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236|回复: 9

今日上市公司重磅新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上市公司重磅新闻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烟雨尘 浏览:2236 回复: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医药集团剥离资产 一致药业或接盘
12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一天内出现11个医药类股权出让信息,出让方全部来自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涉及金额超过2.28亿元。据记者了解,深圳一致药业可能成为11个股权资产的接盘方。
  根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鉴于战略规划考虑,同时挂牌出让11个项目,分别为:深圳市一致药材有限公司10%股权、国药控股广东新龙有限公司51%股权、国药控股柳州有限公司51%股权、深圳一致药业物流有限公司10%股权、广东一致药店有限公司10%股权、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35.19%股权、广东粤兴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广东惠信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广东恒畅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权、国药控股佛山有限公司100%股权和深圳致君医药贸易有限公司52.91%股权。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为受让方开出了较为苛刻的条件,包括意向受让方需为在中国大陆地区注册并合法存续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含相对控股)从事医药行业法人;注册资本不低于2.5亿元,同时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2007年度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不低于15亿元,净资产不低于4亿元;同时,为了企业长远健康发展,要求意向受让方具有10年或以上从事医药行业的相关经验。
  一位接近国药控股的业内人士透露,此次由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转出的部分医药企业股权,很大程度上锁定为一致药业接盘。"这么零散的资产,也不会有其他投资方感兴趣,而放到产权交易所挂牌,也主要是走央企资产转让的必要程序。"上述人士称。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26日,是我国最大的以医药科研、生产和服务贸易为主业的医药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十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国药股份、一致药业两家上市公司。2003年1月,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后者为深圳一致药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9.14%。
  资料显示,此次中国医药集团出让的多个项目与深圳一致药业存在关联。比如,2005年,一致药业以合资或联营组建子公司的方式成立深圳一致药业物流有限公司,2006年,公司就已经收购国药控股广东新龙有限公司49%股权。2008年以来,一致药业又先后受让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公司所持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10%股权,及受让广西一致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
  中信建投分析师周鸣杰此前表示,作为一致药业母公司,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刚刚更名为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表明母公司已经完成股份制改制,同时表明母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步伐又进了一步。而此前一致药业的资产注入计划,因母公司的上市进程处于搁置状态,母公司股份制改制的完成,预示着一致药业进一步资产注入可能会提上议事日程。

[ 本帖最后由 烟雨尘 于 2008-11-13 13:02 编辑 ]
参与人数 1奖励 +5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50 2008-11-13 13:08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电闪亮"退场" 5.4亿资金搭上换股末班车

昨天是上电股份在A股市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半个月后公司股票将从交易系统摘牌。然而,与其他换股吸收合并的案例不同,上电股份以少见的方式闪亮"退场":收盘价高于现金选择权价格。
  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上海电气吸并上电股份将完美收官,最后两个交易日突然杀入的5.4亿元资金瞄准的不是现金选择权,而是换股获得上海电气股份。
  上电股份昨日以28.05元开盘,收盘报于28.73元,全天上涨2.39%,成交金额2.79亿元。11月11日,上电股份同样以28.05元开盘,收盘于28.06元,成交额2.63亿元,而此前一个交易日,上电股份仅成交5210.42万元。
  28.05元是上海电气吸收合并上电股份的换股价格,也是现金选择权价格,按照常理,只有低于28.05元,才会出现一定的无风险套利空间,成交量才会迅速放大。然而,资金在几经考虑后,却在28.05元之上杀了进去,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看好上海电气未来的上升空间,看中的不是现金选择权,而是换股获取上海电气。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对比好事多磨的攀钢系整合,摘牌在即的上电股份,此次在换股吸收合并上的表现堪称"完美"。最后两天的5.4亿元资金的表现无疑是给这起换股吸并事宜投了"赞成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仪化上石化沪港联动 整合预期再度激发

