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83|回复: 3

反弹背后三大推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5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弹背后三大推手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informz 浏览:1583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个股普涨的推动下,周三深沪大盘双双展开大幅反弹的行情,深沪股指分别上涨3.47%和3.16%,成交量明显放大。那估值优势、供求关系改善、利好消息的引导能否成为支撑大盘阶段性反弹的支撑因素呢?
大盘展开大幅反弹 三个条件成反弹支撑因素

热点聚焦与市场机会


在个股普涨的推动下,周三深沪大盘双双展开大幅反弹的行情,深沪股指分别上涨3.47%和3.16%,成交量明显放大。实际上,经过本轮一年多的下跌之后,市场内在反弹要求已经相当强烈。无论从调整幅度、市场估值、外围环境等因素来看,深沪大盘都已经具备了阶段性反弹的条件。

首先,从调整时间和幅度来看,起自去年10月16日大盘见顶回落的大调整行情已经超过一年,其调整幅度已经达到创记录的72.81%。大部分个股的调整幅度远远超出大盘的同期跌幅,内在反弹要求十分强烈。而从估值水平来看,当前上海市场近四季度滚动市盈率为12.81倍,市净率为1.96倍,深圳市场近四季度滚动市盈率为10.86倍,市净率为1.97倍;而与去年底上海市场和深圳市场的静态市盈率59.24倍、60.48倍已经大幅降低,估值优势优势已经十分明显。较低估值已经成为支撑大盘阶段性反弹的重要支撑因素。

其次,从供求关系来看,随着估值的大幅下降,大小非套现压力已经大大减轻。统计显示,随着股价的下跌和行情的持续低迷,近来大宗交易活跃度显著下降。表明在当前的股价水平下,大小非减持意愿已大幅降低。与此同时,产业资本频频举牌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大股东和行动一致人的增持,大股东的回购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供求关系。统计显示,截至11月4日,两市共有123家上市公司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13家公司发布了高管增持公告。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供求关系将会进一步好转,从而推动反弹行情的延伸。

而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现阶段“新兴+转轨”的A股市场,历史上任何一轮行情的启动都离不开政策的积极引导。笔者注意到,在通胀压力明显减缓、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近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明确转向“保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在两个月内连续三次下调基准利率,正是货币政策松动的具体信号。

笔者此前已经强调,近阶段以来出台的包括刺激经济、扶持出口和提振内需的一系列货币、财政、税收等组合政策,实际上已经给市场释放了十分明确的信号。可以预期的是,为了实现“保增长”的首要目标,未来政府可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如果从“中看政策”的角度分析,大盘中期的阶段性反弹行情完全值得期待。

市场风险与策略

由于国内CPI增速迅速回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我国通胀形势已经缓解。不少专家认为,短期内通缩风险已经大于通胀,长期来看,则应警惕由于经济形势变化,导致通缩通胀交替出现的局面。



周三主要有以下信息值得投资者关注:

1.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2.1,当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3.08%,今年以来升值13.5%。

2.目前,部分券商尝试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理财产品,帮助上市公司“大小非”质押融资。此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小非”套现压力。这种方式的具体过程是,上市公司“大小非”将其股权质押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设计相应理财产品,并销售给券商及部分银行的客户,完成资金募集。而这种理财产品一般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年收益率在10%左右,高于银行存款利息。

3.来自上证所的数据显示,近来大宗交易活跃度显著下降。进入10月份,有数个交易日甚至未出现一单大宗交易,这种情形自4月底以来并不多见。而从TOPVIEW数据来看,随着股市的不断下跌,法人股账户的卖出金额也在逐渐减少。

4.有消息称,交通运输部门正在酝酿一个未来3~5年内投资5万亿元的计划。据悉,这5万亿规模的投资,包括在建项目、已经规划的项目和追加投资,将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码头建设等。(广州万隆)
参与人数 1奖励 +5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50 2008-11-6 08:14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A股市盈率低于上轮熊市底部两成


2008年11月4日,中石油收报10.35元,累计跌幅接近80%…



周二深沪两市股指均创下调整以来的收盘新低,上证指数已经3个交易日连收新低,令市场估值水平再度下探。根据证券时报信息部最新统计,4日,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12.62倍、平均市净率1.95倍,沪市两率分别为12.42倍、1.96倍,深市为13.67倍、1.87倍。两市市盈率比上轮熊市底部还要低两成。


估值:已处历史最低位


本报信息部以上市公司三季报财务数据为蓝本,计算当下A股市场的平均估值发现,当前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的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水平更是早已创出历史新低。从市净率水平来看,除食品饮料行业等少数行业外,目前大部分行业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金融行业目前的市净率已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除金融行业外,其他行业的最低市净率水平均在2005年产生。


2005年6月3日股市,上证指数盘中探至998点,报收1013点,是上轮熊市最低收盘的一天,当时沪深A股市盈率为16.19倍,比现在的A股市盈率约高两成多。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时,沪深A股市盈率为81.02倍、上证50成分股为63.7倍、沪深300成分股为67.62倍。牛熊轮转,目前市盈率仅为去年历史高点时的一成半。


