融资和如何规范监管超额资金的使用。
  如果未来IPO节奏加快、融资规模加大,或者巨额再融资预期进一步强化,则会对较为脆弱的二级市场造成雪上加霜的后果。
(林瑾 新闻晨报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化”的荒唐闹剧

  没错,一个健康成熟的股市,不应该丧失融资功能,但A股目前这样一天2只、一周4只新股的大跃进式发行,恐怕全世界股市也找不出第二个。市场再怎么牛,资金再怎么多,又怎经得起如此圈钱狂潮?从这个意义上说,A股目前的所谓"市场化"发行,已经沦为一场打着合法旗号的"圈钱"闹剧。
  据统计,A股IPO重启两个多月来,获准发行新股并上市的22家企业所募集的资金已达759.97亿元。而去年全年77家企业获准IPO,募集资金一共1040亿元。也就是说,今年IPO重启以来仅仅2个月,募集资金已是去年全年的73%。
  更令人瞠目的是,上市公司的高溢价发行、超计划融资。数据显示,已完成IPO的这22家企业,除了四川成渝外,募资规模都超过计划,其中,禾盛新材原计划募资2.51亿元,实际募资高达5.84亿元,比计划超了一倍多!一方面是大量高科技企业苦于筹资无门难以快速成长,一方面却是IPO公司获得如此之多的资金不知投向何处。这不是对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吗?而这些超计划募资的企业,是否会创造高增长奇迹、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投资回报呢?想想当年88倍市盈率筹资11.5亿元的闽东电力吧,好多年后,公司还有数亿元资金存放在银行,有2亿多元资金被挪用于清偿到期的银行贷款。
  IPO公司掺水严重更令人担忧。下周即将发行的中国中冶,每股净资产仅0.30元,竟能以一元面值发行。这样,即使以面值发行,都已有溢价,更何况发行价会远在面值之上。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只股票的潜在风险不言而喻。而其竟能通过绿色通道快速IPO!
  在IPO重启之时,我们曾对新股询价制度改革寄于厚望。从制度的设计看,通过机构博弈机制来确定新股定价,应该比简单规定一个发行市盈率来得合理。但是,"市场化"定价的前提是所有企业有公平竞争上市的可能,并且已经建立起严密的监管体制,中介机构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中国股市目前显然还缺乏这一现实条件。在IPO企业仍是市场的稀缺资源的背景下,市场化定价显然是荒唐的闹剧,目前二级市场市盈率27倍,而今年以来IPO的平均市盈率高达37.88倍,市场价格体系已被严重扭曲。
(安立 新闻晨报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千亿再融资计划伺机而动

  随着股指深幅调整,资本市场再融资暂停减少,只是公司债和可转债仍旧在实施,另外对二级市场抽血较少的定向增发和配股也在进行中,但已明显降温。市场人士称,如果大盘不振,半年报中不少大公司如招行、武钢和万科提出的再融资计划可能明年才能实施。
  在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中,浦发向不超过10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计划已获证监会批准,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50亿元、招商地产也拟以28.12元/股的价格定向发行不超过2亿股(融资约50亿元)、西南证券计划定向发行融资60亿元;此外,万科A8月27日宣布拟公开增发A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8%,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112亿元;迄今计划募资最大的招商银行拟配股融资180亿-220亿元、武钢股份也计划配股融资120亿元,长江证券配股融资不超过40亿元的计划已获证监会通过。粗略统计,目前已有35家公司提出配股或公开增发议案,融资总规模超过600亿元,其中14家已经过会。提出定向增发的公司更多,7月至今有124家公司披露定向增发计划,规模较大的包括中国铝业的100亿元、云南铜业的60亿元等。
  另一方面,受市场持续回调影响,已经完成增发的个股如保利、金地已纷纷跌破增发价,参与增发的资金已被套。美的电器增发股份上市仅3日便跌破了增发价,昨天上涨后收于15.62元,仍跌破其15.75元/股的增发价。公开增发的新兴铸管也破发。而计划定向增发的公司中已有40多家公司股价跌破了计划增发价格,还有不少公司的股价正在增发价上下徘徊游走。如果行情不配合,这批公布预案后尚未完成增发的公司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业内人士表示,在大盘连续大跌后,证券市场公开再融资开始减少,而债券融资抬头,如大西洋今天发行2.65亿元可转债,金融街9月1日发行56亿元公司债等。如果市场持续低迷,部分再融资预案可能无法实施。
(曹西京 新闻晨报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9-9-3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 : 还有中国化学哦·
参与人数 1奖励 +15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15 + 1 2009-9-3 23:02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3 06:46 , Processed in 0.04575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