仪征化纤、上海石化罕见的盘中涨幅使一度沉寂的中石化整合猜想再度甚嚣尘上。
  昨日11时30分后,仪征化纤H股出现异动,并带领上海石化H股快速飙升,至上午收盘两者涨幅分别高达46.5%、13%,并直接导致下午A股开盘后,两公司直线涨停。尽管仪征化纤、上海石化H股尾盘涨幅稍有回落至38%和11.7%,但并没有影响到两者A股的牢牢涨停。针对股价出现的大幅飙升,仪征化纤14时01分公告表示,没有任何的变卖或者收购商谈事宜。
  仪征化纤、上海石化股价的急速飙升和A、H股联动,使得市场重新浮起中国石化对两者启动整合的强烈预期。在股改全面启动之初,由于中国石化在IPO招股说明书中承诺要对仪征化纤和上海石化进行整合,投资者当时对中国石化效仿私有化齐鲁石化等四公司的预期非常强烈,但中国石化最终认为两者股价过高而将整合无限期地延后。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仪征化纤和上海石化目前的股价接近股改全面启动之初时的水平,不排除重新激发投资者对中国石化启动整合的强烈预期。
  数据显示,仪征化纤2005年股价最低值是1.82元,虽然远远低于昨日收盘时的3.17元,但仪征化纤资产质量已经今非昔比,公司2005年的净利润是亏损9.54亿元,而今年前三个季度的亏损只有5.11亿元;上海石化2005年股价最低值是3.11元,较昨日4.03元收盘价低22.8%。
  仪征化纤和上海石化是目前为数不多尚未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虽然两公司同时启动了两次股改程序,但方案完全相同的两次股改均未获得相关股东会议的通过。
  对于仪征化纤、上海石化昨日的市场表现,也有研究员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投机炒作的成分较大,但也不排除中石化会增持两家公司H股,上涨之前,两家公司的市净率均在0.5倍左右,虽然亏损,但是也不是很贵。该人士认为,中石化私有化两公司的可能性较小,因为目前两家公司都亏损,私有化将带来对中石化业绩的摊薄,而且A、H股价差还很大,再有中石化资金并不充裕,尽管四季度现金流有所缓解,但是仍然很紧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会股东悉数弃权 国金证券修改《章程》被否

 出席股东大会的5位股东或代理人全部弃权!
  11日, 在国金证券(600109,收盘价24.44元)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出现了这样尴尬的一幕,董事会全票通过的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因此未获通过,弃权票数占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100%。
  公司解释称只是个别地方需要修改,董事会当初没有看出来。
  涉及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权益的主要变动条款
  ■新增"(公司股东)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不得委托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托持有或者管理公司的股权;不得违反国家规定,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新增"当公司发生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公司资产,损害公司及社会公众股东利益情形时,公司董事会应立即申请司法冻结。控股股东凡不能以现金清偿侵占公司资产的,应通过变现股权偿还侵占资产,并就该侵害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新增"公司与关联人发生的交易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的关联交易,应当提供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证券服务机构,对交易标的出具的审计或者评估报告,并将该交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将原来"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须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这一条,修订为"公司不得为其股东或者股东的关联人提供融资或者担保。"
  修改涉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权益
  国金证券今日公告显示,11月11日,公司召开200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内容只有一项:修改《公司章程》。出席股东大会的5位股东或代理人共计持有2.90亿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8.05%。结果这2.90亿股全部投了弃权票,占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100%。议案因此未获通过。
  国金证券称,与会股东认为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尚需要完善,因此投了弃权票。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阅读公告后发现,此次修订公司章程多达35处,其中多处涉及控股股东权益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制度。
  另外,新修订的《章程》还有多处涉及上市公司管理制度。其中,删除了原《章程》中"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员工"的条款;原《章程》中"公司依照第二十三条第(三)项规定收购的本公司股份,将不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5%;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所收购的股份应当1年内转让给职工"也被删除。此外,还删除了原《章程》中"审议股权激励计划"的条款。
  董秘:个别地方需要修改
  董事会全票通过的修改公司《章程》议案,在股东大会上却遭到与会股东的一致弃权而没有通过,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国金证券一位与会的高管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此次议案的修改主要是为了适应现行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的要求。《章程》对公司来说又比较重要,大家都比较谨慎,由于一些文字、措辞不太理想,出于严肃的考虑,与会的股东商量之后觉得需要完善。对于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这位高管称,因为董事和股东不是一个人,掌握的情况不一样。
  而公司董秘刘邦兴则解释称是当初没有看出来,不过只是个别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还是文字上和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上市公司不能现场进行修改,就需要重新走程序。具体哪些细节和内容需要修改,他没有透露,只表示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下次决议后会公告,现在还不好说太多。
  分析师:可能与涌金系的变故有关
  对于董事会这一议案因与会股东一致弃权而没有通过,多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意外。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某知名券商金融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指出,提交的议案中多处涉及对控股股东以及持股5%以上股东的限制,涉及到相关股东的利益问题,他们当然会很敏感,如果条款设置得不够细,不具备操作性的话,将来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大股东希望进行完善也可以理解。不过,正常情况下,董事会提交的议案,在股东大会上一般都可以通过。此次"意外"可能与涌金系的变故有关,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后,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的有效沟通需要一个磨合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雅戈尔狂抛中信证券1.05亿股