另外,我们通过对比历次熊市低点时的估值指标可以发现,目前A股平均市盈率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市净率也已处于历史低位。


一、1993-1994年的调整行情中:沪指最高点1558点与最低点325点对比跌幅约为79%,低点时平均市盈率为16.43倍、市净率为1.81倍;二、1994-1996年的宽幅震荡筑底行情中:沪指最高点1052点与最低点512点对比跌幅约为51%,低点的平均市盈率为19.93倍、市净率为2.44倍;三、2001-2005年的大调整行情中:沪指最高点2245点与最低点998点对比跌幅约为56%,低点的市盈率为17.66倍、市净率为1.70倍。而在这轮调整行情中,最大跌幅已超过70%,A股平均市盈率降至12.62倍、平均市净率约为1.95倍。


均价:与上轮底部接近


A股市场的整体股价水平也大幅下降。截至昨日收盘,全部A股的算术平均股价已经大幅回落到5.95元,相比2007年12月30日的20.23元,只有3折了。此时距离A股平均股价今年8月中旬跌破10元大关,不过两个多月。


11月4日,A股收盘最低价个股为*ST厦华1.12元,最高为贵州茅台(600519,股吧)89.82元。不过,市场第二高价股张裕A仅收在43.62元,还不到贵州茅台股价的一半,A股的50元至80元的区间则是空白。


从上证指数5500点时(1月14日)的21.96元,到4000点时(3月13日)的18.39元,再到3000点时(6月11日)的11.73元,平均股价下降迅速。而自跌破3000点后,这种“降价”动作进一步加速,2500点(8月11日)时,A股均价还只是跌破10元关口,目前已再度惨遭腰斩。股价重心的迅速下移,凸现市场仍处下跌大趋势中。


目前,低价股是市场的主流。我们看看A股价格分布区间:5元以下个股为1019只、5元至10元个股为417只、10元以上个股只有166只,20元以上仅有32只,曾经的百元股群体,如今已无一家。同时,昨日收盘4元以下的所谓3元股群体更是多达766只。今年4月17日,3元股才重现江湖,那时只有3只3元股,到6月中旬这个数量也只扩容了10倍,到现在已经扩容了200多倍。


昨日两市1元股已达60只,今年第一只1元股*ST梅雁出现,也是在不久前的8月28日,短短两个月1元股阵营迅速扩容。值得关注的是,上轮熊市最低点位时市场充斥着大量的两元股,还有很多1元股,1元股的数量为65家,有一家公司的股价低于1元,这一点与目前已然相似。


相比之下,略可使投资者心安的是,如果绝对股价的“惨状”是底部特征之一,那么目前离之已近。根据WIND资讯统计,上证指数盘中探998点的那天A股平均股价是4.62元,只比目前A股平均股价低3成。(证券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市场估值已处历史最低位


2008年11月4日,中石油收报10.35元,累计跌幅接近80%…


点评:


美国总统计票正在进行,而美国股市录得史上大选日最大涨幅,奥巴马的“改变”竞选主题给美国选民带来希望。美元大幅下跌,因资金回流到股市和商品市场。原油领衔商品市场暴涨。在全球股市持续反弹6 个交易日衬托下,A 股市场似乎缺少兴奋点,一直表现极度疲弱格局,多头还在等待入市契机。(王小锐)


市场策略:


周二沪深股市继续震荡走低,个股跌多涨少,成交量萎缩。从盘面看,券商、煤炭、地产、钢铁以及部分基金重仓股再度大幅回调,对市场拖累很大。虽然,农业板块和部分题材股有所表现,位居涨幅前列,但由于它们所占权重较小,对人气激发不大。短线来看,目前市场弱势探底格局没有丝毫改变,预计大盘仍有向下调整压力,大盘向下较强的支撑位应该在1550 点附近。


消息面上, 继上个月国务院批准铁道部的2 万亿元铁路投资计划后,据悉交通运输部门也正在酝酿一个未来3~5 年内投资5 万亿元的计划,涉及公路、港口、码头等,预计短期对相关类个股或产生反弹刺激。此外,近期大股东增持不断,截至11 月4 日,两市共有123家上市公司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增持数量为6.66 亿股,这对市场保持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不过,我们也看到11 月份新增解禁股约为167 亿股,较10 月份大幅增加,这对市场又构成压力。


总之,目前多空因素参半,市场缺乏明确的实质性的利好措施,导致大盘颓势一时难以扭转。但根据证券时报信息部最新统计,昨日,A 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12.62 倍、平均市净率1.95 倍,沪市两率分别为12.42 倍、1.96 倍,深市为13.67 倍、1.87 倍。两市市盈率比上轮熊市底部还要低两成。由此可见目前市场估值已处历史最低位,大盘再度向下调整空间或相对有限,建议投资者操作上以静制动,避免追涨杀跌,注意观察政策面上的动向。(付绍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10:08 , Processed in 0.034985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