中信证券(600030)遭遇雅戈尔(600177)的大规模减持。中信证券昨晚发布公告透露,截至11月11日收盘,雅戈尔已累计减持中信证券股份超过1.05亿股,超过中信证券总股本的2%。
  雅戈尔为中信证券的发起人股东单位,股改前持有中信证券2亿股,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8.06%,是仅次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中信证券在股改之后,雅戈尔所持中信证券股份减少至1.84亿股,目前,这部分股权已经全部获得上市流通。
  截至2008年11月11日收盘,雅戈尔已累计出售中信证券股权1.05亿股,其中中信证券转增股本前减持4506.56万股,中信证券转增股本后减持5995.44万股,已超过中信证券总股本的2%。
  中信证券股改后,仅在今年4月份进行过一次"每10股送10股"的转增股份。由此计算,剔除转增股本因素,雅戈尔至今已减持的中信证券股份,超过其股改后持有中信证券股份的40%。
  截至目前,雅戈尔还持有中信证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17亿股,与今年三季度期末的2.44亿股相比,在一个多月内,雅戈尔便减持了中信证券约2700万股。雅戈尔的持股比例目前位居中信证券第四大股东。
  遭受股东减持的还有上海辅仁(600781)。该公司昨晚公告称,今年9月19日至11月11日,第二大股东金礼发展有限公司已在二级市场陆续减持公司流通股合计182.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3%。
  中信证券昨日报收19.49元/股,上涨4.28%;上海辅仁昨日报收3.67元/股,上涨3.6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浦发银行巨额融资计划可能延期

 浦发银行2008年一至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50%,得益于盈利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大,其三季度的环比收入也保持了正增长,而已经披露三季报的银行大多在第三季度是负增长。
  尽管浦发银行一至三季度利润增长幅度位于上市银行之首,但是其资本充足率已接近监管部门的最低警戒线。
  今年10月28日,浦发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两笔发债方案:一笔是发行不超过100亿元混合债,债券期限为15年以上;另一笔是不超过100亿元次级债方案,债券期限为5年以上。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升。
  今年3月份,平安集团和浦发银行的巨额增发计划曾在资本市场引发海啸,主角之一的平安集团今年5月9日做出"6个月内不考虑递交增发A股申请"的承诺,如今半年承诺期届满。对于下一步动向,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目前再融资没有计划,也没有时间表。
  平安集团的千亿元融资计划搁浅了,那么浦发银行呢?11月11日,浦发银行董秘沈思告诉记者,"目前证监会还没有音讯,还在审批当中。"不超过8亿股的增发计划目前也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否审批下来不可预料。"
  浦发银行A股增发的有效期为1年,自今年3月20日股东大会通过增发议案算起,如果没有在2009年3月20日之前拿到证监会批文,很可能将重走流程,即重新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通过。
  但是浦发银行似乎并没放弃过增发。沈思向记者透露,如果在有效期内没有取得监管部门的批文,可能会选择延长有效期。
  从2月中旬传出浦发银行增发消息以来,其融资金额从最开始市场传闻的400亿减少至3月20日股东大会通过的不超过8亿股融资计划,以当时的股价计算,浦发银行如果增发顺利可融资约200亿元以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10%以上。
  但是,截至昨天浦发银行收盘价13.82元/股,其可能募集到的资金仅余100亿元左右,这对于资本充足率一再下降的浦发银行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浦发银行副行长"跳入"平安
  11月11日,记者从浦发银行获悉,该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张耀麟即将离任,并将赴深圳平安银行任职。不过,张耀麟将出任平安银行何职,尚不得而知。
  但是浦发银行董秘沈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还没有张耀麟是否离开浦发银行的确切消息,并且称,张耀麟目前还在浦发银行正常工作。
  据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0岁的张耀麟,曾任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国际部副总经理,建行深圳分行国际部副总经理、总经理、信贷管理处处长。他于1998年加盟浦发银行,2002年就任浦发副行长之前,曾任浦发广州分行副行长、行长。
  记者向平安集团新闻发言人盛瑞森先生询问张耀麟是否已到平安银行就职时,对方表示并不是很清楚此事。
  除了张耀麟即将离开浦发银行,还有原上海银行董事长陈辛即将出任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以及上海国际集团副董事长。
  日前,在浦发银行发布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上,上海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陈辛的名字悄然出现在董事候选人名单上。上述浦发银行高管告诉记者,"陈辛是否最终在浦发银行就任还要经过股东大会的审批。"
  浦发银行对于陈辛来说并不陌生。1999年之前,他就在浦发工作多年,担任信贷部总经理。1999年后,陈辛曾先后担任浦发银行董事、副行长,直至2004年1月赴任上海银行行长。当时陈辛此举也被舆论认为是和上海银行上市以及上海市金融整合有关。(.证.券.日.报. 胡潇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置入逾4亿资产 广州冷机转型大豆加工

停牌近一个月的广州冷机今日披露了重大资产置换草案,公司控股股东东凌实业拟对其进行重大资产置换:将全部与制冷相关的资产置出上市公司,同时置入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大豆加工资产。
  根据《资产置换协议》,本次资产置换拟置入资产为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据悉,截至2008 年3 月31 日,拟置入资产共计作价42848.11 万元,拟置出资产共计作价54024.74 万元,资产置换差额为11176.63 万元,差额部分由东凌实业现金补齐。
  植之元公司主营业务为大豆油脂和豆粕的加工与销售,公司产品原料大豆主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目前主要产品为四级豆油及豆粕,副产品为大豆浓缩磷脂。植之元公司作为区域龙头、全国前列的农业大豆加工企业,2005至2007 年大豆加工量分别为60.47 万吨、90.07 万吨和127.95 万吨,年平均 45.47%的增长率高于同期国内行业增长率。
  据广州冷机今日公告,公司还与东凌实业签署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根据盈利预测报告,植之元公司2009 年1 月1 日至2009 年12 月31 日的预测净利润为20093.78 万元。若本次资产置换在2009 年度实施交割,届时植之元公司2009 年年度实际盈利数低于盈利预测数,东凌实业将以现金补足差额部分。
  广州冷机称,本次交易尚需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及中国证监会审核后才能履行交割手续,本次交易能否通过上述批准具有不确定性,而置入资产的交割时点将决定其2008 年经营成果能否纳入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从而对公司2008 年度损益产生重大影响。
  广州冷机表示,此次资产置换,是为满足前股东万宝集团国有股公开征集中提出的受让方对广州冷机整体资产重组要求,同时为改善公司资产质量,提高盈利能力,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维护公司全体股东权益的目的。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0 2008-11-13 13:09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外项目拖期 中材国际被追索上亿赔偿

中材国际进军海外市场的第一个大型工程总承包合同项目出师未捷,被业主追索约11592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这占它今年前三个季度23009万元净利润的50.38%。
  中材国际今天刊登公告说,公司11月11日收到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索赔通知书,因沙特阿拉伯南方水泥有限公司(SPCC)项目业主就公司承揽的该项目提出索赔,索赔金额为1680万美元。通知书要求公司在接到索赔通知三个工作日内,将相应款项支付给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由交通银行办理对外支付。
  2004年11月20日,中材国际与SPCC签署了日产5000t/d水泥生产线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2.4亿美元,合同工期为26个月,总承包合同自2004年12月1日生效。这个项目是中材国际大规模进入海外市场的第一个大型工程总承包合同项目。然而,这个项目因供货和服务范围细节分歧、技术标准分歧、项目双方配合问题等原因,直至2007年8月才实现点火投产,比合同工期拖延了6个月,目前项目运行超过设计产量10%。根据总承包合同第13条约定,因承包商原因,总承包合同工期发生延误,承包商应支付给业主最高不超过总承包合同金额7%的罚款,即1680万美元。
  中材国际表示,公司在项目可能出现工期拖延的情况下,曾多次与SPCC项目业主进行协商并指出拖期的双方原因,就业主方放弃工期延误索赔达成了相关书面协议。其后又就书面协议的细节进行了多轮交换意见,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目前此项工作仍在进行中。但日前,SPCC项目业主在没有告之其将采取行动的情况下,通过利雅得银行向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发出电报,针对公司开具的该项目保函向银行提出索赔1680万美元。公司于11月11日收到交行北京分行索赔通知书,并将在近日先行支付相关款项。由于起因突然,中材国际已启动新一轮沟通,并将采取有效措施合法维护自身权利,确保后续项目的正常履约,减少和杜绝此类索赔事项的发生。
  中材国际表示,上述索赔金额实际支付后会对公司2008年净利润产生影响,公司正积极研究如何减小因此引起的当期利润减少的措施。中材国际的三季度报告显示,其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约为23009万元。按照美元和人民币1:6.9的汇率标准计算,1680万美元对应人民币是11592万元,这占中材国际前三季度净利润的50.3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马回购议案推迟审议 疑帮二股东出货

在管理层明确表示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后不久,天音控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首先宣布回购A股计划,海马股份(000572,收盘价3.14元)随后发布了回购预案,市场对此予以积极响应,两家公司的股价大涨。但随后有媒体认为,两家公司宣布回购都另有目的:天音控股回购只是为了方便被套的增发机构"跑路";海马股份回购是为了让可转债顺利转股。
  昨日,海马股份发布公告称,取消原定于11月19日召开的2008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此次会议原定讨论审议的正是投资者最关心回购方案的具体问题。突生变数,让投资者大感意外,而2008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的时间12月3日也十分蹊跷,离海马股份第二大股东海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46亿股限售股解禁仅隔两天,让人不得不怀疑回购的真实目的。
  回购议案突生变数
  虽然只是回购预案,但推出后两只股票仍深受二级市场的热捧,天音控股近期最大涨幅超过25%,海马股份公布回购预案后也是连续涨停。好多人都期待着正式回购方案公布后再炒作一波,然后获利出局。但原定于11月19日召开的讨论审议回购方案的股东大会,却在昨日公布取消,这意味着正式的回购方案也将延后推出,这让海马股份的投资者们大感意外。
  该公告称,根据《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 (试行)》等有关规定,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所需文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董事会决定取消召开2008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择日另行召开股东大会讨论回购股份的相关事项。公司证券事务代表郑彤也证实了这样的说法,她在电话中表示,包括独立财务顾问报告等文件尚未准备完毕,所以才取消了这次临时股东大会。
  一些投资者则认为,从11月4日公布回购预案到原定的11月19日,期间有15天时间,有充足时间准备相关资料,按理说不存在这类问题。而且细心的投资者还发现,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日期非常蹊跷。
  审议时间有蹊跷
  昨日海马股份公告,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将在12月3日召开,主要讨论的正是此前推迟的关于回购等相关议案,但这之后两天,也就是12月5日,海马股份第二大股东--海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有1.46亿股股权分置限售股份解禁,因此有分析认为此次回购"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前海马股份两次成功下调了可转债转股价,原因正是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75%以上,股东大会实际上就是他们的说了算。有分析认为,董事会推迟股东大会,使对股价有利好刺激的回购议案在二股东解禁股上市前通过,可能就是为了便于海马投资集团卖出股票。
  "在12月3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如不出意外回购议案将会顺利通过,而且还可能出现一些意外的利好,比如回购时间可能缩短等,12月4日股价就会应声上涨,大大吸引人气以及跟风盘,12月5日限售股解禁上市就恰到好处了。"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此分析到。虽然仅仅是猜测,但时间如此巧合,不得不让人生疑。同时,从历史来看,海马股份也是一家善于"炒股"的上市公司,深谙"炒作"之道,这也让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回购议案"大打折扣。(.每.日.经.济.新.闻. 朱秀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S*ST天香打响复牌最后一战 会否退市本月定案

在A股市场上销声匿迹一年多的S*ST天香昨天终于公布了股改和重组的方案,并将于11月24日举行股东大会。在今年内,如果S*ST天香不能恢复上市,则将面临退市的局面,而这次股东大会表决成了决定S*ST天香命运的判决。
  上市公司零价出售
  根据S*ST天香昨天发布的公告显示,11月10日该公司召开200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并通过了股改及重组方案。首先,S*ST天香向福建华通置业有限公司出售全部资产和负债,然后再向天津滨海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定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发行价格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流通A股交易均价100%,即4.30元/股。天津滨海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其经营性房地产业务相关资产认购S*ST天香3.27亿股流通A股股份,同时承诺发行完毕后36个月不上市交易或转让。
  根据《资产评估报告书》,S*ST天香全部资产和负债的评估值为公司资产账面值4.67亿元,评估值4.99亿元;负债账面值6.43亿元,评估值6.43亿元;净资产账面值-1.76亿元,评估值-1.43亿元。按此评估,大股东以零价格获得天香原资产和负债,将承担亏损1.43亿元。
  命运本月定案
  S*ST天香认为,在"危机"关头最终敲定与滨海控股进行重组已属幸运,并保持4.3元的增发价,实属于不容。而且天津滨海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国企背景,也增大通过恢复上市审核的机率。但投资者对该方案似乎并不认帐,认为S*ST天香资产值应远大于负债,例如该公司持有的兴业证券的估值,评估报告中的计算方法是按兴业证券2008年6月30日报表中的每股净资产计算,若按市值进行评估,将会增加公允资产22959万元以上。
  此外,投资者认为S*ST天香对于某些中大资产处置的信息披露模糊,2003年公司启动了北京天香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总部国际"房地产项目。一些流通股东认为,根据推算,属于S*ST天香的利润不应低于5亿元,而这些利润最终都不见踪影。
  停市一年多的S*ST天香,向上交所提出的恢复上市申请在今年5月12日正式被受理。按惯例,该公司恢复上市的审核必须在今年内完成。这意味着,11月24日的股东表决会关乎S*ST天香的生死存亡,如果该议案被股东否决,S*ST天香无法在限制的时间内完成股改、恢复上市审核,最终面临终止上市的局面。(.信.息.时.报. 陈永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10:15 , Processed in 0.035526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